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docx
- 文档编号:24243306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6.48KB
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docx
《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
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
李文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建设的成果,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效。
而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畜牧业承前而启后,前连种植业,后接加工业,是大农业的主要角色,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1]。
在新形势下,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既是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规模经营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2]。
畜牧业规模经营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实行严格的畜禽养殖和环境控制标准,促进畜产品质量的提高,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畜禽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降低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玉米和大豆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玉米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9%,大豆的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4%,而玉米、大豆是饲料的主要来源[4]。
丰富的饲料资料有力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的发展,无论是生猪生产还是肉牛、肉羊、肉禽生产,其规模经营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因此本文以肉类产品为例,对东北地区肉类产品规模经营现状进行分析,并与全国及国内主产区比较,找出东北地区规模经营比重较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以此加快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一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地区畜牧业获得较快发展。
199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4.5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5%)1.94%;1995年,东北地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2.5%,比全国的平均水平(26.9%)高出了5.6%。
2000年和2005年,东北地区的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已达到了34.76%和40.22%,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出了4.36%和6.89%。
同时畜产品产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笔者以肉类产品为例对猪肉、牛肉、羊肉、禽肉产量的增长情况分析如下:
(一)生猪生产的增长状况
表1-1描述的是2001年-2005年东北地区猪肉产量及其所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到虽然这五年间东北地区猪肉产量在全国所占比重一直没有超过十分之一,但是这一比重却从2001年的8.23%到2005年的9.73%,上升了1.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2005年东北地区猪肉总产量比2001年增长了142.86万吨,增长比例为41.46%。
而这期间,全国的猪肉总产量增长比例仅为19.74%。
由以上两方面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猪肉生产发展很快,而且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
表1-1:
东北地区猪肉产量及占全国比重(单位:
万吨,%)
Table1-1:
Northeastporkproductionandtheproportionofthecountry(unit:
10,000tons,%)
地区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所占比重
2001
4184.48
344.54
8.23
2002
4326.62
365.33
8.44
2003
4518.61
389.28
8.62
2004
4701.61
448.47
9.54
2005
5010.6
487.4
9.73
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年鉴
(二)肉牛生产的增长状况
表1-2显示的是2001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牛肉产量及其所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在表中看到东北地区牛肉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在20%左右,虽然如此,在这五年中这一比重还是有所增长,从2001年的19.93%到2005年的22.19%,增长了2.26个百分点。
在牛肉的总产量上,东北地区五年中牛肉总产量增长了48.51万吨,增长比例为44.3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9.63%)14.72%。
以上分析表明,东北地区牛肉产量持续增长且增长的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表1-2:
东北地区牛肉产量及占全国比重(单位:
万吨,%)
Table1-2:
Northeastbeefproductionandtheproportionofthecountry(unit:
10,000tons,%)
地区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所占比重
2001
548.85
109.39
19.93
2002
584.61
114.39
19.57
2003
630.45
128.08
20.32
2004
675.87
146.4
21.66
2005
711.5
157.9
22.19
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年鉴
(三)肉羊生产的增长状况
表1-3表明的是2001年-2005年东北地区羊肉的产量及其在全国所占的比重情况。
从表中得知,东北地区羊肉产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并不高,2001年为14.9%,2005年为21.68%。
但是在这五年中东北地区羊肉的总产量却增加了50.8万吨,比2001年增长了一倍还多。
可见,东北地区羊肉产量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表1-3:
东北地区羊肉产量及占全国比重(单位:
万吨,%)
Table1-3:
Northeastmuttonproductionandtheproportionofthecountry(unit:
10,000tons,%)
地区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所占比重
2001
292.68
43.6
14.90
2002
316.66
46.45
14.67
2003
357.24
60.85
17.03
2004
399.28
79.48
19.91
2005
435.5
94.4
21.68
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年鉴
(四)肉禽生产的增长状况
表1-4显示的是2001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肉禽产量及其所占全国的比重情况。
从此表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禽肉产量在全国所占的份额比较稳定,浮动比例不到1%。
禽肉的总产量是逐年增长的,但比起猪肉、牛肉、羊肉的增长情况,禽肉产量的增长幅度不是很大,2005年比2001年仅增长25.66%。
即便是这样,其增长的速度还是超过全国的平均水平(20.98%)。
表1-4:
东北地区禽肉产量及占全国比重(单位:
万吨,%)
Table1-4:
Northeastpoultryproductionandtheproportionofthecountry(unit:
10,000tons,%)
地区
年份
全国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所占比重
2001
1210.32
202.06
16.69
2002
1249.84
207.31
16.59
2003
1312.11
219.34
16.72
2004
1351.43
237.65
17.59
2005
1464.3
253.9
17.34
数据来源:
中国农业年鉴
二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分析
(一)生猪生产的规模经营
东北地区2004年生猪出栏数为3861.38万头,其中由年出栏量在50头以下的小农户提供的生猪为1537.94万头,占东北地区生猪出栏总头数的39.82%。
由年出栏量在100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生猪头数为70.78万头,占整个东北地区的1.83%。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生猪饲养呈现出分散饲养和小规模饲养的特点,2004年出栏50头以下的生猪散养户提供的数量约占全国总出栏量的62%,成为我国猪肉的主要供应者,而年出栏量10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所提供的生猪数量仅占3.1%。
相对分散的饲养,对生猪行业的发展势必带来影响。
四川省作为我国生猪生产的大省[5],虽然生猪生产量很大,但从图2-1中我们看到,四川省的生猪饲养规模并不大,集中度很低。
四川省2004年出栏的生猪有84%是由年出栏50头以下的小规模农户提供的,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而东北地区2004年出栏的生猪总量仅占全国的9%,虽然不是生猪的优势产区,但是从图2-1中我们看到整个东北地区的年出栏生猪由50头以下的小农户提供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和猪肉生产大省四川,其中吉林省出栏的生猪还有4.3%是由年出栏10000头以上的大规模饲养场提供的。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生猪生产的集中度在全国较高,规模经营水平较高。
图2-1不同地区生猪规模结构比较
Chart2-1thecomparisonofdifferentregionsscalestructureofpigs
数据来源:
中国畜牧业年鉴
(二)肉牛生产的规模经营
东北地区2004年肉牛的生产情况为:
总出栏数为1901.57万头,其中由年出栏量为1-9头的小规模农户提供的肉牛为834.04万头,占东北地区肉牛出栏总头数的40.86%。
由年出栏量在500头以上的大规模饲养户所提供的肉牛头数为43.32万头,占整个东北地区的2.23%。
图2-2为东北地区各省份与全国肉牛产量前三位的河南、河北、山东及全国肉牛生产规模的比较。
我们看到,2004年,全国出栏肉牛的72%是由年出栏量为1-9头的小规模农户饲养的,而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规模农场提供的肉牛数量仅为2.7%。
作为我国肉牛生产第二大省的河北省,其小规模饲养情况比全国的比例略低,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牛量与全国的水平相当。
河南、山东两省作为我国肉牛出栏量第一位和第三位的省份,生产集中化程度也不高,由1-9头小规模饲养户提供的肉牛数量均高出全国的平均水平,而年出栏量500头以上的规模饲养户提供的肉牛数量还不到1.5%。
而东北地区肉牛生产的集中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年出栏1-9头的小农户提供的比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年出栏500头以上农户提供的比重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达到了2.23%。
特别是吉林省肉牛出栏量虽居全国第4位,但吉林省的肉牛生产集中度非常高,年出栏500头以上的农户提供的肉牛量占到了全国总肉牛出栏量的13%,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也高于牛肉产量位居前三位的省份,吉林省只有15%的肉牛是由年出栏1-9头的小规模农户生产的[6]。
综上可见,东北地区肉牛生产的规模较大,规模经营的发展较快。
图2-2不同地区肉牛规模结构比较
Chart2-2thecomparisonofdifferentregionsscalestructureofbeef
数据来源:
中国畜牧业年鉴
(三)肉羊生产的规模经营
2004年东北地区肉羊的总出栏头数为8086.59万头,其中由年出栏量在30只以下的小农户提供的肉羊为2997.61万头,占东北地区肉羊出栏总头数的37.07%。
由年出栏量在1000只以上的大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羊为55.7万只,占整个东北地区的0.69%。
图2-3是东北地区各省份肉羊生产规模与全国及肉羊生产大省新疆的肉羊生产规模情况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肉羊生产集中度并不高,全国56%的肉羊是由年出栏30头以下的小规模农户生产提供的,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大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羊数量仅占到了总出栏量的0.87%,生产分散程度极高。
新疆省是我国肉羊生产的第一大省,肉羊的生产集中度相对较高,年出栏30只以下的农户提供了全省年出栏肉羊的32.5%,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全年出栏的肉羊有4%是由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生产的,规模饲养程度较高。
就东北地区整体情况来看,年出栏30只以下的比重低于全国和新疆。
而且辽宁省肉羊出栏量在30-99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和新疆水平。
由此看出,东北地区肉羊的规模生产是较高的。
图2-3不同地区肉羊规模结构比较
Chart2-3thecomparisonofdifferentregionsscalestructureofsheep
数据来源:
中国畜牧业年鉴
(四)肉禽生产的规模经营
东北地区2004年肉禽的生产情况为:
总出栏量为47573.88万只,其中由年出栏量为2000只以下的农户提供的肉禽量为19021.42万只,占东北地区肉禽出栏总只数的39.98%。
由年出栏量在10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禽为3087.15万只,占整个的东北地区的6.49%。
图2-4是东北地区肉禽生产规模情况与全国肉禽生产主产区及全国的肉禽生产规模情况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是:
全国55%的出栏肉禽是由年出栏量在2000只以下的小规模农户生产的,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禽仅占全国年出栏肉禽的2.5%。
山东省作为全国肉禽生产的龙头[7],年出栏2000只以下的农户提供的肉禽占全省出栏肉禽的34%;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禽占全省出栏肉禽的4%。
作为全国肉禽生产第二大省的河北省规模生产集中度不是很高,年出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禽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从东北地区整体情况来看,年出栏量2000只以下的农户提供的肉禽占东北地区出栏肉禽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出栏量100万只以上的规模饲养场提供的肉禽高于山东省和河北省及全国的平均水平。
尤其吉林省是东北地区肉禽生产较高的省份,吉林省年出栏量2000只以下的小规模饲养户提供的肉禽占全省年出栏肉禽的35%,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年出栏100万只的规模养殖场提供的肉禽占全省出栏肉禽的8.3%,这一比例在全国各省份来讲也是很高的,是全国这一规模比重的3.4倍,高的集中度必然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综上分析比较,东北地区的肉禽生产量虽然在全国不高,但是其生产的集中度较高,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
图2-4不同地区肉禽规模结构比较
Chart2-4thecomparisonofdifferentregionsscalestructureofpoultry
数据来源:
中国畜牧业年鉴
三促进东北地区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东北地区规模经营程度较高的原因
1生产成本较低
饲料费用和劳动力费用是生产成本的主要部分[8]。
规模饲养需要大量的饲料,与其它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的饲料费用较低。
东北地区的饲料粮供给主要由玉米构成。
其中吉林省的长春、四平、辽源、松原四个市位于松辽平原腹地,土质肥沃,光热资源丰富,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9]。
2005年玉米总产量达5045.3万吨,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产量还会继续增加。
这种优势就大大降低了规模生产的饲料成本。
另一方面,东北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较低。
这就减少了劳动力费用。
以上两方面就使得东北地区肉类产品的规模经营在成本上有了较大的客观优势,因此成为东北地区肉类产品规模经营程度较高的主要因素。
2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较强
从总体上说,东北地区畜产品加工业正处于规模扩张和提高质量阶段,畜产品加工业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猪肉、牛肉、鸡肉为主导产业的加工业格局,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其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地位。
东北地区已拥有多家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在牛肉方面有吉林省的皓月集团;在猪肉方面有华正集团;在鸡肉方面有辽宁省的北票宏发食品有限公司、朝阳县圣运集团[10]。
另外,由于东北地区发展环境和饲养基础的吸引,其它地区一些大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把加工的触角向东北地区的基地转移。
如山东省金锣集团在吉林省九台市把生猪屠宰加工能力由30万头扩大到300万头,并且新上了4500万只肉鸡屠宰线。
上海市汉德食品有限公司在吉林省榆树市投资1.2亿元,建设了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及生物制药项目。
鸿大公司一期投资6700万元在吉林省德惠市建设了3600万只的肉鸡屠宰线,变过去收购肉鸡搞加工为就地加工[11]。
这些加工企业的带动作用是东北地区肉类产品规模经营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3市场需求的增长较快
当人们收入水平小于300时,居民消费以粮食为主;当收入水平超过300而小于800时,粮食消费将逐步下降,畜产品消费则会急剧上升;当收入水平超过800时,粮食消费逐步稳定,而畜产品需求仍会进一步扩大[12]。
从九十年代到现在我国和东北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较快,目前基本处于第二阶段上。
由上述理论我们不难看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另外,我国加入WTO后,东北地区畜产品的国际市场更广阔,畜产品出口量增加,这也是东北地区规模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促进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的对策
虽然东北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很快,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与现代畜牧业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以要在保持原有发展势头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规模经营的发展。
具体对策如下:
1积极发展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特殊功能[13]。
所以,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一方面,有实力的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将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应有的作用[14]。
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扫清障碍。
加强对重点龙头企业的管理,引导龙头企业探索企业与农户互惠互利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鼓励同行业“强强”联合[15]。
2扩大畜产品生产基地
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16]。
发展商品生产基地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生产主导产品,树立优势品牌。
东北地区已经建立了商品牛基地,商品猪基地和商品肉鸡基地。
这些基地为东北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因此,一方面要继续稳定现有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要根据地区优势和市场需求适时建立新基地,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基地布局。
3提高科技水平,构造创新体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
因此要大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注重构造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改良传统畜禽品种,建立现代化品种繁育及推广体系。
加强人才的选拔和引进[17]。
建立有效的疫病防治体系,改革和完善饲料作物生产和加工体系、建立和推广现代化的饲养设施和设备及建立现代化的环境标准和设施[18]。
加强畜产品保鲜与深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
积极扶持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入生产第一线,兴办科技先导型产业。
尽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机制,提高应用转化能力。
4增强资金支持力度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资金的支持,畜牧业也不例外。
农业作为一个弱智产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各个方面的支持。
第一,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在财政拨款上给予适当倾斜[19]。
第二,各金融机构要扩大农业信贷规模,适当降低信贷条件。
第三,吸收农民入股,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和农村集体把闲散资金集合起来用到畜牧业发展上来,尤其要鼓励和扶持规模经营农户、专业大户,发挥其带头作用。
第四,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加强商品基地建设[20];与大财团、大企业合作兴办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
[1]张振武.浅论建设生态型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及其实践[J].中国畜牧业信息网,2006-3-6
[2]李延山,雷骁勇,徐宏策.以标准化畜牧小区为载体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J].畜牧兽医,2004
[3]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文件[C].2006-9-9
[4]牧人.对东北地区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探讨[J].畜牧网,2007-2-1
[5]我国畜牧业对玉米的需求分析[C].金农网,2007-1-24
[6]王桂霞.吉林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351-354
[7]摒弃散养发展规模养殖山东2年未发生禽流感疫情[C].人民日报,2005-12-21
[8]王秀清.生猪生产的国际环境与竞争力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1998-8
[9]李宁.吉林省开发畜牧业的条件与区域战略选择[J].经济地理,2006-9-1
[10]家禽蛋产量同比增长朝阳家禽业实现快速发展[C].东北新闻网,2006-10-6
[11]吉林省牧业企业发展快[C].中国农业用品网,2007-4-3
[12]李志强,王济民.我国畜产品消费及消费市场前景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7)
[13]王晓云.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对策[J].硒都网,2003-10-17
[14]杜晓琳.转变哈尔滨市畜牧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方经贸,2007-1
[15]当前畜牧业发展对策措施[C]. 牡丹江农业信息中心,2005-1-6
[16]江永红.农区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7-3
[17]肖明军.实施新时期湖北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
[18]赵玉田,高保泉.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J].中国牧业通讯,2007-5
[19]朱玉涛.我国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3
[20]舒惠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C].经济日报,2005-8-1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北地区 畜牧业 规模 经营 发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