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20822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98KB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设计研究开题报告
黔江区城东中心小学校
“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获取信息。
阅读便是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更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简便的方法。
这足以表明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
语文教育学家吕淑湘在回答别人问他是怎样成功时说过:
他的成功课内知识占30%,课外知识占70%。
这充分说明阅读仅靠课内,靠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课外阅读是也是阅读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此外随着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乃至大学,课外阅读的比例将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在小学阶段就为他们打下扎实的课外阅读基础,是我们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在教学教研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二、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的语言素养逐渐在提高,但是学生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却很让让人担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观念陈旧,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问题,他们认为把书本的知识弄懂就可以了,至于课外阅读,根本就没有概念,有些甚至还认为读课外书那是“不务正业”。
2.教师本身缺乏对课外阅读问题的研究,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负担重,又多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琐碎事情多,很少能抽出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阅读,所以对于课外阅读方面老师也缺少经验。
3.学生更是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他们往往对阅读没有持久的热情,加之作业负担重,孩子即使喜好阅读也只得放弃,而孩子阅读的书也大多是漫画类的,儿童文学气息的读物太少,学生的阅读缺少一种氛围。
4.考试始终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它限制着孩子的阅读,阅读自然就成为了学习的附属品。
针对以上让人并不乐观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深入地探讨研究,所以我就从儿童心理发展和实际出发,从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入手,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年级或班级中以故事会、吟诵课外古诗词、读书方法交流会等形式,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
阅读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对阅读教学特别是儿童阅读教育与研究都非常重视。
阅读教学包括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教学,作为课内延伸的课外阅读教学更是引起当今教育界的重视。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曾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于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美国对儿童每天都有一小时在阅读作业室里度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
但在实际教学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办法等,所以很难真正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在此背景下,如何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有:
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根据课标要求,应积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2.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改善和丰富学生精神营养结构的最佳手段。
3.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
“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
”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积累、拓展来看,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百益而无一害。
3、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以独立的个体进行的阅读活动。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即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课外阅读效益的最大化,使学生读书有所得,有所获,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更是语文素养上的和学习习惯上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这种有效更多的体现在各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中。
“实效性研究”即行动研究,就是在学生课外阅读活动中进行有效性的研究,在反复的实践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矫正不良行为,增强实践达到实效的有效性,即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研究他们课外阅读的实际效果。
4、课题研究的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切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课题组特制定以下目标:
1.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通过让教师介入到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活动中去,让教师的指导更能帮助学生,探索出有效的指导形式,提高推荐阅读的质量,使学生爱上阅读,体会和品尝到课外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终身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
2.探索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通过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阅读、能阅读,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不断地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审判能力和评价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加文化积淀,培育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并以阅读促进写作,也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内在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从实效的阅读中学会为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以达到课外阅读不是“课外”的目的。
4.本课题研究从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入手,给学生尽可能地创设出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充满书卷香气,在教师探索小学六年课外阅读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学校语文阅读的特色。
五、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习惯和方法的研究。
难点:
探索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六、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因此在此项研究中应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2.建构主义理论:
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阅读方法,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形成自己新的知识结构。
3.开放性教学理论:
开放乃阅读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建立在开放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试图从浩瀚无边的书籍海洋中多渠道获取、多形式表达、多维度评价,解除对学生的枷锁限制,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张扬,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并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具体建议.《课程标准》是教学实验的纲领性文件.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研究构想
成立课题组,明确研究任务,确保研究质量。
以实验班为试点,由点及面,逐步研究实践、总结推广成果。
课题管理落实到实处,有目标、有活动、有资料、有总结。
(二)研究方法
观察法、参与法、渗透法、实证研究法、评比激励法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个体研究与群体研究相结合诸多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如何矫正学生不良阅读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2.摸清小学生阅读的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3.如何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4.如何既大力加大课外阅读力度,又避免过重负担。
全方位地开展读书系列活动,如故事会,我读到的好诗,读书方法交流会,读书成果展示会或或者读书专题研讨会等活动,形式多样,鼓励学生乐于参与,乐于交流,而避免将读书活动流于形式。
5.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方法的实效性研究。
(四)研究措施
1.时间得到落实。
一是统一指导的时间得到落实,我们每周开设1-2节课外阅读指导课,并列入课表,专时专用;二是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得到了落实,作业减少了,自由阅读的时间就多了。
2.活动得到落实。
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我们开展了一些小学生喜爱的活动,使课外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的集体活动。
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举行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速读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赛、辩论赛、好的读书笔记的展评等。
3.指导得到落实。
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引起兴趣,提示方法。
故事性强的作品,可以介绍一个有趣的开头;语言优美的作品,可以朗诵一段;知识丰富的作品,可以择要讲一些学生前所未闻的知识。
阅读的方法指导也是多样化,可以指导理清情节,评论人物;可以提几个思考题,要求读后回答;可以指导欣赏语言、写法;可以指导做活页卡,写各种类型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录像,欣赏音像资料提供的内容,指导写观后感等等。
对课外阅读指导,教师同样是精心备课。
4.检查得到落实。
对课外阅读是经常检查、督促、交流、评价。
对学生课外阅谈的篇目、字数是经常统计,对阅读笔记是经常检查,以督促学生形成习惯。
是及时发现好的典型,组织交流,扩大影响。
5.建立家长联系卡制度。
课外阅读,就其形式来讲,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外读书。
因此与家长配合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教师要指导家长按照学生要求为学生提供读物,第二,给孩子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三,家长要向教师及时反馈学生读书的情况。
所以,建立学生课外阅读家长联系卡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张联系卡,让家长在相应栏内填上学生课外阅读的书名,阅读时间,进展情况等。
形成班级,校园课外阅读的网络,让学生时时处于读书的氛围中。
当然,这种方法要以适度为准,同时要以学生同意为前提,根据学生的读书需求来进行,否则,效果则相反。
6.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
开展教师、学生、家长读书日活动,是刺激学生读书兴趣,让学生展现“学识”、“能力”的机会,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学生参加活动时,神经系统紧张,表现欲增加。
教师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不定期的举办教师、家长、学生“读书日”活动。
通过活动,家长了解学生读书情况,掌握学生读书的爱好,学生也在家长面前充分展示了读书的“才能”。
提高了读书的兴趣。
7.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读书是需要氛围的,营造读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起着很大的作用。
争取家长的认同和支持,积极为子女订购课外读物。
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并让孩子保持阅读持久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有终身读书的习惯。
8.做好课外阅读推荐。
给孩子推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也就是在特定成长阶段最适宜的阅读的优秀读物。
对于三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可以先诵读经典、读科幻故事、童话故事,到了五年级可以多读一些优秀儿童文学,逐步过渡到经典名著,当然家长也可以给孩子买些他们感兴趣的书。
9.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课内外阅读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
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讲述故事、绘本阅读指导、古诗文吟诵、班级读书会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10、通过自主设计“阅读指导单”有效评价学生有效的课外阅读。
(五)课题研究分工情况
课题负责人:
田立新
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
田立新:
负责课题的申报,实验方案的撰写,课题进度安排。
张茂祥:
课题组协调员。
负责协调课题外部工作及后勤保障工作,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江:
课题组资料员。
负责课题过程资料的保管,主持课题实验研究,负责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撰写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段琳:
主持课题实验研究,负责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撰写课题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课外阅读 实效性 设计 研究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