山西省晋中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286481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34.85KB
山西省晋中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
《山西省晋中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晋中市高三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2018届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肉毒杆菌能分泌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肉毒毒素。
某种抗生素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
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肉毒杆菌的遗传物质含8种核苷酸、5种碱基
B.肉毒杆菌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C.肉毒毒素的分泌不需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参与
D.该抗生素通过阻止转录过程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
【答案】C
【解析】肉毒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核酸既含有DNA又含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构成DNA的碱基有4种,核苷酸种类有4种,A错误;肉毒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因而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错误;肉毒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正确;据题意“某种抗生素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可知,该抗生素通过阻止翻译过程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D错误。
【点睛】本题以肉毒杆菌为素材,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原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和产物等基础知识;识记原真核生物的区别与联系;能根据题干信息“某种抗生素能阻止tRNA和mRNA的结合来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答题。
2.有关实验的取材和处理,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A.菠菜叶的下表皮细胞中叶绿体大而少,可用于观察叶绿级休
B.黑藻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存在,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C.用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染液进入细胞使线粒体染色
D.以低温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可观察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
【答案】B
【解析】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因此稍带叶肉细胞的下表皮叶绿体大而稀,这样便于观察单个叶绿体的形态,A错误;黑藻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存在,且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便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B正确;健那绿是线粒体的活体染色剂,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时,不用盐酸处理,C错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是成熟的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不能再进行细胞分裂,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数加倍的细胞。
可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取代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实验,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教材中有关观察类实验,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3.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约有1/3与遗传有关。
其发病机制复杂,现已发现三十多种致病基因和上百个基因位点的突变与该病相关。
裾资料分析正确的是
A.先天性白内障都属于遗传病
B.三十多种致病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C.上百个基因可突变说明莛因突变频率高
D.产前诊断可检测胎儿是否患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
【答案】D
【解析】据题意“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童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约有1/3与遗传有关”可知,先天性白内障不都属于遗传病,A错误;不同种基因基因之间互为非等位基因,B错误;上百个基因可突变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发生突变的,不能说明基因突变率很高。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C错误;检测某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包括先天性白内障),可以采用产前诊断的方法,产前诊断包括:
B超检查、羊水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基因诊断等,D正确。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遗传病的致病原因和产前诊断的方法和作用。
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讲解时可补充:
人类遗传病预防的其他措施,如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等。
4.有关图中育种方法或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依据的育种原理相同B.乙得到的纯合子植株一定是二倍体
C.丙所示分裂方式有利于生物进化D.丁中R型细菌的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C
.........
5.Ⅱ型糖尿病由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并与肥胖相关。
研究小组选取若干体重相同的健康大鼠,均分为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模型运动组(饲喂高糖高脂饲料并加强运动),经过6周训练后,实验结果如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体重g
痩素
ng/mL
胰岛素
mIU/L
血糖
mmol/L
瘦素受体蛋白表达量相对值
对照组
361.75
1.28
13.61
5.06
0.48
模型组
436.60
7.95
33.57
7.49
0.10
模型运动组
348.70
4.62
25.69
5.77
0.28
注:
瘦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以调节摄食中枢的活动,促进脂肪转化成葡萄糖
A.实验结果表明胰岛素水平越高,血糖浓度越高
B.模型组体重高于对照组与瘦素受体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C.运动可通过降低体重和加强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而缓解Ⅱ型糖尿病
D.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应注意适当加强运动
【答案】A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需要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6.20世纪30年代,环颈雉被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后,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如图实线所示。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査环颈雉的种群密度
B.实线呈“Z”型的原因可能是环颈雉越冬时死亡率上升
C.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
D.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应捕获其种群数量的1/2
【答案】D
【解析】环颈雉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环颈雉的越冬死亡率降低了每年春季观察到的种群数量,结果使种群的增长呈“Z”型,B正确;据图可知,环颈雉种群数量的增长近似于“J”型曲线(Nt=N0λt),其中λ>1,C正确;环颈雉为重要的经济禽类,每年超过K/2时捕获,且捕获后使其剩余量保持在K/2水平,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酵母菌能够利用环境中的纤维素生产酒精。
研究人员从土壤中筛选得到酵母菌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并对其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进行研究。
请回答:
(1)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结果如图1,推测该菌株_________(填“适合”或“不适合”)用于酒精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纤维素酶的最适温度,研究人员测得相同时间内,在20℃、25℃、30℃、35℃温度下降解10g纤维素所需酶量依次为9mg、8mg、6mg、2mg,则研究人员应在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范围进一步设计实验,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3)为确定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研究人员将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4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取上清液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
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可增设一组实验,与图示实验处理唯一不同的是___________,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
【答案】
(1).不适合
(2).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使培养液pH降低,而J1菌株在酸性环境下纤维素酶的活性较低(3).30-35℃(4).35℃以上(5).将蛋白酶溶液替换为等量的RNA酶溶液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结合图示,考查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
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
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1)因为酵母菌在酒精发酵过程中会产生CO2,使培养液pH降低,而J1菌株在酸性环境下纤维素酶的活性较低,因此据图1推测该菌株不适合用于酒精发酵。
(2)由题干可知,35℃分解10克纤维素所需要的酶最少,说明此时酶的活性最高,但是由于只设置了四个温度,误差较大,可能最适温度会出现在35℃以上。
因此应在30-35℃和35℃以上这两个范围进一步设计实验,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3)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为确定纤维素酶的化学本质,需要控制好自变量,除取上清液按图2所示进行实验外,可增设一组实验,与图示实验处理唯一不同的是将蛋白酶溶液替换为等量的RNA酶溶液,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
8.脱水是指人体大量丧失水分和Na、引起细胞外液严重减少的现象,可分为低渗性脱水(失盐多于失水),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盐)和等渗性脱水。
请回答:
(1)发生_________性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2)患者尿量增加,无口渴现象,易造成没有脱水假象的是______________性脱水,此时,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_。
(3)抗利尿激素由__________释放,该激素可________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________。
【答案】
(1).高渗
(2).增加(3).低渗(4).降低(5).垂体(6).促进(7).减少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水盐平衡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内失水过多或食物过咸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体内水分过多时: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1)高渗性脱水又称缺水性脱水,即失水多于失盐。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高温、大量出汗或发高烧等导致大量失水,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发生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
(2)低渗性脱水又称缺盐性脱水,即失盐多于失水。
这种情况大多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出血或大面积烧伤等,导致水和盐的大量丢失,又未能及时补充而造成的。
由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故患者的尿量增加,也无口渴的现象,容易造成没有脱水的假象。
(3)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该激素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9.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现提供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以及亮氨酸,若要研究抗体的合成与转运,应选择__________;若要验证抗体合成所需的直接模板,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培养、搅拌离心,检测到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低。
此组实验标记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将15N标记的DNA分子(15N/15N-DNA)放到l4N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复制三次。
将亲代DNA和每次复制产物置于试管进行离心,结果如图。
其中代表复制两次后的分层结果是____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3H标记的亮氨酸
(2).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3).P(4).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5).c(6).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15N/15N-DNA分子复制两次后,子代中1/2为15N/14N-DNA,1/2为14N/14N-DNA,离心结果与c相符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同位素标记法在遗传学中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涉及到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的表达和DNA的复制等知识。
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分析方法,也是高中生物实验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掺入到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一起运动、迁移,再用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行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子通过什么路径,运动到哪里了,是怎样分布的。
以研究生物相应的生理过程。
一般常用的放射性元素有:
15N、3H、35S、32P、14C、18O等,在实验时应根据实验的目的来选择好被标记的元素。
(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因此若要研究抗体的合成与转运,应选择3H标记的亮氨酸;抗体是蛋白质,其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若要验证抗体合成所需的直接模板,应选择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两组,一组噬菌体用35S对其蛋白质外壳进行标记,另一组用32P对噬菌体的核酸进行标记。
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是把遗传物质DNA注入细菌,因此如果标记的是蛋白质,则上清液放射性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如果标记的是DNA,则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综上所述,标记的是DNA,即DNA中的P元素。
此实验过程中,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3)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在14N的培养基上培养,复制一次后,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对应图中的b,复制二次后,产生4个DNA分子,其中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为2个,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对应图中的c;复制三次后,产生8个DNA分子,其中含15N和14N的DNA分子为2个,只含14N的DNA分子为6个,离心后全部位于中间层对应图中的d。
10.果蝇的灰身和黑身、红眼和白眼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R、r控制。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灰身红眼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
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白眼
♂
3/15
1/15
3/15
1/15
♀
5/15
2/15
0
0
(1)控制果蝇体色的等位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
上表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若假设成立,则F1成活的果蝇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让F1灰身白眼雄果蝇与黑身红眼雌果蝇自由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
(2)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其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X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
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_____________变异。
图示杂交组合所得子代中,红眼:
白眼=_____________。
【答案】
(1).常
(2).AAXRXR或AAXRXr(3).11(4).1/12(5).结构(6).2:
1
【解析】试题分析: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遗传图表,根据各小题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并解答。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
一对灰身红眼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后代中无论雌雄都出现黑身的,故果蝇的灰身和黑身这对相对性状中,灰身为显性性状,黑身为隐性性状;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型,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1)分析表格可知,一对灰身红眼果蝇杂交,后代不论雌雄,都有灰身和黑身,由此可见该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性状;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有红眼和白眼两种表现型,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因此控制果蝇红眼和白眼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红眼(R)对白眼(r)显性。
根据表格中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为:
AaXRXr和AaXRY,则后代雄性中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3:
3:
1:
1,此数据与表中相符,后代雄性动物正常;则对应的雌性后代中灰身红眼:
黑身红眼=6:
2,灰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RXR:
AAXRXr:
AaXRXR:
AaXRXr:
=1:
1:
2:
2,黑身红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XRXr:
aaXRXR=1:
1。
表中少了灰身红眼中的1,最可能是基因型为AAXRXR或AAXRXr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若假设成立,根据逐对分析法可知F1代基因型总共有3(AA、Aa、aa)×4(XRXr、XRXr、XRY、XrY)=12种,去掉不能成活的一种雌果蝇的基因型,则F1代成活的果蝇共有11种基因型。
F1代灰身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及所占比例为1/2AAXrY、1/2AaXrY;黑身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XRXr、1/2aaXRXR,二者自由交配,基因型组合方式有多种,其中只有AaXrY×aaXRXr的后代才可以出现黑身白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所占比例为1/2×1/2×1/2×1/2=1/12。
(2)根据题意可知,由于缺刻翅导致了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因此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图中杂交组合所获取的F1为:
XRXr、XNXr、XRY、XNY(死亡),各占1/4,所以红眼:
白眼=2:
1。
11.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能被土壤中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
请回答:
(1)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________和葡萄糖苷酶以分解纤维素。
其中,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_________。
(2)利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___________,可通过培养基上_________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应选择的土壤作为样品。
若要对样品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计数,可用____________法接种,该方法能够统计活菌数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C1酶、CX酶
(2).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4).是否产生透明圈(5).富含纤维素(6).稀释涂布平板(7).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纤维素分解菌的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
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
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分解菌能产生这三种酶来分解纤维素,其中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2)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其原理是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反应,可通过培养基上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3))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用于筛选目的菌株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作为样品。
若要对样品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计数,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该方法能够统计活菌数目的原因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12.为增加菊花的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的cDNA文库中提取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细胞中。
图3从上到下依次表示EcoRⅠ、BamHⅠ和Sau3AⅠ三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
请分析回答: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C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图2所示质粒被___________切割获得的产物可与图1所示基因C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
(3)经BamHⅠ处理后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菊花细胞后,基因C不能表达,原因是质粒酶切部位的两端无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C不能_____________。
(4)在添加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上,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筛选出含有插入基因C的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单菌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NA双链复制
(2).BamHI和Sau3AI(3).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4).启动子和终止子(5).转录(6).不能(7).含质粒的农杆菌和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均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解析】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正确分析题图,从图中提取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
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分子水平上的检测:
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
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1)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C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2)据图3可知,由于BamHⅠ和Sau3AⅠ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图2所示质粒被BamHⅠ和Sau3AⅠ切割获得的产物可与图1所示基因C连接。
(3)据图可知,经BamHⅠ处理后构建的重组质粒导入菊花细胞后,基因C不能表达,原因是质粒酶切部位的两端无启动子和终止子,导致基因C不能转录。
(4)由于含质粒的农杆菌和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均含有抗四环素基因,在含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均能生长,所以在添加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上,不能筛选出含有插入基因C的重组质粒的农杆菌单菌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省 晋中市 三高 适应性 调研 考试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