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docx
- 文档编号:24235704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6.38KB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docx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
为巩固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成果,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教育强县建设,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夯实工作任务,推动我县教育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指向,以更宽的视野审视教育,以更广的角度谋划教育,以更高的目标定位教育。
确立"创新机制补短板、绿色理念提质量、整体优化促均衡”的目标,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名师、育英才。
以"五大行动”提升管理能力,以机制创新增强发展动力,以教育科研激发办学活力,以集团联动凝聚改革合力,以评价激励挖掘潜力,看力破解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提升教育竞争力,擦亮教育质量品牌,实现进位争先,让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增强获得感、提升满意度,逐步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目标。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创新机制补短板、绿色理念提质量、整体优化促均衡。
1.创新机制补短板:
采取"五个一批"(托、建、提、促、改),消除大班额,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实施三个机制创新。
合作机制创新,组建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教育联盟。
竞争机制创新,通过招生改革、名校品牌的入驻,引发髓鱼效应,激发本土学校办学活力。
尤其是要在高中学校形成长期竞争、相互追赶的局面,从而推动教育格局的重新洗牌。
评价机制创新,重过程性评价,建立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记录教师的成长档案、学校的量化考评,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学生成长数据库,打破"一考定终身"的旧观念,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全程跟踪,从进口看出口。
同时,推行对学生进行日评价、周评价、月评价、学期评价、学段评价;重发展性评价,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在知识、技能、态度、情感、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个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
2、绿色理念提质量:
体现全体性,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绝不片面追升学率,绝不允许因片面追求"三高一低"而忽略甚至排挤低分学生;
体现全面性提升综合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需要。
以全方位培养具有良好基本素养和鲜明个性特长的优秀人才为育人目标;
体现全程性,树立大德育观,关注学生终身发展,本看"上好当下一堂课、放眼学生一辈子"的育人思想,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本领,拓展多方面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3、整体优化促均衡:
通过补短板、达标准、优管理、提质量等手段,逐步实现城乡学校的均衡、公民办教育的均衡、学校之间的均衡。
(二)具体目标: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年提内涵,二年出成效,三年创品牌"的工作思路,经过五年(2021-2025年)努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协同推进,实现绿色质量大幅提升,再创教育新辉煌。
强化全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树立教学为本的意识,推动全县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基本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发展目标。
认真分析教学质量现状,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县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教学质量有较大提升,普通高考、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成绩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1•幼儿园阶段习慣养成。
"习惯养的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
"习惯贯穿于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更需要高度重视幼儿时期的习惯养成。
2•小学阶段内涵发展。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打艮抓城乡教育均衡,看力培养"身心两健,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小学生。
巩固我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势头,为全县小学毕业生打牢基础,使其在初中阶段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
3•初中阶段逬位争先。
到2025年,全市中考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物理、化学七个学科平均分与全市持平。
总分优分率从2020年的16%提高至20%,总分低分率控制在3%以内,为全市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学校输送基础扎实,习惯良好,持续学习能力强的优质生源。
4•高中教育跨趣提档。
不断提升我县高考在全省的竞争实力。
要举全县之力,高考各项指标在现有的基础上稳步提升,逐步缩小与兄弟市县的距离。
从2021年起五年内实现全县高考总量提升、亮点突出、整体跨越,在2020年的基础上力争上本科人数逐年递增10%z±"双一流"大学人数逐年递增15%。
到2025年高考,全县力争5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双一流"大学录取人数突破200人,在全省(县一级)位居中等以上水平。
三、工作思路
实施T2345"工程,即围绕一个目标,建立两份清单,树立三种意识,抓好四支队伍,落实五项举措,全力推进教育提质发展。
明确一个目标一一即"绿色质量大幅提升"。
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内外并举,静下心来抓管理,潜下心来抓质量,沉下心来抓落实。
建立两份清单一一建立"质量问责”清单,做到责任上肩,建立质量问责机制,对教育教学质量明显落后的校长、名师、教师严格按照考核办法实施严肃的质量问责;建立"考核考评"清单,修订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励机制,加大考核奖励力度,真正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酬。
夯实三个基础一一铸师魂、立师德、强师能,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夯实育人基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夯实师资基础;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基础。
抓好四支队伍一一校长、教科研团队、班主任、青年教师四支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切实抓好校长、教科研团队、青年教师、班主任四支队伍建设。
校长要有担当作为,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看一级干的良好氛围;教育科研要做实做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更好为质量提升发挥智库作用;教师成长要养德修能,学校要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多锻炼和展示平台;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开拓创新,多举措激发班主任工作热情,多途径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打造学校核心发展力。
实施五大行动——实施宏观机制改革提升行动、实施教育教研优化提升行动、实施学校品牌创建提升行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行动、实施质量监控评价提升行动。
(_)改,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提升行动
1•采取"五个一批”,实施机制创新
"五个一批",即托管办学一批、补充新建一批、激活优化一批、提档整合一批、调整撤并一批。
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基本化解超级大校和大班额现象,让所有孩子实现"有学上,上好学"。
盘活存量,培植增量,增加总量,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通过不断引进优质民办教育资源,让优质名校建民校成为破解大班额助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引茎"。
一是托管办学一批,探索薄弱公办中小学由优质民办学校进行委托管理的模式;支持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相互购买管理服务、教学资源、科研成果。
二是补充新建一批,新建三所小学,在新区建实验一小学,实验二小学,新建双语小学,补新区教育资源短板;规划新建一所高中,—所初中。
努力构建开放、多元、均衡、优质的教育体系,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教育需求,引进知名民办教育集团,拟在开发区和新区引进三所高品质的民办教育集团,形成公办学校(园)与民办学校(园)共同发展、相互竞争、相互学习、科学而有活力的教育生态。
进一步优化教育规划布局,增加学位供给。
在核定的办学规模和招生计划内,与县公办同类学校同期面向社会自主招生。
同时,保瞳民办学校和师生合法权益,依法落实民办学校教职工在资格认定、职务评聘、人才引进政策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保障民办学校学生在资助、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学生享受同等权利。
三是激活优化一批,通过补齐短板、扩容改造、创新管理、优化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其中,高中教育鼓励多元发展、优质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通过"普及"和"提升"两手抓,实现高中教育的提档升级。
镇场区和城区薄弱初中,要加强帮扶和管理,使其焕发活力,提升办学水平。
四是提档整合一批,加大我县现有民办学校的管理力度,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民办学校的准入门槛,建立民办学校末位淘汰机制,要求办学条件成熟的民办学校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进行管理,促进民办学校的提档升级。
五是调整撤并一批,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实现教育均衡、和谐发展。
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国家规定的学校建设要求和标准,立足当前实际,适应未来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点,撤并和改扩建一批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学校,到2025年全县中小学数由现在的268所调整至198所。
2.构建集团教学,推动区域均衡
在四级片区教研网络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建立集团化教育联盟,实现教学教研的多元同步。
在中小学教育划定五个"教育集团",每个集团依托中心区域优质学校,按照牵头学校加联盟学校、中心校加分校、一校两区、集团化等办学模式,将全县城区中小学(幼儿园)构建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高中部五大教育集团,通过打通集团内中小学的办学壁垒,从而构建起一个均衡化、集团化、多极化的办学格局。
实现"三调三共",师资统筹调配,教学质量调谐,特色创建调借;教育管理共研,教育资源共享,教育难题共商。
构建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师资互派、教学统一、携手互助、捆绑考核的发展模式。
促进教育软件提升,办学水平升格,借智借力,探索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的新的育人模式。
加快一体化进程,实现教育联盟之间深度融合,统筹做好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3.推进"互联网,共享空中课堂
以用促建,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库,推进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
加大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投入,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使集团内学校协同发展,共同提升。
以建促管,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强智慧校园管理。
依托"楚天云"平台,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
按照服务教师教学、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校管理的要求,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加强县内外名师、名校特色优势教学的交流,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内教学活动,教师培训等统一谋划,统一管理,通过学区内紧缺学科教师走教和同步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免费为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提供优质学习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二)研,实施智慧课堂科研提升行动
课堂变革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点,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捋续推进中小学校深化课堂变革行动,让改革成果真正转化为教与学的质量提升力。
1•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管理。
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要切实加强课程实施日常监督;优化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命题与评价、校本教研等行为,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坚持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认真制定教案。
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推进我县中小学学习常规建设,完善区域、学校常规管理机制,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民办薄弱学校帮扶指导机制。
(2)创新教学方式。
树立"五育并举"的质量观,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
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开展聚焦课堂教学质量的主题研究,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
(3)聚焦课堂转型。
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指向,实施"学为中心"课堂提升行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助推课堂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在欢乐中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追求课堂学习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4)优化作业设计。
加强研究,将《智慧课堂》打造成精品,实施作业设计、作业管理、融入作业的课堂改革、优秀作业资源建设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实现"减负增效"。
促迸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开发选择性、拓展性作业,减少学生重复机械低层次水平的操练。
(5)活化教学常规。
研制并落实我县中小学教学新常规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建立线上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库,整体优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各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各个项目优化方案。
各教育联盟对辖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进行量化考核,县教科院组织视导和量化考核。
县教育局根据考核结果,对考核优秀的学校进行通报表扬,并作为教育教学质量奖励的基本条件。
2•发挥教科智库作用
—是理顺教研管理体制。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教研工作,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
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县教科院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
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建立教研员乡村学校联系点制度。
二是丰富教研活动内容。
聚焦"课堂教学",通过"同课异构"、名师示范课、专家讲座、教学论坛、优秀成果展评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从丰富的活动中受益,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是创新教研方式方法。
开创灵活、高效、务实的教研平台,聚焦学校、学科课程与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强化教科研活动策划与管理创新,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聚合与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学校教研文化。
县教科院要抓好"云教研"建设与提升项目,做好教学设计、课件、微课等学科教学资源库建设,汇聚优秀教学资源,实现地区、学校、师生的资源共享。
创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教科研工作方式,充分发挥对农村薄弱学校教学的辐射引领作用。
建立课题研究和学术支持制度,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发现教学实践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是发展教育区域联盟。
凭借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积极开展订单式、预约式、问题导向式、区域联片、城乡结对帮扶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扩大覆盖面,提高受益率。
五是强化成果推广机制。
深化"研究+"优秀教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研究,创新成果推广活动机制,引领基于实证的校本教科研,强化校本教研从经验型向实证型教研发展。
形成基于学情研判、教学方法、学科核心能力、项目化学习等研究成果。
培育优质学科基地项目,努力打造优势与特色学科。
(三)创,实施学校品牌创建提升行动
创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彰显学校独有的文化基因,建设特色学校,构建学校精神,突出文化育人功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教育的全面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塑品牌,促逬内涵发展。
立德树人,以文化人,根据学校实际扎实开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特色示范校在质量提升上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高品位、精内涵、强特色、优质量的教育发展目标。
摒弃形式主义,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做文章,在内涵发展上下功夫。
落实"定一套方案、绘一条路线、树—个品牌、出一批成果"等在内的"四个一"行动,回答好"为谁育人""怎么育人""育什么人"的问题。
进一步深化书香校园、特色校园创建,创校园环境之美,展校园文化之美,扬师生品行之美,建设美丽校园,真正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重内涵,提升办学水平。
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完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质量评估制度和科学评价体系。
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认真研究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坚持从课堂教学、起始年级、薄弱学科抓起,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坚持向过程要质量,向细节要质量,看力构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适合校情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把教学成果、教育质量作为考核学校、教师的主要标准和依据,充分调动学校、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抓质量的积极性,促进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3.保底线,建设平安校园。
各镇场区、相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加强源头管理,加大校园欺凌、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防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健康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全面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工作,扎实开展校园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安全检查、隐患整改、管理升级工作,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提升校园安保水平确保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四)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行动
1•推进队伍建设。
提素质,打造名校名师。
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深化管理与评价制度改革,重视人才培养和储备,优化师资配置结构,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水平整体提高。
坚持质量立校,看力打造10所管理先进、师资过硬、质量优异的名校(园),打响教育质量品牌,持续提振教育声望,增加教育强县内涵,满足广大城乡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抓好教师的学历进修,深入实施"青蓝工程"、落实"传帮带"制度、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专家引领等途径,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培养100名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学能手等名师。
加大教师专业品质提升,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作用,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夯实基础性培训项目,优化引领性培训项目,构建分层培训体系,培育"合格、骨干、卓越"型教师。
实施教育联盟和教育集团分片、学校分类、教师分层送培活动;依托"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缓解工学矛盾。
2.推举县域名师。
推进教育人才培养项目,进一步优化"学科骨干一教坛新秀一市级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一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一教育名家"教育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启动市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正高级教师、省特级教师培养工程;培养一定数量的教育家型校长和名师,在全县起到高端引领作用。
3.推动评聘改革。
加强育人队伍建设,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打造教育人事管理改革新格局。
—是推进"县管校聘"改革。
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统筹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县管教职工编制、交流轮岗、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考核奖惩的新机制,打破领导、教师交流的管理体制瞳碍,通过教师集团内、公民办学校交流轮岗,落实学校用人自主权,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努力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格局。
二是推进校长职级评价改革。
坚持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原则,厘清责权清单,改革校长管理权限,实行校长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校长职级评价审核制度,创新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打通交流渠道,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用人机制。
(五)评,实施质量监控评价提升行动
推进综合评价改革,制定教育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建立"四评体系"(学生成长评价体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基于教学常规的教师专业考核标准和学校发展性质量评价体系),开展教学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诊断和改进功能,构建多元性教学评价体系。
聚焦教学质量检测。
为质量目标定位和质量终端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县教科院要加强小学非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抽样检测工作,坚持小学毕业年级的调研考试,全县七、八年级教学质量抽样检测,九年级四月调考,完善各个环节,做到合理调考,有效分析,科学指导。
全县高中要建立高一、高二教学抽样检测和三年备考的机制,在黄石教科院的指导下,加强各年级高考备考工作。
要特别做好高三年级的一轮、二轮、三轮复习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抓好高三年级调研考试,做到合理安排,有效组织、科学分析、及时改进,提升高考备考质量。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在名师评选、职称评定和教师进城考试资格审查过程中充分考量教师所任学科的教学质量,合理使用考试结果。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做好T23评价",即一个指向一一"核心素养"指向。
指导教师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内涵,把握各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对教学的指导意义,开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向的命题改革研究,探索凸显核心素养、真实情境、认知能力、学科思维能力的测评技术。
抓实两类考试一一一是落实全县中小学教师教育理论和教材教法考试;二是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常态化、制度化。
三是终结性质量评价——构建五年全程学业质量增值评价标准、学校质量进步评价标准、目标达成度评价标准等终结性质量评价体系。
3•大数据精准量化评价。
加强学生与考试信息采集报送、学校考务工作准备与安排、试卷扫描与阅卷、数据统计与处理、质量分析与评价、学校综合考核与评价等的管理,做到精准采集数据、精准统计结果、精准诊断分析、精准评价结果、精准表彰优秀。
四、六大保障
(-)组织保瞳。
县教育局成立以局长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科院。
各县直学校和各镇场区成立相对应的领导小组。
建立局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挂钩学校制度,每个班子成员挂一所普高、一所初中、两所小学,每个中层干部挂一所初中、一所小学,真心实意为学校质量提升办实事、办好事。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员:
XXX、XXX、XXX、XXX、XXX
(二)纪律保障。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责任主要在学校,各校要就《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五年行动计划
(2021-2025年)》制定本校规划,依据校情,提出年度目标,并排出时间表加以落实。
各校制定的提升学校质量五年行动规划于2021年1月底前报县教科院。
每学年结束,县教育局对各校教学质量情况汇总后,进行科学分析、科学评估,对工作不力、管理不规范、质量低下的校长进行问责,对连续三年排名后五位的小学校校长予以免职,对连续三年在排名后三位的初中学校校长予以免职,对连续三年综合排名后三名的中心校校长予以调离岗位。
(三)机制保障。
县教育局每年专题研究教育工作,研究部署教育改革发展事宜。
通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各镇场区、教育联盟和有关部门要围绕目标任务,明确时序节点,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担当意识,完善协调推进机制,确保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对排定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坚持项目化管理、节点化推进、责任化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四)经费保障。
积极争取政府以及财政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增加经费投入,为学校初高中教师教学辅导、教学硏究、校本教材开发、校长教师培训等提供经费保障。
争取县政府成立县教育促进基金会,设立教学质量奖励专项资金,对普通高考、中考取得突出成绩的学校和个人给予奖励。
对学校教学质量特别突出的校长、教师,在提拔、评先评优上优先考虑,逐步建立与绩效挂钩的教育教学质量激励机制。
激励全县教师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类优质课、论文、基本功竞赛,全面提升我县教师教学教研水平,提升教育科研影响力。
(五)环境保障。
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全县教育系统提升教学质量的举措及成效,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工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同时教育局还要为各学校提供各种政策支撑,为全县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升 教育 教学质量 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