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275443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140.60KB
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
《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
语文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综合训练含答案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
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
D.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答案】B
【解析】【分析】A.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范仲淹不是。
B.正确。
C.法国作家莫泊桑。
D.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
故答案为:
B
【点评】文学常识浩如烟海,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备考:
1.粗读原著,加深记忆。
应该是在珍惜时间的原则下,粗略读读原著,或读读作品梗概,对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内容稍作了解,这样有助于加深记忆。
2.以课本为着力点,向课外拓展。
考生要重视梳理课本“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
3.构建文学常识知识网络。
要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这四大文学体裁方面,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中分别找出最能代表该时期(或国度)最有影响的作家作品构建网络。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
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错在“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正确的说法是:
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阴,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阳。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是对方的女儿。
B.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汉之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C. 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
D.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花甲”指六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
【答案】B
【解析】【分析】A项错误。
令堂是对方的父亲;
B项正确;
C项错误。
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D项错误。
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
如“弱冠”指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故答案为:
B
【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礼节等。
4.名著阅读
(1)“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这两句诗所涉及的《水浒》中的一个情节是________。
(2)名著往往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其辛辣的讽刺成为中国古代讽剌小说的高峰:
法国作家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因________高度结合的艺术特色而成为科幻小说的顶峰之作。
(3)“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而最终都会带来成长”,这句话在下列名著中如何体现?
请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加以分析。
备选名著:
《简爱》 《西游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傅雷家书》 《水浒传》 《朝花夕拾》
示例:
我选《水浒传》。
平方腊后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官,离开宋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终在六和寺圆寂,鲁智深的离开是理性的选择,是思想成熟的表现,这个选择让他成为梁山好汉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好汉之一。
【答案】
(1)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
(2)科学与幻想
(3)示例《简爱》:
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理性),圣约翰的求婚,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从而离开圣约翰回到遭遇变故后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懂得追求真爱,体现了她的成长。
《西游记》【示例1】《西游记孙》中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
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一怒之下主动开,第二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
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投身革命,一次参加工友聚会,保尔带着穿戴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工友们的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到同一战线上,却遭到拒绝,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痕,保尔离开了冬妮娅。
保尔的离开是在爱情与阶级立场之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理性战胜情感的选择。
也是他成长的结果。
《傅雷家书》傅聪离开中国到波兰学习音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傅雷的精神引领战胜了远离祖国的孤独感和感情受挫的痛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在音乐上获得了很高造诣。
《水浒传》:
在山神庙中侥幸免于被火烧死的林冲怒杀陆虞侯等人后离开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泊。
林冲的这个选择虽不得以,却也是他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到敢于反抗的蜕变,是他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步。
《朝花夕拾》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又受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风气的刺激选择离开东京来到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在一次次离开的过程中,鲁迅先生明白了疗救国人精神麻木的病症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
【解析】【分析】
(1)《闲来乘兴入江楼》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该诗回顾了宋江因题反诗入狱的经历,描绘了梁山众好汉劫法场、大闹江州城的宏大场面。
(2)《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凡尔纳被公认为是科幻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因科学与幻想高度结合的艺术特色而成为科幻小说的顶峰之作。
(3)此题围绕要求“离开,有时是无奈,有时是理性抉择的结果”然后从几部名著中搜集与离开有关的情节,然后加以叙述概括,并从中分析所体现出的“最终都会带来成长”。
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⑴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
⑵科学与幻想;
⑶《简爱》:
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理性),圣约翰的求婚,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从而离开圣约翰回到遭遇变故后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懂得追求真爱,体现了她的成长。
《西游记》:
《西游记孙》中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
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一怒之下主动开,第二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
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
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在朱赫来影响下投身革命,一次参加工友聚会,保尔带着穿戴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工友们的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到同一战线上,却遭到拒绝,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痕,保尔离开了冬妮娅。
保尔的离开是在爱情与阶级立场之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理性战胜情感的选择。
也是他成长的结果。
《傅雷家书》傅聪离开中国到波兰学习音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傅雷的精神引领战胜了远离祖国的孤独感和感情受挫的痛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在音乐上获得了很高造诣。
《水浒传》:
在山神庙中侥幸免于被火烧死的林冲怒杀陆虞侯等人后离开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泊。
林冲的这个选择虽不得以,却也是他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到敢于反抗的蜕变,是他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步。
《朝花夕拾》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又受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的风气的刺激选择离开东京来到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在一次次离开的过程中,鲁迅先生明白了疗救国人精神麻木的病症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
【点评】⑴掌握名著中的重要故事情节是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
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情节的辨析能力一定会提高。
⑵阅读名著,尽可能的写点读后感,这样阅读名著才会更有意义。
阅读名著最好读原著,也可以读一些介绍性的文字,总之对一些名著方面的常识要熟悉。
做此类常识题,注意题干要求答什么,简要回答即可。
⑶这是一道考查名著阅读的题型,名著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
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不近要“博文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5.漫游故事多为4人团队模式,如《海底两万里》(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和《西游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
你认为“海底”团队中的尼摩船长与“西游”团队中的哪位角色更接近?
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1:
我认为尼摩船长和孙悟空最接近。
首先,美猴王身上有着妖的一面,他曾棒杀山贼土匪,残忍血腥,而尼摩船长杀伐坚决,曾屠杀军舰上的官兵。
其次,齐天大圣曾大闹天宫,敢向天地鸣不平,而尼摩船长曾发表的宣言,要与整个人类社会决裂,两人都有着反叛精神。
再次,跟随唐僧修行的孙行者,言语中也透露着睿智禅理,学会了洞察世事人心,而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最后,天地孕育的石猴,在西行之路上的浪游,恰如尼摩船长在大海之中自我放逐,一路冒险的情形。
示例2:
我认为尼摩船长和唐僧最接近。
首先,唐僧作为西游团队的领导者,骑白马带领整个取经队伍西行,正如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带领众人在海底探险游历;其次,唐僧熟悉各种佛教经典,而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两人都富有智慧;再次,唐僧心地善良,慈悲为怀,而尼摩船长在海底葬礼中为船员落泪的情节感人至深。
【解析】【分析】示例一:
尼摩船长是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
表面看来,他似乎是个与世隔绝的心如死灰的隐士,然而从他内心深处迸发出的炽热的感情,他不是关在书斋之中和温室里经不起风吹雨打的科学家,而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他搜集海底金银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当祖国沦为殖民地后,他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用反抗的行动和不满的言论,支持和唤醒被压迫民族反抗殖民统治的斗争。
以上内容体现的人物形象和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反抗精神接近。
示例二:
尼摩船长是个学识渊博的人,《海底两万里》一书中的“鹦鹉螺号”堪称神船。
设计独到,在各方面都做到了极致。
尼摩船长是他的设计师,而涉及一艘这样的船需要的是各方面的知识,是尼摩船长渊博的学识、对船有钻研精神还有设计天赋造就了这艘神船。
他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带领少数志同道合的人潜入海底。
尼摩船长很善良,这点是很显而易见的。
他救了教授一行人,没有让他们死在海洋中。
在船员受伤严重时,沉稳的船长“眼睛发红,脸色显出深深的忧愁,好像一刻都不能安静下来。
”从中可以看出船长对船员的担忧和爱护。
在听到船员很快就会死时,船长掉下了眼泪,又将船员埋在珊瑚墓地中,这些无不体现着尼摩船长的善良和充满人情味。
以上内容体现的人物形象和唐僧领导整个取经队伍西行,熟悉各种佛教经典,慈悲为怀的形象相似。
故答案为:
示例1:
我认为尼摩船长和孙悟空最接近。
首先,美猴王身上有着妖的一面,他曾棒杀山贼土匪,残忍血腥,而尼摩船长杀伐坚决,曾屠杀军舰上的官兵。
其次,齐天大圣曾大闹天宫,敢向天地鸣不平,而尼摩船长曾发表的宣言,要与整个人类社会决裂,两人都有着反叛精神。
再次,跟随唐僧修行的孙行者,言语中也透露着睿智禅理,学会了洞察世事人心,而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最后,天地孕育的石猴,在西行之路上的浪游,恰如尼摩船长在大海之中自我放逐,一路冒险的情形。
示例2:
我认为尼摩船长和唐僧最接近。
首先,唐僧作为西游团队的领导者,骑白马带领整个取经队伍西行,正如尼摩船长驾驶鹦鹉螺号带领众人在海底探险游历;其次,唐僧熟悉各种佛教经典,而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两人都富有智慧;再次,唐僧心地善良,慈悲为怀,而尼摩船长在海底葬礼中为船员落泪的情节感人至深。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要结合故事情节、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然后再进行比较答题。
6.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______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 大圣 窃人参果 五庄观 天竺国 闹天宫
(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
“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
【答案】
(1)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2)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解析】【分析】
(1)由题干中的“万寿山”可知此山中有个道观—五庄观,由此可以知道孙悟空曾在里面偷吃人参果的事件。
(2)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人物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结合题干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中不赞同,可以从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跟主题表达的关系上分析;赞同就单纯从他的吃相难看上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⑴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⑵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点评】⑴本题考查《西游记》经典情节的积累。
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路过万寿山。
八戒会同悟空、沙僧,瞒着师傅偷吃人参果,闯下大祸。
悟空还逞强,毁果毁树。
恼怒了镇元子大仙,把唐僧师徒捆绑在五庄观大殿前受罚。
镇元子要唐僧医活仙树,方可放他们上西天取经。
悟空在观音的帮助下,医活了人参果树,唐僧师徒才顺利西去。
⑵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来整体感知。
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A)青春终于胜利了。
保尔没有死于伤寒。
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
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保尔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
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
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
外面已经是初次解冻的温暖天气了。
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
“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
”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
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
“你在那儿跟谁说话?
”“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
”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但是他一想到,明天他就要离开这里,回到那个大城市去,再度和他的朋友们、同志们、所有那些亲爱的人们在一起,他又高兴了。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活跃的气氛,加上那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车的轰隆声和汽车的喇叭声,都吸引着他。
而最吸引他的,却是那些巨大的石头厂房、煤烟熏黑的车间、机器,以及滑轮的柔和的沙沙声。
他的心已经飞到巨大的飞轮疯狂旋转、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飞到那早已成为他不能分离的整个生活上去了。
(B)有一次,巴扎诺娃因公出差,到了莫斯科,前来探望保尔。
他们谈了很久。
保尔热情地向她讲述了他所选择的道路,正是通过这条道路,他将能回到战士的行列。
巴扎诺娃发现柯察金两鬓已有银色的发丝,便轻轻地说:
“我看得出,您经受了不少痛苦,但是您仍然没有失去那永不熄灭的热情。
还有什么比这更可贵呢?
您已经准备了五年,现在决定动笔了,这很好。
但是您怎么写呢?
”
……
(1)请用扼要的语言简述选段(A)中所提到的主人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
(2)选段(B)中加点的“这条道路”是指什么?
联系小说,简要说说最后的结局如何。
(3)结合选段,联系这部小说,请谈谈你从保尔的身上看到了哪些闪光的精神。
【答案】
(1)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2)“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
最后保尔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3)保尔投身于革命事业,经受战争的考验,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了他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当身体遭受伤病的折磨时,他也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表现得镇定坚强、乐观自信,最终仍以文学创作的途径回归战斗的行列。
【解析】【分析】
(1)保尔的四次死里逃生经历,分别为: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第二次是在一次激战中,被炮弹击中头部;第三次是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他,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修路时得了伤寒病和肺炎差点要的他的命。
(2)根据积累知:
保尔所受的苦有“筑路工作中得了伤寒引发肺炎;忘我工作,体质越来越差导致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只有右手还能活动”;“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最后的结局是“最后他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一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
(3)通读名著,明确保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益而充实,最终选择了保尔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益而充实,最终选择了。
保尔的精神品质能结合语段概述出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品质即可。
关键词:
钢铁般的坚强意志,与命运抗争、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
⑴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第二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一颗炸弹在保尔身边炸响,保尔头部受了重伤;第三次是繁重紧张的肃返工作击倒了有着伤病的保尔,使他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养病;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⑵“这条道路”是指文学创作。
最后保尔成功了,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文学创作这条道路重新回到了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⑶保尔投身于革命事业,经受战争的考验,四次死里逃生,表现出了他的勇敢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当身体遭受伤病的折磨时,他也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表现得镇定坚强、乐观自信,最终仍以文学创作的途径回归战斗的行列。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名著联系起来。
阅读名著,要了解名著的故事内容,对所读名著有关的知识信息要大致了解,比如作者的情况,对名著中的人物,要掌握其形象特征;
⑵本题考查名著故事情节。
保尔坚持文学创作,最终发表了《暴风雨所诞生的》,最后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⑶本题考查名著的精神内涵。
解答此题时,要注意联系创作背景及小说的主题进行答题。
8.名著阅读。
(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祥子是老舍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他作为人力车夫,最大的梦想是拥有自己的车。
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其希望一次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以惨败告终。
B. 《简·爱》塑造了一个坚强的女性形象一一简·爱,她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经历一波三折。
当她再次回到桑菲尔德庄园时,罗切斯特已双耳失聪,双腿残疾,但简·爱依然爱他。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D. 《水浒传》中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初中语文 常识 名篇 名著 综合 训练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