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_精品文档.doc
- 文档编号:242455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32KB
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_精品文档.doc
《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_精品文档.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时期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经济学阐释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与共同富裕实现机制研究》(批准号:
05BJL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炳炎(1945-),男,江苏无锡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岗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向刚(1984-),男,四川眉山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李炳炎,向刚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南京,210004)
摘要:
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标志着我国发展指导思想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涵义。
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进政府改革,把增进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政治经济学分析;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
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付出的代价过大。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以来,我国虽然已在这方面取得不少成效,但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转变,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不仅影响短期的健康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将严重制约长期的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这两个字的改动,寓意深远,意义重大,针对性和指导性更强,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一、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联系和区别
经济增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近代经济学的奠基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研究中心实际就是经济增长问题。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则是在凯恩斯主义出现之后形成的,它研究国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趋势,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长期化与动态化。
二战以前,经济理论研究中一般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视为同一概念。
二战以后,经济学界开始把二者区别开来,一些经济学家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产出的增加,并认为这是发达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将经济发展定义为结构的改变,并认为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的研究课题。
后来,由于经济增长成为一个全球性现象,经济发展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人们认识到继续将二者割裂开来是不可取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指由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它的核算常采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更广泛、深刻,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变化,而且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包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发展成果的共享性。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或动力;经济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的归宿和目的。
经济增长是一切经济进步首要和必要的物质条件。
只有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社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才能加大的丰富,菜能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更好地推动经济向前发展。
与经济增长相比,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教、环境等各方面状况的综合表现,是经济增长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水平的提高。
没有这种量的提高,质的飞跃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经济增长了,也可能出现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任命生活的两极分化、经济结构的恶性循环等于发展目标相违背的现象。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四种组合情况:
无增长无发展,有增长无发展,无增长有发展,有增长有发展。
就比如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人的身高、体重、骨架的变化属于增长的范畴,而发展则是人的素质的改变、能力的增强。
随着人的年龄的增大,身高的增加,体重也会随着变化,如果他的素质没有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出现了“无发展的增长”,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是很难想象“没有增长的发展”,既经济发展是由于经济增长而实现的,质变必然是由量变引起的。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现在正处于高增长的情况,还没有到低增长的阶段,我们要努力避免“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出现,争取保持“有增长有发展”的组合。
经济增长方式即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粗放型增长方式;另一种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集约型增长方式。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可以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延伸。
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一样,可以分为粗放型发展和集约型发展,但是更加注重在发展上,也就是经济的“质”的方面。
粗放型发展就是经济的质量不高,效益不突出;而集约型发展则是经济质量高,效益突出的发展方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经济发展诸多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的若干政治经济学原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原理中。
(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就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规律。
社会生产的发展变化,总是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生产关系相应的发展变化。
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时的生产关系,迟早要被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而新的生产关系也只有在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才能确立和巩固。
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人为地建立起来的生产关系,由于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
因此,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政治体制方面的约束越来越明显。
这实际上就是生产关系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要进行必要的政治体制改革。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可以渗透到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中并引起这些基本要素的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生长点、突破口和决定因素,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因此,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一新论断是对马克思、邓小平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更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去实现,科学技术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先行因素、主导因素、强化因素、推动因素和拓展因素。
因为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必然带来生产力自组织机制的变更,意味着机器设备、工艺流程、管理方式等一系列改变,最终有可能导致劳动者不仅在物质技术层面发生改变,而且在心智层面、兴趣层面、自我认同层面都发生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又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不能不说,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生产力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之路,现在看来,通过技术引进,虽然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高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总体上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不足,在大量利用国外技术资源的同时,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能够同步提升。
(三)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将社会总劳动按比列地分配于不同的生产领域
所谓的第二种定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是指为满足社会对某种特殊商品需要而必须在社会总劳动中投入的一定的劳动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指出:
“只有当全部产品是按必要的比例生产时,它们才能卖出去。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分别用在各个特殊领域的份额的这个数量界限,不过是价值规律本身进一步展开的表现,虽然必要劳动时间在这里包含着另一种意义。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7页。
马克思这里所说的另一种意义就是这里所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涵义。
马克思接着说,“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只有这样多的劳动时间才是必要的。
在这里界限是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
社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只能把它的总劳动时间中这样多的劳动时间用在这样一种产品上。
”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717页。
马克思这里指出了社会各生产领域按比例进行生产,也就是要求我们的经济结构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基础薄弱,“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工业大而不强,制造业规模虽已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消耗高、污染多的行业和企业所占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滞后,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十几个百分点,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与此同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变化方向出现偏差,近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格局不仅没有改变,反而继续强化,进一步加重了资源环境的压力。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2年以来一路攀升,由44.8%提高到2006年的48.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5%。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2年达到峰值以来一路走低,由41.5%减低到2006年的39.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5.7%降到38.6%。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是经济发展的一个理论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二十二章分析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时,明确指出: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说:
资本家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的动机,不是使用价值和享受,而是追求更多的交换价值。
这在客观上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了物质条件。
马克思指出:
“他(资本家——作者注)狂热地追求价值的增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发展和福利为目的的。
人才是发展的中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谋福利。
向以人为本转变,要求我们:
一是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
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时期 我国 转变 经济发展 方式 政治经济学 精品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