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1.docx
- 文档编号:24284619
- 上传时间:2023-05-26
- 格式:DOCX
- 页数:99
- 大小:278.76KB
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1.docx
《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1.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1
六年级四比例同步测试(含答案)
(1)
(时间:
40分钟;满分:
100分)
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46分)
1.
看图回答问题。
(1)图⑤是由图①按()∶()的比放大得到的,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倍。
(2)图⑥是由图()放大得到的,它是按()∶()的比放大的。
(3)图③是由图()缩小得到的,它是按()∶()的比缩小的。
(4)图④是由图②按()∶()的比缩小得到的,缩小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面积的()。
2.
(1)把一个正方形的每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图形按
()∶()的比放大。
(2)把一个长12厘米、宽9厘米的长方形按1∶3的比缩小后,长是()厘米,宽是()厘米,缩小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面积的()。
3.一辆汽车上午2小时行了160千米,下午3小时行了240千米。
这辆汽车上午和下午所行时间的比是()∶()。
所行路程比是()∶()。
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填“能”或“不能”)。
4.用12的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式:
()。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8分)
1.把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按1∶2的比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
()
2.4∶81
4
∶1能够组成比例。
()8
3.把一个图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3倍,就是把这个图形按3∶1的比
放大。
(
)
4.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总是不变的,是4∶1。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8分)
(
)
1.下面几个比中,能和组成比例的是(?
摇?
摇)。
2.把一个正方形按1∶4的比缩小,缩小后的正方形面积是原来正方形面积的()。
3.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原来三角形面积的()。
4.下面每组两个比中,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四、算一算下面每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
(每题2分,共8分)
五、操作题。
(共12分)
1.把图①按2∶1放大,把图②按1∶3缩小。
(4分)
2.图中每小格边长1厘米,图①原来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4分)
3.图②缩小前长和宽的比是多少?
缩小后呢?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4分)
六、解决问题。
(共18分)
1.
下表是小李师傅加工零件情况统计表。
(8分)
(1)上午加工个数与加工时间的比是(),下午加工个数与加工时间的比是()。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
()(填“能”或“不能”)
(2)上、下午加工时间的比是(),上、下午加工个数的比是()。
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填“能”或“不能”)
2.
下图是一辆汽车行驶路程与时间的统计图。
(10分)
(1)图中D点表示这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千米,B点表示这辆汽车()小时行驶了600千米。
(2)汽车在E点处时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在C点处时所行路程与时间的比是(),这两个比()组成比例。
(填“能”或“不能”)
附加题(共20分)
1.一个三角形按1∶2的比缩小后,所得三角形的底是8厘米,高是6厘米。
原来三角形的底是()厘米,高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2分)
2.用18的因数组成比例式,至少写出4个。
(8分)
“比例”同步测试卷
(1)参考答案一、1.
(1)3∶1,9。
(2)①,2∶1。
(3)②,1∶2。
(4)1∶4,
。
2.
(1)4∶1。
(2)4,3,
。
3.2∶3,160∶240,能。
4.1∶6=2∶12(答案不唯一)。
二、1.×。
2.×。
3.√。
4.√。
三、1.B。
2.C。
3.D。
4.
D。
四、0.6∶4=0.12∶0.8,不能组成比例,不能组成比例,=0.8∶0.6。
五、1.略。
2.2,8。
3.6∶3,2∶1,能组成比例。
六、1.
(1)24∶3,
40∶5,能。
(2)3∶5,24∶40,能。
2.
(1)240,5。
(2)480∶4,720∶6,能。
附加题
1.16,12,96。
2.略。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张贺
①网络文学在中国已经走过20多年历程。
不久前发布的一项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指出,题材多元化,成为网络文学内容发展的新趋势。
同时,年轻化也成为网络文学发展重要趋势,95后网文用户规模同比提升近20%,新生代的崛起促使行业产生内生式的升级和变革。
②报告的这一结论与读者的感受是一致的。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
热门作品不再集中在玄幻、言情等传统题材上,现实主义、二次元等垂直细分题材越来越受欢迎。
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相关作品的阅读量和评论量都很可观。
③今天,一些以往在网络文学中很少见到的题材,如扶贫、支教、足球发展、相声传承等,都有一批优秀作品深入反映;一些以往很少涉及的群体,如乡村教师、基层警察、农民、牧民等,都有作品在描写。
即使是穿越等具有鲜明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其中的优秀之作也不仅仅满足于横扫对手式的“爽文”,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巨大提高。
如果说20年前网络文学刚刚诞生的时候,许多创作者只能称之为“写手”,那么今天的一些创作者已经可以称之为“作家”了。
④文学艺术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
网络文学诞生发展的20多年,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的20多年。
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社会生机勃勃、精神状态昂扬向上。
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在许多作品中基本看不到生活与时代的痕迹。
但是,正如人不可能拽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创作者也不可能永远脱离现实,生活与时代所发生的转变直接或间接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
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人们对时代发展的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文学中不再缺席,反而成为创作者创作的背景与出发点,转变由此发生。
⑤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近5年的作品来看,那些阅读量和评论量巨大的作品,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
“大浪淘沙始见金”,时代潮流滚滚向前,那些与时代同行的作品与创作者最终走向了无比广阔的大海。
《人民日报》(2019年03月18日)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B.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网络文学的发展。
C. 题材多元化和用户年轻化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D. 与时代同行的网络文学作品发展空间巨大。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什么样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结合第②段,谈一谈你的理解。
(4)20多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并探究发展变化原因。
【答案】
(1)A
(2)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3)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4)发展历程:
早期: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
网络文学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变化原因:
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能力,缺乏对时代精神感召的敏感度。
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向中华文化的回归。
【解析】【分析】
(1)A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我国网络文学已经走向主流、走向成熟”说法错误。
第2段原文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学不断走向主流、走向成熟”。
(2)标题“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就是论点。
标题是读者接触议论文的第一信息,对读者是否注意、选择该议论文来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题就是论点好处就是直截了当,开宗明义。
一定要在通篇阅读后作答。
(3)根据题干要求可分析第2段的“我国网络文学出现了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的趋势,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成批涌现,令人耳目一新”“与此同时,贴近当下人群兴趣热点,接地气、有温度、充满正能量的作品也更容易引发读者共鸣”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
(4)根据题干要求“发展历程”:
早期可提取第4段“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的情况可提取第5段“正是因为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网络文学才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等句进行分析。
变化原因:
可提取第4段“但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对于现实生活缺乏把握能力,对于时代精神的感召缺乏足够的敏感,以致沉溺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世界”,第5段“(近5年)有不少都是弘扬家国情怀、彰显奋斗精神、书写人间真情的,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都是正确而为社会大众所认同的。
网络文学创作者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向中华文化的回归、对时代精神的回应,正在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他们的作品也因此赢得了更广泛的读者”等句分析整理,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
⑴A;
⑵网络文学当与时代同行。
⑶向现实贴近、向经典靠拢、向传统文化取材,传播正能量、弘扬民族精神、表达文化自信的作品是有温度、接地气的作品。
⑷发展历程:
早期:
网络文学的娱乐性强而文学性弱;近年来:
网络文学的发展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
变化原因:
早期的网络文学创作者受制于年龄和阅历,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把握能力,缺乏对时代精神感召的敏感度。
近年来,网络文学感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召唤,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向中华文化的回归。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考生要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审读,并且在文中逐项落实,进行比照,从而判断正误。
⑵本题考查考生中心论点的理解能力。
中心论点常常在标题、段首或结尾。
考生要注意整体感知文章后进行理解作答。
⑶标题考查考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能力。
考生要结合题干,在文中找到答题的区域,进行分析。
⑷标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
考生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抓关键的句子,进行分析整理。
2.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思考比读书更重要
叔本华
①不管藏书多么丰富的图书馆,假如不加整理杂乱无章的话,它给予我们的益处,还不如那些规模小、藏书少,但整理得条理井然、分类清楚的图书馆。
同理,不管你学识多么渊博如若不能反复思考咀嚼消化,它的价值,远逊于那些所知不多但能予以深思熟虑的知识。
②何以言之?
因为我们若要将在书上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与诸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是把你思考出来的真理和其他书上的真理互相比较。
当然,我们所能“深思熟虑”的东西,范围狭窄得很,它只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事情。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读书。
③读书,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
但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必须要明确自己思考的方向,更要不断地刺激它,使之持续久远不可懈怠。
就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
④思考和读书在精神上的作用,可说是大相径庭,其距离之大,恐令人难以置信。
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此正如把印章盖在封蜡上一样,其喜怒哀乐的情绪,原不属于自己的精神所有。
⑤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性和当时的心情,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所以你如果想做个没有个性、没有思想的动物,去当个“蛀书虫”确是不二法门。
大概说来,一般“博闻多识”的人,大半都无较佳的才慧,他们的著作之所以不能成功,正是因为一味死读书。
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
“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
⑥所谓“学者”是指那些成天研究书本的人,他们整天钻进书本里,可是满足的无非是自己的精神需求,而那些思想家、发明家,正是通过不断的思考,才成为了其他人类的“恩人”。
⑦严格说来,有自己根本思想的人,才有真理和生命,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只有对自己的根本思想,才能真正彻底的理解,也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财富;从书中阅读别人的思想,只是捡拾他人的牙慧或残渣而已。
(摘自《中外文摘》2019年第1期,选文有较大改动)
(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每个横线只能填一种论证方法)
①就像在风中煽火一般,必须始终不断地煽动,才能维持火焰不熄。
________
②这类人正如波普所云:
“只是想做个读者,不想当作者。
”________
(3)作者认为思考如此重要,为什么在第②段中却说“我们必须不断地读书”?
(4)结合全文内容考虑,读书和思考有怎样的区别?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答案】
(1)思考比读书更重要。
(2)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3)思考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积淀,同时自己思考出来的道理也要与其他的真理相比较。
(4)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思考必须有明确方向并持久;读书时精神活动完全被书本所支配,思考时精神世界完全属于自己;读书只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思考才能造福人类。
【解析】【分析】
(1)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
找准论点的方法:
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
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
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
此文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①“就像在风中煽火一般”运用的是比喻论证。
②引用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证。
(3)第②段中“所以”意味着,前后之间是因果关系,因为我们若要将在书上所学得的知识消化吸收,变为己有,并且能够充分应用发挥的话,就必须经过思考的过程,把自己的知识与诸方面的知识相结合,或是把你思考出来的真理和其他书上的真理互相比较,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求上进,不断地读书。
(4)根据“读书,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爱读什么就读什么,爱什么时候读就什么时候读。
但思考,可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必须要明确自己思考的方向,更要不断地刺激它,使之持续久远不可懈怠。
”“读书的时候,精神的一切活动全为书本所支配,随书本之喜而喜,随书本之忧而忧。
”“思考时则不然,在思考的瞬间,精神和外界完全隔绝,随着自己的思考而活动,它不像读书,被别人特定的思想所控制,而是按照当事者的性和当时的心情,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
”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
(1)思考比读书更重要。
(2)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3)思考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作为积淀,同时自己思考出来的道理也要与其他的真理相比较。
(4)读书可以随心所欲,而思考必须有明确方向并持久;读书时精神活动完全被书本所支配,思考时精神世界完全属于自己;读书只能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思考才能造福人类。
【点评】⑴本题考查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
答题时应注意,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文段。
首先读懂文章的内容,结合题目和首尾段、中间段可以提取论点。
⑵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时应注意,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
⑶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要点。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⑷本小题考查信息检索及分析概括能力。
答好此题,最关键的是检索信息、不能遗漏。
紧扣题干要求,全文逐段检索信息,并圈出关键词语,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注意语言的简练、准确。
3.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三省”的魅力
马军
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
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身,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
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
③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
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
不幸的是,大败而回。
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
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
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
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
④东汉官员第五伦,也属于“自省”的楷模。
他一生刚正无私,奉公尽节,官至司空。
当有人问他,是否也有私心时,他回答:
“曾有人送我一匹世所稀有的良马,我虽没有接受,但每到举荐官员的时候,我却总是想起他。
当然,最后并没有提拔任用他。
还有,我哥哥的孩子病了,我一夜就去看了十次,但是,回到家就沉沉大睡了。
等到我自己的儿子病了,由于公务实在繁杂,一次都没有去看,心里却忐忑不安,彻夜不眠。
你看,怎么能说我没有私心呢?
”据《群书治要》记载,第五伦对自己私心反省之深刻,简直达到苛刻甚至不近人情的程度,终以“三公之尊”光耀史册。
⑤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身践行者。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
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
片刻间,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
“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
”颜回一听就急了:
“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
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
”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
“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
”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
⑥清代晚期的曾国藩,也深知这一点,他“自省”的功夫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在每天的日记中,他都要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一番彻彻底底、干干净净地清扫。
据记载,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⑦其实,名利之心,人皆有之。
曾国藩则时时警惕,刻刻自省,以防止其泛滥成灾,冲垮他的人生堤坝。
“坐间,闻人得别敬,心为之动。
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
”显然,曾国藩的一生,恰是“自省”的一生,最终,他的人生修养和事业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被誉为“学有本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⑧与前述诸贤反其道而行之的,是“西楚霸王”项羽。
这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武功盖世,力能拔山,冲天一怒,四海战栗。
可惜,他从不知反省,本来很好的一把牌,被他打个稀烂。
陈平、韩信俱为人杰,但都不能为其所用,他俩先后跑到对手刘邦处,造成了项羽人生逆转,直至“四面楚歌”。
那些颇具才情的人物都变成了他“败亡垓下”的掘墓人。
很遗憾,项羽仍不自省,反倒将一切败绩,归咎于时运不济。
最后,以“霸王别姬”而落幕,也就不足为奇了。
⑨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温习……“反省”作为一门必须完成的修身功课,显然十分必要。
很多人因为缺失了这门功课,使得耳聪目明可望而不可求,身心安泰可期而不可遇。
至于人生事业,更可能是盲人瞎马,大海捞针。
⑩“自省”乃一剂良药。
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孔子靠它“见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
看来,“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
(选自《河北日报》2018年7月13日)
(1)下列名言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 我们走过了很多弯路,企业的创业者和经营者对此都要深刻地反思。
——王选
B.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海涅
C. 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
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
——鲁迅
D. 在任何情况下,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
——奥古斯狄尼斯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引用《弟子规》中的句子,目的是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论点。
B. 文中第⑧段概述“西楚霸王”项羽不自省而失败的材料,是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
C. 文章第⑨段采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深入论证了“反省”十分必要的观点。
D. 文章第⑩段在上文充分论述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归纳总结出“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的中心论点。
(3)下面的片段节选自利哈乔夫的《论教养》,请结合片段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本文曾国藩的自省是如何体现他的教养的。
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对他来说,礼貌待人不仅习以为常,轻松自然,而且能让他心情愉快。
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答案】
(1)D
(2)A
(3)在利哈乔夫看来,真正的教养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自己少犯错。
曾国藩和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能反省自己,尊重他人,并能当面给人认错,这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解析】【分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
ABC项中“深刻地反思”“反省是一面镜子”“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都与“反省”有关。
D项“遭受的痛苦越深,随之而来的喜悦也就越大”与“反省”无关,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
故选D。
(2)A项理解有误,引出的是论题,不是论点。
(3)利哈乔夫的《论教养》片段的中心论点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结合本文第⑥段中曾国藩的表现:
曾国藩与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经过反省,认识到自己是犯了“尽人之欢,竭人之忠”的过错,“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
由此分析,曾国藩的自我反省与尊重他人,并“当面自认不是”,这就是有教养。
故答案为:
⑴D
⑵A
⑶在利哈乔夫看来,真正的教养是尊重,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让自己少犯错。
曾国藩和朋友小珊因小事产生嫌隙,能反省自己,尊重他人,并能当面给人认错,这是一种有教养的体现
【点评】⑴本题考查判断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比例 同步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