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x
- 文档编号:24225487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6.99KB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x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
2014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大纲整理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新时期合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要求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
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模块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2.2013年5月1日至2014年4月期间国内外重大时事
(二)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模块
1.教育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5)《教师资格条例》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
(8)《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及其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教师职业道德:
指的是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作用:
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劳动,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
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师德对教师起着调节和教育作用
所谓调节作用,指教师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能力;所谓教育作用就是教育教师正确认识和对待教师的职业,认识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利益关系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观念和判断力。
二、师德对学生起榜样和带动作用
榜样作用,在道德行为上,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
带动作用,包括教师所起的带头作用,纽带作用和思想政治品质的教育作用。
三、师德对社会起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
通过三个渠道表现出来:
通过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而影响社会道德;通过教师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2、对物质文明的推动作用
师德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精神力量,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工具,而人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是生产力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过教育的劳动者是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样的劳动者有助于扩大再生产。
在社会主义社会,教育以教育活动为中介,以自己的崇高师德为重要教育手段,通过培养“四有”新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教师道德是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的,同时它对社会经济条件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几个方面
(2)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
1.勤奋学习2.认真实践3.自我完善
(3)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4)《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
(三)教育学模块
1.教育学及其发展
教育学:
教育学是指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为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
发展:
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发展多样化阶段-理论化阶段
1、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孔子,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战国后期,《礼记》中《学记》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①“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②“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③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④“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启发式教学;⑤“学不躐等”即主张循序渐进。
2、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分三步:
①苏格拉底讽刺;②定义;③助产术。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所有人都应收同样的教育。
著作《政治学》。
3、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
近代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
主张取消封建等级教育、主张绅士教育。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他认为教育学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理论基础。
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美国杜威的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是现代教育的代表,主张教育为当下的生活服务,主张教育即生活。
他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中学。
还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第一个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教育及其发展
教育:
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发展:
古代教育: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
近代教育:
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
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者:
教育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
教育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
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4.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作用:
B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C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A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B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3)教育与科技文化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科学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新科技革命与教育:
新科技革命对教育改革的意义,教育观念的转变
5.教育与个体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
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点主要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发论:
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代表人物:
中国的孟子、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及学说:
中国的荀子,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因素:
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
作用: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遗传有称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又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成熟的标志:
生理方面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①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②对个体的发展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③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①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②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③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④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5、个体主观能动性具有目的性、指向性和程序性。
6.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
广义——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
功能(作用):
①导向作用;②激励作用;③评价作用。
价值取向:
对教育目的的价值进行选择时所具有的倾向性。
(2)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欠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详见后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
2.智育
(1)智育的意义
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智育的任务
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
(1)体育的概念: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
(2)体育的意义
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
②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3)体育的任务
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功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
(4)体育的内容
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5)体育的组织形式
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
②早操、课间操;
③课外体育锻炼;
④运动队训练;
⑤运动竞赛。
4.美育
(1)美育的概念
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和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
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
(3)美育的任务
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
(4)美育的实施途径
①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
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
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
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
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
①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3)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②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
教育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演变,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①教育主体确定;
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④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⑤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制度化的教育指向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代表人物有库姆斯、伊里奇。
(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8.教师与学生
(1)教师劳动的特点
特点A教师劳动复杂性B教师劳动的主观能动性C教师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D教师劳动的示范性E劳动成果地精神性
(2)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科专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综合能力素养(语言表达、班级管理、协调、自我调整与反思能力)
教师的素养: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
(3)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那么,教师也就应该具备时代要求,具备新课程所倡导、所希望的标准和素养,应实现几个转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者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①教师应该是服务者。
新课程强调“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就应该服务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服务。
②教师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第二,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③教师应该是学习者。
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必须要有专业发展的观念,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做终身学习的楷模。
④教师应该是研究者。
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走研究型的道路。
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教师的研究。
其次,教学行为的科学化需要教师的研究。
教师应成为研究者,从课堂中研究,从课程里研究,从方法上研究;在研究中充实,在研究中调节,在研究中提升。
⑤教师应该是合作者
现在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
作为教师,需要很好地和领导合作、和同事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
⑥教师应该是理想的追求者
一个没有理想的人,是不可能走得多远。
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也不可能走多远。
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是把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有理想的教师,他会把教师作为一个事业。
(4)学生的特点
本质特征(特点):
A发展性B有潜能C差异性D主动性E独立性
(5)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当代教师应具备学生观:
①学生是丰富、多样的人;②学生教学的中心;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④学生是为成熟的、发展中的人;⑤学生是能动的具有创造力的人
(6)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
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师生关系包括教育关系、人格关系、道德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新型师生关系的意义:
A有助于挖掘师生关系的潜在教育价值
B有助于改善师生的学校生活状态
C有助于师生道德人格的健康发展
D有助于师生追寻崭新的生命意义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A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B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要发扬教育民主D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
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②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③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9.课程
(1)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广义的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
特指某一门学科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意义:
A课程是某一类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B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C课程兼有计划、途径、标准的含义。
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
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程序和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课程类型:
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对课程的分类不同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2、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
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
3、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4、学科固有属性:
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5、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选修
6、课程呈现形式:
显性、隐形课程
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2)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课程标准:
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课程标准的结构:
1、说明部分:
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2、本文部分:
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和基本部分。
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3)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①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②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③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课改纲要》规定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均衡性”特征。
(4)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
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应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10.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
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教育的意义:
1、教学时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地形式
2、教学时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3、教学时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任务:
①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③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④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概念:
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
A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B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规律(特点):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③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④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3)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教学原则: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综合 福建 教师 招聘 考试 教育 综合 大纲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