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汝州实验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247069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8.48KB
中汝州实验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中汝州实验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汝州实验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汝州实验中学1718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
(完成1-8题,共29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欺侮/晦暗帷幕/蓦然剥削/销声匿迹
B.轧机/闸口龟裂/龟甲怡然/贻笑大方
C.束缚/搏击磅礴/薄暮湛蓝/不堪设想
D.蠕动/儒家悲怆/冻疮衰竭/怒不可遏
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
A.络绎不绝轻歌慢舞瞬息万变和颜悦色
B.自园其说行将就木名副其实五彩斑斓
C.相辅相成袖手旁观不修边幅目眩神迷
D.招摇撞骗漫不经心安营扎寨强辞夺理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的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无论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文学的价值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估。
,,,。
现在,人们更看重的是文学的消遣和娱乐作用
以往,我们侧重强调的是文学的思想教育作用和宣传鼓动作用
文学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却被忽略了
甚至它的市场轰动效应
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①④③D.④②①③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加强政策沟通和战略对接”平行主题会议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主持主旨演讲环节。
B.“勒索病毒”席卷全球,中国超过近3万家机构计算机遭受影响。
C.《人民的名义》这么红火,可能是因为最高人民检察院专业支撑,反腐剧老手周梅森担任编剧的原因。
D.《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6.默写句子。
(每空1分,共8分)
(1),一任群芳妒。
(2)谁见幽人独往来,。
(3)在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以声衬静,体现禅院幽静的句子是:
,。
(4)《送友人》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体现友人行踪不定而作者离情难舍的句子是:
,。
(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自己虽然身处穷困之境,却依然心忧天下寒士的两句诗是:
,。
7.名著导读。
(4分)
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做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
人们把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中的主人公
,他受、等人物的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8.综合性学习。
(共7分)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类似“脑残”“矮矬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船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
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粗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
“当一个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
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的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
(2分)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
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
(2分)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
(3分)
二、阅读《倒挂的油画》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1)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2)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
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3)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4)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
“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5)陈恳切地说:
“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6)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7)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8)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
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
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
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
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9)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
“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
”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
“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
(10)⑩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
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
“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
(11)父亲很认真地说:
“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
(12)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
“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
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
(13)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
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9.请梳理小说情节,将下面的情节发展图补充完整。
(每空不超过2个字,2分)①__ 画→收画和挂画→② ___ 画→正画(把画扶正)
10.小说第七段写我和父母面对油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这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3分)____________
11.小说中的父亲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简要概括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
12.小说结尾写道:
“一个人的风雅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而在于他有一颗尊重和敬畏的心。
”请问:
这里的“风雅”与“一颗尊重和敬畏的心”有何关系?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
三、阅读《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完成13-16题。
(共11分)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
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晋记》载:
“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条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染红裙。
”安乐公主的百鸟裙为中国织绣史上的名作,官家女子竞相效仿,致使山林奇禽异兽扫地无遗,充分显示了当时时尚的感召力之大。
服饰风格是与现实分不开的,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首都长安堪称中国古代的“巴黎”。
⑤到了唐代后期,服饰审美中那种真率奔放的阳刚之气不得不让位于细腻含蓄的阴柔之韵,此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的。
⑥宋朝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服饰以纯朴淡雅为美。
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朝代,服饰华丽异常。
这是因为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
此外,明代中期南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发达的手工业和频繁的对外交流,使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都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西洋文化逐渐向东渗透,留学生脱长袍马褂,变西装革履,也与当时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有密切联系。
⑦在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
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饰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蔽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
唐贞观年间曾两次下诏颁布服饰颜色和佩带的规定。
在清朝,官服对于黄色亦有禁例。
如皇太子用杏黄色,皇子用金黄色,而下属各王等官职不经赏赐是绝不能用黄色的。
⑧纵观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古人审美意识对服装的影响,服装从最早的遮羞蔽体功能,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等级制度的代言人,到后来标榜个性的象征物,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而审美意识贯穿其中。
今天,我们只有紧抓时尚脉搏,吸收传统文化之精华,了解现代人之审美情结,才能设计出中国民族服装的时尚精品。
(本文有删改)
13.文章以________为顺序,说明了中国古代服饰发展的演变过程。
(1分)
14.各个朝代的服饰有各自的审美意识追求。
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
(3分)魏晋时期:
个性解放(l)唐朝前期:
____
(2)宋朝:
____(3)明朝:
____
15.阅读③④两段,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第③段中引用《晋记》相关内容,意在说明什么?
(2)第④段中着重介绍安乐公主的百鸟裙,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6.简要分析第⑦节画线句中加点字“绝不能”的表达效果。
(3分)
四.古诗文阅读,完成17-22题。
(共17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17.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不如丘之好学也
18.以下四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则是面墙之士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虽有佳肴/虽有子羔、原宪之贤
D.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
(1)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其此之谓乎()(4)今人可不勉乎()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故曰:
教学相长也。
(2)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
21.【甲】【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都和什么有关?
有什么不同?
(4分)
阅读古诗,回答22题。
(共2分)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22.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送别环境之清雅,烘托友人间情谊之高雅。
B.颔联用“孤蓬”比喻漂泊无定的友人和自己。
C.颈联将浮云和落日拟人化,表达对有人的关切。
D.尾联以萧萧马鸣之声传依依惜别之情,令人回味。
五.作文。
(50分)
题目一:
渴望得到
题目二:
那是一个好地方
要求:
(1)若选题目一,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前面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3)要有真情实感,卷面干净整洁,不得抄袭。
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答案
一.1.A2.C3.B4.C5.A6.
(1)无意苦争春
(2)飘渺孤鸿影(3)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朱赫来冬妮娅
8.
(1)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2)“点赞”一词专横的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
(3)社会: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督;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
个人:
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量。
(建议合理即可)
二.9.
(1)赠画(或赠送画、送画);
(2)赏画(或看画、欣赏画)10.
(1)内容上:
表现了画的魅力;表现了家人对画家和画的尊重。
(2)结构上:
为后文写该油画价值不菲等情节作铺垫。
11.
(1)乐善好施,不计回报.父亲热心帮助陈画家出机票钱,让他回老家看望病危的母亲,当陈画家来感谢他时,父亲说让他不要放在心上。
(2)尊重他人,敬畏艺术.父亲不懂艺术,但很尊重搞艺术的人,对艺术有一颗尊重和敬畏的心。
(3)重情义,不贪婪.父亲把陈送的画一直保留着,并且喜欢看它倒挂的样子,说明父亲很看重跟陈的情谊;即使那幅画价值百万,他也绝不卖掉,可以看出父亲不贪财。
12.
(1)①“风雅”是“高雅”、“高洁”、“高尚”的意思.
(2)“风雅”与“一颗尊重和敬畏的心”的关系是:
一个人,如果尊重他人,敬畏艺术,那么他就是高雅的.小说中的父亲是个“粗人”,不懂得艺术,但他对他人和艺术很尊重,陈说父亲是他“见过最有文化的厨子”,可见,在陈的心目中,父亲就是个高雅的人。
三.13.时间14.
(1)色彩华丽开放(对美的大胆追求、追求时尚)
(2)淳朴淡雅(3)服饰华丽异常(服饰的质料、色彩、图案都追求艳丽)15.
(1)说明竹林七贤服饰审美对后人的影响之深。
(注:
“摹”反映了后人对竹林七贤服饰风格的摹仿)突出魏晋时期服饰审美追求自然,个性解放。
(或追求人格个性之美)
(2)运用举例子说明方法,说明唐代人追求时尚,追求服饰色彩华丽的审美意识。
16.“绝不能”语气坚决、不容置疑。
突出强调清朝等级森严,黄色服饰只有皇室成员才能穿戴。
四.17.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不如/丘之好学也18.C19.
(1)好处,优点
(2)勉励(3)大概(4)勤勉,努力20.
(1)所以说: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2)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
21.学习甲文:
教和学互相促进,教是学的一半。
乙文:
做学问不进步就会退步(或要认真钻研独立思考;要开阔眼界,出门学习)22.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汝州 实验 中学 1718 学年 下学 年级 第三次 月考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