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docx
- 文档编号:24225532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67
- 大小:67.47KB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docx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滨海公路某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t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第五章主要物资、施工机械设备情况及进
场计划
第六章劳动力安排计划
第七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八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九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十一章环境保护及其他保证措施
第十二章施工总平面布置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一、xx省xx公路xx至xx段公路新建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设计、标前答疑会议纪要和补遗书。
二、现行有关设计、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规定。
1、通过现场踏勘、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有关资料。
2、我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从事类似工程施工中积累的经验。
第二节编制范围
xx省xx公路xx至xx段公路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
(一)道路部分
路基土石方,级配碎石,培土路肩,水稳碎石,水稳养生,路缘石安砌,沥青下封层,4cm沥青砼摊铺,3cm沥青砼摊铺
(二)桥涵部分
3-16米中桥:
钻孔灌注桩成孔,桩基础,桥墩桩柱,土石方外运,承台、肋板砼浇筑,桥墩盖梁砼浇筑,空心板梁预制及安装,沥青砼桥面铺装,钢筋砼防撞墙浇筑,人行道铺装,锥坡围墙砌筑。
2、箱涵:
基础开挖,桩基处理,基础砼浇筑,箱身翼墙顶帽,洞口铺砌、八字墙、锥体混土浇筑。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地点:
xx市xx至xx段。
二、工程概况:
道路部分:
1、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2.958km,DK0+000~DK2+958。
路基宽17.0m,行车道宽2*3.50m,硬路肩宽2*2.50m,土路肩宽2*2.50m.
2、技术标准:
(1)参照部颁二级公路标准。
(2)设计荷载:
汽—20,挂—100。
(3)地震基本烈度:
7度
(4)路基横断面采用第二种形式,路基边沟采用梯形边沟或浆砌边沟。
(5)路基边坡是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挖方边坡采用1:
1.5坡度。
(6)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按交通部《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挖方段的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3主要工程数量:
挖方:
6528m3填方:
180964.3m3
软弱基础处理165548m3,级配碎石垫层48424m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水泥3%):
34536m2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水泥5%):
32852m2
路缘石:
249.901m3
1㎝沥青下封层:
58708m2
4㎝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35500m2
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35500m2
4、路面结构:
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
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摊铺
1cm沥青封层
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基层(水泥5%)
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基层(水泥3%)
20cm级配碎石
桥梁部分:
1、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
汽车-超20级,挂车-120;
(2)抗震设防烈度:
7度。
(3)设计洪水频率:
1/100年。
(4)桥梁全长:
54.06米
(5)桥梁全宽:
13.0米。
2、桥梁结构
上部结构:
设计桥梁结构为3孔16米砼空心板梁,梁高75厘米,由24片梁组成,并通过后浇桥面砼将其连成整体,桥梁与河道方向夹角为90度。
下部结构:
台基采用直径为1.2米钢筋砼灌注桩,承台为.2米宽,台身、台帽上吊装空心板梁。
3、主要工程量:
(1)¢120厘米钢筋砼灌注桩8根,C40砼208m3
(2)台承台C35混凝土43.6m3
(3)台帽C35混凝土44m3
(4)预应力空心板梁24片,C40砼222.2m3,钢筋35.057T。
(5)桥面铺装FYT-1改进型防水层624m3,沥青砼44.44m3。
第二节施工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特点,我公司对该工程的实施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在项目管理上实行规范化的项目经理负责制,成立项目经理部,选派公司最优秀的项目经理和施工管理人员进入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全面负责、合理安排、科学管理、统一部署,以全优的质量,最快的速度创造精品工程。
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科、材料设备科、财务科、后勤科等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下辖具有独立施工能力的工程队伍进行施工。
工程科负责施工图审查,签发设计变更报告,技术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计划、工程统计、施工报表、索赔报表、计量支付等合同管理及生产协调等项工作。
工程科下设测量组和本工程段中心试验室。
测量组负责本工程的中心线位,主要桩位控制及全标段内的测量、复核工作。
中心试验室负责全标段内的试验、检测控制工作。
材料设备科负责全工程段内原材料供给、机械设备的相互协调管理工作。
财务科负责工程决算,成本分析、工人工资发放等工作。
后勤科负责文件打印、收发、归档、气象记录、后勤服务等工作。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初步将工程项目划分如下:
第一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道路工程。
第二施工队:
负责本项目的桥梁工程。
以上各施工队的工程量分配,与各工程队投入本工程的施工能力大小相匹配,具体施工时根据详细的施工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整个工程顺利、有序、均衡地进行。
生产组织体系
第三节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道路部分
一、路基:
1、测量
(1)测量人员首先熟悉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并按有关程序接收设计规划的交点,明确中心及高程控制点。
(2)由经过培训的测量人员使用经校验的测量仪器进行复测,测量精度应达到规定要求。
(3)将主要控制点引出并加以保护。
2、抛石挤淤部分
本工程主要是填筑盐池、虾池地段,采用抛石挤淤方法填筑路基,软路基分为DK0+000-DK0+306、DK0+855-DK1+420、DK2+184-DK2+958三段。
因为本标段地质条件较差,淤泥比较多,故路基填筑应该从路中往路两边填筑,路基填方材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符合下列要求:
项目分类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mm)
土质路基压实度(重型)
路堤
上路床(0—0.30m)
8.0
100
≥95%
下路床(0.30-0.80m)
5.0
100
≥95%
上路堤(0.80-1.50m)
4.0
150
≥94%
下路堤(>1.50m)
3.0
150
≥92%
首先进行抛石施工,严格按照试验段得出的填筑厚度、沉降系数来控制土石方填筑的设计高程,并第20m一个断面测出高程控制桩,填筑宽度按照道路线红宽度两边各加上0.5m。
抛石挤淤施工步骤:
(1)自路堤中部向两侧抛填片石,片石厚度2m左右。
(2)片石以上填筑山皮石,山皮石直径要求在0.5-15㎝。
一次填筑至3.8m标高处。
(3)采用重型推土机进行顶面整平排压。
(4)一次回填山皮石至标高3.8m。
(5)采用重型推土机进行顶面整平。
强夯方式
(1)布置第一遍强夯置换夯点,夯点间距采用8m,正方形布置。
(2)进行第一遍强夯,夯击能采用200KN·m。
每个夯点夯坑内填入山皮石,再以相同的夯击能夯击填料,然后再填料,夯击,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5㎝来做为停夯标准。
(3)第一遍强夯完成后,进行整平工作,布置第二遍强夯点。
第二遍夯点在第一遍夯点中间布置,间距8m,以满足两遍夯点之间距离为4m。
(4)经过一定时间,待土中超静孔隙水压消散后进行第二遍强夯置换。
根据地层资料,建立间隔时间为25天。
第二遍夯击能采用与第一遍相同的夯击能。
(5)满夯:
以1000Kn·m夯击能。
锤击数为每点2击,夯点间距为0.75D。
强夯夯锤要求
夯击能
锤重
锤高
锤直径
底面积
落距(m)
2000kn.m
15
1.2
2.52
5
10
1000kn.m
10
1.2
2.52
5
13.3
(6)强夯顶面以上部分路堤采用山皮土填筑,并分层碾压。
(7)试夯区夯点布置
每遍点夯的夯点间距均为4.0m,正方形布点,具体如下图所示:
a)点夯分布图b)满夯点分布点图
强夯施工试夯参数确定
通过试夯确定强夯参数。
也可根据施工时实际情况通过检测随时调整强夯参数。
试夯参数确定依据
建设方提供的强夯技术要求和地质情况。
《建筑地基处理技甲方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根据以往的强夯施工经验。
强夯施工主要步骤
(1)夯前场地平整,测量定位。
(2)测量夯前标高。
(3)夯点测量定位。
(4)夯机就位,进行第一次点夯。
(5)在到控制要求后完成本点施工,否则回填石料,重复2、3、4步。
(6)进行下一夯点的施工,完成各遍各点的施工。
(7)点夯完成后,进行满夯施工。
工序要点:
(1)现场的控制桩要明显标志,加以保护,并定期进行复核检查。
(2)测放的夯点位置,应用明显的标志标出夯位中心点。
路距确定后,锁定落距控制绳。
(3)夯锤气孔保持畅通,如遇堵塞,应随时将塞土清除。
如施工过程中发现夯锤偏离夯坑中心,应立即调整对中,夯击后发现坑底歪斜较大,需及时用填料将坑底垫平后,方可继续夯击。
(4)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对每个夯点的沉降量都应进行观测和记载,并掌握好停锤标准。
(5)密切注意异常情况,对夯沉量异常,夯锤反弹、地表隆起、拔锤困难要加强监测,如实记录,并及时报告工程师研究解决办法。
(5)及时办理有关质量文件,场地定位测量成果,现场施工记录,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工程质量评审等有关工程资料,加强原始资料整理,归档管理工作。
(6)由于场地内填土的随意性,碎石含量的不均一性,在夯击过程中,如果出现个别夯坑深度过大,拔锤困难或者地表隆重起量过大时,应立即停止夯击,向夯坑中填满开山碎石回填料后,再继续夯击,直到达到停锤标准。
(7)如果出现整片类似控制不住的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报建设单位。
进行综合分析后再决定采用换土或强夯置换进行处理。
强夯置换视具体位置、具体深度采用不同能量、布点方式进行施工。
3、路床整形部分
路床施工流程图:
路床施工时首先全段每隔20m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需做好起、中、终点的桩点控制,曲线中间点按10m间隔做好加密桩;每100m设置一临时水准点,按顺序编号;各流水作业段每20m设一组边桩,并按设计道路断面放出控制线。
施工过程中发现桩点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
在取土源进行土工试验,为土方及路床施工提供各项试验数据。
施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结合路段选择有代表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
试验时,记录设备的类型、最佳人机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等。
并根据试验数据制定施工措施以指导路基施工。
施工中如发现土质与设计文件不符而路床不能施工时,应及时与甲方及设计单位联系,以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路床施工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并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施工。
路床整形施工采用平地机刮平,经10~12吨光轮压路机初压后,挂线或用水准仪逐个断面进行核测路床中线高程及路拱成型情况,并及时检查处理层厚度、路床平整度,直至每个断面的纵、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整平的填土层,使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速度在3~4km/小时,遵循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的原则。
含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
路床以12吨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经测试密实度达到95%重型击实标准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碾压路床,压实度不得小于95%。
路床表面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路床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碾压路床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面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取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根据压实度检查和弯沉测定的结果,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加厚底基层,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达到标准;路床上的低洼和坑洞,应仔细填补压实,路床上的搓板辙纹槽,应刮除;松散处应耙松,洒水并重新碾压;对完成的路床,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验收,凡验收不合格的路段,必须采取处理措施,达到标准后,方能在上铺筑基层或底基层。
二、级配碎石垫层:
路基在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垫层施工。
首先恢复中线,按中线放出施工宽度,直线段每20cm设一桩,平面曲线段每10c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外设指示桩,标出垫层标高,以红线为记,根据垫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所需要的碎石数量,按需要逐段堆放。
在备料时严格控制碎石质量、粒径,不能超出规范要求,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厂,垫层施工时先用铲车进行放料,标高按路肩两侧已做好的标高点进行控制,平地机初步刮平,压路机初压两遍后,复测标高,按标高点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中应遵循操作要求,直线段先两边后中间,曲线超高段从内侧至外侧碾压,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
振动碾压7~8遍,现场试验检测人员跟踪检测密实度,在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后,压路机方可进行下段碾压。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流程图: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法
(1)底基层各项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底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没有任何松散料的软弱地点,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首先恢复中线,按中线放出基层施工宽度,直线段每20m设一桩,平曲线地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标出基层的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等相关数据。
混合料的松铺厚度事先通过试验确定,松铺厚度应等于压实厚度乘以松铺系数。
(2)根据各路段基层和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密实度,并按确定未筛分碎石和石屑配合比或不同粒级石屑配合比,分别计算出各路段所需碎石及石屑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未筛分的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以减轻拌合工作量。
(3)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机械现场拌和。
每一拌和现场由两台铲车对拌,根据铲斗容积按配比精确计算水泥掺入量及含水量,采用铲车对拌,一般拌5~6遍,拌合过程中,加入所需的水量。
拌合结束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应该均匀,并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不出现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经五至六次对拌达到充分拌和。
(4)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之间的时间。
(5)水泥稳定碎石厚度为18cm,可一次摊铺碾压成形。
(6)水泥稳定碎石采用平地机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刮平;在曲线超高地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刮平。
对于局部低洼处,应将表层耙松后找平。
整型宜反复进行,每次整形都应根据设计标高进行。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通过任何车辆,并应由人工消除粗细料的离析。
(7)设一个3-5人的小组,携带一辆装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消除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铲除粗集料,补以新拌的均匀混合料,或补撒拌匀的水泥细集料混合料,并与粗集料拌和均匀)。
(8)水泥稳定碎石的下承层级配碎石表面应平整,坚实,具有规定的高程、宽度、横坡度,没有松散材料和软弱地点。
(9)整型后的混合料基层应在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当表层含水量不足时,应洒水再进行碾压。
(10)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紧跟在其后面及时进行碾压。
碾压时,应重叠1/2轮迹,压实应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直线段,由两侧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
一般需要6~8遍,以使密实度达到要求,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压实度达到97%以上。
。
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有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合。
(11)碾压结束之前,应采用平地机最后一次整型,路拱和超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并应将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扫出路外,对局部低洼之处,不应进行找补。
施工中接茬平整、稳定。
(12)水泥稳定碎石碾压成型后应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少于7天。
如果遇雨立即停止铺筑,并把已铺筑好的部分尽快碾压密实,覆盖严密防止水浸泡。
(13)养生:
从摊铺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4小时,养生期不少于7天。
养生结束后立即喷洒透层沥青,并在5-10天内铺筑沥青面层。
(14)强度:
7天养生抗压强度≥2.5MPa。
四、沥青混凝土摊铺面层:
沥青砼施工流程图:
沥青砼施工方法
(1)联结层购入成品乳化沥青,首先清扫干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沥青洒布车洒布乳化沥青,破乳后撒布碎石,碾压,封闭交通施工。
(2)石油沥青进厂后必须进行沥青三大指标试验后方可使用,严格执行经设计确定的配合比。
拌成的沥青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分离现象。
运输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较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车厢应清扫干净。
从拌合机向运料汽车厢上放料时,应每卸一下混合料挪动下汽车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运料车应以帆布履盖用以保温、防雨防污染。
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温度不低于130℃,运输中尽量避免刹车,以减少混合粒料离析。
根据拌制一车混合料所需的时间、空载运程时间、重载运程时间、在工地卸料和等待的总时间,确定运送沥青混合料成品的运输车辆数。
(3)沥青砼面层采用机械摊铺,摊铺机采用ABG422型摊铺机。
在摊铺下层时采用双侧挂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面层的摊铺采用前后保持相同高差的平衡梁摊铺厚度控制方式,来控制路面的平整度及横坡。
人工摊铺限于机械达不到或无法摊铺的地方。
之间,应检查确认联结层的质量,调整摊铺机的结构参数和运行参数进行摊铺,摊铺机摊铺的厚度应考虑松散系数,摊铺速度应符合2~6m/min的要求。
(5)沥青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虚厚按设计厚度乘以压实系数1.15-1.20。
(6)沥青砼摊铺不得在雨天进行,当摊铺工作中断,已铺好的沥青砼降至大气温度时,如继续摊铺,应采用“直茬热接”的方法。
(7)碾压作业应在混合料处于能获得最大密度的温度下进行,压实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进行碾压。
当沥青砼摊铺一段后,混合料的温度温度条件下进行,压路机应从外侧向路中心碾压,以每分钟25-35米的速度,每次错半轴,重叠宽度约25厘米,路边要加强压实,防止密实度不够。
采用关闭振动装置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两遍,其压力不小于350N/cm。
复压紧接在初压后进行,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4~6遍。
终压应紧接复压后进行,终压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两遍,碾压终止温度不得低于700C。
碾压至密实度达到质量标准且无明显轮迹。
(8)路缘石边缘等狭窄部位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手扶振动夯具压实。
(9)在碾压过程中。
如发生过分位移,开裂或推移时,应立即停止碾压,待混合料温度稍降后再压。
(10)当压路机来回交替碾压时,前后两次停留地点应相距10m以上,并应驶出压实线3m以上。
防止油料、润滑脂、汽油或其他有机杂质掉落在路面上,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废除,更换新料。
(11)沥青混合料经碾压成形后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应有泛油、松散、裂缝、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12)碾压时压路机不得在新铺的沥青砼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停留在温度高于70℃已经压过的沥青砼上。
(13)纵向接茬采用冷接茬施工。
半幅施工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合料铲走,然后再进行碾压。
(14)横向接缝上下层错位1m以上,横向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铺筑接缝时,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涂洒少量粘层沥青,在已压实部分上铺设一些热混合料,使之变软,以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在开始碾压前将预热用的混合料铲除。
接缝应做到紧密粘结,充分压实、连续平顺,对于横向接缝隙,在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用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当不合要求时应予清除。
摊铺时调整好预留高度,接缝处摊铺层施工结束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当有不符合要求的应趁混合料尚未冷却时立即处理,以保证横向接缝处的路面平整度。
横向接缝碾压应先用双轮式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碾压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压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碾压。
(15)面层与边石、雨水井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应有集水现象。
(16)沥青砼面层铺筑完成后,待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500C后即开放通车,但初期通车时,应使车辆在路面全幅范围内慢速行驶。
沥青砼面层的质量标准:
(1)表面应平整、坚实,颗粒分布均匀,不得有脱落、掉渣、裂缝、拥动、烂边、搓板、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2)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不得有明显轮迹。
(3)接茬应紧密、平顺、烫缝不枯焦。
(4)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五、路缘石施工流程图:
路缘石砌筑施工方法:
(1)路缘石安装应符合图纸所采用的线型和坡度。
(2)路缘石应在路面铺设之前完成,花岗岩缘石的表面应平整、无风化、棱角整齐。
(3)核对道路中心线无误后,依次丈量出路面边界,进行路边线放样,定出边桩;直线段的边桩与边桩间可拉线作准绳,弯道及交叉路段须按设计半径,加密边桩,保证曲线圆弧尺寸。
(4)路缘石的沟槽由人工开挖,开挖宽度应保证砌筑时的操作面要求,不得超挖,如有超挖使用水泥砼填充。
(5)靠背砼在现场采用机械搅拌,一吨翻斗车运输,人工浇筑。
靠背砼模板采用木模板钉木桩支撑。
靠背砼采用洒水车洒水养生。
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生不少于7天,保持表面有足够的水份。
(6)路缘石应安砌稳固,缝宽均匀,勾缝密实,线条直顺,曲线圆滑。
(7)路缘石在路面槽底基础和后背填料必须夯打密实。
缘石的排水口应整齐、畅通、无阻水现象。
桥梁部分
一、基础的施工
1、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前在桩位范围内场地进行整平工作,单独平整出一块场地用于钢筋笼制作,场地要平整、压实,并与便道连接。
在正式施工前,对灌注砼用的导管进行闭水实验,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
通过全站仪现场放样,确定出桩位中心线,并引出十字护桩。
2、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本工程共计12根桩,284米长,拟采用4台CZ30冲击钻利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砼,其施工工艺详见“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1埋设护筒
护筒的作用是:
保护孔口、固定桩孔位置,提高孔内水头压力等。
护筒采用10mm钢板卷制,其内径比设计桩径大100mm,其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必须垂直,垂直度不得大于1%,护筒周围用粘性土回填夯实。
2.2钻机就位调整垂直度
钻机就位前,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主要机具设备的检查、维修。
然后进行钻机范围内的场地平整,在钻机的前部和后部铺20×20cm方木,采用2~3cm厚的木板相对调整高差。
钻机就位采用吊车就位,就位时护筒上面放置一个十字架,十字中心和桩位中心相吻合,钻机就位后必须平整、稳固并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动,钻机的成孔中心和桩位中心的偏差不能大于2cm。
2.3钻进成孔
开孔时,用小冲程冲击钻进,间断冲击,少抽碴,使开口圆顺。
当冲钻至护筒底时,加入小于15㎝的片石和粘土,反复冲击,挤密护筒底部周围土层。
钻进至护筒底2~3m后以正常冲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辽宁省 滨海 公路 新建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