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docx
- 文档编号:24224343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247.36KB
最新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docx
《最新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
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
中国罗非鱼:
21世纪的中国献给世界的鱼
论罗非鱼的全球消费、全球养殖、全球竞争和全球营销
樊旭兵北京海桥市场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0年11月8日至9日,笔者应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邀请,出席了在湛江举办的“第七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并做了题为《中国罗非鱼市场定位和营销战略》的主题演讲。
根据本次演讲稿和笔者在本次论坛了解到的相关信息,结合笔者对罗非鱼产业的思考,特写此稿,与业界和同行提供探讨罗非鱼产业未来的发展。
罗非鱼养殖是人类21世纪的必然选择
罗非鱼被称为“21世纪之鱼”,那么12世纪的水产行业是什么样的呢?
罗非鱼为什么在21世纪占有重要地位呢?
笔者认为,21世纪人类主要受几个方面的制约:
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已趋饱和。
据FAO对世界主要经济鱼类开发现状的评估:
全球约四分之一种群处于低度开发或适度开发状态,约一半种群被完全开发,另四分之一已经被过度开发或出于衰退状态。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充分开发,人类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水产养殖来提供水产动物蛋白。
水资源和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的日益减少。
中国和东南亚等全球主要水产养殖国家,也是近20年来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国家,都面临着工业化耗费大量水资源和挤占水产养殖水体资源的问题。
鱼粉资源产量有限。
受本国资源和捕捞配额限制,全球鱼粉产量在不断下降,从2006年以来鱼粉产量一直停留在500万吨徘徊。
主要鱼粉生产国秘鲁、智利、泰国、中国、日本、丹麦、挪威、冰岛、厄瓜多尔等国,纷纷发展本国的水产养殖业,供出口的鱼粉日趋减少。
鱼粉价格不断上升,并造成鱼粉使用逐步从畜禽饲料向水产饲料,从普通水产饲料向高档水产饲料转移。
60年代猪料和禽料分别占到鱼粉总用量的50%和48%,80年代猪料36%禽料60%水产料10%,2008年猪料31%禽料8%水产料59%。
当鱼粉价格高于10000元/吨时,鱼粉适用范围就缩减到特种水产饲料和乳猪饲料。
随着三文鱼、金枪鱼、军曹鱼、真鳕鱼、大比目鱼、大菱鲆等高档鱼类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未来高档水产饲料势必占用鱼粉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替代鱼粉的动物蛋白问题没有解决之前,普通水产养殖饲料中,添加鱼粉的比例势必越来越少。
同样地,水产饲料的其他主要原料豆粕、玉米和小麦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那些不依赖或较少依赖鱼粉等饲料原料的水产养殖品种势必受到全球的青睐,罗非鱼就是其中的一种。
中国水产养殖中70%是滤食性鱼类,即不需要投喂饲料就可以养殖出1800万吨的水产品,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有史以来,只有少数鱼类能成为区域性(在多个国家)消费的水产品。
比如鳕鱼(以真鳕和狭鳕为代表的各种鳕鱼)就曾经是整个西方世界消费最普遍的当家鱼类,为此英国和挪威之间还爆发过“鳕鱼战争”。
比如以“四大家鱼”为代表的鲤科鱼类,就是中国和东亚文化圈消费最普遍的鱼类。
但真正能称得上全球消费的水产品,笔者认为,到目前海水鱼里面恐怕只有三文鱼和金枪鱼,而淡水鱼里面恐怕只有罗非鱼和鮰鱼(鲶鱼)。
随着鳕鱼和金枪鱼等传统野生捕捞鱼类资源的逐渐衰退,养殖鱼类越来越成为人类水产品消费的主流品种,这其中尤其以海水养殖的三文鱼和淡水养殖的罗非鱼为代表。
罗非鱼作为杂食性的养殖鱼类,与肉食性的三文鱼养殖最大不同就是不用消耗大量宝贵的鱼粉。
目前中国的罗非鱼饲料中,大多使用价格较低廉的国产鱼粉,而且添加比例一般在5%左右,比起三文鱼饲料中大量使用优质鱼粉和30%左右的添加比例,罗非鱼对鱼粉的依赖相当低。
在鱼粉价格高的时候,罗非鱼饲料中甚至可以完全不用鱼粉而使用大豆蛋白等替代。
罗非鱼同时具备其他鱼类不具备的一些突出优势:
1)罗非鱼种间杂交可以自然发生。
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气候、温度、盐度和地域特点,选育出各种不同的杂交品种。
全世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养殖罗非鱼。
3)罗非鱼可以适合几乎所有的淡水、半咸水和海水养殖系统,包括池塘、网箱、水库、湖泊、河流、循环水系统等等,并可以与南美虾、鳙鱼和鳖等其他品种混养。
4)罗非鱼养殖技术成熟、生长速度快、养殖成本低廉。
每公斤成鱼平均养殖成本只有1美元/公斤。
只有越南鲶鱼和中国四大家鱼中的鲢鱼养殖成本比它更低。
低廉的养殖成本,使罗非鱼成为全球老百姓都可以“吃得起”的“人民的鱼”。
5)罗非鱼肌间刺很少且容易去除、罗非鱼是白肉鱼且味道中性、加工鱼片出肉率较高(平均33%)、加工后的鱼片非常接近(西方习惯的)鳕鱼鱼片、整鱼又适合世界各地的各种烹饪方法、罗非鱼肉没有宗教上的食用禁忌,无论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都很容易接受罗非鱼。
罗非鱼能成为全球消费的水产品,具有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宗教、不分年龄、不分性别的特点。
正是罗非鱼这种“万金油”式的特点,使其在世界各地短短几十年内迅速发展起来。
“没有特点”正是罗非鱼“最大的特点”。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全世界各国(不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都在不断扩大,因此给出一个全球穷人(中等以下收入者)的未来食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笔者观察全球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现状,这里提出“21世纪全球穷人食谱”:
大豆、豆油、豆奶及豆制品(植物蛋白植物和油脂)、鸡肉(动物蛋白)、罗非鱼(鱼蛋白)、南美虾(虾蛋白)。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这些产品都具备几个重要的共同特点:
1)全球生产、全球消费;2)生产成本低廉、生产条件宽泛、生产技术成熟;3)都有成熟的大型农业企业参与甚至主导,产品质量稳定可靠;4)产品形式简单、容易标准化、烹饪和食用方法多元化、不分地域民族宗教年龄和性别;5)都是种植或者养殖的,没有一种是依赖于野生资源的。
由于罗非鱼上述的特点,人们认为罗非鱼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养殖)鱼类之一,有人因此称罗非鱼为“21世纪之鱼”、“未来之鱼”。
2010年全球罗非鱼养殖年产量已经超过300万吨。
当然,与中国目前鲤科鱼类养殖年总产量1600万吨相比,罗非鱼产量短期内是无法超越的,但超越中国目前最主要养殖鱼类如草鱼(370万吨,2008年)和鲢鱼(320万吨,2008年)的产量将指日可待,因为中国近年来鲤科鱼类的养殖产量在不断下滑。
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趋势图(FAO数据)
1990年代以来全球养殖罗非鱼产量变化图(分国家)
2004-2008全球养殖罗非鱼产量变化图(分国家)
产量(吨)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中国
897300
978000
1110000
1133611
1110298
印度尼西亚
169310
169310
200000
206904
308000
埃及
220000
240000
250000
280000
290000
菲律宾
122277
122277
185000
241183
250000
泰国
100000
120000
130000
180000
190000
墨西哥
90000
9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巴西
69078
86400
100000
100000
100000
中国台湾
90000
90000
72581
73000
75000
越南
25000
54487
60000
65000
70000
孟加拉国
25000
30000
40000
50000
67000
哥伦比亚
40000
40000
38656
40000
43000
厄瓜多尔
35000
35000
36000
36708
39000
马来群岛
0
15000
20000
32023
35000
洪都拉斯
15000
15000
30000
30000
34000
哥斯达黎加
17000
17000
20000
20000
22000
古巴
39000
39000
20000
20000
20000
美国
9200
9000
9000
9200
9200
其他
40000
40000
40000
40000
40000
合计
2003165
2190474
2461237
2657629
2802498
罗非鱼在全球市场的定位和竞争
既然罗非鱼这么重要,那它在全球水产品市场中的地位和与其他水产品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呢?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罗非鱼全球定位主要是两个:
一是主要替代西方传统的海水白肉鱼(鳕鱼类)而成为淡水白肉鱼的代表,尤其是白肉鱼片的消费。
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海水鱼中的(野生)阿拉斯加狭鳕和淡水鱼中的(养殖)鮰鱼/鲶鱼、(野生及养殖)尼罗鲈是罗非鱼的主要竞争产品。
二是部分替代东方传统的当家鲤科鱼类而成为当家淡水鱼类的代表。
从这个角度看,在有着悠久鲤科鱼类(包括四大家鱼和鲤鱼鲫鱼等)养殖和消费历史的中国、日本、东南亚以及东欧和俄罗斯,罗非鱼将成为鲤科鱼类的主要竞争产品;在没有鲤科鱼类养殖和消费历史的北美、欧洲、南美,罗非鱼将是鲜活淡水鱼消费市场的新进入者;在罗非鱼的故乡非洲和中东,罗非鱼是需要恢复生机焕发昔日光彩的“非洲的尼罗河之鱼”。
罗非鱼:
从历史中走来的鱼
罗非鱼(Tilapia),隶属于鲈形目、鲈形亚目、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亦称丽鲷科、丽鲷属)。
该属约有700多种,自然分布遍及非洲内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淡咸水海区,向北分布至以色列及约旦等地。
罗非鱼是世界上养殖历史最悠久的鱼类之一。
距今4000年前的埃及古墓中就出土过描绘罗非鱼池塘养殖的浅浮雕。
当时养殖的品种是尼罗罗非鱼。
罗非鱼在古埃及是如此重要的鱼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都有关于罗非鱼的专用符号。
罗非鱼不仅仅是古埃及人重要的食用鱼类,也是当时非洲许多国家和东地中海国家人们喜欢的鱼类。
据说古希腊人就是罗非鱼的狂热爱好者,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将罗非鱼命名为“尼罗河之鱼”(Tilapianiloticus)。
罗非鱼也是基督教神话的一部分,传说罗非鱼是十二使徒之一的圣彼得捕获的。
在英文中,那些身上带有某种深色斑点的罗非鱼又被称为“圣彼得之鱼”,据说那是圣彼得抓鱼时留在鱼身上的指印。
圣经中说罗非鱼是上帝赐给普罗大众的食物。
罗非鱼的传说还出现在以色列的加利利海(SeaofGalilee)地区,加利利海不是海,而是巴勒斯坦北部山区的一个淡水湖,那里是加利利罗非鱼(Sarotherodongalilaeus)的原产地,当地渔民捕捞罗非鱼也已有数千年历史。
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品种的升级换代
中国大陆罗非鱼养殖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非常迅速。
2009年全球罗非鱼养殖产量超过300万吨,其中中国养殖产量为12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加工和出口国家。
回顾一下罗非鱼养殖品种在中国的升级换代,可以看出罗非鱼产业短短几十年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
我国最早引进的第一代罗非鱼是莫桑比克罗非鱼。
1956和1957年分别从泰国和越南引入我国广东省试养,因此又被称为“越南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个体小、生长慢,上市时往往才不到200克,被人们称为“土罗非鱼”,目前养殖的莫桑比克罗非鱼经过育种选育,个体也比以前有了明显增大。
第二代:
尼罗罗非鱼。
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并逐渐在华南地区推广开来。
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相比,尼罗罗非鱼生长较快、个体较大。
但弱点是生长到150克就性成熟并交配,20多天就繁殖一次,这样的鱼总是“长不大”,也不是非常理想的养殖品种。
第三代:
为克服前两代罗非鱼的缺点,鱼类育种专家开始尝试杂交罗非鱼。
奥尼罗非鱼就是这样一个优良的杂交品系,是用奥利亚罗非鱼的雄鱼和尼罗罗非鱼的雌鱼杂交(因此被命名为奥尼罗非鱼)而成,这样产下的罗非鱼雄性率达到90%,兼具了尼罗罗非鱼生长快的特点,又克服了尼罗罗非鱼繁殖过快的缺点,成为广受欢迎的养殖品种。
福寿鱼也是另外一个杂交品系,是珠江水产研究所在1978年,以从泰国引进的雄性尼罗罗非鱼为父本,与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品系。
但由于特性不如奥尼罗非鱼,目前已经较少养殖。
第四代:
吉富(GIFT)罗非鱼。
这是一个典型的单品种优势杂交品种,是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ICLARM)等机构通过对原产非洲的四个尼罗罗非鱼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亚洲比较广泛养殖的尼罗罗非鱼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进行杂交选育的、目前最优良的罗非鱼杂交品系。
GIFT不是一个品系的名称,而是“基因改进养殖罗非鱼”(GeneticallyImprovedFarmedTilapia)的英文缩写。
吉富罗非鱼1994年由上海水产大学李思发教授从菲律宾ICLARM引进中国,并在中国形成新的品系“新吉富”。
与当时国内养殖的其他罗非鱼品系比较,吉富罗非鱼生长速度快30%、耐盐性高,适合咸淡水养殖,但雄性率不高。
目前,吉富罗非鱼已经成为东南亚和中国养殖最广泛的罗非鱼品系,中国南方养殖的罗非鱼,吉富罗非鱼产量占到70%。
第五代:
第五代罗非鱼育种有主要两个发展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吉富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进一步杂交的优势品系----吉奥罗非鱼(超雄罗非鱼)。
该品系主要是在保持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快、个体较大的优良特性的同时,利用雄性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优势,保持子一代的高雄性率(97%-98%)。
杂交出来的罗非鱼在国内被称为“吉奥罗非鱼”,目前主要是厦门鹭业公司在选育。
第二个方向是吉富罗非鱼品系的进一步优化。
这个方向主要是挪威吉诺玛(GenoMar)集团公司和其在中国海南的独资企业海南吉富罗非鱼有限公司在选育。
GenoMar是全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非转基因)鱼类杂交育种公司,挪威三文鱼就是该公司首先在全球杂交育种成功的。
吉诺玛公司是全球唯一接手菲律宾ICLARM罗非鱼品系的公司,从1999年接手第10代吉富罗非鱼品系起,每年更新一代。
与其他吉富罗非鱼品系相比,“吉诺玛吉富”的特点是:
1)品系最纯正,2)品系选育历史最长、最完整,3)运用DNA基因技术选育。
因此与其他吉富罗非鱼和其他杂交罗非鱼相比,其生长优势和出肉率优势比较明显。
“吉诺玛”罗非鱼目前开展多个方向的育种:
生长速度、出肉率、抗病力、耐应激与存活率。
吉富罗非鱼品系不是特别强调高雄性率。
另外,有着挪威吉诺玛背景的宝路水产公司的“宝路吉富”、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世界鱼类中心(WorldFishCenter)的吉富罗非鱼等,都是各具特色的吉富罗非鱼体系。
罗非鱼未来育种趋势:
1)抗病力:
随着养殖水域压力不断增大,罗非鱼养殖水域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病害频发,因此高抗病力品种(如抗链球菌病)的选育成为未来重点。
2)耐盐性:
半咸水和海水养殖的罗非鱼无论在口感、还是在市场价格上都明显优于淡水养殖罗非鱼。
李思发教授用尼罗罗非鱼(“新吉富”品系)与萨罗罗非鱼(高耐盐性品种)杂交得到的“吉丽罗非鱼”就是专为海水养殖(盐度>15‰)选育的品种,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推广。
3)耐寒性:
目前我国罗非鱼主要养殖区域在华南,要进一步扩大罗非鱼在北方的养殖,就需要培育耐寒性的罗非鱼品系。
其他罗非鱼品种:
1)奥利亚罗非鱼:
又称蓝罗非鱼、紫金彩鲷。
1981年由广州市水产研究所和无锡淡水研究中心先后通过香港从台湾引进,1984年起逐步向全国推广,多作为奥尼杂交罗非鱼的父本使用。
奥利亚罗非鱼的抗寒、抗逆、抗病力强,耐盐度高达50‰。
2)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
又称非洲鲫鱼,原产于非洲的坦尼喀湖,1978年由长江水产研究所从尼罗河引进,多作为奥尼杂交罗非鱼的母本使用。
3)红罗非鱼:
是莫桑比克罗非鱼、或者是以色列尼罗罗非鱼的突变种。
鱼体为红色(受中国消费者喜欢)、生长快、个体大、产量高、效益好,价格可以与中档海水鱼媲美。
我国大陆1973年由珠江水产研究所从日本引进试养,1981年从台湾重新引进红罗非鱼进行选育。
在罗非鱼育种和养殖方面,以前我国台湾一直比大陆具有领先优势,大陆的很多罗非鱼品系都是直接引进自台湾。
台湾的罗非鱼引进,始于1945年吴振辉和郭启彰先生从日本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因此在台湾也被称为“吴郭鱼”。
1963年唐允安先生从非洲引进吉利罗非鱼(TilapiaZilli),1966年引进尼罗罗非鱼,并于1969年用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率先培育出杂交品系福寿鱼。
1968年在台南县发现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1974年自以色列引进奥利亚罗非鱼,1981年自哥斯达黎加引进贺诺奴罗非鱼,1981年自沙特阿拉伯引进高耐盐度的斯皮路勒罗非鱼,1996年奥尼罗非鱼杂交成功。
罗非鱼全球养殖和加工竞争:
鱼片比例越来越高、中国卖价最低、印尼利润最高
世界各国和地区生产成本的比较(美元/公斤)
国家和地区
估算生产成本
国家和地区
估算生产成本
中国大陆
0.70
墨西哥
1.00
菲律宾、印尼
0.80
中国台湾
1.05
巴西、厄瓜多尔、泰国
0.85
美国
2.00
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
0.90
加拿大
2.10
(陈思行2007)
从养殖成本看,中国养殖成本全球最低。
由于美国和加拿大养殖成本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因此美国和加拿大的罗非鱼养殖一直无法发展,美国最终成为主要的罗非鱼进口国,而亚洲和中南美洲国家成为主要的罗非鱼出口国。
主要罗非鱼养殖国家向美国出口:
主打产品出口量/全部产品出口量比例(%)
主打比例(%)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Jan-Aug10
中国大陆
冷冻鱼片
47%
59%
61%
73%
76%
77%
84%
中国台湾
冷冻整鱼
90%
89%
85%
84%
86%
84%
87%
厄瓜多尔
冰鲜鱼片
98%
97%
98%
96%
92%
89%
92%
印度尼西亚
冷冻鱼片
100%
97%
96%
100%
98%
100%
100%
洪都拉斯
冰鲜鱼片
100%
100%
100%
92%
98%
92%
98%
哥斯达黎加
冰鲜鱼片
100%
97%
100%
97%
100%
98%
96%
以各国向美国出口产品结构看,中国大陆逐渐从冷冻整鱼的供应国转变为冷冻鱼片的供应国,中国台湾一直是冷冻整鱼的供应方,印度尼西亚一直是几乎全部出口冷冻鱼片,中南美三国一直是几乎全部出口冰鲜鱼片。
整个美国市场也是绝对以加工好的鱼片为主,整鱼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说明美国罗非鱼市场主要以鱼片形式出售,并主要替代鳕鱼片等产品。
欧洲等市场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主要罗非鱼养殖国家向美国出口罗非鱼片价格比较(美元/公斤)
出口方
产品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Jan-Aug10
中国大陆
冷冻鱼片
3.03
3.01
3.04
3.07
4.25
3.61
3.68
中国台湾
冷冻鱼片
3.30
3.51
3.89
4.16
5.17
5.35
4.93
厄瓜多尔
冰鲜鱼片
6.30
6.37
6.41
6.31
6.48
6.36
6.35
哥斯达黎加
冰鲜鱼片
5.57
5.65
6.14
6.47
7.36
7.34
7.68
印度尼西亚
冷冻鱼片
4.71
4.89
5.04
4.99
5.84
6.45
6.87
洪都拉斯
冰鲜鱼片
5.86
6.29
6.58
6.52
7.40
7.93
7.83
以各国向美国出口价格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大陆的冷冻罗非鱼片价格比中国台湾还要低30%。
厄瓜多尔冰鲜鱼片比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价格更有竞争力,因此占据着美国冰鲜罗非鱼片的主要市场份额。
这里特别值要提到的是印度尼西亚的冷冻罗非鱼价格,要远远高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的价格,与冰鲜罗非鱼片的价格基本相当。
尤其是2009年以后,印尼的冷冻罗非鱼片价格大幅度提升,甚至高于厄瓜多尔生产的冰鲜罗非鱼片,而印度尼西亚的罗非鱼养殖成本并不比中国高多少。
这主要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和加工企业RegalSpringsTilapia公司(在印度尼西亚和洪都拉斯都有生产基地,下面会详述)的产品质量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
这是一个生动的实例,说明高品种的产品(即使是冷冻产品)也可以在市场上得到认可。
这提醒中国罗非鱼业者:
冷冻罗非鱼在美国市场也是可以卖出冰鲜罗非鱼价格的,关键看你的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以及你公司的品牌。
美国市场的另外一个有趣现象是:
美国本土养殖鮰鱼的冷冻鱼片价格与冰鲜鱼片的价格是基本一样的,而冷冻罗非鱼片的价格去大大低于其他竞争产品。
美国市场鮰鱼和罗非鱼价格趋势对比图
作为美国市场冷冻罗非鱼整鱼和冷冻罗非鱼片70%消费量的供应国,中国可说是“功不可没”。
但反过来思考,如果中国提高罗非鱼质量、加强罗非鱼品牌,使中国的冷冻罗非鱼片卖出美国冷冻鮰鱼片的价格,也不是不可能吧。
金融危机不是中国罗非鱼价格下滑原因,恶性竞争和缺乏品牌才是原因
中国近年来罗非鱼出口价格一直维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国内很多人认为2009年依赖,受金融危机影响采购商在压低报价,出口价格一直上不去。
但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真正影响出口价格的不是金融危机。
看一下出口美国的价格,三大鲜鱼片供应国厄瓜多尔、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到岸价格与2008年相比没有明显差别,洪都拉斯的价格在2009年和2010年还略有上涨。
冻鱼片的第二大供应国印尼、条冻鱼的第二大供应地区台湾,虽然出口量与2008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到岸价格有所增长,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增长幅度还很大。
只有我国出口的冻鱼片和条冻鱼到岸平均价格在明显下降,同样是遭受金融危机,出口相同的市场,结果完全不同。
所以金融危机不是导致低价的真正理由。
对于罗非鱼这类价格低廉的产品,笔者一直认为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区别看待。
对于欧美国家,反而会扩大其需求,具有一定的反周期性,这是因为欧美消费者会在金融危机期间收入下降,转而购买价格便宜的替代产品。
如后面谈到的比罗非鱼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鲶鱼,金融危机后欧美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
但对于俄罗斯这样的市场,金融危机使国民收入大幅度下降,他们真是“穷得叮当响”,因此2009年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罗非鱼和越南鲶鱼市场大幅度萎缩。
罗非鱼加工能力过剩和外销比例过高是价格过低的重要原因。
全国罗非鱼年加工能力超过150万吨,但2009年实际加工量仅有70多万吨。
由于产能过剩,企业间争抢订单、竞相压价、恶性竞争、包冰过厚等问题严重,导致国际市场信任度下降,价格越来越低,我们的加工厂仅是在为别人无偿劳动,未来受到贸易壁垒制裁的风险在加大。
造成产能大量过剩的原因,既有地方政府缺乏规划、盲目扶持本地企业投资大型罗非鱼加工企业,也有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大跃进”思维作祟。
迟迟不开发国内市场、高度依赖出口也是出口下滑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中国罗非鱼内销比例不是在上升而是在下降。
产量
出口量
内销量
内销比例
(万吨)
(万吨,折合原料)
(万吨)
2006年
111.1
38.6
72.6
65.3%
2007年
113.4
57.8
55.5
49.0%
2008年
111
60.6
50.4
45.4%
2009年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中国 罗非鱼 市场 定位 营销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