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反思.docx
- 文档编号:24222857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7.50KB
作文教学反思.docx
《作文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教学反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作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 反思●
本来想好了写如何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
定好了题目《文章不厌百回改》,草稿打好了,只等输入微机了。
忽然发现,原来,我与许多人不谋而合。
我不能再发了,再发就是东施效颦了。
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浪费别人的时间。
还是放弃原稿,实实在在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吧。
反思一:
作文教学随意,没有明确的思路。
我们的作文教学,随意性太强。
几乎是想到哪里就给学生布置到哪里。
很多时候,作文题目的确立,是在走进教室的前五分钟。
即使是毕业班的作文教学,也没有系统的计划,没有统一的安排。
更多人的做法是随意从中考题中找几个题目,让学生写写、练练。
我的建议:
1、回归课本,上好活动课。
以课文为范文,以《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为版本,指导学生作文。
每单元的课文安排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是《伟大的悲剧》《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夸父逐日》,这五篇课文都是和探险、探索自然有关。
紧跟的《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就是漫话探险。
老师们在引导学生们学习课文时,不妨以课本为范例,谈一谈如何写类似的作文。
然后到《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再综合指导,综合训练。
课本体例的编排有很强的科学性,相关的作文训练也有科学性。
一步步认真指导,效果一定好。
2、认真思索、考查,找一条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又适合当地实况的作文教学路子。
可以借鉴(这类书太多),也可以自己编排。
反思二:
作文批改不及时,反馈不及时
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师,负担比较重,要做的事情太多。
因此,有些老师不能及时批阅作文。
往往今周五交上作文,下一周五上课前才批出来,发给学生。
一周过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也没有了,写的什么也记不住了。
再去讲评,效果也不好。
我的建议:
当堂批阅,当堂讲评。
学生当堂完成。
老师选择一少部分当堂批阅。
其余则同桌交换批阅或者小组交换批阅。
师生推荐出优秀文章(老师推荐一篇,小组各推荐一篇)当堂阅读,大家讨论,点评优缺点。
优点学习,缺点注意。
反思三:
缺少作文修改环节。
说句实在话,虽然很多人写文章说如何教学生修改作文。
可是实践中真正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老师又有几位?
(我一般不做,只偶而为之。
)这恰恰是我们的失误。
我的计划:
踏踏实实的引导学生修改作文。
对于修改作文,我经常的做法是:
第二天让学生将作文输入微机,边输边改。
我再给他们仔细修改,打印出来,让他们自己琢磨修改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写下来)。
下一步,决定尝试其他老师的好办法:
朗读法、互改法、小组批改法、隔天修改法。
当然,作文修改要持之以恒。
改一两次,是不见效果的。
在修改中,真正教会学生自己修改文章,这是我的目标。
反思四:
为了考试而训练写作,作文教学功利性很大。
我的思索: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应付考试,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它的工具性决定了它在学生一生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作文教学也是如此。
不要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教作文,应该为了学生的一生打算。
我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是:
“你们不一定个个成为大学生,但是你们个个都要做人。
所以,一定要明明白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能学会与人沟通(写信、聊天、写博客等)。
”而写作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我手写我心。
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和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
这些,是我不成熟的一些想法,说出来,请大家指正。
作文教学反思
近十年来,语文教育屡遭诟病,其中的重要靶子就是作文教学。
古往今来,从来都是打破一个旧世界容易,建立一个新世界难。
伴随着批判和反思的,是语文教育者步履艰难的重建。
即使到今天,致力于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新课程,也未能使作文教学摆脱十年甚至二十年前就深恶痛绝的弊病。
但是,我们可以逐渐地从这些教育跋涉者们身上看到思想的曙光,看到行动的种子,看到智慧的火把。
作文教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布置作文,学生很少有喜形于色的;而谈到作文教学,教师则常忧心忡忡。
前辈教师叹息说,没想到现在的学生竟然不喜欢写作;作家则说,没想到现在的高中生写出的文章如此难看……既然叫“写作教学”,学生作文写不好,教师难辞其咎。
事实是,很多写作者自述,能把文章写好,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多读书,自己悟出来的,练出来的。
教师只能适当地指导大概写法,更多的是要靠学生体悟、实践。
但为了提高学生写作素养,我们必须了解作文教学的现状,多方面寻找原因。
作文教学的困境:
作文教学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首先是大部分学生没有感受到写作的愉快,他们的阅读量很小,写作基础较差;其次是应试作文模式过早地影响了正常的写作教学,使他们的写作变得功利并趋于程式化;其三是课堂写作缺乏有效指导,陈旧的教学观念阻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没有把写作作为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活动。
初中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的学生读文学作品很少,能读一些经典名著在他们是很奢侈的事(一些学校目光短浅,全力瞄准高考,竟然连语文教科书的配套读本也不为学生订),学生的文学阅读量持续下降,质量也不高。
这种状况困扰着语文教学,但一直没有引起全社会的注意。
近年,《语文课程标准》和一些省区的《考试说明》开列出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篇目,出发点很好,但在应试教育风潮中,又得收获“跳蚤”。
现在中考会考总要求学生读的名著:
要考十部(篇)小说,学生负担太重,没时间读;专家们能不能编些教辅,让学生多做做题,不要再让学生去读原著了。
可见,在疯狂的应试之风中,教师的专业意识低到何等程度,思想混乱到何种程度!
教师如此,学生怎么可能有正确的阅读、写作的态度?
学生的生活积累较差,没有“底子”。
为对付考试,城市学生终日重复家庭与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农村高中则多为封闭式,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放一次假,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极少。
学生读到初三,每写社会生活就写公共汽车;虽然车厢也是社会,但16-17岁的学生视野如此狭窄,很不正常。
对青少年来说,写作应当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可以通过写作展现自己的心灵;写作是一种创造,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飞翔,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质的提高。
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比让他们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如果学生的想象力不如教师,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可是如果学生畏惧写作,就无法获得写作的技能,他也就注定不可能获得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畏惧写作有社会原因:
任何困扰语文教育的问题,除了教学法及学科本身的因素,往往有其社会原因。
中国人对成功的写作是抱有敬意的,做一个作家,也曾长期成为许多少年的梦想。
然而一旦论及个人写作,绝大部分学生往往淡然甚或畏惧。
这种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
长期的文化专制,阻滞了人的思想发展。
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敢展现个性,缺乏自由的想象,丧失了自由表达的欲望,也缺乏自由表达的激情;有的只是专制社会奴性文化的特征:
沉默无言,隐忍顺从……而经过几千年的熏染,已经不再以此为耻辱。
在当今中国,个人写作仍然被当作一件必须谨慎对待的事。
很多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仍然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情绪”,什么可以写,什么不能写,都要告诫再三。
学生不过是学习写作,教师本当积极地开启他的思维,拓宽他的视野,让丰富的生活聚集到他的笔下,让他的思想自由地飞翔,
让他敢想敢写敢歌敢哭,要他做一个真诚的人,用自己的笔写出自己的心灵世界……可是,很多教师却是不由自主地以一番苦心去设置重重禁区,用种种束缚扼制他们的思维:
这种事“没有意义”,不必写;那种题材“敏感”,不准写;这种表达方式有点消极,要来点“亮色”;那种话“太直率”,要“绕一绕”……我们就这样殚精竭虑地让学生披枷戴锁,然后哀叹作文教学“少慢差费”,这实在是南辕北辙。
学生在课堂学习写作,也通过社会各种渠道接受有关写作的信息。
可是,在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社会并没有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有价值的写作范式。
本来,学生的阅读量就已经持续下降。
他们总会找些他们想读的书,可是他们读些什么呢?
现在的报纸既多又便宜,青年为什么不喜欢看报纸?
新闻语言是能影响学生的社会语言之一,可是如果学生学那种新闻八股,有谁能受得了?
在一些学校也可以看到,凡是校方印行的材料,都是一种范式,文辞浮华,空洞无物;教师的工作小结,多是一个套路,连语句也如出一辙。
学生写作缺乏个性,也在于他是在没有个性的环境中长成的。
长久地接触没有个性的文化,长久地接触低俗文化,不要指望他能写出有个性有魅力的文章。
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的是基本能力。
现今的中小学教学往往没有把写作当作基本能力去认识,总是提出过高的要求。
其实,不止是中小学生怕写作,教师也怕,社会对写作都有一种恐惧。
社会常常把写作当成一件大事(任何级别的单位都有所谓的“笔杆子”),却没有把它作为现代社会中人的基本生存能力。
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
我们的写作观需要反思:
反思时下的作文教学,有些失误体现的显然是观念偏差。
首先在于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在写作中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最是一件无趣的事。
语文写作和理科解题不太一样,一般而言,只有好与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对错之别。
理科解题,学生更多的是依据规律,正确地思考、推理;写作,需要形象思维,要有创造的想象,要有表达的技巧,重在“逐步提高”。
起始阶段的写作,学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处,写得不多,难有成就感,久而为难,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
看到学生苦于写不出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一逢作文,便如坐针毡,教师也会很焦急。
然而为什么把要求定得那么高呢?
为什么不先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呢?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注意每个学生不同的起点,未必要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
比如作文批改,能肯定的地方应当尽量肯定:
整篇好自不待说,只有一段好,就把好处说透,让他印象深刻;如果只有一句好,就称赞这句话写得精彩高明;实在乏善可陈,还可以说这回书写端正,还可以说这回作文速度比以前快……总之,多多表扬,特别是在低年级(包括小学低年级),先要让学生敢写。
学生作文即使不合要求,但总还能从写作中得到一些快乐,总能看到自己的写作有些价值,时间长了,他也会逐渐悟出些写作的道理。
其次是要让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
为什么一些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充斥那么多假话大话和空话?
这中间既有社会原因,也有教师写作观的问题。
作文教学本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自我心灵世界。
人在日常生活中,有丰富的精神活动,思想火花迸放出的绚烂,使人的生活有了理想和激情,使人能体会到自己的存在和尊严。
人究竟为什么写作?
因为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因为感受到真善美,因为思想而有了灵魂苦痛和幸福……因此,有个人的思想,有个人的人生感悟,有独特的生命体验,作文才有价值。
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往往只说“先把你想的事情写出来”,这正是了解少年儿童思维特点的因势利导。
心灵世界丰富、热爱并关注生活的人,能在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与快乐,发现哲理与幸福。
那些假话连篇、无病呻吟的作文,既是对读者的一种折磨,也是一种自我欺骗,更可怕的是使人丧失尊严。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做真人,是写作教学应当承担的任务。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把写作能力运用于生活实践,不能热衷于让学生讲经论道。
写作教学脱离现实的现象在当今特别突出。
我们不妨看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训练下做些什么文章。
以议论文写作为例,他们既能证明“逆境成才”,也能证明“顺境成才”;既能说“知足常乐”,也能辩“不知足常乐”;能配合形势说“勤奋出天才”,也能与时俱进说“创新与成才”;他们还能论“和谐社会”,论“科学发展观”……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可他们就是不能、不会(或不愿)分析身边的事,剖析自己的生活!
而写作教学一旦注意和现实生活结合,学生就能认识到写作的价值,他们的写作热情会得到激发。
有一年,学生对食堂饭菜质量不满,纷纷走出校门买个体摊贩的盒饭,食堂就餐人数明显减少。
校方通知,禁止学生外出就餐。
有几位同学在随笔中质疑校方的做法。
他们指出,校方这一措施本末倒置,“忽视学生的个人权利”;食堂没办好,根子在学校不重视;校方认为社会供餐无卫生保证,却没有依据;食堂饭菜质量差,服务态度不好;校领导和教师不带头到食堂就餐……这些分析有理有据。
此后校方听取学生意见,允许学生自由选择用餐。
学生有辨析世事的欲望,也会有相应的能力,当他们的写作开始注意过程与方法时,他们首先想要剖析的是自我和身边的人与事。
语文教育应当让一个人学会尊重并运用自己的表达权,也即言说的权利;学而无用,教育教学也就没有价值。
很多教师在这一问题上认识尚不到位。
思想的束缚也让一些教师的作文评价“不知好歹”,他们的评价尺度直接妨碍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愿望。
不久前,应邀担任学生读书演讲比赛的评委,看到演讲的中小学生一个个满嘴假话大话空话,热衷于神态表演,非常失望。
赛前,看到教师在赛场外辅导小学生做各种动作和表情,深切感到“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说得有道理。
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这里。
而写应该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课外多积累词语、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写作的基础。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人文科学,在各门学科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更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而写应该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集中体现。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反思和经验总结,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首先,课外多积累词语、句子和文段,以此打下写作的基础。
学生进入初中后,随着课程的增多,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而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忽略了课外阅读。
长期以来,学生对阅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平时学得不错,临上阵前再搞突击,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作积极思考,很少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来充实自己,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如在课前要求学生给大家介绍自己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成语故事及优秀文章等,并且要求其他同学在本子上作好记录,这样不仅能督促学生了解更多课外知识,积累更多名言名句,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培养写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坚持写日记、随笔、读后感,也是提高写作的关键。
虽然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创新作文,强调作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但在实际中,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使得学生只是为了作文而写作,没有让学生养成自觉、自愿的构思作文的习惯,作文内容往往空洞无物,有的只是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很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
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转载自一起去留学转载请保留出处。
为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鼓励学生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地、主动而又积极地去写作,做到有感而发,多写多练,通过日积月累的锻炼提高写作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并要求学生坚持写周记,有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写一些随笔或读后感之类,并叫几个同学将他们写的内容读给其他同学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同时,教师自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多给学生读一些自己的文章,给学生多鼓励,多指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写作带给人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安慰。
最后,口头作文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由于受年龄阶段、心里特点和生活阅历的影响,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片面的、零星的、不连续的,而通过口头作文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影响,可以使自己受到启发,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口头作文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果断性,增强自信心,养成正确使用语言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最终达到提高书面写作能力的目的。
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方法如何不同,只要遵守新课程中的新概念,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们成才的良田沃土。
相信您对下列内容也会感兴趣:
课题研究探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与课文教学的整合
初中生活化作文研究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越来越大,150分的试卷,作文占60分,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语文成绩。
而现在的初中学生,因为中考压力,对语文学科不重视,平日也很少有读书的习惯,积累少,阅读素养差,思想水平低,表达能力弱,在写作上反映出思路不开阔,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晰,主题不鲜明,描写不具体,讲故事不生动,不会构思立意等问题,所以作文成绩总是在30-40分之间,无形中使语文总分降了20-30分,这怎能有竞争力?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初一时,因为学生负担不重,所以在作文教学上我主要以日记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以每日见闻、学习心得、读书感悟、仿写片断、生活随笔等内容要求学生每日写,要求做到观点鲜明,表达流畅,内容充实,情感真切,有一定的写作速度。
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颇有收获,不怕写了,半小时能写400-500字,语言也较流畅。
到了初二,功课多了,学习繁忙了,我将日记改为随笔,一星期写二至三篇,内容随课文和生活而定,学生生活阅历少,感悟少,加之作业多,写作态度不端正了,随笔字数少了,内容空洞了,书写也越来越凌乱了,加之我工作繁忙,批阅的次数和评语少了,学生的写作停滞不前。
进入初三,随着中考的临近,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越来越迫切,在课时紧的情况下,我每星期安排一节作文课,前一天或当堂命题,布置08年中考作文题,并进行构思立意选材的讲解指导,有时还念范文让学生模仿,通过十多次的训练,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觉得话题作文有话说了,材料作文会立意了,命题作文也能出新了。
但毕竟生活阅历少,认识水平有限,积累少,要写出立意深刻有见地有个性的文章不容易。
学生写作的质量和积极性仍不够高。
所以我想,要想提高,首先要抓学生阅读,多读书,多感悟,多模仿,才能如源头活水,给作文教学以生机和活力。
可给学生定期推荐好文章,引导学生欣赏评价,既给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第二,紧扣生活,多给学生启发引导,交流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来加强作文的思想性和个性表达,来提高作文的深度和新意。
第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要求讲解加入具体细节,做到细致生动,能引人入胜;适时在班上开展一些讲故事比赛,激发学生积极性。
第四,平日注重对学生进行就材料提炼观点、概括故事内容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提炼概括能力。
第五,增加作文批阅的次数和激励性的批语,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第六,增加作文面批指导的次数,有针对性地指导写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第七,增加训练次数让学生多写多练,以提高写作速度。
总之,只要在主观上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多思考,多学习,多实践,学生的写作能力定会有提高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新形势下,我们每位教师都必须思索的现实问题。
我尝试了“预习——质疑——讨论——反馈”的四环节小组学习方法,也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发现问题的能力,但学生自学的习惯还没有很好地养成,更谈不上学习的兴趣了。
我们语文学科的博杂更决定了兴趣、爱好及习惯的重要性,摆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师命题,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有时毫无兴趣可言,书写起来更谈不上真情流露,相关的批改反馈的针对性及实效性也较差,这种被动消极的作文课我思考了好久决定尝试一种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在开学的三周内,进行了试验,现把初步的思路简单介绍:
周四的作文课,一反常态,先分析了上次学生作文的得失,由此定出作文的要求及目标。
针对上次对新闻事实的叙述交待不清,而提出“合理交代清记叙的要素,交待清楚一件事”的总体要求。
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拟题并简单说说构思,组长示意,老师计时。
静思独立,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成文后,组长示意可以写读书笔记。
统一完成后,合作批改。
第一步:
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
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
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
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
由于刚刚开始,毕竟有它的极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时间的分配,各小组时间的不均衡,小组之间成员能力水平的差异等等,决定了我今后将会更加努力去探索、完善。
作文 教学反思
我教书30年了,遇到部分学生总是写作文难,最简单的写人的文章都没话写。
这期,我又接了一个新班,同样如此。
上周,我对他们进行这样的训练:
学习写人。
写人的什么呢?
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1、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2、立体人物的选材,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
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写作练习
到家里、街道、市场、超市等地观察买货的、推车的、修鞋的……抓住某一个人特有的肖像、语言和动作,把他的个性写下来。
要求:
用概具式结构写(每一个特点,先概括说,后举一个具体例子)
结果:
效果很好呢。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
3、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
4、缺乏想象力。
5、题材千篇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作文的实践性极强,它既需要社会生活的砺炼,又需要学习技艺的磨练,是一个由信息输入到信息加工再到信息输出的过程。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投身生活,做生活的实践者、参与人。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由于种种原因和限制,“行万里路”不一定人人都能做到,但一定要求学生尽可能“读万卷书”。
这也是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的古训说得极是。
许多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作文写得好,就是由于课外知识丰富,所以才能做到遇难(别人以为难写的作文)不惊,提笔成文。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作文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