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正畸笔记.docx
- 文档编号:24225502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21
- 大小:2.34MB
精品正畸笔记.docx
《精品正畸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正畸笔记.docx(1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正畸笔记
第一章绪论
什么是错合畸形?
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合畸形(malocclusion)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这些异常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齿与颌骨、上下牙弓、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
因而近代错合畸形的概念已远不只是指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而是指由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错合畸形定为“牙面异常”(handicappingdentofacialanomaly),不但影响外貌同时也影响功能。
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
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 错合畸形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一)个别牙齿错位
包括牙齿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二)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
1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2牙列拥挤.
3牙列稀疏.
(三)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
1前牙反合。
2前牙反合,近中错合,下颌前突.
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合,上颌前突。
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
5一侧反合,颜面不对称。
6前牙深覆合,面下1/3高度不足。
7前牙开合,面下1/3高度增大.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告中差异甚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制订的各调查标准的差异所致。
因为目前尚无错合畸形的流行病的调查标准.即使国内几个城市调查虽均选个别正常合作为标准,但也无统一的内容,而报告结果为29。
33%~48。
87%不等.
1955年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毛燮均教授等以理想正常合为标准调查系统资料其患病率为91.20%。
表1—2为国外报告的各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个别正常合(individualnormalocclusion)。
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合。
(如下图)
理想正常合(idealnormalocclusion)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错合畸形的危害性
(一)局部危害性
1影响合颌面的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错合畸形将影响合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如前牙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限制了前颌骨的发育,而下颌没有上下牙弓的协调关系而过度向前发育,这样形成颜面中1/3的凹陷和下颌前突畸形,随着错合畸形的严重,颜面呈现新月状面型。
一侧后牙反合或错合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2影响口腔的健康:
错合的牙齿拥挤错位由于不易自洁而好发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损害。
3影响口腔功能:
严重的错合畸形可以影响口腔正常功能,如前牙开合造成发音的异常;后牙锁合可影响咀嚼功能;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则影响正常呼吸.严重的错合畸形可影响口颌系统的功能,如前牙或后牙的开合等可降低咀嚼效能.经研究,安氏Ⅲ类骨性畸形的咀嚼效能比正常合减小40%。
错合畸形可造成舌的位置异常,使在吞咽活动各期改变了舌与牙位置关系,而使吞咽功能异常。
在前牙开合,下颌前突时可影响发音,主要表现为,有发音异常的辅音频率下限下移。
频率分布范围变宽,低频成分增加。
再如错合畸形出现合干扰,早接触时,则对于下颌开闭口,前伸、侧方运动的限度及轨迹均会出现异常.进一步将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和器质病变。
4影响容貌外观:
各类错合畸形可影响容貌外观,可呈现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等畸形。
(二)全身危害
错合畸形不但对牙颌颅面的局部造成危害并且对全身也可造成危害,如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此外,由于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和矫治器
(一)矫治方法
1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preventiveorthodontics)的主要内容。
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放射线照射及注意药物的使用以防止影响胚胎的不良发育.儿童出生萌牙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防治,如龋的早期治疗、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乳牙早失的缺隙保持以及滞留牙多生牙的及时拔除等,使通过这些预防可防止错合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 当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interceptiveorthodontics)。
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舌簧矫正器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骨骼畸形发展.
3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correctiveorthodontics)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一般矫治方法比较复杂,应由口腔正畸专科医师施行。
4外科矫治 外科矫治(surgicalorthodontics)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合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其错合,称为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
但外科正畸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科医师共同合作完成,以保证其合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二)矫治器
1固定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是指矫治器,通过粘固剂将一些矫正附件粘固于牙面。
通过矫正弓丝与牙齿上的矫正附件发生关系而来矫正牙齿.这种矫治器是患者不能自行取下.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方丝弓系列矫治器,其它还有Begg细丝弓矫治器等,固定矫治器的矫治功能较完善。
2可摘矫治器 可摘矫治器由固位装置的卡环,邻间钩基托、矫正弹簧等组成。
患者可自行摘戴.这类矫治器目前较多用于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
其矫治功能较单纯.
3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的主要特点是其矫治牙齿的矫治力,主要来源于患者的口颌系统肌力。
功能矫治器绝大部分是属于可摘矫治器类,如Bionater,Frankel矫治器等,但也有少数功能性矫治器属于固定矫治器类,如Herbst矫治器。
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
对错合畸形矫治标准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
口腔正畸学发展的早期Angle于1897年提出要建立口部与面部的良好协调关系必须保持全副牙齿,将牙齿放置在正常合的位置上;又认为牙槽基骨是可以通过扩弓增大而使牙齿与牙槽基骨配合的,这样,使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齿的尖窝及合接触关系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这就是矫正要达到的“理想正常合”的标准.但是通过大量以此为矫治标准的临床矫治病例发现,由于扩大了的牙弓并不稳定而会出现畸形不同程度的复发,而使矫治失败。
实际上现代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其合的发育接近理想正常合,而绝大多数正常合人体均以个别正常合的形式存在,这符合生物变异的客观规律。
因而对于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合,而不是理想正常合。
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harmony),稳定(stable)和美观(aesthetic)。
错合畸形经过治疗后,牙颌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应为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正常。
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形态的畸形得到矫正。
同时对于因错合影响的口颌系统的功能也应得到恢复.而且这种形态和功能的矫正结果必须是稳定的。
而不出现复发。
要取得稳定的治疗结果,并不能只靠矫治后戴用保持器。
稳定的治疗结果的取得是同错合的诊断、矫治设计、矫治技术的正确使用等过程有着重要关系。
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牙颌畸形的矫正,颅面侧貌形态将得到改善。
口腔正畸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口腔正畸学属于口腔科学的分支学科,与其他口腔专业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因某些错合畸形造成的牙周病,可以通过牙周病的正畸矫治进行治疗;而正畸治疗不当出现合创伤或戴用矫正器后不能保持口腔卫生则会造成牙周炎或牙周病.另外,如占口腔科常见病第4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错合畸形常为其主要病因之一,因而正畸治疗亦成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而严重的骨骼畸形的错合畸形,则必须与口腔颌面外科共同完成外科正畸.因而口腔正畸学科与其他口腔专科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口腔正畸学与一般医学基础学科及生物学科也有着广泛的联系。
由于错合畸形大多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因而儿童正常的牙颌颅面生长发育成为口腔正畸学的重要基础内容。
错合
畸形的形成有明显的演化、遗传因素。
因而,遗传学及牙科人类学与口腔正畸亦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口腔正畸的过程是牙齿颌骨接受各种矫治力的过程,因而生物力学内容又成为口腔正畸矫治基础和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牙齿受力后牙周膜牙槽骨组织发生一系列(包括生理生化的生物特征等)变化,而成为牙齿移动生物学的专门内容。
口腔正畸的发展一直与材料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如粘合材料、金属矫正弓丝材料,生物陶瓷材料的发展也促进了口腔正畸的发展。
近年来计算机科技也进入错合畸形的机制、诊断分析、矫治设计、预后预测等研究领域。
国内外口腔正畸学的发展简况
古希腊的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377年)最早论述了牙颌颅面畸形.公元一世纪时罗马医生Celsus教人用手指推牙矫正错位牙,可视为最原始的矫治技术。
1728年法国医师Fauchard首先报告使用了机械性矫正器。
1771年英国Lfunter出版了第一本具有口腔正畸内容的书籍“NaturalHistoryofHumanTeeth"。
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开始的。
美国学者Angle将口腔正畸学发展为口腔医学的分支科学,并于1890年提出的Angle错合畸形分类法至今在世界各国还广泛应用。
他先后于1907、1912、1915年提出了E型弓、钉管弓(pinandtubeappliance)、带状弓(ribbonarchappliance)矫治技术,直至1928年发表了有关方丝弓矫丝器(Edgewiseappliance),确立了固定矫治器的矫治体系,方丝弓矫正技术至今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高效能固定矫正技术,Angle为近代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和矫正技术奠定了基础.但是他所提出的牙弓决定基骨的理论,即强调矫治必须保持全副牙齿,他的以扩大牙弓而使基骨适应的方法经他学生多年实践发现,80%的患者有畸形复发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扩大牙弓是有限的,证明Angle的矫治理论有一定片面性。
1940年Tweed确立了矫治中使用减数拔牙的矫治理论,而减数拔牙矫治方法在一个时期内在正畸治疗病例中占很大的比例。
在近十年来,由于矫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矫形力的应用以及人们对面型美学观点的改变,而使为拔牙矫正的比例有明显上升。
1961年澳大利亚的Begg以差动力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Begg细丝弓矫正技术.以及1976年美国Andrews发表的预成序列弯曲方丝弓矫正技术(straightwiretechnics)成为固定矫正器矫治技术中的重要阶段.
在固定矫治器矫治技术的发展过程中,70年代用粘合剂直接粘合托槽于牙面而替代正畸临床应用了近一个世纪的带环装置,大大节省了临床治疗的人力物力,成为固定矫治技术中的一项突破性变革。
在口腔正畸的发展过程中,欧洲学者们在以口腔肌肉的功能作为矫治力源的功能性矫正器应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1936年挪威的Andresen和Houpl首先提出的Activator功能矫正器,1950年Balters发明的Bionator以及1960年德国Fr[AKa¨]nkel设计的功能矫正器,已成为目前错合畸形矫治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口腔正畸学的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毛燮均教授是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奠基人,他建立了我国第一口腔正畸专科诊室.他从演化、遗传等生物学的内容来研究错
合畸形的发生发展.他的“从口腔理解大自然”和“演化途中的人类口腔”的论文的发表,为口腔正畸学注入了新的生物学内容;毛燮均教授还提出了以症状、机制、矫治原则三结合的毛燮均错合畸形分类法.
在错合畸形的临床矫正技术中,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主要应用的是可摘矫正器技术,因而在可摘矫正器矫正各类错合畸形上,我国具有独特的经验。
70年代末我国开始成立了独立的口腔正畸学教研室,并正式成为国家教委培养硕士博士生的学科。
80年代初方丝弓、细丝弓矫正技术在我国开始应用于正畸临床,并经过不断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口腔正畸临床的重要矫治方法.
由于我国儿童的错合畸形发生率达40%,随着我国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要求正畸治疗的儿童越来越多,形成了大量需要正畸的儿童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矛盾,这也成为发展我国口腔正畸学科的客观需要。
目前在全国医学院校、口腔专科医院及一些综合医院口腔科,甚至基层的医务单位,均开始了口腔正畸的医疗工作.我国口腔正畸学科正在迅速的发展。
错合畸形的危害有那些?
(一)局部危害性
1影响合颌面的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错合畸形将影响合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发育.如前牙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限制了前颌骨的发育,而下颌没有上下牙弓的协调关系而过度向前发育,这样形成颜面中1/3的凹陷和下颌前突畸形,随着错合畸形的严重,颜面呈现新月状面型。
一侧后牙反合或错合造成面部发育不对称.
2影响口腔的健康:
错合的牙齿拥挤错位由于不易自洁而好发龋病及牙龈牙周炎症,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损害。
3影响口腔功能:
严重的错合畸形可以影响口腔正常功能,如前牙开合造成发音的异常;后牙锁合可影响咀嚼功能;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则影响正常呼吸.严重的错合畸形可影响口颌系统的功能,如前牙或后牙的开合等可降低咀嚼效能。
经研究,安氏Ⅲ类骨性畸形的咀嚼效能比正常合减小40%。
错合畸形可造成舌的位置异常,使在吞咽活动各期改变了舌与牙位置关系,而使吞咽功能异常。
在前牙开合,下颌前突时可影响发音,主要表现为,有发音异常的辅音频率下限下移。
频率分布范围变宽,低频成分增加。
再如错合畸形出现合干扰,早接触时,则对于下颌开闭口,前伸、侧方运动的限度及轨迹均会出现异常.进一步将会影响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和器质病变。
4影响容貌外观:
各类错合畸形可影响容貌外观,可呈现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等畸形。
(二)全身危害
错合畸形不但对牙颌颅面的局部造成危害并且对全身也可造成危害,如因咀嚼功能降低引起消化不良及胃肠疾病,此外,由于颜面的畸形对于患者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错合畸形矫治的标准和目标有哪些?
对错合畸形矫治标准的认识有一个发展过程。
口腔正畸学发展的早期Angle于1897年提出要建立口部与面部的良好协调关系必须保持全副牙齿,将牙齿放置在正常合的位置上;又认为牙槽基骨是可以通过扩弓增大而使牙齿与牙槽基骨配合的,这样,使牙齿排列整齐、上下牙齿的尖窝及合接触关系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这就是矫正要达到的“理想正常合”的标准.但是通过大量以此为矫治标准的临床矫治病例发现,由于扩大了的牙弓并不稳定而会出现畸形不同程度的复发,而使矫治失败.实际上现代人类中只有极少数人其合的发育接近理想正常合,而绝大多数正常合人体均以个别正常合的形式存在,这符合生物变异的客观规律。
因而对于错合畸形的矫治标准应该是个别正常合,而不是理想正常合.
错合畸形的矫治目标是平衡(harmony),稳定(stable)和美观(aesthetic)。
错合畸形经过治疗后,牙颌颅面形态和功能取得新的平衡和协调关系。
应为前牙覆合覆盖正常,磨牙关系中性,尖窝关系正常。
颌间关系及下颌对颅面关系位置正常。
特别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形态的畸形得到矫正。
同时对于因错合影响的口颌系统的功能也应得到恢复。
而且这种形态和功能的矫正结果必须是稳定的。
而不出现复发。
要取得稳定的治疗结果,并不能只靠矫治后戴用保持器。
稳定的治疗结果的取得是同错合的诊断、矫治设计、矫治技术的正确使用等过程有着重要关系.美观作为矫治目标之一是可以理解的。
随着牙颌畸形的矫正,颅面侧貌形态将得到改善。
简述个别正常合和理想正常合的区别?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告中差异甚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制订的各调查标准的差异所致。
因为目前尚无错合畸形的流行病的调查标准。
即使国内几个城市调查虽均选个别正常合作为标准,但也无统一的内容,而报告结果为29.33%~48。
87%不等.
1955年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毛燮均教授等以理想正常合为标准调查系统资料其患病率为91。
20%.表1-2为国外报告的各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个别正常合(individualnormalocclusion)。
凡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合。
(如下图)
理想正常合(idealnormalocclusion)
是Angle提出来的,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颅面系统的生长发育
概述
颅面系统的生长发育是指颅面和口腔的生长发育或颅、颌、面、合的生长发育,是机体生长发育的一部分,它既反应了全身生长发育的总规律,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它是口腔医学的基础知识,其许多内容是口腔科医师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生长与发育是同时并进的。
随着身体的长大,各部分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大小比例和相应关系均发生不断的变化。
例如,全身高度和颅面高度的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地发生变化。
颅面和口腔的生长发育与人类种系发育、人类演化有关,而个体发育又受到遗传和环境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对颅面和口腔生长发育的认识,不应仅限于局部,应联系上述因素和全身情况。
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其基本知识及其相关知识应有最基本的了解。
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
(一)生长与发育的基本概念
生长是指体积或数量的增加;由细胞的增殖和细胞间质的增大,出现形态上的体积增大。
发育是指组织增长的程度,表现为细胞脏器功能上的分化和完成的过程。
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在个体上不能分割,往往同时进行。
虽然彼此并非同一概念,彼此间在不同时期也是有差别的,但通常是以生长发育的整体概念来观察和论述机体变化的。
遗传与环境
二)遗传与环境
遗传为生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亲子代之间存在着形态和结构上的相似点,但又非完全相同,这就是由遗传和变异造成的。
一般地说,遗传对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
这里所指的环境是指生物体出生后,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各种条件,如:
影响生长发育的营养因素、维生素、热量等,也包括各种疾病带给生物体不同程度的影响。
还有,机体的运动能促进生长发育;反之,不运动或运动不够,会产生萎缩,这在肌肉表现最为明显。
其它的,如季节、地区差异、生活方式也会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生长发育型与组织系统
(三)生长发育型与组织系统
生长发育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
它并非是无限连续的现象。
在每一年龄阶段,某一部分快速成长,而另一部分则较缓慢的进行.不同的部分各自沿着一定的规律成长着。
但是均既有旺盛期也有衰减期。
因此,构成生物体的各部位或组织系统,不同的时期并非以同样的比率生长发育,直到成熟均如此。
一般而言,在幼小时期旺盛,逐步长大后而转到衰退或停止。
从脏器或组织系统的发育过程看,可分为以下四型。
1.一般型(I型):
包括肌肉、骨骼、身高、体重、颌面部均沿此型进行生长发育,呈“S"状进行。
2.神经系型(II型):
表现为脑、脊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颅底的生长发育也属此型,在6岁左右可以看出达到90%,以后逐步完成。
3.性器官型(III型):
以睾丸、卵巢等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为代表,与神经系统相反,在青春期以后,显示明显的生长发育。
4.淋巴系型(IV型):
以胸腺、淋巴等组织为代表,12岁左右达到顶峰,以后下降,20岁左右达到正常人的数值.
在以上沿着一定规律发育的曲线中,与口腔正畸学关系较密切的为一般型和神经系型。
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
(四)机体生长的快速期与慢速期
机体的生长发育时间、速度,既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也受营养、疾病等环境的影响,机体增长速度,并非随年龄而均衡增长。
因此出现快速期和缓慢期之不同。
出生快速期5、6岁缓慢期(女性10岁左右)青春发育期
男性12岁左右
(女性14~16岁)缓慢期(女性18~20岁左右)发育完成。
男性16~18岁男性24岁左右
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五)颅面部生长发育的研究方法
1.人体测量通过颅面某些固定点进行测量,用来研究颅、面、颌、牙等的生长发育.
2.组织切片主要是通过组织切片,对出生前胚胎颅面部的生长发育,进行观察和研究。
3.X线头影测量利用X光投照设备,拍摄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X线定位片,进行横向或纵向研究,测量比较和分析其点、线、面、角等测量项目在生长过程中的衍变情况;以便发现人群中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诊断和分析病例提供依据.近年来,已发展至计算机X线头影测量分析技术。
4.放射性同位素利用某种元素或化合物的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研究骨生长的体内标记方法,即将此种标记物注射到体内,一段时期后,用放射线自显影术或显微照相术在生长骨中显示出来。
5.种植体将金属小钉植入动物或人体生长期的颌骨中,然后照一系列的X线头颅定位片,以金属钉作为测量分析的参照点,以研究颌骨的生长发育。
Bjork于1955年首次在丹麦使用此方法.
颅面的生长发育
出生前的颅面发育
(一)出生前的颅面发育
1。
颅部的发育人类的颅骨是从膜性颅(结缔组织性)开始的.约在胚胎第3周时,头部开始形成.颅部由含脑的颅脑和含面的颅面组成。
在这两部分的交界处,则称为颅底部,胚胎头端形成前脑。
颅面的大部分,由前脑部形成。
颅基底软骨开始发育,以支持脑。
颅顶则为网状结缔组织膜,到胚胎第2个月,颅底软骨、颅顶与颊面结缔组织开始骨化。
软骨颅对面部的发育很重要.
2.面部的发育面部的发生是以外胚叶的一个被称做口窝或原口的浅凹陷为中心而开始的。
胚胎第4周时,构成面的7个突起出现,它们是由第一鳃弓形成的。
在胚胎第4周半时,口窝周围被突起包围.上界为额鼻突及中鼻突及两边的2个侧鼻突构成;下界为下颌突(2个);两侧为上颌突(2个)。
口窝就是未来的口腔。
在胚胎第4周末,额鼻突迅速向下伸展至左右上颌突之间;其末端被2个浅凹分成3个突起,中间的为中鼻突,两侧的为侧鼻突。
两个浅凹以后形成鼻孔.第6周时,中鼻突很快向下方生长,较侧鼻突快;其末端分化成了两个球状突。
2个球状突与两侧的上颌突各自联合组成上唇,中鼻突和侧鼻突与同侧的上颌突联合构成鼻翼及鼻梁。
上颌突与下颌突融合,一部分形成颊部,剩余部分为口腔,由此决定口的大小.中鼻突在深层中进行融合而产生:
①上唇的人中,②容纳4个上颌切牙的前颌骨部分和③形成三角形的硬腭前部(第一硬腭)。
下颌从第5周到第8周为止,正中部联合起来,形态更加清楚。
胚胎12周为止,形成眼睑和鼻孔。
硬腭的发育:
在上颌及上颌骨弓出现后,在第8周末由两侧上颌突的内侧面向中央长出一个侧腭突,其前半部分形成骨板,两侧融合而形成第二硬腭,并与中鼻突形成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