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选考试人机对话题解题思路解析.docx
- 文档编号:24261929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30KB
安徽公选考试人机对话题解题思路解析.docx
《安徽公选考试人机对话题解题思路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公选考试人机对话题解题思路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公选考试人机对话题解题思路解析
公选领导干部考试“人机对话”专讲系列:
“一个理想、两个坚持”解题例讲
人机对话的“一个理想、两个坚持”,分别是指以“较为理想的措施”为基准,坚持理论和实践指导。
具体说来,以“较为理想的措施”为基准就是应答人机对话时,首选那些最为理想的答案,那些最应该去开展的行政实践作为比较的标杆。
“坚持理论指导”是指参与人机对话时,始终以党政领导能力素质理论和政治素养理论为指导。
前者大体上涵盖党政领导的分析决策、组织管理、交往协调、抗挫折、应对突发事件、情绪控制等理论内容,后者主要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则主要体现为科学发展观。
“坚持实践指导”是指参与人机对话的党政领导要时刻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来答题。
毕竟,人机对话设计的初衷就是“干什么,考什么”、考察“真本事”。
用几个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一个理想、两个坚持”在人机对话中的运用。
案例一
[试题]
你作为某局副局长,急需招录一名计算机人员,市里分管领导给你打招呼要安排他的儿子,但他的儿子又不适合作此项工作,你怎么办?
A.干脆不招聘计算机人员了;
B.拖一拖再说;
C.公开招考;
D.安排领导的儿子上岗,从事计算机工作;
E.指使部下集体反对领导的儿子来你局工作;
F.给领导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公开招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G.交给一副局长处理此事。
(其中,每项措施下面又有1至7个数字,表示措施的有效程度逐渐升高。
)
[解析]考生看到该题干时,立刻要以“两个坚持”为出发点进行思考:
这道题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交往协调”能力的考察以及对“任人唯贤”政治素养的考察,另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在选人用人实践的考察。
考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自然能够想到较为理想的应对措施,即在维持良好交往协调能力的前提下做到任人唯贤。
基于此,上海刘源老师认为,只有措施F较为理想,其有效性等级可评定为7。
其他各措施的有效性等级评定就以F为参照。
措施A不仅缺乏交往协调能力,而且还呈现显著而消极的规避、畏缩退却等人格及行为倾向,其有效性等级充其量可定为1。
类似地,措施B不仅暴露出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力差,在应付冲突时颇具强烈的退避倾向。
但措施B暗含着领导干部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可能会有所作为,因此其有效性等级定为2较为适宜。
措施C可能体现出领导干部“任人唯贤”、“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政治素养,但忽视了适切的交往协调能力,容易引致上下级矛盾冲突。
不仅如此,措施C还违背了行政工作灵活性的原则,缺少人性化情感,它的有效性等级故而可定为4。
措施D则反映了领导干部不仅缺乏“任人唯贤”的政治素养,而且带有强烈的“任人唯上”倾向。
此外,它也没有凸显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能力,故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2。
措施E说明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较差,不利于上下级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治素养较差。
因此该措施的有效性等级可定为2。
措施G和措施B其实本质上是相同的,更多体现出消极规避、畏缩退却等不适切的交往协调能力上,但和措施B相比,措施G又含有积极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是让他人代为行使的,其有效性等级依据理想模式可定为3。
案例二
[试题]作为某市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某日下午你要处理如下事务:
1、你夫人病危,在医院里住院,等你去看望;2、你分管的一单位职工因人事改革闹事,欲组织1000余人到省政府上访;3、你分管的某煤矿瓦斯爆炸,死伤情况不明;4、台商考察团下午三点莅临你市参加市里的招商新闻发布会;5、你多年未见面的初恋从美国回来要求共进晚餐。
你将会怎么处理?
A.按3-2-4-1-5的次序处理此事;
B.只处理1、5,其余交政府办和相关部门处置;
C.只处置2,其余交政府办和相关部门处置;
D.只处置5,其余交政府办和相关部门处置;
E.请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到矿工闹事单位稳定局势,你带领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到煤矿事故现场处置事故,其余事情交政府办和相关部门;
F.报告市长,请求支援,然后由市长分工妥善处理,自己去处置3;
G.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夫人要紧,其他事管不了啦!
因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解析]
考生首先基于“两个坚持”进行思考:
该题既是对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交往协调”、“组织管理”等能力的考察,又是对“群众利益至上”、“维护社会团结稳定”、“以人为本”、“对上对下负责”等政治素养的考察。
考生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可知应对这一题较为理想的措施,即首先将所有问题报告给市长,由市长作出分工安排处理;同时自己紧急妥善处理3之后再依次处理1、5。
如果按照措施A行事,那么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解决所有问题。
虽然措施A能体现出领导干部具备较好的政治素养,但也能看出领导干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交往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不足,它的有效性等级因此可定为3。
措施B虽显示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交往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但却缺乏上述论及的大部分政治素养。
虽然处理1、5在一定程度上反出“以人为本”,但这是建立在领导行为个人化基础之上的。
对照理想措施,措施B的有效性等级可定为2。
措施G的有效性等级和措施B相类似,可定为2。
和措施B相类似,措施C体现出领导干部具备一定的应对突发事件、交往协调、组织管理等能力,具有维护社会团结稳定的政治素养,但其他政治素养都严重缺乏,其有效性等级因而可定为3。
措施D则显示出领导干部几乎完全缺乏政治素养和人情味,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1。
措施F虽然貌似完美,但自己的夫人和朋友都是属于私人的事情,由公家处理不太合适,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6。
措施E缺乏对上负责的政治素养,其他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和政治素养都较好,其有效性等级因此可定为5。
案例三
[试题]
你的部下某人因为在同事间人缘不好,你一直照应他,可是他以怨报德,向你的上司搬弄是非对你不利。
假如因为这件事情你很生气的话,你的想法是属于下列哪一种:
A.社会就是这样,你想对别人好,可是他要从你的背后插一刀;
B.真是一个无情无义的小人,跟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交往;
C.马上想办法教训他一顿;
D.会议上严厉批评他;
E.顺其自然。
[解析]
以“两个坚持”为立足点,能体会这一道题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情绪控制、心理健康、交往协调、抗挫折等能力素质的考察,另一方面是对维持和谐人际关系政治素养的考察。
另外,公选名师上海刘源老师认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考生能想到较为理想的应对措施,即不批评、不报复,但私下与上司、该部下一起进行交流,以弄清事实真相、趋利避害。
观察以上各选项,发现并没有理想的答案。
但可将各个选项与该理想答案相对比,以确定各自的有效性等级。
从想法A可看出,领导干部认为该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因而没有打击报复其部下的倾向。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因其显示领导干部情绪控制、心理健康、抗挫折能力素质较佳。
但仅接受现实是不够的,想法A既缺乏积极的交往协调能力,又缺乏维护和谐人际关系政治素养的积极主动性,其有效性等级可定因此可定为4。
和想法A相类似,想法B虽展示出领导干部良好的情绪控制、心理健康、抗挫折等能力素质,但依然缺乏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动机,不仅如此,还存在与部下关系恶化的心理倾向,所以其有效性等级可以定为3。
想法C虽然反映了领导干部积极而为,但这种积极而为一是建立在情绪失控的基础之上,从一个侧面影射出较为一般的心理健康和抗挫折能力素质;二是建立在与部下关系恶化的基础上,并显示领导干部缺乏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心理倾向,违背了领导干部“不准打击报复”的政治素养,故而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1。
想法D和想法C相比虽没有那么极端,但也在相当大程度上暴露出领导干部较为缺乏情绪控制、交往协调和抗挫折能力,心理健康素质也较为一般;同时,也任由上下级关系持续恶化下去,政治素养较低,它的有效性等级据此可定为2。
想法E表现出领导干部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抗挫折等能力,心理健康程度也较好。
即便如此,想法E却揭示出领导干部不仅完全缺乏交往协调能力,而且任由事情随意发展,缺乏主动而为以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政治素养,其有效性等级和想法A类似,可定为2。
案例四
[试题]你作为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碰到上级的某一批示精神与本地实际情况不一致、发生矛盾时,你将如何处理?
A.对上级批示精神要认真学习研究,领会实质,把好政策关;
B.树立全局观念,部署工作,服从大局,立足于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做到令行禁止;
C.如发现上级批示中确有不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的问题,可向上级领导机关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意见;
D.严格执行上级指示,修正本地不规范的地方;
E.暂时把问题放一放,观察长一点时间再作处理。
[解析]
考生以“两个坚持”为出发点,能够看出这一题既考察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又考察领导干部“对上对下负责”的政治素养。
结合领导干部实际工作经验,较为理想的应对措施应为C,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7。
措施A和措施C相比,没有做到“对下负责”,因此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6。
措施B和措施C相比同样如此,只对上而不对下负责,其有效性等级同样定为6。
措施D暴露出与措施A、B同样的问题,不仅如此,还硬性修改本地的实际情况,以保持与上级的一致性,对照上述理想的方案,措施D的有效性等级可定为4。
措施E显示出领导干部既缺乏决策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又缺乏对上对下负责的政治素养,因而其有效性等级对照措施C可定为1。
以上四个案例说明可用“一个理想、两个坚持”的理念来解决领导干部能力测评中的“人机对话”问题。
但仅仅知道这种理念并不一定能显著提升“人机对话”的效果,领导干部尚需全面把握领导干部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政治素养。
对于前者,可以多加关注党和国家出台的相关人才选拔条例和规定,并适当地阅读领导能力素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例如党政领导的人格倾向素质、能力倾向素质、领导行为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等。
对于后者,应学习党和国家过去和当前积累的重要政治理论。
更为重要的是,领导干部还要有意识地在多个岗位上勤加锻炼,这样才能真正在“两个坚持”下寻找到“一个理想”。
但找到理想的应对措施之后,还存在等级评定这一操作层面上的问题,是选3还是选4?
是选4还是选5?
理想的措施只能给等级评定提供一个大的思路,尚需对各个措施之间进行快速对比,以弄清各措施在能力素质和政治素养方面的缺失情况,以资进行精确定级。
公选领导干部考试“人机对话”专讲系列之一:
测试要素应试技巧和例题解答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选领导干部考试正在逐渐普及一种新的领导能力素质测评模式——人机对话能力测试。
很多领导干部对这种考试题型缺乏了解和应试技巧,难以取得高分,有的干部仅凭直觉或经验去和机器“对话”,导致“无话”可对,失利于机器。
因此,掌握必要的应试技巧对于提高成绩很有必要。
人机对话能力测试要素
领导能力测试有笔试和机试两种形式,机试也称为“人机对话”,是新时期全国领导干部考评的一种常见形式。
“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测评系统”由中组部领导干部考试与测评中心开发,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测评工具,系统中的所有试题内容均来自我国党政领导干部工作实践,针对性很强。
领导者能力测试是依照国内外公认的管理者能力标准中所列的十四项指标编制而成的,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尽职能力、计划能力、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等。
同时还考察了受测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风格,判断其适合何种管理环境,因此,适用于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
与一般考试偏重于原理测试不同,公选“人机对话”考试偏重案例性、实用性、应用性和操作性,主要通过报考者对案例的分析判断,测试报考者的分析判断能力、决策应变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测试重点考察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检测领导干部对领导岗位的胜任情况。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选“人机对话”考试不重视理论,公选“人机对话”考试是以领导学原理为内涵,以实例应用为表现的技能考试。
领导能力测试中每道测试题描述一个领导工作情景,提出相关的问题,并列出解决该问题的若干措施或办法,同时在每个措施或办法下列出了“1”到“7”七个等级,表示措施或办法的有效程度,数字越大有效程度越高,要求应试者对该措施或方法的有效程度进行评价。
每道题作答限时3分钟,超时后自动跳到下一题。
掌握人机对话能力测试应试技巧
1.掌握合理的答题速度,充分利用考试时间。
考生在考场上很容易发生“计时失误”的现象。
即思考问题时感觉没用过多的时间,但实际上已用时过多,鉴于此,考生应注意观察计算机屏幕右上角的计时器。
充分利用每道题的3分钟答题时间,沉着应对。
总之,考试过程中对时间与做题速度的把握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在考试过程中合理分配和运用时间,方能不因技术上的失误而影响水平的发挥。
2.审清题目,注意考点。
有些考生看到试卷,便匆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
这种情况在考试中屡见不鲜,多是由于紧张和粗心造成的。
审清题目有利于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因为不管是什么案例情景,命题者头脑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知识点,由此决定所适用的领导岗位,然后再去设计案情和题目。
据此,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养成“因题找点”的思维习惯,即确定欲考查的内容,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而后迅速在脑海中寻找适用的依据,使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更具有针对性。
特别是对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题目,这样做显得尤为重要。
在审题过程中,刘源老师提醒各位,需注意一点:
题目中所给的所有信息都是十分有用的,这些信息要么正面提供解答线索,要么反面提供干扰正确解答的信息,要将它们逐个过滤,把干扰答题信息的面纱揭去,然后准确选中你的答案。
3.注意答题流程。
第一,认真审题。
每3分钟做一道题,时间比较充分,一定要先研究题干的内容和暗藏的考点。
第二,初步选择。
按相关原理和原则初选题目中每一条措施的有效性,对应到①—⑦。
第三,仔细修改。
每一条措施之间没有严格的关联性,一定要回过头来认真修改,做最后的正确选择。
4、科学分析每个选项。
把好“三点”,权衡两边,敢于选⑦,谨慎选①,注意基准点④。
把好“三点”。
即把握好“中点”和“两极”,中点是选项④,两极是选项①和⑦。
④是中性措施,即措施有效性居中,④→①措施有效性递减,①有效性最差;④→⑦措施有效性递增,⑦选项最具有效性。
权衡两边,即以④为中点,根据题枝中的措施有效性按递增或递减向①或⑦两个方向权衡。
选项②的措施有效性略好于①,选项③的措施有效性仅略次于④;⑥的有效性仅次于⑦,⑤的有效性略好于④。
敢于选⑦,谨慎选①和⑤。
考试时一般考30—50个题目,不是每题都有选⑦的措施,但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又符合法律政策、符合决策程序流程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公共价值、施政能力、民众支持率都较高的措施要大胆选⑦,比如科学发展观、群众利益至上、任人唯贤、民主集中制、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原则。
对于选项①,只能对明显的违法违纪、极不合理或严重不负责任、毫无操作性的措施方可选择,比如贪污腐败、环境污染、损公济私等行为。
对于停留在思想认识、查阅政策、法律依据等层面的措施,一般选②;对于某些一般性单项措施,或者太宏观、太长远、看上去是正确的但又不能有效及时解决问题的措施可以选③;对于能解决问题的某一关键环节但又不全面的措施,可以选④;对于涉及面较为全面,对解决问题的根本性、全局性有推动作用的实质性措施可以选⑤—⑥。
人机对话测试的案例分析与解题思路
【例题】
你作为某局副局长,急需招录一名秘书助理,市里分管领导给你打招呼要安排他的女儿,但他的女儿又不适合做此项工作,你怎么办?
A.干脆不招聘秘书助理人员了;
B.拖一拖再说;
C.公开招考;
D.安排领导的女儿上岗,从事秘书助理工作;
E.指使部下集体反对领导的女儿来你局工作;
F.给领导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公开招考,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G.交给另一副局长处理此事。
(公选名师上海刘源注:
每项措施下面又有1至7个数字,表示措施的有效程度逐渐升高)
【解析】
考生看到该题时,首先要明确这题的测试要点和基本原则,这道题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交往协调能力的考察以及对任人唯贤政治素养的考察,另一方面是对领导干部选人用人实践的考察。
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考生自然能够想到较为理想的应对措施,即在维持良好交往协调能力的前提下做到任人唯贤基本原则。
因此,上海刘源老师认为:
根据“把好三点,权衡两边”原则进行思考,只有措施F较为理想,其有效性等级可评定为7,其他各措施的有效性等级评定就以F为参照。
措施A不仅缺乏交往协调能力,而且还呈现显著而消极的规避、畏缩退却等人格及行为倾向,其有效性等级充其量可定为1,这样两边比较明显的倾向就确定了。
措施B不仅暴露出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力差,在应付冲突时有强烈的退避倾向。
但措施B暗含着领导干部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可能会有所作为,因此其有效性等级定为2较为适宜。
措施C可能体现出领导干部任人唯贤、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政治素养,但忽视了适切的交往协调能力,容易引致上下级矛盾冲突。
措施C还违背了行政工作的灵活性原则,缺少人性化情感,它的有效性等级故而可定为4。
措施D则反映了领导干部不仅缺乏任人唯贤的政治素养,而且带有强烈的任人唯上倾向。
此外,它也没有凸显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能力,故其有效性等级可定为2,措施E说明领导干部的交往协调能力、情绪控制能力都较差,不利于上下级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治素养较差。
因此该措施的有效性等级可定为2。
措施G和措施B其实本质上是相同的,更多体现出消极规避畏缩退却等不适切的交往协调能力上,但和措施B相比,措施G又含有积极的行为,尽管这种行为是让他人代为行使的,其有效性等级依据理想模式定为3。
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考试笔试八大题型解析之八
“人机对话”测试
人机对话是报考人员通过简单的电脑操作,针对测试系统提出的具体问题,做出判断、决策,系统进行评价赋分,以此检测报考人员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应对突发事件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人机对话”操作说明
你好!
欢迎参加党政干部领导能力测评,请认真阅读下面操作说明后再进入测评。
本测评每道试题描述了一个领导工作情境,提出了相关问题,并列出了解决该问题的若干措施或办法。
同时,在每个措施或办法下面列出了“1”到“7”七个等级数字。
这七个等级数字表示措施或办法的有效性程度,数字越大表示有效性程度越高,比如“1”表示有效性程度最低,“7”表示有效性程度越高。
请你针对每道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对每个措施或办法的有效性程度逐一作出评价,选择你认为适当的等级数字,并用鼠标点击该等级数字后面的圆圈按钮。
在作答时,对每个措施或办法的有效性程度单独作出评价,不须排序。
若你认为有些措施或办法的有效性程度相同,也可以选择相同的等级数字。
本次测评满分100分。
每道题作答限时3分钟,请注意屏幕右上角每道试题作答的倒计时提示。
请认真作答每道题,当你点击进入下一题时,系统不允许对已做试题的作答进行修改。
做答完毕后系统会给出测评结束的提示。
考试中如果遇到任何系统异常,请勿随意操作电脑,举手示意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当系统提示考试结束时,请举手示意考场工作人员。
如已认真阅读该操作说明,待工作人员宣布开始测评后,请根据计算机提示,输入考号和密码,开始测评。
二、最新热点重点视野里试题例举
有“粮仓”之称的H省Z市,近期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坟复耕和惠民殡葬改革,在免费火化和农村公墓建设带动下,农民已平迁200多万座坟墓,复种耕地近3万亩。
该市“平坟”做法从根本上讲大方向上没有瑕疵,值得肯定,但是却遭到了社会的广泛质疑。
民众质疑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平坟事件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是行政违法行为。
二是平坟所用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作为主管领导,此时此刻,你将:
A不予理睬,我行我素
①②③④⑤⑥⑦
B加大力度,要求有关干部“学好‘真经’,对还没有平、迁的坟头,坚决平、迁到位,不留死角,要一战到底”
①②③④⑤⑥⑦
C以坚决的态度继续推行“平坟运动”,同时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展示决心。
①②③④⑤⑥⑦
D对其中争议坟墓暂停平整,其他工作照常推进
①②③④⑤⑥⑦
E立即暂停,并向在最快时间内向公众和媒体承认错误
①②③④⑤⑥⑦
F认识到工作急躁冒进和方向偏差,把更多精力转向宣传引导、移风易俗,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等“水到渠成”,平坟复耕争议即可迎刃而解
①②③④⑤⑥⑦
G对其中违法行为予以修正,按照行政强制法申请人民法院作出行政强制决定,在法律从范围内继续推行此措施。
①②③④⑤⑥⑦
三、“人机对话”应试技巧
1、认真阅读《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领导能力测评操作说明》,重点阅读有关考试题量、总体时间以及每道题规定时间。
2、掌握合理的速度,充分地利用考试时间。
考生在考场上很容易发生“计时失误”的现象。
即考生在思考问题时感觉没用过多的时间,但实际上用时已过多,鉴于此,希望每位考生注意观察计算机右上角屏幕的计时器。
充分利用每道题3分钟答题时间,沉着应对。
总之,考试过程中对时间与做题速度的把握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能在考试时合理分配和运用时间,方能不因技术上的失误而影响水平的发挥。
3、审清题目,注意题目的考点。
有些考生看到试卷,便匆忙作答,结果答非所问。
这种情况在考试中是屡见不鲜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多是由于紧张和粗心造成的。
还有的就是考生在考前看过类似的或在模拟题中做过差不多的,在考场上一遇见相似的题目,不是努力去分析出自己的答案,而是拼命的回忆曾听过或见过的答案,但不知此一题不同于彼一题,这样的失分,岂不太冤哉!
这样的失误是应当避免的。
而且,审清题目,有利于揣摩出题者的意图。
因为不管是什么情景案例,命题者头脑中先有了所要考查的内容和知识点,由此决定所适用的领导岗位,尔后再去设计案情和题目。
据此:
上海刘源老师认为,考生在答题时一定要养成“因题找点”的思维习惯,即确定了欲考查的内容,使自己的思路更加清晰,而后迅速在脑海中寻找欲适用的依据,使自己对问题的回答更具有针对性。
特别是对一些自己不甚熟悉的题目而言,这样做显得尤为重要。
在审清题目的过程中,还需大家注意的一点就是:
题目中所给的所有信息都是十分有用的,出题的专家们说在试卷上的话都是金口玉言,也都是一字千金的。
这些信息要么正面地提供解答线索,要么反面地提供干扰正确解答的信息,考生们都要将它们一个个的过滤,把干扰答题信息的面纱揭去,然后填写下你的答案。
4、答题流程。
(1)认真审题。
每3分钟做一道题,时间比较充分。
一定要先研究题干的内容和暗藏的考点,否则抓不准考点和本质,盲目急着做选项是不会得高分的。
(2)初选。
迅速按相关原理和原则初选题中每一条措施的有效性,对应到①-⑦。
(3)修改。
每一条措施之间没有严格的关联性,可能都是选⑤或者可能都选④,一定要回过头来认真修改和做最后的正确选择。
(4)提交。
一般在最后8-10秒时提交答案,超时不得分。
5、做选项时注意:
注意基准点④,把好“三点”,权衡两边;敢于选⑦,谨慎选①。
——把好“三点”。
即把握好“中点”和“两极”,中点是选项④,两极是选项①和⑦。
④是中性措施,即措施有效性居中,④-①措施有效性递减,①有效性最差;④-⑦措施有效性递增,⑦选项最具有效性。
权衡两边。
即以④为中点,根据题枝中的措施有效性按递增或递减向①或⑦两个方向权衡。
选项②的措施有效性略好于①,选项③的措施有效性仅略次于④;⑥的有效性仅次于⑦,⑤的有效性略好于④。
敢于选⑦,谨慎选①和⑤。
考试时一般考30-50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 考试 人机 话题 解题 思路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