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docx
- 文档编号:24270351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3.52KB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docx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200字(四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之一: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6-1936.10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一、读《红星照耀中国》,重温一段党史。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红军长征辞典,是一部中国现代革命百科全书,是一部记载着毛泽东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历程的历史文献,是一部很好的党史教材。
80多年前,红军刚在延安落脚,斯诺为了探究中国革命的真相,冒险进入陕北苏区。
他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亲眼见证了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迷人风采,见到了一批为革命理想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红星照耀中国》是第一次向世界全面、真实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纪实文学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被毛泽东称赞为“外国人报道中国人民革命的最成功的两部著作之一。
”
二、读《红星照耀中国》,叩问使命初心。
《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说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党的使命初心,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
读《红星照耀中国》,能读出质感的真实。
斯诺在经过较长时间访问之后,得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结论,他在延安看到共产党和红军领袖们是如何与老百姓融为一体,如何与普通士兵一样过着艰苦生活。
他们住窑洞,穿补丁衣服,却在思考天下百姓的翻身解放。
无论革命多么艰苦,遭遇多么大的挫折和牺牲,共产党人那种对革命坚定不移的意志和情怀,极大感染和影响着斯诺。
在了解无数感人的故事之后,他及时澄清和批驳了国民党散布的红军是“流寇”等种种谎言,红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战士都有崇高的革命理想,都有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崇高宗旨。
他认为这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的党,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将会属于这样的共产党人。
并庄严预告:
中国共产党及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三、读《红星照耀中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红星照耀中国》认为红军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我们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中共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多少人的鲜血铸就了我们的今天,可想而知今天的幸福是用鲜血凝结而成的。
回望百年历程,一艘小小红船之所以能够越过激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就在于一代代共产党人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接续奋斗。
新时代的长征路,直接通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直接通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
未来也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直到今天,《红星照耀中国》,仍被人们广泛传阅着,被认为是革命历史教育的重要读物,是教授中国现代史的必备书。
今天,我们郑重地凝望党史,致敬缅怀先辈和先烈,为的是品悟信仰之真纯、忠诚之可贵,为的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干事创业的精神之基,凝聚起复兴之路上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
不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必须始终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从红色经典中汲取新时代奋进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之二:
80年前,红色的中国布满层层谜团。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与战争的重重疑问,孤身一人前往这被人刻意曲解、遭到铜墙铁壁般严密封锁的革命战略根据地。
他探索红色中国,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的真实记录,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
近日,我重读经典,内心依旧澎湃不已。
整本书以斯诺的第一视角,生动丰富地描述了红色根据地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他通过搜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与革命领导人进行谈话,运用文字的力量将这段波澜壮阔、激情燃烧的岁月鲜活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斯诺的语言很平实,他没有添加过多的修饰性的词汇或者一些美化的文笔,即使朴实无华,但他笔下的人物却有血有肉,带着鲜明的特点。
他记录了一些革命领导者的事迹,如毛泽东、周恩来、贺龙、彭德怀、徐海东等,对主要的历史事件也进行了叙述,如苏区教育(比如红军大学)、人民抗日剧社、长征、西安事变等。
正是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对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横亘在漫漫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有了更具象的把握,对立志救民于水火、避免我亡国之祸的革命先驱更加心生敬畏。
斯诺对革命者的描写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书中是这样描述毛泽东的:
“然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对周恩来的着墨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他无私地忠于一种思想和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精神——这一切似乎都包含在这个红军的故事和参加创建红军的一个人的故事中。
”除此之外,还有黄埔军校毕业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林彪;使地主乡绅闻风而逃的贺龙;九岁离家闯世界十七岁就带领饥民攻打粮仓的彭德怀;洛浦、徐海东、刘志丹、徐特立、林伯渠、左权等许许多多优秀的领袖……通过他的叙述,我仿佛看到无数仁人志士在战火纷飞的根据地,用火一般的热情与铁一般的意志,百折不挠,自信乐观地坚持着自己心中那最崇高的革命理想。
他们是一群有气质、有风度、有抱负、有力量的领导者!
一幕幕如画卷般徐徐展开,虽没有浓墨重彩的渲染,却令人激动不已。
毛泽东夜晚在灯前认真摆弄飞蛾、百姓们“似乎毫不例外地都在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战士们嘶哑却嘹亮的呐喊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苏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部队、一段令我们自豪与骄傲的历史。
本书一经发表,就产生了了巨大的反响。
它驳斥了国民党刻意扭曲的宣传,向世界人民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革命。
成千上万的中国青年读完这本书后,纷纷走上了革命道路。
即使到了今天,它的影响力依然不曾消减。
斯诺写道: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甚至照耀全世界。
80年后,正如书中所言,革命事业已经照耀了全中国,而中国也在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
在苏维埃社会一节中,有两段文字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共产党在西北所以受到群众拥护,其当前的基础显然不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而是有点象孙逸仙博士的主张:
耕者有其田。
”二是“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有基础的,那就是在所有老苏区里,警卫工作几乎全部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担任的。
”
当我们坐在明亮的屋子里,当我们心安理得的接受着最完整的教育,当我们还在为各自的人生纠结忙碌着,也许没有意识到,我们正过着充满阳光与安定的美好生活。
《红星照耀中国》提醒着我,即使身处和平年代,不要忘记无数革命先驱曾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
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
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析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
从这里给我的启示是:
我们不能辜负战士们对我们的期望,要勤奋学习,做一个祖国的栋梁,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之三:
红星照耀中国》这一本书,让我了解到了从前未知的红色革命,这段历史是刻印在我的心中的,已经无法磨灭,红军们透过昂扬斗志为我们得到的完美生活,我绝不能够辜负。
这本书中令我记忆深刻的章节是“苏维埃掌权人物”,那里写的是斯诺来到西北,找到了当时共产党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西北完全是个农业区,有的地方还是半游牧区,那时的红军迁都到了那里。
斯诺与毛泽东主席谈了许多夜晚,也从士兵和共产党员口中明白了他的不少故事。
毛泽东主席作为共产党的领袖,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但他却没有受过一次伤,实在是让人吃惊。
他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天生精明,生活上与共产党员们平等,却每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常常到深夜才休息。
透过这一章节我又了解了一些毛泽东主席,不禁对他肃然起敬。
斯诺将中国当时的事件记录了下来,一部分透过了别人的口述,这些革命青年们使这本书所描述的事件活着。
在一九三六年这一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性的一年,斯诺成为了第一个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他带着关于中国战争的许许多多的问题,好奇并且迫切地想要寻找答案。
他也成功了,斯诺采访了众多参加过长征的在苏区工作、生活的、战斗的人,这些人里也包括红军的首领与干部,记录下了问题的答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造的奇迹!
斯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让全世界的人民都能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那一颗热情的心!
如果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看战争中的中国是怎样样的呢?
美国记者——同时也是目前世界闻名的作家埃德加·斯诺就很好地为我们表现了出来。
在七十多年后的这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透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
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此刻了我的眼前。
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
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
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翔实记录了美国友人埃得加·斯诺在红军根据地的真实见闻。
书中用非常平实的语言,详尽地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的普通人物,生动地展现了红色军区下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追忆了那段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党人走过的艰酸路程。
埃得加·斯诺是第一个深入采访红区的美国记者,由于他对中国国情和政局的了解以及外国人的身份,使得他能够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考擦和探究。
这也使得这部行走在土地上的作品,摈弃了资本主义固有的派别与阶级偏见。
书中所写完全就是作者本人的亲眼所见和直观感悟,从而对红色革命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宣传。
红色,是中国开启新时代的起点,它也象征着红红火火。
《红星照耀中国》书写了中国艰难的复兴前进之路,那些无名的英雄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甘心赴死。
这部作品就是历史留下的深深的痕迹,就像作者说的,历史需要我们铭记,坚守“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发扬“红色”文化,让我们伟大祖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红色”文化的印记!
就作品本身来说,全文紧扣“红”字,基本上是一气呵成。
从作品的开头设置出悬念,到结尾解开悬念,都能引发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也明显地表达出了红色之心。
作品选择的角度也很独特,红色象征吉祥、力量,也是国旗的颜色!
作品坚持以“红色”为主线去铺开笔墨,让人的心头涌起一阵爱国的浪花!
我们都是革命先烈的后代,就更应该奋发图强!
红星,照亮全新的中国。
作品在细节描写方面比较朴实,把红军乐观、平等的形象刻画得十分贴近人心。
用这本书中的话来说:
“红军待我们真的是好,我们从来不挨打。
在这里人人都平等……大家为着穷人而奋斗,为着中国而奋斗。
”可见,红军当时是多么令人鼓舞和深入人心。
在作者和老百姓的眼里,红色象征着热心温暖,也象征着正直不屈。
尽管斯诺的这本书是新闻报道性的作品,而非一本历史著作,但仍需我们借用分析的态度和历史的眼光来仔细阅读书中提出的问题。
斯诺在书中写到:
“这本书确实是我写的,然而从最实际的意义上来说,这些故事却是红军创造的,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得这本书中所描写的故事始终是活着的。
”今天我们又一次站在历史转折性的时间节点上,追寻着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理想。
当我们重新翻阅这本红色书籍,心情依旧是无比澎湃。
正是英勇顽强的红军有着革命必胜的信仰,所以才能摆脱国民党的重重围困,才会毫不顾及性命也要为长征保留革命的种子闯开一条血路;正是有着信仰,所以红军即便是在弹尽粮绝的时候,也能翻越雪山、跨过草地,因为心中充满了力量,使得红军始终义无反顾地向着革命的胜利走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之四:
我不敢主观臆断认为这本书的语言过于冗杂,但简而言之,基于当时中国的清贫与落后的现象,埃德加·斯诺没有过于去渲染这种穷苦的气氛,反而是将笔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的各位主要领导人,以他们的角度,来诠释整个红军对于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
全书通过刻画他们的神态、行为、语言与形象,为我们谱写了整个红军的慷慨篇章。
然而恕我妄言,对于这些人物的刻画,笔墨未免蘸得过多了些许。
其次,本书并没有从宏观局面来阐述每一个故事,上面已经说过,作者用他独特的手法铺开布局,每一个人物,每一起事件就像一栋栋楼房,有弘高的大厦,也有低矮的茅屋,建筑完成就如同一座城邦。
在这座城里,我们显而易见可以察觉到房屋的参差不齐——正是这种参差不齐,才使得每一个人物形象都异常鲜活饱满,品质的好恶,性格的温躁,或一目了然,或耐人寻味,或需深深斟酌才料其味道。
共产党的出现,决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人民水深火热,政府叫苦连天。
泱泱中华,岂能为外族蛮夷所践踏!
一直以来,中国终日被外国冠以“东亚病夫”的称号,他们横着鼻梁,冲着大洋彼岸的所谓支那无尽地叫嚣,认为自己总高高在上,扛着飞机与炮弹在中华大地上肆意妄为;而可怜的国民政府,打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号,畏畏缩缩不敢上前,其实国民皆知,政府就是怕伤财伤兵伤军,怕自己的位置有一天会坐不稳!
试问国民党的各位,如果没有共产党的极力抗日,诸君头顶上那飘飘然的太阳旗,看是白日还是红日?
人民的信任取决于对一个执政党的基本作为,而白区的人民对漫天的反赤传单抬头不见低头见,每天城市上空不断传来一阵接一阵的防空警报,肮脏的街道,满地的垃圾,饿死或冻死在街外的老妪,被分割得七歪八扭的租界,昂着头的外国人和低着头的中国人,人民的生活简直惶惶不可终日。
而红军的诞生,只是迫不得已,只是在一条黑暗的深渊中跌撞着找寻一条出路罢了。
于是,他写成了这部充满着非凡革命历史魅力的《红星照耀中国》。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时至今日,书中所记载的人物和故事仍闪烁着勇敢、自信、乐观、奉献的光辉,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积极投入到他们所想要创造的世界之中去。
当然,如果你也能从字里行间看见他们憨厚的笑容,我想,你也一定深有同感吧。
这本书是花了八天一口气读完的。
第一遍浏览,第二遍细读。
例如,在《在保安》这一篇中,每一页几乎都是对于毛泽东的刻画与描写。
不能否认的是,由于作者是名外国记者,对于采访基层人民的次数也未能有很多机会;其次,毛泽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号,通过对于他的采访,我们也可以对红军生活的概况略知一二。
在本章最后,作者含沙射影地借赞美毛泽东来夸扬中华民族的钢铁意志与伟大精神。
不是否认,但这样未免有些以偏概全,如果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象征着整个国家的体征样貌,自然试觉不妥。
中国终归是崛起了,然而背后的艰辛与苦难,大概也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真正懂得。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人人都是穷人,他们不是在柴米油盐里摸爬滚打,而是深陷于苦难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从某个意义上来讲,正是这些平日抬头都见不得太阳的贫穷老百姓,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有继续拼搏下去的意志。
当然,意志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必须是以某一层面作为基础,经过自己思想上的觉悟与升华,淬炼而出。
1840鸦片战争,1894甲午战争,1900八国联军,1911辛亥革命,1919巴黎和会,纵观中国近代屈辱史,我们不难发现,造成这一起有又一起的悲剧究竟是什么?
政府。
一个腐败的政府,它根基于人民的经济基础之下,却又高高凌驾于人民精神层面之上,像这样的执政者,有朝一日怎么会不垮台?
《红星照耀中国》终归是一部纪实文学。
当年斯诺带着若干对红色中国的疑问来到了红区,以笔与纸为鞭,以相机为马,在这里兜兜转转跋山涉水好几个月,才真正见识到了所谓中华。
在某个定义上,斯诺只是个旁观者,他在一处静谧的角落里看中国这条巨龙风生水起,看它如何找到光明的出路,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既定线,腾向远方。
一直以来,我都为这本书的中文翻译而拍案叫绝。
好一个红星闪耀!
纸张间沁出油墨的清香,历史的厚重仿佛都触手可及。
读完全书,眼前浮现的不只是红军战士们的一颦一笑,手掌粗糙,后面接连着他们身后的,是长征时延绵不绝的青山,是延安城毛主席住的窑洞,是乡下农民分到田幸福的笑容,那一直挂在天上的,一面高高飘扬着的红军战旗,正被苏区蔚蓝的天空洗得通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星 照耀 中国 读后感 1200 字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