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x
- 文档编号:24275130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9.30KB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x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说明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
初步设计说明
1.
道路地理位置
甘肃省古浪县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祁连山北麓,处于东径102°31’至103°54’,北纬37°09’至37°54’之间。
东靠景泰县,南依天祝藏族自治县,西与武威市接壤,北邻腾格里沙漠。
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米至3469米之间,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山区、平原、沙漠三大类型,在气候区划上属祁连山高寒亚干旱区和河西冷温干旱区,气候特点是干旱寒冷、雨量少、蒸发量大、冬季时间长、昼夜温差悬殊、日照较长、风沙多。
古浪镇位于古浪河、柳条河的交汇峡口地带,地势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兰新铁路、312国道穿越城区,县城平均海拔2080米。
2.概述
2.1.设计依据
⑴甘肃省计划委员会甘发改投资【2004】894号《关于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⑵《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编制;
⑶《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初步设计合同书》;
⑷《古浪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
⑸建设部2004年3月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⑹甘肃省古浪县县城1:
1000地形图(小平板测图);
⑺古浪县古浪镇道路规划图;
⑻古浪县古浪镇给排水规划图;
⑼《古浪县规划道路、排水管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2005年4月由核工业武威工程勘察院编制。
2.2.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1999)
4.《道路交通管理技术规程》(GBJ-08)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6.建设部2004年3月颁布的《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7.《城市道路绿化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1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
11.《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12.《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1997年版)
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7.《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9.《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
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1.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2.3.设计标准
主要设计标准
项目
单位
昌松路
南一路
设计年限
年
15
15
道路宽度
M
36
36
设计行车速度
km/h
40
40
车道数
条
4
4
雨水重现期
P=1年
地震裂度
9度
2.4.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2004年12月31日,甘肃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对甘肃省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
一、项目名称: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及排水工程
二、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分别按照城市III级干道标准,拓建昌松路中段、南一路两条道路,总长3.60km,路幅宽度36m。
其中昌松路中段(南起建设路,由南向北依次与香林路、世纪新路、南支三路、南支二路、南一路、南支一路相交,北至中心大道)长2.17km,南一路(西起西环路,由西向东依次与西一路、昌松路、昌灵路相交,东至东环路)长1.43km;沿拓建道路适当位置设置一定数量的圆管涵洞,以满足农灌过水需要;道路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道路照明路灯采用单杆双挑路灯,间距35M对称布置于道路两侧人行道上,道路全线按相关规范规定设置无障碍设施和交通标志标线等。
根据当地目前实际情况,本项目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合流制,远期排水体制按照总体规划,仍按雨污分流制考虑。
沿本次拓建道路和现有昌灵路、中心大道敷设排水管道(DN300——DN500)总长7.15km,雨水连接管(DN300)4.37km;排水管网敷设结合规划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在污水厂建成之前,本次建设排水管网收集污水直排城区下游古浪河水体。
排水干管布置于非机动车道中心线下,沿排水管道共设置圆形砖砌检查井205座,雨水口312处,砖砌“八”字型排出口2座;排水管道采用钢筋砼排水管,管道接口采用橡胶圈接口,鉴于当地地下水对钢筋砼管材具有弱腐蚀性,对排水管采取30mm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二级保护措施;管道基础根据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和管道埋深情况,分别采用120°和180°砼带状基础。
本次初步设计就是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为依据进行设计。
2.5.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⑴由于古浪县古浪镇无实测数字化地形图,只有1996年版1:
1000小平板测量地形图,本次初步设计是在此地形图的基础上,经现场踏勘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资料进行的。
建议建设单位尽快进行数字化地形图的测量工作。
⑵考虑到本工程项目的特殊性,道路建设开挖、回填土方数量及投资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筹资金解决,本次初步设计按道路范围内区域地形、地势条件进行纵、横断面设计,有效减少了道路土方量,避免了大填大挖现象。
3.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概况
3.1.道路现状
古浪镇是全县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枢纽。
县城对外交通有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两条交通动脉。
国道312线古浪段现为汽车二级专用路,是联系县城与各乡镇的主要交通要道,同时也担负着县城与其它周边市、县的交通联系。
公路交通运输目前较为发达。
而兰新铁路的古浪火车站由于距离城区较远,与城区交通联系不便,车站等级低,再加上与公路运输的激烈竞争,客货运量较小,年客运量在1000人次以下。
旧国道312线由南向北从铁路东侧穿越城区,并在建设路东口与铁路平交后向北通往武威市,后经改线,从古浪河以东绕过城区,在八里营处与旧312线相交。
县城城区道路主要有昌松路、建设路和昌灵路构成基本的道路骨架,其次有新修的世纪大道,世纪大道红线宽为36米,路面形式为三块板,区内分布着东西向的几条巷道,路面等级和质量较低。
现状道路面积35.1万平方米,人均9.24平方米。
3.2.排水现状
古浪县城现有的排水管道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目前已建成了DN300~DN500雨污合流制排水管道约7500m,均布置于城区主要街道上,管径偏小,常产生淤积。
次要道路及街坊小路均无排水设施,雨、污水沿街漫流,排水管道为雨污合流管,且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古浪河,致使下游水质受到污染,给下游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造成危害。
3.3.现有城区道路及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从现状道路状况来看,道路系统还很不完善,道路用地指标低,道路网密度及人均指标远远低于国家标准。
城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道路标准低,路面宽度不足,人车混行现象严重,道路断面均不完整,无人行道,且无城镇广场,公共停车场缺乏。
老城区北侧昌松路、南一路做为城市主干道尚未形成,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⑴尚未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道路性质不明确。
人车混行现象较严重,存在着交通隐患问题。
⑵城市道路由于被铁路和古浪河所分割,缺乏有机联系,导致断头路和“T”型路较多
⑶缺少公共停车场。
⑷城市规划发展方向为向北发展,老城区北侧昌松路、南一路做为城市主干道尚未形成,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古浪县古浪镇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布置不合理。
有些单位的污水没有排入污水管道,到处乱流,靠蒸发和渗漏来处理,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居民的生活污水在大街小巷任意泼倒,不但污染了县城环境,而且损害了路面。
现行的排污系统只是解决了局部的污染,排入古浪河床的污水又严重影响了下游的生活用水,也污染了地下水源。
3.4.远景交通量及技术评价
3.4.1远景交通量预测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的远景交通量包括基础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其预测按道路全线贯通进行考虑。
基础交通量采取观测值乘以增长率系数,诱增交通量指由于该项目的建设,引起区域经济发展而增加的交通量;转移交通量指区域交通条件改善引起相关道路向本项目转移的交通量。
经综合考虑,古浪县古浪镇道路远景交通量见下表:
古浪县古浪镇道路特征年份远景交通量表
年份
昌松路
南一路
2006
382
689
2011
643
1161
2016
1084
1957
2021
875
1359
2026
972
1510
3.4.2技术评价
城市干道的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主要是平均行程速度、车流量、车流密度,由于前两项指标易于取得并且足以说明问题,故一般以平均行程速度和车流量两项指标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时间为车流量高峰小时。
本项目建成后,在设计使用年限的中、前期能够保持较好的交通服务水平,车道有非常好的富裕度,在设计使用年限后期,交通流量达到饱和流,但还不完全饱和,综合评价,本项目道路车道断面既符合交通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能保证工程设计的经济合理性。
3.5.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及地上、地下管线
经现场踏勘,同时根据调查资料和甲方提供的部分证明材料,道路沿线无重要的控制性建筑和地上、地下管线,部分管线在道路施工时一次性改移和敷设,不影响本次道路的设计。
古浪县古浪镇的主要河流为古浪河和柳条河,河流对道路建设影响不大。
3.6.自然地理概况
3.6.1地形、地貌特征
古浪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1550-3469M之间。
地貌分带现象明显,拟建区为低山丘陵沟壑区与倾斜绿洲农业区之间,沿路多为农耕地及少部分农庄。
3.6.2水文地质特征
3.6.3气象特征
拟建区属内陆温寒干旱气候区,多风少雨,每年春季多风砂,年平均降水量360MM,年蒸发量>2000MM。
不良地质现象气温4.9,冬季极端量低气温-29.0,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4.7,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为冰冻期,最大冻土深度1.38M。
3.6.4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区属古浪河流域,地下水主要有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空隙水两类,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多属于潜水;地表水系出山后,成网状水系向北东部排泄。
含水层为砂砾石层,透水性较强,为中强泾流区。
拟建区内地下水埋深在10-30M左右,河谷潜水受上洲河谷潜流、古浪河地表水和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水质较好,水化学类型多为HCO3-—SO4—Ca2··Ma2+型水。
矿化度<0.55-0.70g/L,本次勘察在勘探深度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拟建路路基的影响。
3.6.5工程地质特征
拟建区地层
拟建路路址坐落于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上,地表无基岩出露,场区第四系地层具二元结构,上层为粉质粘土或耕植土,下层为卵砾石层,其厚度较大。
场地地层主要划分为4个地质层,各层土的分布特征如下:
杂填土:
杂色,主要为砂土、碎石、少量垃圾入植物根系等,埋深1.00-1.4M,公在最东部的TK4和最南部的TK10中出现。
稍湿、稍密。
耕植土:
浅褐色,分布在0-1.30M范围内,有肉眼可见的虫孔,手搓有明显的砂感,上部含有植物根系。
稍湿,呈可塑状态。
粉质粘土及粉土:
粉质粘土呈褐共色,分布在0-5.00M范围内,西部可达12M以上,手搓有细颗粒感,切面稍有光泽,摇振反应较迅速。
稍湿、可塑。
砾石:
分布在粉质粘土层及粉土层以下,东部及南部埋藏相对较浅,中部较深。
砾石呈青灰色,颗粒呈青灰色,颗粒成分主要由花岗岩、闪长岩、变质岩、长石碎块组成,风化程度一般。
颗粒粒径主要集中在20-10MM之间,最大粒径可达到00MM以上。
骨架颗粒间由砾砂及中粗砂充填,探井井壁偶有掉块现象。
稍湿、中密。
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详见原位测试表,土工试验成果表,岩土物理力学试验统计表。
各层土综合评价如下:
杂填土:
稍湿、稍密。
成分复杂,承载力值较低,必须处理之后方可使用。
耕植土:
稍湿,呈可塑状态。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6击,动力触探N10=28击,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
3.6.6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由于地下水赋存在卵石层中,属强透水层,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按I来考虑场地环境类型,根据场地水质分析报告,该区域地下水对混凝土材料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
3.6.7工程区域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该工程区域地形较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地基持力层为卵石层,分布连续,厚度大,较稳定,物理力学性质均匀,地层承载力较高,无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场区稳定性良好,适宜该建筑物的兴建。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工程区域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素填土、粉土、中粗砂和卵石层,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综合分析,该场地土的类型为中硬土。
根据区域土类型,估计土层等效剪切波速范围值为250~55m/S。
建筑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大于5米,该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场区地质情况较简单,下部地层较好,适宜工程建设。
最大冻结深度l.38米。
3.6.8建筑材料
由于场区内卵石层厚度较大,在道路建设时砂石料可在当地就地开采,水泥、石灰可当地购买,沥青需要从兰州购买。
4.工程概况
4.1.工程概述
根据古浪县古浪镇道路网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对主次道路通行能力的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设计。
共建设道路2条,总长3601.38米,其中昌松路2173.71米,支路1426.67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型式,机动车道面积5.70万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3.92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72万平方米;路灯电力电缆1.44万米,单杆单挑路灯206盏,电缆手孔井206座,HYPE管0.72万米,杆上变压器3台;交通标线3493m2,标志牌110块,信号灯22盏。
4.2.规划简况
4.2.1道路交通规划
4.2.1.1.对外交通规划
由于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北延东扩,因此国道312线在规划近期期末穿越规划区,将规划区分割成东西两个部分,由于以后国道312线将改为全封闭高速汽车专用道路,对城市建设布局有较大的影响。
考虑到城市远期的发展,完善城市各功能分区以及减少过境交通对城市的干扰,规划将国道312线城区北段再次改线。
将规划区内的部分路段改至古浪河以东,从规划区外围通过。
同时在规划的中心大道(暂名)与国道312线的交叉口出设一出入口。
该交叉口采取互通式立体交叉,将国道312线与城市紧密有机的联系起来。
随着远期城市的发展,现有的客运站规模以及位置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规划将新建客运站于环城东路和中心大道交叉口北侧。
同时要加强对客运市场的统一管理,严格控制客运车辆在城区内穿行拉客。
规划在环城东路和中心大道交叉口南侧布置一处货运中心,加强城区与各乡镇以及其它市县的物资流通。
4.2.1.2.城区交通规划
规划根据地形及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合理利用现有道路,优化处理城市道路与铁路、国道的交叉,健全城市道路系统,形成功能明确、完整、有机的道路网络。
1、城市道路级别
规划城区路网基本沿用原有方格网状的道路格局,在原有路网的基础上,形成“外环内网方格状”的道路骨架。
昌灵路与中心大道(暂名)十字相交,构成城市主发展轴线。
外环路偏重于交通性。
⑴城市道路级别
规划城市道路分二级:
城市干道、城市支路。
城市干道:
为三纵七横。
城市支路:
外环路以及各街坊的联系道路。
⑵城市道路断面
规划根据道路性质、交通量、工程管线的敷设要求和城市抗震设防要求,确定道路断面形式。
干道红线宽度为34-42米,断面形式为三块板。
支路红线宽度为16-24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
(详见道路规划一览表和道路规划图)
⑶交叉口设计
规划交叉口大多为“十”字和“T”字交叉,尽量避免道路锐角相交。
城市的出入口与国道312线为互通式立体交叉。
⑷城市广场
规划在昌灵路和北二路,昌灵路和南一路相交处分别布置了城市文化广场和城市绿化广场,供居民休憩、活动。
城市绿化广场以绿化为主,适当布置建筑小品如代表城市特色及形象的雕塑等,形成丰富、壮丽、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中心景观。
文化广场以体现地方文化内涵的建筑小品和象征地方劳动人民勤劳朴实、奋发上进的雕塑为主,适当配置绿化和少量的文化建筑。
⑸停车场
规划在城市东出入口处设置公共停车场。
⑹加油站
由于现状加油站位于规划的城市中心地段,规划将其搬迁至城市东出入口,靠近国道312处,方便城市车辆和过境车辆使用。
4.2.1.3.绿化系统规划
1、规划布局
规划以大面积的公园及小游园为“面”,道路绿化及防护林带为“线”,以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及街头绿地为“点”,构成“点”、“线”、“面”相结合,形成“以面为主,点线穿插,“以小为主、中小结合”的绿化系统。
⑴公园规划
向西南方向扩大和改造现有的龙泉寺公园用地,以方便老城区居民就近使用。
在古浪河以西,靠近规划的工业区以南的地方规划一处公园,占地23公顷。
公园绿化以种植大面积能起到防风、防尘、防噪音的植物,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内部布置一些亭、台、楼、榭以及儿童娱乐等设施等供人们休息,丰富公园景观。
⑵小游园和街头绿地规划
结合现有的陈家沟林地,扩大其绿地规模,建设为城市西山生态小游园。
在绿化广场和文化广场内植以草坪,布置雕塑,适当留有铺装硬地;在古浪河的两侧规划滨河绿带;在居住集中地段布置几处公共小游园;并在城市的一些重点地段和大型公建附近开辟几处街头绿地;在城市出入口立交周围布置一组街头绿地。
⑶生产、防护绿地规划
在工业区东侧的河滩地留出部分用地规划为生产绿地,作为城市的苗圃生产基地。
在西环路以西规划100-120米宽的防护绿地,工业区以西和以南规划50米宽的防护绿带。
⑷古浪河旧河床内,是城市不宜建设区域,规划为生态保护林带。
⑸道路及其它绿化规划
县城所有主干道、次干道及有条件的支路均栽种行道树,树种以低杆、冠大、耐干旱的为主。
同时应搞好厂矿、单位、民宅的庭院绿化。
加快绿化城市外围山体,改善城市外围环境。
4.2.1.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1、城市水源选择
根据《古浪县城市给水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提供数据表明,由于地下水满足不了县城近、远期居民生活用水,采取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共同作为城市供水水源。
新的水源选择古浪河潜流水作为城市水源,不足水量可由十八里堡水库及曹家湖水库补给。
2、用水量预测
综合生活用水量(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之和)。
依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取120升/人米天,远期取170升/人米天。
则城市近期2010年综合生活用个量为6960立方米/天,远期2020年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7000。
规划给水管网由原水厂和新建水厂共同供水,供水方式为分区供水,原水厂接出的管网主要供老城区,新水厂接出的管网主要供新城区和工业区。
管网按近期枝状,远期环状规划。
4.2.1.5.城市排水规划
1、排水体制
考虑到城市发展的需要,规划城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在城区,雨水汇集后排入河道,生活及工业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2、污水量预测
城市污水量可按用水量的80%计,则近期污水量为1.1万立方米/天,远期污水量为3.1万立方米/天。
3、排水管网规划
排水工程系统管道布局方式采用枝状。
污水管结合道路竖向敷设,干管布设在沿古浪河的滨河路上。
4、污水处理厂
规划期末县城总污水排放量为3.1万立方米/天,在城区北端规划占地2.5公顷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按不小于3.0万立方米/天控制,预留远景发展用地。
4.3.拟建项目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及作用
古浪镇规划道路基本按棋盘式布置,南北向道路以昌松路为纵向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为昌灵路和西环路,以上三条道路为镇区纵向主要道路。
东西向主要道路以中心大道为横向中轴线,北侧建设路和南一路均为镇区横向主要道路。
上述六条路形成城镇近期路网骨架。
上述六条规划主干路中建设路、昌灵路为现有道路,昌松路南段只建成1.2公里,纵贯老镇区北部城镇发展用地的昌松路中段只建成长l.598公里、宽9米的道路,道路标准低,达不到城市道路标准,且昌松路中段从建设路至世纪新路之间大多没有修筑,使昌松路成为断头路。
如果不打通昌松路,与之相接的世纪新路、中心大道也是断头路。
另外横穿老镇区北部城镇发展用地的南一路尚未修建,世纪新路至中心大道之间相距约2公里,其间没有一条东西向道路,以上道路通过地段正是城市近期发展建设用地,镇区已经建成的道路大都位于镇区南端,老镇区北部的城镇发展用地中道路较少,道路分布不均。
为了完善道路系统,解决路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选择建设昌松路中段、南一路,为老镇区北部新区的建设创造条件。
4.4.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
交叉口所采用的交通组织管理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将不同方向的交叉车流在空间进行分离,即立体交叉;⑵利用交通设施将同一平面内不同方向的车流分流即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渠化;⑶在时间上进行分离,即交通信号控制。
本次设计对全部交叉口均采用信号灯管理的平面交叉口型式。
4.5.工程建成后的功能和效益
4.5.1经济效益
该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经济效益净现值为ENPV=783.67万元,大于0;投资内部收益率为EIRR=13.56%,大于社会折现率12%;效益费用比ECBC=1.42,大于1;静态投资回收期Pt=10.46年(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P't工16.48年(含建设期),由此说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经过敏感性分析,敏感因素效益增减的敏感性变化率(β)=0.28,费用增减的敏感性变化率(β)=0.19,说明效益因素较费用因素敏感。
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及其图形来看,该项目敏感性分析ENPV指标结果较好,项目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此项目仍然具有一定的风险,建议在项目实施及项目运营时加强项目管理及道路管理,以减小建设及道路运营费用,从而增大该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
4.5.2社会效益
⑴该项目是古浪县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古浪县城区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
⑵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运输环境及其条件改变的要求;
⑶该项目的建设,可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⑷该项目的建设,可增加新的就业机会,减小社会就业压力。
⑸项目的建设可带动道路两旁土地的升值,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4.5.3环境效益
古浪县城区道路及排水工程建成后,由道路绿化将县城绿化系统联系为一个整体,形成以各街坊绿地,绿地广场为中心,以道路为主线的绿色走廊的城市绿化系统。
可彻底改变雨、污水因排放不畅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4.5.4综合评价
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效益是较好的,本项目还有一些难以定量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此只作定性的描述:
⑴该项目建设可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⑵该项目建设,可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运输环境改善的要求:
⑶完善了古浪县道路网的路网体系,从而增加了其余道路的运输能力;
⑷该项目建设,可增加新的就业机会。
因此,本项目从国民经济方面来看,总体社会效益较好,建议资金及时到位,投入建设。
5.道路工程设计
5.1.设计原则
5.1.1道路平面设计原则
⑴道路平面线形按总体规划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浪县 古浪 道路 排水工程 初步设计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