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docx
- 文档编号:24220573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66.81KB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docx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初二期中物理卷(五四学制)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10m/s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
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5cm
2.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
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3.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
4.如图所示,下列图象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A.
B.
C.
D.
5.2017年8月,天空出现的“红月亮”是月全食的奇观,如图月全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平面镜成像D.光的折射
6.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
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象是()
A.
B.
C.
D.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9.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
“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10.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11.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12.如图画出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用相同热源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时吸热相等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非晶体
C.甲、乙两种物质的熔点相同
D.在第15min,甲、乙两种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他把该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
A.正立的虚像
B.倒立的虚像
C.正立的实像
D.倒立的实像
14.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15.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1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公路旁边安装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8.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
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9.右图是宿迁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20.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②在A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
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
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
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
21.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km/h.则汽车行驶这120km()
A.所用时间为2.4hB.所用时间为2.6h
C.平均速度为48km/hD.平均速度为50km/h
22.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A.一定是图线aB.一定是图线bC.可能是图线bD.可能是图线c
二、填空题
23.
(1)青岛胶州大桥是当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起自青岛主城区到黄岛,大桥全长41.58(合适的单位).
(2)雾霾天气的“元凶”是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合m.
(3)小明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1cm、2.31cm、2.33cm、2.22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24.在《千字文》中有“露结为霜”这样的说法,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并不是来源于露,而露是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
25.极限跳伞是一项惊险的体育运动,跳伞员从3600m高空跳下,若跳伞员看到地面“迎面扑来”,则他是以为参照物的.
26.
(1)家用小轿车的前挡风玻璃一般都是倾斜安装的,挡风玻璃相当于镜,这是为了使车内景物所成(选填“实像”或“虚像”)的位置在轿车前面的(“正前方”或“正上方”).
(2)湖边的路灯距离湖面高3m,湖水深2m,湖水中灯的“侧影”距湖面m.
27.“中国好歌曲”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吉他时有时很轻柔,有时很用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观众在听音乐时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模式,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在减弱噪声.
28.如图所示是一汽车在l0s内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汽车在第4s时的速度为m/s;从第2s到第4s的过程中,汽车的速度(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29.
(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cm;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三、实验题
30.如图,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密闭玻璃瓶内.
(1)在用抽气机把玻璃瓶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运用________(推理/归纳)的方法可得结论为________.
31.实验探究:
冰的熔化规律
【设计并进行实验】如图甲所示,是用来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装置,①该实验中应选用(“大冰块”或“小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②把冰粒装在试管中,然后通过烧杯中的水间接地进行加热(水浴法)目的是为了.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如表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所测量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图象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T/℃
﹣4
﹣3
﹣2
﹣1
0
0
0
1
3
5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冰在熔化时要不断地热量,温度.
【实验拓展】小明想不用调整器材,继续对试管内的水进行加热,可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小明的想法能顺利完成吗?
;理由是:
.
32.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选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的.
(3)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33.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说明像与物的大小;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选填“虚”或“实”).
(3)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四、作图题
34.
(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1,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如图2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五、计算题
35.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8s被接收到,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36.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10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8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0m,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3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m/s?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5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参考答案
1.C
【解析】试题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
A、人们常用“眨眼之间”形容时间短暂,眨一次眼的时间不到1s.故A不符合实际;
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C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A
【解析】
试题分析: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
(1)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乌鸦和老鹰是相对静止的,因此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2)老鹰托着乌鸦飞翔,因此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运动的.故选项BCD错误,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解:
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是因为冰块变成了水,发生了熔化现象.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4.C
【解析】
试题分析:
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必须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发生.水的沸腾是温度先不断升高,达到沸点时,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
A、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有一个特殊的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熔化的规律:
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有一个特殊的规律,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的,但中间有一段时间内温度却是不变的,再根据晶体凝固的规律:
虽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此可判断该图象是某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C、图中该物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增长先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就不再变化了,这与水的沸腾规律完全吻合,符合题意;
D、图中该物质的温度整体的变化规律是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升高的,可以判断出该图象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各种不同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都涉及到了,解题时要抓住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及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规律判断出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走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A
【详解】
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时,太阳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被不透明的地球完全挡住,光线照不到月球上,在地球上完全看不到月球的现象就是月全食,月全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选A.
【点睛】
1、这是一个光的直线传播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要了解一些常见光现象的产生原因;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被遮挡,在光线达不到的区域形成影子;3、月食是由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据此解答.
6.A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叫响度;声音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解:
木棍敲击玻璃瓶时主要是水在振动,水越少,越容易振动,所以水越少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故选A.
【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并且要知道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有哪些.
7.B
【解析】
试题分析:
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分析各图即可.
解:
由题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即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象应为过原点的直线,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运动图象是通过建立坐标系来表达有关物体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一定要明确横坐标和纵坐标各表示什么物理量.
8.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车沿斜面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是一段时间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解:
小车由静止释放,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
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所以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小,故A错误,B正确.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此题做过实验应知道小车沿斜面做变速中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属于中等题.
9.D
【解析】
试题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3)光源是指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靠反射别的物体发光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
(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
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错误;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错误;
C、“金光闪闪”说明金子能够反射光线,而它自身不会发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错误;
D、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属于声音,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和光的基础知识,内容较简单.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
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
B、甲、丙的振动的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C、乙、丁的振动的频率相同,故音调相同,没有指明是同一种乐器,故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丙、丁的振幅不相同,故乙、丙响度不相同,音色不一定相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1.C
【解析】
试题分析:
(1)当杯内温度低,杯外温度高,杯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表面液化成小水珠,沾在外表面;
(2)当杯内温度高,杯外温度低,杯内空气中的水蒸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
解:
甲杯中放的是冰水,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乙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液化,分析时注意是哪里的水蒸气液化.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在对物质进行加热时,其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的时间反映出来的;
(2)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即图象中水平线所对应的温度值;
(3)在读取图象时,要明确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进行比较,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时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后处于液态.
解:
A、读图可知,甲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0min﹣10min=10min,乙熔化持续的时间为27min﹣17min=10min,二者时间相同,说明吸收热量相同.故A正确;
B、从图象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均为晶体,故B错误;
C、读图可知,乙图象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高,即乙的熔点高,故C错误;
D、从图象可以看出,甲从第10min开始熔化,所以在第15min为固液共存态;乙从第17min开始熔化,第15min处于固态,D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晶体熔化图象的分析能力,把握住关键的时间点与温度点,并能进行有效的分析比较,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
13.A
【详解】
根据潜望镜中使用的是两块平面镜;物体在上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这个虚像又在下面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眼睛看到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符合题意.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
(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
解: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此选项正确;
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此选项正确;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以及响度与音调的区别,属于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解:
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B.
【点评】了解声音的三个特性,尤其是能根据实验的操作特点得出用不同的力是为了改变音叉的振幅,进而改变响度,是解答的关键.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音色、响度.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分辨物体;
(3)减弱噪声的途径: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解:
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设立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蝙蝠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传播的条件、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减弱噪声的途径及声音传递信息,属于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难度较小,是一道基础题.
17.C
【解析】
试题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
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发射,特别是发生漫反射时,虽然反射光线不平行,但仍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则入射角为90°﹣15°=75°,所以反射角也为75°,所以A说法错误.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角也增大5°,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10°.所以B说法错误.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入射角减小,所以反射角也减小,反射光线靠近法线,所以C说法正确.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首先要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同时考查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种反射的光线都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同,像不变,人靠近镜面,像也靠近镜面.选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山东省 泰安市 东平县 初二 期中 物理 五四 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