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
- 文档编号:2423594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4.41KB
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
《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悲愤诗】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蔡琰悲愤诗
【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上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
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胆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徵间,辄言弊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敢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年,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嘘唏,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
宗族殄兮门户单。
身执略兮入西关。
历险阻兮之羗蛮。
山谷眇兮路漫漫。
眷东顾兮但悲叹。
冥当寝兮不能安。
饥当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眦不干。
薄志节兮念死难。
虽苟活兮无形颜。
惟彼方兮远阳精。
阴气凝兮雪夏零。
沙漠壅兮尘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荣。
人似兽兮食臭腥。
言兜离兮状窈停。
岁聿暮兮时迈征。
夜悠长兮禁门扃。
不能寝兮起屏营。
登胡殿兮临广庭。
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风厉兮肃泠泠。
胡笳动兮边马鸣。
孤雁归兮声嘤嘤。
乐人兴兮弹琴筝。
音相和兮悲且清。
心吐思兮胸愤盈。
欲舒气兮恐彼惊。
含哀咽兮涕沾颈。
家既迎兮当归宁。
临长路兮捐所生。
儿呼母兮啼失声。
我掩耳兮不忍听。
追持我兮走茕茕。
顿复起兮毁颜形。
还顾之兮破人情。
心怛绝兮死复生。
【译文及注释】
汉末王朝权力失控,董卓专权乱了纲常朝政。
他一心密谋杀君夺位,首先杀害了汉朝的好多贤臣。
然后又焚烧洛阳宗庙宫室,逼迫朝廷西迁旧都长安,挟持幼主以扩张自己的势力。
国内诸侯联盟发动正义之师,希望共同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部下李傕、郭汜出兵函谷关东下平原,他们来势凶猛盔甲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平原地区的人软弱不强,抵抗不了来犯的北方胡羌。
胡羌乱兵践踏了野外的庄稼,围攻了城池,乱兵所到之处残害的百姓家破人亡。
他们疯狂砍杀不留一人,死人的骸骨相抵交叉。
马边悬挂着男人的头颅,马后捆绑着抢来的妇女。
在漫长的路上不停地驱马西进直入函谷关,西进的道路险峻遥远,所以行进十分艰难。
被虏掠的人回望来路两眼墨黑迷茫不清,肝脾早已伤透如同烂泥。
被掳掠者数以万计,胡羌兵不允许她们集中住在一起。
如有亲人们偶然相遇,想说句话却又不敢吭气。
只要使他们有一点的不如意,马上就说“杀死俘虏不要客气,正当刀刃有空闲,我辈本来就不想让你们活下去。
”这时候难道还会有谁把性命顾惜,最不能忍受的是他们辱骂的恶语。
有时他们顺手举起棍棒毒打,连骂带打交并齐下。
白天嚎哭着被迫走路,夜里无奈地悲哀坐泣。
想死死不成,想活却没有一点希望。
老天啊!
我们有什么罪过?
让我们遭此恶祸!
边地荒蛮和中原不一样,人性粗俗不讲道德礼仪。
住的地方长时间盖满霜雪,北风不分春夏呼呼刮起。
每当北风翩翩卷起我的衣裳,萧萧震入我的耳朵。
就会激起我对父母的思念,这样的哀怨和叹息长此以往不能止息。
每当有客人从外地到来,听到后我很是欣慰,急忙忙迎上前打听家乡的消息,却被告知说不是乡人邻里。
想不到徼幸能满足平时的心愿,很庆幸亲人能来把自己接回家去。
难得自己有幸可以解脱回去,可面对的是抛弃儿子的诀别。
天性中母子心连着心,心想着分别后再也没有见面的机遇,从今后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亡,我们母子将永远的天各一方,我怎么能忍心与儿子辞别。
儿子跑上前来抱住了我的脖子,问:
“母亲啊,你要到哪里去?
有人告诉我母亲将要离去,难道说走后还能够再回来相聚!
阿母你一贯的善良仁慈,今天你为什么变得这么无情?
我还没有长大成人,为什么你就不能想想我的心情!
”见儿子这样的苦苦哀求,我的五脏崩裂一样的沉痛,恍恍惚惚如痴如狂。
哭泣着用手抚摩着我的儿子,当要出发时我多次返回去犹豫不决。
还有同时掳掠来得同伴们赶来相送与我告别,她们羡慕并痛惜只有我一个人能够回去,哀叫声哭喊声伤痛欲绝。
马儿为此悲哀的立在那里不走,车儿为此悲哀的轮子不转。
围观的人都在跟着抽搐,过路的人也为此感动低泣。
走啊走啊割断了母子依依不舍的情感,疾速的行走一天比一天遥远。
漫长的道路阻隔啊,什么时候我们母子再能交相见面?
想想从我腹中生出的儿子啊,我心中撕裂一样的疼痛。
到家后发现家人早已死绝,甚至没剩下一个姑表亲戚。
城里城外一派荒芜变成了山林,庭院和屋檐下长满了艾草和荆棘。
眼前的白骨分不清他们是谁,横竖交错没有覆盖掩埋。
出門听不到人的声音,只有豺狼呜嚎哭叫。
孤零零对着自己的影子,不停的哭喊声撕肝裂肺。
爬到高处向远方望去,突然觉得魂魄出窍飞逝离去。
奄奄一息好像是寿命将尽,旁人们相继安抚宽慰。
挣扎着睁开眼睛又勉强活了下去,虽然没死可又有什么希冀?
把命运寄托于再嫁的丈夫董祀,尽心竭力自我勉励努力生活下去。
自从流离后成为鄙贱之人,常常害怕丈夫废婚抛弃。
想人生能有多少时间,怀着忧伤一年又一年。
1、天常:
天之常道。
“乱天常”,犹言悖天理。
2、篡弑:
言杀君夺位。
董卓于公元189年以并州牧应袁绍召入都,废汉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次年杀弘农王。
3、诸贤良:
指被董卓杀害的丁原、周珌、任琼等。
4、旧邦:
指长安。
公元190年董卓焚烧洛阳,强迫君臣百姓西迁长安。
5、兴义师:
指起兵讨董卓。
初平元年(190年)关东州郡皆起兵讨董,以袁绍为盟主。
6、祥:
善。
“不祥”,指董卓。
7、卓众:
指董卓部下李榷、郭汜等所带的军队。
初平三年(192年)李、郭等出兵关东,大掠陈留、颍川诸县。
蔡琰于此时被掳。
8、胡羌:
指董卓军中的羌胡。
董卓所部本多羌、氐族人(见《后汉书•董卓传》)。
李榷军中杂有羌胡(见《后汉纪•献帝纪》记载)。
9、截:
斩断。
10、孑:
独。
这句是说杀得不剩一个。
11、相撑拒:
互相支拄。
这句是说尸体众多堆积杂乱。
12、西入关:
指入函谷关。
卓众本从关内东下,大掠后还入关。
13、迥:
遥远。
14、邈冥冥:
渺远迷茫貌。
15、弊:
即“毙”,詈骂之词。
“弊降虏”,犹言“死囚”。
16、亭:
古通“停”。
“停刃”犹言加刃。
17、我曹:
犹我辈,兵士自称。
以上四句是说兵士对于被虏者不满意就说:
“杀了你这死囚,让你吃刀子,我们不养活你了。
”
18、毒:
恨。
19、参:
兼。
这句是说毒恨和痛苦交并。
20、彼苍者:
指天。
这句是呼天而问,问这些被难者犯了什么罪。
21、边荒:
边远之地,指南匈奴,其地在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附近)。
蔡琰如何入南匈奴人之手,此诗略而不叙,史传也不曾明载。
《后汉书》本传只言其时在兴平二年(195年)。
是年十一月李榷、郭汜等军为南匈奴左贤王所破,疑蔡琰就在这次战争中由李、郭军转入南匈奴军。
22、少义理:
言其地风俗野蛮。
这句隐括自己被蹂躏被侮辱的种种遭遇。
23、邂逅:
不期而遇。
24、徼:
侥幸。
这句是说平时所觊望的事情意外地实现了。
25、骨肉:
喻至亲。
作者苦念故乡,见使者来迎,如见亲人,所以称之为骨肉。
或谓曹操遣使赎蔡琰或许假托其亲属的名义,所以诗中说“骨肉来迎”。
26、天属:
天然的亲属,如父母、于女、兄弟、姐妹。
27、缀:
联系。
28、五内:
五脏。
29、恍惚:
精神迷糊。
30、生狂痴:
发狂。
31、遄征:
疾行。
32、日遐迈:
一天一天地走远了。
33、中外:
犹中表,“中”指舅父的子女,为内兄弟,“外”指姑母的子女,为外兄弟。
以上二句是说到家后才知道家属已死尽,又无中表近亲。
34、茕茕:
孤独貌。
35、景:
同“影”。
36、怛咤:
惊痛而发声。
37、相宽大:
劝她宽心。
38、息:
呼息。
这句是说又勉强活下去。
39、何聊赖:
言无聊赖,就是无依靠,无乐趣。
40、新人:
指作者重嫁的丈夫董祀。
41、勖:
勉励。
42、捐废:
弃置不顾。
以上二句是说自己经过一番流离,成为被人轻视的女人,常常怕被新人抛弃。
【赏析】
《后汉书·董祀妻传》说蔡琰“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案,兴平当作初平。
王先谦《后汉书集解》引用沈钦韩的说法,已指出此点),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
……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
”其一为五言,其二为骚体。
自从苏东坡指出它们的真伪问题之后,主真主伪派各有人在。
《悲愤诗》二章见载于《后汉书》蔡琰本传中,主伪派(包括一真一伪派)没有确凿的证据,一般人相信这两首诗是蔡琰所作,其中五言的一首艺术成就远远超过骚体的一首,历代选家多选其五言而遗其骚体,是不为无见的。
《悲愤诗》(其一)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全诗一百零八句,计五百四十字,它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
诗人的悲愤,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它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
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全诗可分三大段,前四十句为第一大段,其中分三个层次。
前十四句,先从董卓之乱写起。
这是诗人蒙难的历史背景,它概括了中平六年(189)至初平三年(192)这三四年的动乱情况,诗中所写,均有史可证。
“斩截无孑遗”以下八句,写出了以董卓为首的一群穷凶极恶的豺狼所进行的野蛮屠杀与疯狂掠夺。
据《三国志·董卓传》记载:
“(董卓)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城大获,称万岁。
入开阳城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
”诗中所写的卓众东下,杀人如麻,以至积尸盈野、白骨相撑以及“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的惨象,是这场浩劫的实录。
“载妇女”三字,把诗人自己的遭遇暗暗引入。
初平三年春,董卓部将李傕、郭氾大掠陈留、颍川诸县,他们的部队中又杂有羌胡兵,蔡琰就是此时被掳的。
“所略有万计”以下十六句,细述诗人在俘虏营中的生活。
这些成千上万的俘虏,贼兵不让他们在一起屯聚,即使骨肉之间碰在一起,也不敢说一句话。
稍不留意,就会遭到一顿臭骂和毒打。
他们日夜号泣悲吟,欲死不得,欲生不能,于是诗人含着满腔的悲愤,只好呼天而问。
“彼苍者”两句,将途中之苦总括收住。
这一大段最精彩的艺术描写,是贼兵辱骂俘虏的几句话,口吻毕肖,活画出贼兵一副狰狞的嘴脸。
“边荒与华异”以下四十句为第二大段,主要描写在边地思念骨肉之亲的痛苦及迎归别子时不忍弃子、去留两难的悲愤。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两句,高度概括了诗人被掳失身的屈辱生活,在不忍言、不便言之处,仅用“少义理”三字概括,“以少总多”,暗含着她被侮辱被蹂躏的无数伤心事。
“处所多霜雪”以下六句,用“霜雪”、“胡风”,略言边地之苦,以引出念父母的哀叹。
诗人通过居处环境的描写,以景衬情,以无穷无尽的“霜雪”和四季不停的“胡风”,来烘托出无穷已的哀叹,增强了酸楚的悲剧气氛。
有的注家认为蔡琰被掠后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悲愤 原文 注释 翻译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