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湖北省武汉市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4208574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94KB
初中语文中考湖北省武汉市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x
《初中语文中考湖北省武汉市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中考湖北省武汉市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语文中考湖北省武汉市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届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注音或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慰籍 狡黠(xiá) 冗杂(rǒng) 自出心裁
B.桑梓 拮据(jù) 蓦然(mò) 重峦叠障
C.诲暗 镂空(lòu) 魁梧(wú) 前瞻后顾
D.张皇 骁勇(xiāo) 栈桥(zhàn) 莫名其妙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关公崇拜起源于荆楚,也寄寓着荆楚人民对关羽的特殊感情。
关公是“义”的化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守土报国的______,也看到了治军安民的______;看到了扶危济困的______,也看到了同生共死的______。
A.仁义 侠义 情义 忠义B.侠义 情义 忠义 仁义
C.情义 忠义 仁义 侠义D.忠义 仁义 侠义 情义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能把我们内心爱的渴望与爱的失落变成这么十六个精简的文字再现出来。
B.“大漠孤烟”描述了在辽阔的地平线上看到一缕炊烟升起来,抑或是抵御烽火的狼烟烧起来。
C.“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这句诗可以概括出李白的全部:
落魄、流浪,又聪明到才华盖世。
D.“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李白的这句诗体现的诗风,绝对就是“贵游文学”风格。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韩愈一贯坚持文以载道的立场,获得同时代诗人白居易的高度评价: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这与其说是儒学影响深厚,不如说是佛学在诗学上尚未形成气候。
B.李白一直在人间与天上两者之间游离,他是从人间出走的一个角色。
先是感受到巨大的孤独感;然后去寻找一个属于“仙人”的完美性,可是他并没有说他找到了,大部分时候他有一种茫然。
C.李清照写词用字很俏皮,比如“绿肥红瘦”。
春天过完了,花都凋零了,“红”是一种颜色,可是她用“瘦”来形容“红”;绿色越来越多,她用“肥”来形容“绿”。
D.李煜亡国以后有很重要的一首作品——《浪淘沙》。
“春意阑珊”,“阑珊”这两个字有慵困、慵懒、迟延的感觉;“罗衾不耐五更寒”,人惊醒了,身上的罗衾很薄,挡不住黎明即将到来时的春寒。
5、我会阅读。
中国经典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
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漫长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违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
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
我的看法是:
第一,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你以为扔开了它,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对“中国经典”内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等同于“经”,其实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因为历史上儒家思想特别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
B.中国经典能够做到将儒家、佛教、道教“三教合一”,这是中国古代的一大政治特色。
C.中国经典中的儒、佛、道思想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除了圣贤、宗教、学派的著作,还包含历史、文字学名著以及诗词里的名篇佳作等。
(2)下列对“中国经典”形成过程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
B.新的经典并不是照着前世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它本身的思想与价值能被后人认可,于是渐成经典。
C.古代很多著述,能治世、治心、治身,被后人广泛引用,被一再解释、践行,传诵不衰,此类著述即成为中国经典。
D.有些著述因为符合统治者思想,充满真理又被多次引用,被皇帝“钦定”为必读书,这些书结果就成为了经典。
(3)下列对阅读经典的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读经典时,应该将其放在使它产生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应当活学活用,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B.阅读经典时,既不能抛开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核,也不能因为社会风俗和口耳相传的原因而违背经典的要求。
C.阅读经典时,要根据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让经典知识再生和重建,使经典中一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
D.阅读经典时,要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6、我会阅读。
诈疾平叛
正德①五年,安化王寘鐇反,游击仇钺陷贼中,京师讹言钺从贼,兴武营守备保勋为之外应。
李文正曰:
“钺必不从贼,勋以贼姻家②,遂疑不用,则诸与贼通者皆惧,不复归正矣。
”乃举勋为参将,钺为副戎,责以讨贼,勋感激自奋。
钺称病卧,阴约游兵壮士,候勋兵至河上,乃从中发为内应。
俄得勋信,即唆人谓贼党何锦:
“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锦果出,而留贼周昂守城。
钺又称病亟,昂来问病,钺犹坚卧呻吟,言旦夕且死。
苍头卒起,捶杀昂,斩首。
钺起披甲仗剑,跨马出门一呼,诸游兵将士皆集,遂夺城门,擒寘鐇。
[注]:
①正德:
明武宗朱厚照在住时的年号。
②姻家:
指联姻的家族及其成员。
【答题】下列对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约游兵壮士 阴:
暗中B.言旦夕且死 且:
况且
C.俄得勋信 俄:
不久D.苍头卒起 卒:
突然
(2)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A.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B.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C.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D.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游击将军仇钺被俘后,投降并归顺了起兵造反的安化王朱寘鐇。
B.兴武营守备保勋和朱寘鐇有姻亲关系,因此成为安化王朱寘鐇造反部队的外应。
C.周昂前往探望生病的仇钺,仇钺因病情加重,躺在床上痛苦呻吟,担心性命不保。
D.仇钺用计将何锦调离到城外去镇守渡口,又装病诱杀了守城的周昂,得以顺利擒获安化王。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乃举勋为参将,钺为副戎,责以讨贼,勋感激自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
为了能唤起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能让同学们更深入的了解传统文化,学校决定开展以“走进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传统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作出最后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小组讨论如何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时,出现了如下情境:
甲同学:
现在春节不许放鞭炮,没有了过去热闹的氛围,很多人只知道宅在家里埋头用手机抢红包。
这样,传统的节日单纯成了法定的普通假日,却没有了文化的传承。
乙同学:
传承文化不一定要一成不变的照搬原来的习俗嘛。
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
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100-1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马云因为个子矮小,头发稀疏,颧骨深凹,其貌不扬,曾多次在求职时遭到拒绝;但是他最终凭借自己的坚韧品质和卓越才华开创了阿里巴巴帝国并成享誉全球的商业大鳄。
演员柯震东凭借俊朗外形,出演电影《那些年》《小时代》等在娱乐圈迅速走红;但成名后因被人批评演技单一,戏路太窄而自我沉沦,最终沾染毒品,被广电总局下达封杀禁演令。
颜值不能决定一切,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站得更高,还是要靠自己的内在实力。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
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与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9、填空。
(1)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___。
(陆游《卜算子·咏梅》)
(2)一鼓作气,___________,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3)___________,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杨慎《临江仙》)
10、我会阅读。
河流的秘密
①对于居住在河边的人们来说,河流是一个秘密。
②河床每天感受着河水的重量,可它是被水覆盖的,河床一直蒙受着水的恩惠,它怎么能泄露河流的秘密?
河里的鱼知道河水的质量,可是你知道鱼儿是多么忍辱负重的生灵,更何况鱼类生性沉默寡言,它情愿吐出无用的水泡,却一直拒绝与人们交谈。
③岸是河流的桎梏。
岸对河流的霸权使它不屑于了解河流的内心,岸对运输码头、餐厅、房地产表示了亲近和友好,对河流却铁面无情。
岸以为它是河流的管辖者和统治者,可是河流并不这么想。
它在夏季与秋季会适时地爆发一场革命,湮没傲慢的不可一世的河岸,这时候河与岸的关系发生了倒置。
居住在河边的人们人心惶惶,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抵挡河水的造访。
不怪他们慌张失态,他们习惯了做水的客人,从来没有欢迎河水来登门做客的准备。
他们在夏季带着仓皇之色谈论着水患,他们埋怨洪水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却没有意识到与水共眠或许该是他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④河流在洪水季节中获得了尊严,它每隔几年用漫溢流淌的姿势告诉人们,河流是不可轻侮的。
洪水季节过去了,雨水的大量注入使河流显得容光焕发。
如果你站在某座横跨河流的大桥上俯瞰秋天的流水,你会注意到水流的速度、水流的热情足以让你感到震撼:
那是野马的奔腾;是走出囚室的思想者在旷野中的一次长篇演讲。
它告诉河岸,水是自由的不可束缚的,你不可拦截不可筑坝,你必须让我奔腾而下。
它告诉岸上的人群:
你们之中,没有人的信仰比水更坚定。
河流的信仰是海洋,海洋广阔而深邃的怀抱是安全的。
海洋接纳河流,不索香火金钱,不许诺天堂。
它说,你来吧!
于是河流就去了。
⑤谁能有柔软之极雄壮之极的文笔为河流谱写四季歌?
我不能,你恐怕也不能。
谁能有锋利如篙的文笔直指河流的内心深处?
我没有,恐怕你也没有。
我说过河流的秘密不与人言说,赞美河流如何能消解河流与我们日益加剧的敌意和隔阂?
一个热爱河流的人常常说他羡慕一条鱼,因此它能够来到河水深处,探访河流的心灵。
可是谁能想到如今的鱼与河流的亲情也日益淡薄,谁知道是鱼类背叛了河流,还是河流把鱼类逐出了家门?
⑥现在我突然想起了童年时代居所的后窗。
后窗面向一条瘦小的河。
这样的河流终日梦想着与长江相见,却因路途遥远而抱恨终生,因此它看上去不仅瘦小而且忧郁。
这样的河流经年累月地被治理,负担着过多的衔接城乡水运、水利疏导这样的指令性任务。
河岸上堆积了人们快速生产发展的房屋、工厂、码头、垃圾站,这一切使河流有一种牢骚满腹自暴自弃的表情,让我难忘的就是这种奇特的河水的表情。
⑦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一条被玷污了的河流。
一个孩子如何判断一条河是否快乐并不难,他听它的声音,看它的流水,但是我从未听见河水奔流的波涛声,河水大多时候是静默的。
只有在装运货物的驳船停泊在岸边时,它才发出轻微的类似呓语的喃喃之声。
即使是孩子,也能轻易地判断那不是快乐的声音,那不是一条河在欢迎一条船,恰好相反,在孩子的猜测中,河水在说,快点走开!
在孩子的目光中,河水怀有敌意,它在拒绝作为一条河的责任和道义。
看一眼春天肮脏的河面你就知道了,河水对乱七八糟的漂浮物持有一种多么顽劣的坏孩子的态度:
油污、蔬菜、塑料、死猫,你们愿意在哪儿就在哪儿,我不管!
每天清晨石埠前都有漂浮的垃圾,河水没有把旧的垃圾送到下游去,却把新的垃圾推向河边的居民。
河水在说,是你们的东西,还给你们,我不管!
我记得在夏季河水相对洁净的季节里,我曾经和所有河边居民一样在河里洗澡、游泳,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在水底下睁开眼睛的情境,我看见了河水的内部,看见的是一片模糊的天空,与你仰望天空不同的是,水会让你的眼睛有一种刺痛的感觉。
这是河流的立场之一,它憎恨人的眼睛。
⑧我很抱歉描述了这么一条河流来探索河流的心灵。
事实上河流的心灵永远比你所能描述的丰富得多,深沉得多。
多少年来我一直难以忘记我老家一带流传的关于水鬼的故事,我一直相信那些湿漉漉的浑身发亮的水鬼掌握了河水的秘密。
原因简单极了,那些溺死的不幸者最终与河水交换了灵魂。
他们看见了河水的心灵,这就是水鬼们可以自由出入于水中不会再次被溺的原因。
⑨可是在传说之外我们从来没有与水鬼们邂逅过,不管是在深夜的河岸边,还是在沿河航行的船上。
水鬼如果是人类的使者,那他们一定背叛了人类,忠实于水了,他们不再上岸是为了保持河流的秘密。
水鬼已经被水同化,如今他们一定潜伏在河流深处,高昂着绿色的不屈的头颅,发出了最后的呐喊:
岸上的人们啊,你们去征服月球,去征服太空吧,但是请记住,水是不可征服的!
(文/苏童有删改)
(1)文章第②段对河床和鱼儿采用了拟人化手法,这样写揭示了河床、鱼儿在面对人类时有怎样的共性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第③段的三层语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写“从记事起,我从后窗看见的就是一条压抑的河流”,请分条表述导致作者童年时代居所后窗面向的那条河流“压抑”的根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全文,阐述河流有哪些秘密,并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
【解答】A项“慰籍”应为“慰藉”;B项“拮据(jù)”应改为“jū”,“重峦叠障”应为“重峦叠嶂”;C项“诲暗”应为“晦暗”。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解答】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留意填空处前面的词语。
“仁义”指仁爱正义;“侠义”指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民,机智勇敢,扶贫济困,替天行道等;“情义”指人情与义理,指亲属、朋友、应有的感情;“忠义”指忠心和义气。
结合语境,守土报国是忠心,因此选择“忠义”。
治军安民符合“仁义”的特点;扶危济困是侠义;同生共死是情义。
据此分析应选D。
3、【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
【解答】B项有语病,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两个“起来”的后面加“的情景”。
4、【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辨析。
【解答】B.分号是表示句中分句之间的并列关系,没有使用逗号之前,不能使用分号。
本句两个分句之间也没有并列的关系。
所以应将分号改为逗号。
5、
(1)【答案】A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A.根据第一段的内容,可知中国经典并不独指儒家经典。
(2)【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D.“符合统治者思想”“充满真理”“多次被引用”并非同一部经典。
(3)【答案】B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
【解答】解答时要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
B.根据“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可知对于一些传统思想既可以抛开,亦可违背。
6、
(1)【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解答】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
B.“且”在这里是将要的意思。
(2)【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解答】有以下六种情况注意停顿:
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关联词后面要停顿;总领性词语后面要停顿。
B.句意为:
要赶紧调派军队防守河口,严防朝廷大军决堤灌城。
并阻击东岸的朝廷军队,不要让他们渡河。
“遏”是“阻击”的含义,和下文紧密相连;“勿使渡河”是个整体,不能分开。
故应划分为:
宜急出守渡口/防决河灌城/遏东岸兵/勿使渡河。
(3)【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分析即可。
A.仇钺并未归顺;B.保勋是外应乃谣传;C.仇钺是装病而并非病情加重;D.正确。
(4)【答案】(李文正)于是推荐保勋为参将,仇钺为副将,将讨贼的任务交给他们。
保勋感动奋发(暗暗发誓一定要消灭贼人)。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
【解答】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
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
“乃”,于是、就;“举”,推荐;“以”,把。
7、
(1)【答案】如各节日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相关习俗、传说故事、诗文名篇等。
【分析】本题考查设计选题。
【解答】作答本题时,所设计的选题一定要与本次活动的主题紧密相关,选题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
要求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研究传统节日,如可拟写为各节日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相关习俗等。
(2)【答案】示例: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应该得到保留,必须尊重有代表的传统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摒弃一些不合理的节日禁忌,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表达观点。
【解答】一般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述合理即可。
围绕“要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相融合,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摒弃一些不合理的节日禁忌,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来回答即可。
8、【答案】例文:
颜值与实力
在抖音软件上,一些凭借自己的才华立足于平台的人点赞率最多三四万,而那些单单凭借高颜值立足的人却有八九十万,这种现象在其他平台也屡见不鲜。
后者与前者形成巨大反差折射出的是社会对颜值的病态关注。
诚然,颜值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人是视觉动物,高颜值带来的视觉冲击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拥有高颜值的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比他人更有优势,在工作方面,交友方面等。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适当去美化颜值无可厚非,可是现在社会却对此过分关注,而忽视了实力的重要性,爱美便成了一种病。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每天花几小时化妆打扮自己;有些人义无反顾地去整容;泛滥成灾的网红团体的一大共性就是依靠自己的高颜值博取他人的眼球,以此赚的点击率。
人们对颜值的过分关注而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本末倒置。
这中现象的产生,一是人们内在的贫瘠,企图用高颜值来掩饰自己,二是社会的浮躁和急功近利使得人无法静下心来去发现真正的美丽而着眼于表面的浮华,如一些网红的高收入使得一些人认为颜值就是一切,抛弃所有只为当网红。
但他们却忽视了高收入的背后更是强大实力的支撑,不然怎么能在千百万人中脱颖而出呢!
其实,对人生而言,颜值只是一个暂时的跳板,唯有实力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拥有实力,颜值低有何妨。
一些人相貌平平,还不是照样成功。
凤雏先生面目鄙陋,令人生畏,而他却凭借着真才实学成为一代名士;霍金在物理学上的伟大,让人们注意到他的不是瘫坐在轮椅上的样子,而是他那为人类开辟星空的巨大力量;曾被福布斯评价为长相怪异的马云,他旗下的阿里巴巴却为世界所称道。
颜值的高低终究具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论语有言: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颜值,但可以给自己的魅力加分。
有实力,有自信,会使一个人更加美丽。
当我们在颜值方面受挫时,不妨去给自己的大脑充充电,提高自己的实力,在他人沉迷于高颜值网红时选择一本书,沉淀自己的心灵,这比整容或化昂贵的妆性价比高多了。
愿我们向社会发出呼吁,减少这种病态的关注,期待的社会是一个唯实力论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唯颜值论的社会。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解答】这是一道材料作文。
写作时,要先认真阅读所给的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的中心意思,得出本次作文应围绕什么话题来写。
材料先列举了马云和柯震东这两位公众人物的事例:
马云尽管其貌不扬,但是凭借坚韧品质和卓越才华享誉全球;柯震东虽然外形俊朗迅速走红,但因为演技单一戏路太窄而自甘沉沦。
两则材料通过对比,表明颜值固然对取得成功有一定帮助,但是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揭示出材料的整体语意为:
若想取得更大成功,仅凭颜值是不可行的,真正能依靠的还是内在实力(品质和才华等)。
注意离开了材料的整体语意,撇开品质和才华的重要性,只是片面的地谈颜值不能决定一切;或空洞的议论内在实力的重要性,不能具体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中考 湖北省 武汉市 九年级 语文 模拟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