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4224290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274.67KB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x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方案》
(征求意见稿)要点
规划单位:
市规划委房山规划分局
编制单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
第1条规划背景
2005年北京市政府审批通过了《房山新城规划》,2006年房山区政府制定《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良乡地区的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地名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于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具有重要的传承作用。
同时,地名也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对于公共生活具有引导性、标识性、纪念性等重要作用。
在北京市,地名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使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地名管理与城市规划建设同步,满足公众对于新建地区地名使用的要求,体现良乡的历史文化特色,特编制本规划。
房山区是北京市规划委确定的地名规划编制首批试点单位之一。
第2条指导思想
1、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
立足于完善区域的地名标识系统,改善区域的发展环境,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2、体现城市规划的要求。
突出区域的城市职能,符合自然地理特征,与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相协调。
3、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
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体现区域的文化特色。
4、体现区域居民的意愿。
尊重居民的风俗习惯,体现美好的生活愿望,方便居民记忆和使用。
第3条规划原则
1、构建地名体系。
体现城市地名的规范化、层次化、系列化,建立与区域职能及道路系统相协调、主次分明、层次清晰的地名体系。
2、延续并修正现有地名。
总结现有地名特征,延续区域地名特色,建成区地名以补缺、匡正为主,保持地名的稳定性,确需修改的地名应征求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意见。
3、优先利用历史地名。
命名时区域重要历史地名优先利用。
将有重要意义的历史地名加以传承,并融入地名体系的框架;将一般性的历史地名有选择分层次地加以利用;以原名原地利用为基础,必要时加以变通。
4、突出地名的识别性。
以好找易记、简短易读、名实相符、雅俗共赏为原则,方便广大群众使用和流传。
第4条规划依据
1、《地名管理条例》
2、《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3、《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5、国家强制标准《地名标牌.城乡》(GB17733.1-1999)
6、《房山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
7、《北京市房山新城中心区(良乡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5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房山新城良乡组团的规划范围,即北至南水北调绿化隔离带,西至京石高速公路,东至小清河,南至六环路。
总面积4393.04公顷。
第6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
2008年-2020年
近期:
2008年-2010年
远期:
2011年-2020年
第7条历史地名保护
良乡自秦代始为县城,因“人、物俱良”而得名,县治位于今大石河畔(古称圣水)的窦店镇西部。
今良乡地区自西汉至魏,为广阳县所在地,县治位于今长阳镇西部(广阳城遗址地下文物埋藏区),广阳县自北齐时不再设置。
自五代时今良乡地区筑城池,称盐沟(今刺猬河)城,自辽代起良乡县治迁入此地,历经金、元、明、清及民国。
良乡县城具有京畿辅城、交通咽喉的历史地位,并伴丰富的物产、发达的商贸和优良的教育文化传统,可谓商茂物丰、教育优良。
新中国成立时的良乡老城系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创筑,体现了中国县城的一般规制。
房山地区历史悠久,人物俱良。
文物古迹甚多。
自古重视教化。
房山地区元代就设立了古代最高学府文靖书院,后有云峰书院、卓秀书院。
有“冀北夫子”霍原等一代名师。
有文庙、文昌阁、关帝阁、魁星阁、钟秀高等小学等文化设施。
房山物产丰富。
古代曾经是盐码头,煤业一度兴盛,盛产“汉白玉”等大理石,良乡板栗、核桃、稻米、大枣、京白梨等声名远扬。
有龙乡、盐沟、煤城、石乡、板栗之乡的美誉。
1、良乡历史地名特征
历史地名本身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珍贵的历史地名具有独有的地域特征。
(1)反映城池特征的地名
良乡老城有四个城门,东曰迎曦,西曰宝成,南曰就日,北曰拱辰。
对应城门的十字大街,称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城中心称大角。
城门外称南关、大南关、西北关、东关、北关等。
关于广阳县城记录较少,但有南广阳城、北广阳城以示纪念。
这些地名均反映了以交通方位和自然天象命名的特点。
(2)反映京畿辅城的地名
金道陵及瑶光台,“道陵瑶光”曾入燕京八景。
清明代军屯元武屯,清乾隆帝亲自到城外劳师的郊劳台,清代皇家行宫所在地黄辛庄、旗庄黄管屯等。
(3)纪念历史人物的地名
望诸君墓为战国名将乐毅之墓,因此命名乐毅路。
相传罗府街为隋末名将罗艺的府邸花园所在地,燎石岗也与北宋名将杨继业和孟良、焦赞的传说有关。
(4)反映区域特征的地名
良乡老城内外地名反映了城市设施的特点和区域特色,如署前街、饮马井、达礼胡同、楸树街、白房子、梨村、梅花庄、松树街、鱼儿沟等。
2、历史地名保护名录
历史地名的保护分为原名保护、变通利用、选择性保护三种方式。
原名保护是指应该永久地以原有名称保护的地名,应该用于该地方道路、居住区或公园、绿地、桥梁、车站等公共设施命名。
变通利用是指可以在历史地名的含义上可以派生取意的地名。
选择性保护是指可以择优、择位保留一部分的历史地名。
(见附件一、表1)
第8条现状地名特征
现状地名既能反映城市的历史记忆,也能反映不同时期对未来发展的愿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设施的建设,命名了一些新的道路名。
九十年代以后,以“古城逢春、百花争艳”为主题,对一些老地名进行了更名,形成了历史地名与新地名交相辉映的地名体系框架。
新中国成立后的良乡地名有三个主题:
一是发展了历史地名的天象主题,如以长虹、辰光、阳光、月华等命名主干道;二是以花卉树木为主题,如百花、白杨、银杏、翠柳、梅花、松林等命名主次干道,以及荷花、玉竹、国槐等命名支路;三是以职能命名,如以政通、体育场、保健、建设等命名次干道和支路。
公路一般是采取以起止点各取一个字组词的方式命名。
(现状保留地名见房山区良乡城地名规划综合图方案一,黑色字体为现状地名)
第9条规划体系框架
良乡是历史悠久的古城,“人物俱良”是“良乡”地名的缘由。
本次地名规划继承“良乡——人物俱良”这一主旨,以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城市规划功能为主线,形成“长阳家园、商茂政通、学园卓秀、物华天宝”的分区主题,并结合历史地名和城市功能创意形成完整统一的地名体系。
四个片区要优先、分层次保护和利用好历史地名资源,新建片区重点考虑城市职能或产业特色。
道路通名原则:
老城内道路、街巷以大街、胡同、巷命名,老城外南北方向、东北——西南方向道路通名为大街、街;东西方向为路。
道路等级命名原则:
公路在规划区内视为主干道,两侧单位密集的路段,可独立命名。
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命名应层次清晰。
主干道、次干道应独立命名,支路可独立命名,也可从属主干道、次干道命名。
老城区街、胡同下均可设巷。
第10条长阳片区命名方案
长阳片区是以居住为主的综合发展区、生态居住区,现已建成多处现代化居住小区。
历史上是汉广阳城所在地,历史悠久。
长阳片区以“良乡——长阳家园”为主题,体现历史悠久、生态宜居的区域特色,保留和利用重要历史地名,体现生态居住区的职能。
(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2)
主干道:
长于路过境路段命名为长于北大街。
次干道:
东北—西南方向次干道命名为长阳大街。
北部东西向次干道穿越篱笆房村,命名为篱笆园路。
京良公路过境部分,因连接良乡与大兴,命名为兴良西/东路。
公园北侧的东西向次干道命名为公园北路。
主要支路:
长阳大街两侧支路命名为长阳西/东街。
调整地名:
圣水东路调整为昊天西路。
第11条商贸中心片区命名方案
商贸中心片区是房山区的行政、商贸和文化中心,也是良乡老城所在地,格局保留较好。
历史上商贸、教育发达,文物古迹较多。
现状地名采用历史地名、天象、花卉树木和职能命名原则。
商贸中心片区以“良乡——商贸政通”为主题,体现商贸繁盛、政通民丰的区域特色。
大部分道路已经命名,对几条次干道进行补充性命名。
(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3)
主干道:
苏庄大街。
次干道:
星光路,从月华大街。
民丰路,与政通路呼应。
常庄路利用地名原点。
刺猬河两岸道路命名为刺猬河西/东街。
调整地名:
因良乡地区规划范围调整,将昊天南大街、百花南大街、揽秀南街南延到交驰路。
将阎村南街调整为太平庄南路;罗府街西延到西潞南大街。
第12条高教园片区命名方案
高教园片区是东部新的城市中心,是良乡大学城所在地,具有教育研发、文化传媒、娱乐休闲等功能。
高教园片区命名以“良乡——学园卓秀”为主题,体现高教发达、风光秀美的区域特色,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保留重要地名原点,并结合高教园区职能和新城市中心职能命名。
(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4)
主干道:
长于路以长虹东路为界,分段命名为长于大街、长于南大街。
次干道:
南北向次干道大学城范围分别命名为:
学园北街/南大街、卓秀北/南街。
东部新区命名为:
阜盛街。
小清河边路命名为清苑南/北街。
东西向次干道命名为:
文昌西/东路、汇商西/东路。
主要支路:
南北向支路学院北街西侧为书院街。
阜盛街两侧为阜盛西/东街。
东西向支路以地名原点命名为水碾屯路、于管营路,以及明理西/东路。
调整地名:
依据规划范围调整,将主干道阳光南大街南延到交驰路,辰光东路、良乡东路、长虹东路、白杨东路东延到清苑北/南街。
第13条物流园片区命名方案
物流园片区是首都西南物流基地,交通便利,以物流、工业和商务为主要职能。
已命名道路采用了植物、天象和职能系列。
物流园片区以“良乡—物华天宝”为主题,体现物产丰富、物流通畅的区域特色,充分利用地名原点和文物古迹,同时体现物流中心职能。
(规划路名表见附件一、表5)
次干道:
利用文物古迹和地名原点,命名为黑古台街、元武屯路、富庄西/东路、肖庄路。
六环辅路命名交驰,古意交通发达。
主要支路:
以物华西/东路、天宝西/东路命名东西向支路。
以良乡古代特产和北方植物命名红枫街、栗香路。
调整地名:
将良官大街和昊天南大街的起至点南延到交驰路。
第14条河流、公园、桥梁命名方案
河流保留原有地名:
哑叭河、刺猬河、小清河。
第二方案是将哑叭河改为雅河。
北部公园命名为广阳公园,纪念汉广阳城。
东部大学城公园建议命名为卓秀公园,纪念卓秀书院。
规划范围内的河流哑叭河、小清河、刺猬河上的桥梁依据穿河道路名称、地名原点、附近文物名称命名。
(命名方案见附件一、表6、7、8。
)
规划编制过程的说明及相关建议
本次规划编制历时一年半,先后制定了六版方案。
主要编制过程如下:
1、开展了现状地名调查,调查道路街巷(旧城胡同):
339条;文物资源:
12项;村庄及地名原点:
45个;河流:
4条;传说故迹:
8项。
撰写了《房山区良乡城现状地名调查专题报告》
2、开展了历史地名研究工作,撰写了《房山区良乡城历史地名研究专题报告》
3、形成规划初步方案后,先后征求区政协、人大,区民政、交通、公安、市政、文物、大学城管委会等相关单位意见,先后五次修改规划方案。
4、多次咨询专家意见,并召开了专家论证会,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5、向街道乡镇发放了200份公众问卷。
6、经房山区新城管委会和房山区区政府办公会审议,议定进一步广泛征求公众意见,根据公众意见再作修改后可公布实施。
针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调整拱辰街道办事处名称。
调查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居民强烈反映,老城内“良乡”地名运用不突出,“良乡在哪里?
”的问题被公众质疑,要求将拱辰大街改为良乡大街。
考虑到拱辰大街地名已被部分群众接受,更改将给群众和两侧单位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根据城市规划确定的良乡组团职能,建议将京石高速(圣水北大街)与拱辰北大街相交的立交桥命名为“良乡桥”;同时将“拱辰街道办事处更名”为“良乡街道办事处”。
二是推荐方案一为规划方案。
规划编制过程中地名命名方案进行了五次调整。
经多次论证和反复征求意见,部分地名提出了两套方案。
两个方案差别较大的是商贸中心区,第二方案建议恢复老城内十字大街,并以城门名命名城门外大街,涉及调整主次干道路名7条。
对居民及两侧单位影响较大,行政成本较高。
我们推荐方案一。
附件一:
规划路名表
附件二:
规划方案二要点
附件三:
规划编制的参考资料列表
附件一:
表1:
历史地名保护名录表
地名
属性
形成年代
位置
现存状况
保护方式
良乡
县城名
秦/辽
窦店西/今良乡
新城组团和道路名
原名保护
昊天
古塔名
辽
商贸中心片区
古塔和道路名
原名保护
广阳、南/北广阳
县城名
汉
长阳片区
地下埋藏区、村庄
原名保护
长阳
村庄名
明
长阳片区
镇区名
原名保护
拱辰
城门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迎曦
城门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未利用
原名保护
就日
城门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未利用
原名保护
宝成
城门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未利用
原名保护
大角
老城中心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汽车站名
原名保护
北关、南关、
老城关厢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大(小)南关、西北关、东关
老城关厢及村庄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和村庄名
原名保护
署前街
道路街巷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真武庙街
道路街巷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罗府街
道路街巷名
辽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达礼胡同
道路街巷名
清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饮马井
道路街巷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道路名
原名保护
固节(驿)
驿站名
清
商贸中心片区
未利用
原名保护
郊劳(台)
文物名
清
物流基地
变通利用
原名保护
元武(屯)
村庄名
明
物流基地
未利用
原名保护
乐毅(望诸君)墓
墓地名
战国
物流基地
道路名
原名保护
黑古台
村庄名
明
物流基地
村庄名
原名保护
黄管屯
村庄名
清
长阳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黄辛庄
村庄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鱼儿洼
村庄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梅花庄
村庄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后店
村庄名
清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纸房
村庄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变通利用
文靖书院
书院名
元
良乡城外
未利用
变通利用
云峰书院
书院名
明
良乡城外
未利用
变通利用
卓秀书院
书院名
清
商贸中心片区
未利用
变通利用
东杨庄
村庄名
明
商贸中心片区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富庄
村庄名
明
物流基地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篱笆房
村庄名
明
长阳片区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梨村
村庄名
明
物流基地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鲁村
村庄名
明
物流基地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水碾屯
村庄名
明
高教园片区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于管营
村庄名
清
高教园片区
村庄名
选择性保护
表2长阳片区规划路名表
编号
规划名称
方向
起止点
命名依据
北-主-1
长于北大街
南-北
圣水北大街-广阳东路
从公路起止点
北-次-1
长阳大街
东北-
西南
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
从长阳一村、二村地名原点
北-次-2
篱笆园路
东-西
长阳西街-长于北大街
从地名原点篱笆房村,明以前成村,建篱笆为院墙
北-次-3
兴良西路
东-西
圣水北大街-广阳北大街
从过境公路名
北-次-4
兴良东路
东-西
广阳北大街-长于北大街
同上
北-次-5
公园北路
东—西
长阳西街—长于北大街
从公园
北-支-1
长阳西街
东北-
西南
圣水北大街-公园北路
从长阳大街
北-支-2
长阳东街
东北-西南
圣水北大街-近兴良东路
同上
表3商贸中心片区规划路名表
编号
规划名称
方案一
方向
起止点
命名依据
南-主-1
苏庄大街
南-北
月华大街-长虹西路
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得名
西-次-1
民丰街
西北-东南
政通西路-月华大街
取政通民丰之意,与政通西街呼应
西-次-2
星光路
东南-西北
圣水大街-长虹西路
从天象系列,与月华大街呼应
西—次—3
常庄路
西北-东南
良官大街—阳光南大街
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
西-次-4
刺猬河东街
沿河东岸
圣水大街-交驰路
从刺猬河
西-支-1
刺猬河西街
沿河西岸
圣水大街-交驰路
从刺猬河
表4高教园片区规划路名表
编号
规划名称
方案一
方向
起止点
命名原则
东-主-1
长于大街
南-北
广阳东路-长虹东路
从公路名
东-主-2
长于南大街
南-北
长虹东路-交驰路
从长于大街
东-次-1
学园北街
南-北
吴店沟-长虹东路
从高教园大学汇集之意
东-次-2
学园南街
南-北
长虹东路-交驰路
同上
东-次-3
卓秀北街
南-北
广阳东路-长虹东路
取良乡古代书院“卓秀书院”之名
东-次-4
卓秀南街
南-北
长虹东路-揽秀南街
同上
东-次-5
阜盛大街
南-北
广阳东路-“斜街”
从东部新的城市中心职能,取发达繁盛之意
东-次-6
清苑北街
南-北
长于北大街-长虹东路
从小清河绿地
东-次-7
清苑南街
南-北
长虹东路-交驰路
同上
东-次-8
文昌东路
东-西
阳光北大街-长于大街
从教育文化职能,取良乡老城文昌阁之名
东-次-9
文昌西路
东-西
长于大街—清苑北街
同上
东-次-10
汇商西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
从工商大学位置,取汇聚商贸之意
东-次-11
汇商东路
东—西
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
同上
东-次-12
富庄东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清苑南大街
从物流园片区地名原点
东-支-1
书院街
南—北
辰光东路—汇商西路
从高教园区职能
东-支-2
辛瓜地街
南—北
辰光东路—明理西路北
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因辛、果两姓演化得名
东-支-3
阜盛西街
南—北
辰光东路-白杨东路
从阜盛大街
东-支-4
阜盛东街
南—北
辰光东路-白杨东路
同上
东-支-5
水碾屯路
东-西
阳光北大街-清苑北街
从地名原点,明以前成村,小清河边设水碾
东-支-6
明理西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
从理工大学位置,取探求真理之意
东-支-7
明理东路
东-西
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
同上
东-支-8
于管营西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长于南大街
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多鱼塘
东-支-9
于管营东路
东-西
长于南大街—清苑南街
同上
南-支-10
物华东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清苑南街
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
南-支-11
天宝东路
东-西
阳光南大街—清苑南街
同上
表5物流区规划路名表
编号
规划名称
方案一
方向
起止点
命名原则
南-次-1
黑古台街
南-北
百花南大街-交驰路
从地名原点,民间传说黑狗救主。
南-次-2
元武屯路
东-西
圣水西大街-昊天南大街
从地名原点,明代军屯,有文物娘娘庙
南—次—3
肖庄路
东-西
圣水西大街-交驰路
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
南-次-4
富庄西路
东-西
百花南大街-阳光南大街
从地名原点,明代成村,因姓得名
南—次—5
交驰路
东-西
肖庄路—富庄东路
取古良乡“进奏飞骑之交驰”,寓交通发达之意
南-支-1
红枫街
南-北
元武路—交驰路
从花卉树木系列
南-支-2
郊劳台街
东北-西南
元武路—交驰路
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郊劳台”
南-支-3
白房子街
南-北
乐毅路—交驰路
从地名原点,清代成村,房舍粉刷白灰得名
南-支-4
鲁村街
南-北
白杨东路—交驰路
从地名原点,明代前成村,因姓得名
南-支-5
关帝阁街
南-北
白杨东路—交驰路
从文物“关帝阁”,纪念关公
南-支-6
香清街
南-北
卓秀南街—交驰路
从原行宫匾额“香清绣野”
南-支-7
绣野街
南-北
汇商西路—交驰路
从原行宫匾额“香清绣野”
南-支-8
梨村街
南-北
白杨东路—交驰路
从地名原点,明代前成村,遍种梨树等果树
南-支-9
栗香路
东-西
圣水南大街—昊天南大街
从古代良乡特产
南-支-12
物华西路
东-西
百花南大街—阳光南大街
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
南-支-10
天宝西路
东-西
百花南大街东支路—阳光南大街
从物流基地职能,取物华天宝之意
表6良乡哑叭河上桥梁地名表
现地名
规划地名
位置
命名依据
哑叭河桥
哑叭河和昊天北大街交叉处
依据河流名称
广阳桥
哑叭河和广阳北大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广阳东一桥
哑叭河和雅安南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广阳东二桥
哑叭河和雅宁南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长于北桥
哑叭河和长于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表7良乡刺猬河上桥梁地名表
现地名
规划地名
位置
命名依据
太平庄桥
刺猬河与圣水大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太平庄左/右桥
太平庄左/右桥
刺猬河与月华大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苏庄桥
刺猬河与良乡西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国槐桥
刺猬河与长虹西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郊劳桥
刺猬河与凯旋大街交叉处
依据文物名称
南关桥
刺猬河与昊天南大街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纸房桥
刺猬河与百花南大街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望诸君桥
刺猬河与良官大街交叉处
依据文物名称
揽秀桥
刺猬河与揽秀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白杨桥
刺猬河与白杨东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鲁村桥
刺猬河与恒利东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刺猬河桥
刺猬河与恒利东路交叉处
依据河流名称
表8良乡高速公路上桥梁地名表
现地名
规划地名
位置
命名依据
良兴桥
兴良桥
京石高速和京良路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良乡桥
京石高速和拱辰北大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孟家洼桥
京石高速和良坨大街
依据地名原点
太平庄桥
京石高速和刺猬河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星光桥
京石高速和星光街交叉处
依据道路名称
阎村桥
阎村桥
京石高速和长虹西路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元武屯桥
京石高速和白杨西路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梨园桥
梨园桥
六环路和京石高速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凯旋桥
六环路和凯旋大街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肖庄桥
肖庄桥
六环路和京广铁路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良官桥
良官桥
六环路和良官大街南延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良官东桥
良官东桥
六环路和揽秀南街南延交叉处
依据地名原点
刺猬河桥
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房山区 乡城 地名 规划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