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x
- 文档编号:24225561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9.53KB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x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2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中I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时间:
2017年10月19日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试卷总分为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題.
戏韵画意
王青
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画种,以传统的中国戏曲人物入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当代中国画画家韩羽先生曾说过:
“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
”二者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此土壤中的中国画和中国戏曲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规律性,以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最能把中国特有的那种东方艺术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
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一直未停止对意象神韵追求的步伐,艺术创作对于美的要求不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要传神,有韵味。
若说中国画是静的艺术,那么中国戏曲就是动的艺术。
在中国戏曲里,意象是一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表“意”形式,戏曲中的道具及环境不一定要准备得面面俱到,但是它所要营造的氛围、效果一定要表现出来。
戏曲舞台上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它要表现的意蕴主要在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之中。
戏曲舞台在观众面前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一个产生美的联想的世界。
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即“动感”“美感”“情感”。
戏曲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动作,如手、眼、身、发、步等表演程式的戏曲语言,这些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根据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有其不同的动态。
往往画家们可以抓住舞台上最精彩的一瞬,将一些富有动感美的典型瞬间融入画家本人的思想情感,并表现在画面上。
戏曲艺术是美的艺术,戏曲人物不论服饰、妆容,还是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
中国画和戏曲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重在表意,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关键在于传神,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看画之人,从而产生共鸣。
我们鉴赏戏曲人物画时,“三味”(“韵味”“趣味”“戏味”)是重要的标准。
一幅优秀的戏曲画,这“三味”缺一不可。
“韵味”指的是要充分表现出戏中人的内心情感。
“趣味”主要指的是人物造型要加上画家对其有意的加工改造,或变型或夸张,而不是单纯的对其描摹。
“戏味”体现的是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风采。
戏曲本身就带有很高的符号性,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将戏曲本身的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
不论是“三感”还是“三味”,可以说都是对中国戏曲人物画概括简练的总结。
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对东方艺术最好的诠释。
在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创作中,戏曲画作品与戏曲表演是有一定差距的。
戏曲画的创作作品既可以是戏曲表演本身的真实写照,也可以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从中提取一些元素或者是符号语言来进行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戏曲本身作为戏曲创作的母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戏曲演员程式化的妆容、脸谱、头饰和服饰,鲜艳的色彩,带有夸张性质和一定寓意的图案以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征,这些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十分入画。
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戏曲人物画的表现方式也愈加丰富,基于传统,在老戏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观念加以创新,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1.下列关于“中国戏曲人物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戏曲人物画与中国戏曲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它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且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有东方艺术独特的神韵。
B.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动感、美感、情感),戏曲中手、眼、身、发、步等的表演动作都是程式化的,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C.一幅优秀的戏曲人物画是韵味、趣味、戏味缺一不可的作品,它要求将戏曲语言与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相融合,与戏曲一样充分表意。
D.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一种追求戏韵画意的艺术形式,关键之处在于传神,注重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观众,从而产生共鸣。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画和中国戏曲一样属于中国艺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都追求意象神韵;都讲究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表现形式。
B.画要传神,要有韵味,说的是画的创作不仅仅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且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
C.戏曲艺术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和升华而产生的,而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就是其意蕴的表现形式。
D.戏曲人物的服饰妆容、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带有夸张性质和一定寓意的图案都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戏曲人物画最能把中国特有的艺术神韵表现出来,它具有动感、美感、情感的特点,欣赏时能借以产生一个美的联想世界。
B.戏曲画作品的艺术形式与戏曲艺术不同,其创作一方面参照戏曲表演本身,一方面需要对戏曲表演进行加工改造。
C.将戏曲与中国画两种传统艺术糅合起来,会形成一种别具一格、有着独特魅力的新艺术形式,它所体现的神韵和美感是最好的东方艺术。
D.中国戏曲源于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人物画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新的艺术观念,以形成新的绘画创作语言。
(2)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6题。
剃刀侠
木桦
清朝嘉庆年间,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外,已是相当繁华的集贸市场。
几十丈高的城门楼子,威严如皇帝老子,注视着熙来攘往的人流。
这天,朗日晴空,集市正值繁华热闹之时。
一匹枣红大马,上骑一员佩刀武官,后跟几个步行兵卒,像一股浪头把人流冲得七零八落。
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
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这位蓝翎爷果然在一处最繁华的地方下马了。
小兵卒赶快接过马缰跟在后头,那蓝翎爷就摇着马鞭四处转悠。
他盯上几个剃头挑子,就踅过来,在一个空位前站住。
显然这小子是要剃头或刮脸修胡子。
当然一概是白活儿。
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赶紧躬身让位。
那蓝翎爷也不搭话,将马鞭丢在地上,一屁股坐在空木椅上。
谁知那木椅早已破朽,加之这蓝翎爷体肥身重,木椅“咔嚓”一声就散了架。
这家伙一个四仰八叉摔在地上。
这还了得!
蓝翎爷火从天降,怒从胆生,抓起地上的马鞭,劈头盖脑就向小师傅猛抽起来,直抽得小师傅满脸淌血,爹一声妈一声叫着,他才给两个小卒扶到另一个剃头挑儿前。
那挑子一头火正旺,铜盆里的净水正冒热气。
挑儿前一个年过半百的瘦老头儿正在刀荡子上“哧哧”荡刀。
小卒就把蓝翎爷扶到木椅上坐好,催促老师傅抓紧干活儿。
到底是老马识途。
瘦老头儿就小心翼翼、轻手轻脚给蓝翎爷盘起辫子剃起来。
那半寸宽极好钢口的红木短把儿剃刀,被荡得吹毛立断,直把蓝翎爷辫子周边刮得油光锃亮,苍蝇落上都得打滑。
蓝翎爷给刮得懒洋洋,有了睡意,就有小卒子过来用背托着头。
老人就把刀板儿在睡脸上游动。
那剃刀在阳光下熠熠闪亮,那蓝翎爷就“呼噜呼噜”睡。
脸刮完,瘦老头儿就拿白毛巾去挑子一头热铜盆里蘸个热毛巾,用手边试凉热边把毛巾蒙到蓝翎爷脸上。
这是最后一道工序。
热巾上脸,蓝翎爷就醒了。
按规矩老师傅掀起毛巾盖住眼睛,轻松地在下巴和脖子处又刮几刀,这才把热毛巾在胖脸上一擦,撤掉脖子上围的大毛巾,把蓝翎爷头一扶,小卒子就顺势把蓝翎爷扶起来。
瘦老头儿毕恭毕敬把手一张,说,爷您走好!
那蓝翎爷就给小卒向枣红马扶去。
几个小卒把蓝翎爷扶上马。
一个小卒问:
爷,咱还去哪儿?
蓝翎爷不出声,小卒子就再问。
还是不出声。
另一个小卒子惊恐地说,别问了,你看咱爷脖子咋出血了?
几个人就惊惧地去扶蓝翎爷。
哪来得及,人从马上跌下来,头咕噜咕噜滚落一边,腔子里的血杀猪般喷射出来。
“杀人啦!
”
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忽然寂静了下来。
霎时间,这就围满了大半圈的集市人,窃窃私语着……是剃刀侠……
人群里的一句话提醒了小卒子们,他们就都抽刀奔去老剃头匠那。
哪里还寻得人影。
有人说,见了,从城门楼子顶尖儿,跳上大栅巷子房上,走了。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项是( )(3分)
A.小说中除了刻画“剃刀侠”“蓝翎爷”,还描写了“一个年轻的剃头师傅”,这是为了衬托“剃刀侠”的处变不惊,并使“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的形象更加凸显。
B.“门楼下老摊贩认得,这是乾清门蓝翎侍卫。
这些蓝翎宠儿每隔几日便会出宫耀武扬威找便宜。
”说明门楼下老摊贩曾被这些蓝翎侍卫欺负过。
C.小说对剃刀侠进行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了一个久在江湖、武艺高强的侠客形象。
D.小说通过讲述剃刀侠在不知不觉中杀死了蓝翎爷的故事,表现了剃刀侠打抱不平、扶危济困的侠义精神,寄托人们惩处邪恶、伸张正义的愿望。
5.小说开头描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
有什么作用?
(5分)
6.小说中蓝翎爷和剃刀侠的形象形成多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
9题。
材料一
①现如今,城市人在选择出行工具时颇费思量,私家车自由但相对价格高,公交巴士便宜但自由度低,还要从地铁站到家或公司“最后一公里”的麻烦,而共享单车有其优势。
近来,一款颇具设计感的小橙车共享“摩拜单车”出现在上海、北京的街头,成为朋友圈里热刷的对象。
②单车共享作为分享经济的一种模式,其实在国内并不是新鲜事。
成立于2014年,覆盖全国众多高校的ofo单车共享平台瞄准了闲置单车资源,将校园内废弃的单车与学生捐赠的单车经过改装机器锁、号码牌、涂装颜色后投放市场。
这种不卖产品而是卖产品“使用”的经营模式,国际上对此有个专用名词,叫“产品服务系统”或者叫做服务型制造业,即充分利用资源,分时段供需要的人使用。
美国房屋租赁网站“空中食宿”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认为,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
③与ofo单车利用闲置资源不同,摩拜单车用自行设计、生产取代回收旧车的模式。
据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介绍,因为希望打造4年免修的特殊自行车,摩拜走了一条自行设计、生产单车的路线,增强了产品的自主性,也提高了经营成本。
为了避免“掉链子”,摩拜单车采用车轴转动、实心车胎、五辐轮毂、座椅高度固定的设计,单车重达25公斤,但这样一来,4年免修的愿景与上佳的骑行体验难以两全。
④摩拜单车成了共享单车的“新宠”,但在迅速扩张中也面临诸多问题。
今年9月摩拜进入北京后,北京的五环内都能见到摩拜单车的身影,但因人流运动带来的“潮汐效应”导致上班时大量车辆集中在写字楼附近,下班需要用车时,大量单车又集中在地铁口附近,想骑车的人吐槽“无车可用”,用户的流失在所难免。
⑤如今上海地区摩拜单车的投放已超过1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从7月初到现在,遭到人为破坏的单车超过了10%.有的车上的二维码被损坏,车身被贴了小广告。
有用户为独占资源给车再加锁,有的甚至图自己方便将单车搬进了办公室或家里。
⑥从目前的情况看,摩拜单车想跑赢“最后一公里”要走的路还很长。
——摘自2016年9月14日《第一财经报》
材料二
移动数据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2016年共享单车人群分析报告》,报告对共享单车的运营模式、应用侧重和人群属性进行了分析。
目前市场上主要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的ofo单车、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家公司在角逐。
图表一共享单车应用侧重
应用
摩拜单车
ofo单车
永安行
押金
299元
99元
200元
计费
分段计费,每半小时1元,一天内不封顶
1小时1元,学生1小时0.5元,校园内2元封顶,校外不封顶
1小时内免费,超出1小时每小时1元,一天内5元封顶
取车
APP预约附近单车,扫码开锁
输入车牌号,获得解锁码
支付宝、微信、APP均可扫码租车
还车
无固定桩限制,停放在路边白色区域内
放回学校停车点
放回任意空桩内
图表二共享单车人群属性对比
人群属性
摩拜单车
ofo单车
永安行
性别比例
男性
72.1%
44.8%
53.0%
女性
27.9%
55.2%
47.0%
年龄比例
35岁以下
79.6%
76.1%
55.7%
35至55岁
17.5%
19.2%
15.2%
55岁以上
2.9%
4.7%
29.1%
——摘自2016年10月8日《凤凰科技讯》
7.下列对“分享经济”的相关信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享经济的核心是“使用而不占有”B.资源在分享中提升了使用价值.
C.共同分享的资源不属于任何人。
D.摩拜单车的运营属于分享经济。
8.下列对材料一及图表一的信息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家共享单车都采用了计费的运营模式和利用闲置资源。
B.价廉与停车方便是“ofo单车”被大学生青睐的原因。
C.“摩拜单车的创新性”表现在存取车辆不受任何的限制。
D.“摩拜”能设计并生产单车所以比其他共享单车有优势。
E.永安行的取车方式是三家公司中最多的。
9.概括使用摩拜单车比例低的“人群属性”特点及其原因。
(4分)
2、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3题。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
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
以荫登第,调郴尉。
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
“否将为君累。
”恪曰:
“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
”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盗。
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
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
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
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
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
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
八月,进拜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
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
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
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
“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
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
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
“今当以死守社稷。
”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
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
“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10.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持节,指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后经常用来指文人保持节操。
B.中书侍郎,是中书省的长官,副中书令,帮助中书令管理中书省的事物,是中书省固定编制的宰相。
C.天宝,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共计十五年。
天宝十四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由此由盛转衰。
D.东迁,指平王东迁,是东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镐京迁到洛邑的历史事件,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
靠祖上荫功登第,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
处理人事,能审时度势。
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
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
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
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
(5分)
(2)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古 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鵷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 ①徂晖:
落日余晖。
②枳棘:
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鸾:
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E.最后两句“归去来”和“剑歌”化用了孟浩然和冯谖的典故,暗示了自己无法改变现状的情况。
15.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6分)
(3)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每空1分)
(1)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荀子《劝学》)
(2)《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国内外讲授“中华宏观文化史”“中外文化对比史”等课题,坐而论道,他对世界文化的全新思考广受好评。
张军广泛查阅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细致分析,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称得上不易之论的人事改革方案的初稿。
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光风霁月,超脱于蝇营狗苟的政治斗争之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将得失置之度外。
阅读,在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会计日程功出现盛况;阅读,在应付日子或消磨生命的旅程里,会出现空白。
尽管文化产品的生产也讲求“传承有谱系”,但我们不应以胶柱鼓瑟的态度来对待,不应在沉湎于古人所创造的辉煌时,却忘了他们所焕发的创造活力。
北京大学“五四剧社”为百年校庆排练的话剧《蔡元培》是否会以全新的风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A.
②⑤B.③⑤
C.②③④D.②④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描写上海市民生活的长篇小说《繁花》于2015年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其作者出自名不见经传的被业内称为当今小说界“潜伏者”的金宇澄之手。
B.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独生子女奖励政策不仅不应取消,而且对计划生育家庭扶助保障的力度还应加大,以便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等制度。
C.据悉,成渝高铁即将投放使用,铁路局加强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要求人人树立“铁路安全重于泰山”,以保障高铁正常运营。
D.近日,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布的一组雪景被网友们盛赞“白雪镶红墙,美得那么安静”,以至“到故宫拍雪景”也成了周末游客们挤爆故宫的理由之一。
19.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名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的崛起强大,为世界的和平进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他的品德风范,中国人民崇敬追随,世界人民也敬佩向往。
A.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情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① 。
当前,最重要的是培养“独立之思想,健全之人格”的人才,我们除了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之外,② ,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③ ,切实增强他们的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知识、有思想、有担当的年青一代,支撑起国家的希望和未来。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并加以评论。
要求:
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手法,观点明确,语言简明、准确。
不少于80字。
(5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轨迹有两种:
直线和曲线。
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它快速到达目标,代表效率和成功,象征人生路途的平坦。
曲线,在两点之间来回弯绕,它延迟到达目标,代表了人生失败和挫折,象征人生路途的曲折。
美学家威廉说:
“美蕴藏于‘S’状曲线内”。
有人说:
“人生是一条曲线,要靠我们来把它拉直。
”
你对人生的直线与曲线有何看法?
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中I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一)1.B 【解析】“动作都是程式化的”过于绝对。
2.D 【解析】A.讲究动静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有误。
B.“不仅仅是”应为“不是”,“而且是”改为“而是”。
C.是主要的表现形式。
3.C 【解析】“最好”过于绝对,不切合文意。
(二)4.B【解析】 B.这种推测不正确,老摊贩认得蓝翎侍卫,不见得就一定是曾被蓝翎侍卫欺负过,也可能是他经常看到蓝翎侍卫欺负其他人。
5.特点:
繁华热闹。
(1分)作用:
①渲染气氛,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②烘托人物形象,突出剃刀侠艺高人胆大;③前后照应,与后文人群“寂静”形成对比。
(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
)
【解析】 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往往有如下几点: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做铺垫等。
答题时首先要答出环境的特点,再分条回答作用。
6.①形体上:
蓝翎爷体肥身重,剃刀侠却是年老体瘦。
②势力上:
蓝翎爷前呼后拥,剃刀侠势单力薄。
③处世态度上:
蓝翎爷暴虐成性,欺行霸市,耀武扬威;剃刀侠处变不惊,自甘寂寞。
(一点2分,三点6分)
【解析】人物的对比是从多个角度展开的,既有外部特征的对比,也有内部特征的对比。
(三)
7(3分)C【解析】共同分享的资源属于投资公司。
8(5分)BE【解析】A.摩拜单车没有利用闲置资源,永安行用没有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包头市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 包头市 届高三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