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4266348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0.47KB
课题申报书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docx
《课题申报书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书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
课题名称:
区域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研究
关键词:
网络教研;云平台;应用
申报级别:
省级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194224359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价值:
(一)理论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要面向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师资是关键,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质量提高的保障。
网络教研不仅能分享教学经验,在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中取长补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校际均衡发展、区域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本课题从信息化整体发展的视角出发,建设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教研平台,一方面是对传统教研的突破,克服传统教研活动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加强教研员、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与研讨,更适应信息时代教研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更有助于实施结对帮扶,开展协作体交流,扩大辐射面;另一方面是在多个维度,发展和丰富现行的教研功能和教研方式,拓展现代教研的理论体系和内涵,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补充已有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推动理论研究。
(二)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的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教研平台-孝感教育云平台、孝感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平台,为区域教研活动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为梯队专家提供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交流的服务平台,从而提升区域、学校教研质量,提高教研管理工作效率。
1.突破时空限制,开展群研类学,共享集体智慧
通过网络教研,有利于打破了由教研员主导的局面,引导全员参与教研;有利于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经验、教学观点及教学反思;有利于专家、名师、教研员在异地群策群力,讨论并指导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有利于凝聚集体智慧,打造区域教师网络集体备课最佳环境。
教研氛围更民主化、真实化,对促进学科教研良性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发挥引领作用,积累沉淀经验,优化资源建设
网络教研平台可以充分发挥教研部门专业引领与业务指导的优势,将资源建设、使用与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各种活动带动教师参与资源建设,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强资源应用与共享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最终形成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应用、服务的有机整体。
3.激活教研工作,促进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很多乡镇、农村学校地处偏远、规模较小,部分学科教师人数较少,校内的学科教研活动很难有效开展,到城区参加各类培训和教研活动难免舟车劳顿,而且时效性不足,很难及时解决日常的教学问题。
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可以更好开展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提高教研的规模、效率和时效性,促进学科教研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薄弱学科专业化,为小规模学校、教学点开齐小科目提供平台,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均衡发展。
3、推广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有效构建区域和学校多维教研模式,应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创新常规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教学管理,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建设;有助于提高区域和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平台提供强大的教研统计功能,为区域教研活动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监管平台对各学校上课情况进行实时轮巡,实时监管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实时数据统计,查阅学校实开课时数、科目,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监管。
通过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研究目标
1.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构建网络教研工作体系,有效组织市、县、学校三级教研工作部门利用平台开展教研活动。
立足于加强领导、立足于培训先行、立足于制度建设、立足于活动设计、立足于课堂实践。
2.实现结对帮扶精细化、薄弱学科专业化。
网络教研受众面广,能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实现从少数人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新教研模式。
3.推动本地优质资源建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初步建立本地优质资源库,促进资源化均衡发展。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做一个拥有“核心教育技术”的教师。
5.通过建设个人网络空间,全面整合教研业务,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器!
实现教师成长档案管理。
研究内容
1.“互联网+教研”长效机制研究
2.利用孝感教研云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磨课”、评课等研究
3.利用孝感教研云平台开展薄弱学科专业化、结对帮扶研究
4.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5.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研究
6.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开展“三优”评比研究
7.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建设优质资源库研究
主要创新点
(一)构建一体化的网络教研大平台,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一大、两高、三全、三新”。
“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研”大平台;“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构建“开放、合作、分享”的一体化网络教研大平台,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建设一个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交流的教研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补教研,实现异地协同教研,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教研工作有序发展,引领和促进教师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研方式,拓展教研功能
利用孝感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平台、孝感教育云平台,探索实践智慧互动课堂教学、网上“磨课”、网上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等深层次应用,引领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课程社区建设、网上“三优”评比,发挥教研的引领、协调、指导作用;组织教师参加网上研修、网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教研融合创新,实现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优势互补;立足课堂教学,强化网络教研,加强区域互助,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研与校本研修的层次与水平。
(三)探索建立“互联网+教研”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教研机制,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网络教研常态化、规模化、深度化,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建立网络教研激励机制,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网络教研。
建立健全检查监督和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教研组织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抓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激励各教研组织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研修文化。
研究思路
依托孝感教育云平台、孝感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平台,开展优秀个人网络空间、名师网络工作室评比,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集体备课等系列评比活动,推动平台的应用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网络会议、评课、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深化平台的应用,扩大教研效益。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建立优化本地课程资源,形成网络教研长效机制,推动课题研究。
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 构建网络教研可持续发展体系,并应用于本地教育信息化实践,在实践中及时反思、调整;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不断充实、完善,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借此检验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2.调查研究法 采用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办法,了解网络教研开展情况,查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文献资料,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探索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4.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良好效果的经验、方法和做法进行分析判断、梳理总结,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课题研究活动。
5.其它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9年5月——8月)
1.确定课题,并开展调研、论证;完成课题的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培训。
2.阶段成果:
(1)《课题研究申报书》
(2)《课题开题报告》(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
1.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
2.开展实验校校际间课题研究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举办“三优”评选活动,推动课题实验研究的深入发展。
4.依托“孝感教育云平台”和个人网络空间,及时总结好的实验做法与经验,在校际间、区域间交流推广,形成适合孝感实际的网络教学研究方法、应用模式和网络教研制度。
5.阶段成果:
(1)中期研究报告;
(2)课题实验研究论文、课案、课例、教学资源。
(三)总结阶段(2021年1月——2021年5月)
1.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
2.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对实验成果进行验收。
3.撰写结题实验研究报告。
3、推广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能够有效构建区域和学校多维教研模式,应用网络信息化手段创新常规教学研究和教学常规教学管理,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建设;有助于提高区域和学校的办学品位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平台提供强大的教研统计功能,为区域教研活动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监管平台对各学校上课情况进行实时轮巡,实时监管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实时数据统计,查阅学校实开课时数、科目,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监管。
通过基础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研究目标
1.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构建网络教研工作体系,有效组织市、县、学校三级教研工作部门利用平台开展教研活动。
立足于加强领导、立足于培训先行、立足于制度建设、立足于活动设计、立足于课堂实践。
2.实现结对帮扶精细化、薄弱学科专业化。
网络教研受众面广,能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实现从少数人教研到全员参与、人人受益的新教研模式。
3.推动本地优质资源建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初步建立本地优质资源库,促进资源化均衡发展。
4.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做一个拥有“核心教育技术”的教师。
5.通过建设个人网络空间,全面整合教研业务,教师个体专业成长的助跑器!
实现教师成长档案管理。
研究内容
1.“互联网+教研”长效机制研究
2.利用孝感教研云平台开展集体备课、“磨课”、评课等研究
3.利用孝感教研云平台开展薄弱学科专业化、结对帮扶研究
4.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研究
5.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研究
6.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开展“三优”评比研究
7.利用孝感教育云平台建设优质资源库研究
主要创新点
(一)构建一体化的网络教研大平台,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一大、两高、三全、三新”。
“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研”大平台;“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构建“开放、合作、分享”的一体化网络教研大平台,探索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服务新模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建设一个跨区域、跨学校、跨学科交流的教研服务平台,开展线上线下互补教研,实现异地协同教研,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促进教研工作有序发展,引领和促进教师成为反思型、研究型教师,从而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创新教研方式,拓展教研功能
利用孝感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平台、孝感教育云平台,探索实践智慧互动课堂教学、网上“磨课”、网上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等深层次应用,引领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建设、课程社区建设、网上“三优”评比,发挥教研的引领、协调、指导作用;组织教师参加网上研修、网上课题研究,促进教学教研融合创新,实现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优势互补;立足课堂教学,强化网络教研,加强区域互助,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研与校本研修的层次与水平。
(三)探索建立“互联网+教研”长效机制
充分发挥网络教研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网络教研机制,促进日常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推动网络教研常态化、规模化、深度化,实现常规教研网络化、教研管理网络化;建立网络教研激励机制,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网络教研。
建立健全检查监督和考评机制。
建立健全教研组织的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实抓检查、督促和评价,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
激励各教研组织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和研修文化。
研究思路
依托孝感教育云平台、孝感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平台,开展优秀个人网络空间、名师网络工作室评比,信息化课堂教学大赛、集体备课等系列评比活动,推动平台的应用实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利用网络教研平台开展网络会议、评课、结对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以活动为主线,深化平台的应用,扩大教研效益。
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建立优化本地课程资源,形成网络教研长效机制,推动课题研究。
研究方法
1.实践研究法 构建网络教研可持续发展体系,并应用于本地教育信息化实践,在实践中及时反思、调整;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不断充实、完善,寻找得失原因,制定对策,以便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借此检验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2.调查研究法 采用调研、访谈等相结合的办法,了解网络教研开展情况,查找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文献研究法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文献资料,及时掌握最新研究成果,探索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4.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良好效果的经验、方法和做法进行分析判断、梳理总结,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课题研究活动。
5.其它适合的研究方法
研究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9年5月——8月)
1.确定课题,并开展调研、论证;完成课题的申报,制定实施方案;对参加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进行相关理论培训。
2.阶段成果:
(1)《课题研究申报书》
(2)《课题开题报告》(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
1.依据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实验研究。
2.开展实验校校际间课题研究交流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举办“三优”评选活动,推动课题实验研究的深入发展。
4.依托“孝感教育云平台”和个人网络空间,及时总结好的实验做法与经验,在校际间、区域间交流推广,形成适合孝感实际的网络教学研究方法、应用模式和网络教研制度。
5.阶段成果:
(1)中期研究报告;
(2)课题实验研究论文、课案、课例、教学资源。
(三)总结阶段(2021年1月——2021年5月)
1.撰写结题报告,准备结题工作。
2.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对实验成果进行验收。
3.撰写结题实验研究报告。
-->
课题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内在保障:
(一)组织管理
课题总顾问
严友田孝感市教育技术装备站站长
(全面指导课题的申报、实验、结题工作,调整、负责实验研究实施方案、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整合课题研究资源,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陈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教室主任、地理教研员 湖北省特级教师首届孝感教坛名家副高级教师
(全面指导课题的申报、实验、结题工作,调整、负责实验研究实施方案、实验计划的制订和实施,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整合课题研究资源,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负责人
刘俊41岁孝感市教科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首届孝感教坛能手 副高级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的申报、实验、结题工作,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整合课题研究资源,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
课题组成员
程慧芬 45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英语教研员首届孝感教坛名师 副高级教师
(负责英语网络互动课堂教学实施与实践,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案例、实验小结,发表相关论文)
代伟 40岁孝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负责课题的申报、实验、结题工作,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语文网络互动课堂教学实施与实践)
周爱华42岁孝感市玉泉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湖北省特级教师首届孝感教坛名家 副高级教师
(负责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案例、实验小结)
万丽平 39岁 孝感市玉泉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信息装备中心副主任 首届孝感教坛能手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案例、实验小结,发表相关论文)
丁苝 40岁孝感市教育技术装备站教研部主任中学一级教师
(负责负责课题的申报、实验、结题工作,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语文网络互动课堂教学实施与实践)
李冬周 40岁 孝感市文昌中学教科室主任首届孝感教坛能手 副高级教师
(负责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案例、实验小结,发表相关论文)
易晓江40岁 孝感市高新区城际小学副校长 小学高级教师
(负责进行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并进行各种信息反馈,定期撰写课题实验案例、实验小结,发表相关论文)
(二)机制建设
1.调研摸底组成调研培训小组,到各县市区开展专题研究,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推进、层层落实本方案。
2.活动引领充分利用专家资源,指导研究工作。
通过专家讲座,获取全新理念;通过对话互动,进行智慧碰撞;通过网络听评课诊断,发现问题所在;通过指导改进,激发研究热情;通过专家帮扶和引领,共享解决问题的经验,提升实验质量。
3.自查评估要及时总结,形成评估改进机制,要将课题组教师的总结反思与学校的监控与评价有机结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总结提炼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交流推广。
研究的外部条件:
1.校园“三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课题研究的基础网络教研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校结合校本培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互联网使用技术的培训。
2.交流观摩——课题研究的前提组织实验教师开展网上远程培训、课题实验交流,组织教师集体观摩,包括外出考察、听课,与同行教师进行交流。
3.实践探索——课题研究的关键网络教研平台是新生事物,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促进课题实验研究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预期研究成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题 申报 区域 网络 教研 平台 建设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