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综合知识炮制.docx
- 文档编号:24203684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31KB
中药综合知识炮制.docx
《中药综合知识炮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综合知识炮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综合知识炮制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
中药的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产生的,有了中药就有中药的炮制,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劳动生产,必须猎取食物。
由于人类的增值,鸟兽鱼之类不敷食用,则尝试草木之类充饥,人们常误食某些有毒植物或动物,以致发生呕吐、泄泻、昏迷,甚至于死亡,有时吃了之后使自己疾病减轻或消失,久而久之,这种感性知识积累多了便成了最初的药物知识。
为了服用方便,就有洗净、将整枝整块的擘成小块、锉为粗末等简单加工,这便是中药炮制的萌芽。
《韩非子?
五蠹篇》载: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胃,民多疾病。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礼纬·含文嘉》明确指出:
“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这种利用火来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中药炮制古称“炮炙”系指用火加工处理的方法。
据《说文》载:
“炮,毛炙肉也。
”段注:
“毛炙肉,谓不去毛炙之也。
”《礼记·内则》:
“涂之以谨(墐)涂,炮之。
”郑玄注:
“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
”孙希旦集解:
“裹物而烧之谓之炮。
”《说文》:
“炙,炙肉也,从肉在火上。
”《诗经·小雅·**叶传》:
“炕火曰炙。
”“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可见早期的炮制主要是用火加工处理药物。
酒的发明与应用,在我国非常久远。
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有所进展,而广泛应用于奴隶制社会时期。
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则发现有专用酒器,殷商文化中发现更多的专用酒器,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鬯”字,鬯就是芳香性的药酒,供祭祖用。
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并被引用于炮制药物,就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炙的内容。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药炮制的发展
中药炮制的发展大约可分为四个时期:
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现代(1912年以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在此时期的炮制特点和主要文献如下。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
在古文献中炮制的出现,最早只是个别和简单的炮制原则。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医方书,在收录现存的二百八十多个医方中,包括了净制、切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
如取庆(蜣)良(螂)一斗,去其甲足;服零(茯苓)……;取商劳渍醯中;止出血者燔发;燔其艾;陈藿,蒸而取其汁等。
不仅有炮、煅、细切、熬、酒醋渍等术语,并有操作过程的记载。
《黄帝内经》约为战国至秦汉时代的著作,在《灵枢经?
邪客》篇中有用“秫米半夏汤”治疗“邪气客人”的记载。
“秫米汤”中的“治半夏”即为修治过的半夏。
生半夏毒性大,以“治”来减低毒性,可见当时已注意到有毒药物的炮制。
《素问?
缪刺论》中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呚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
到了汉代,中药炮制技术已有较大的发展。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纪元前问世。
书中指出:
“药有……及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
”这里所指阴干暴干是指产地加工,而生熟则说的是药物炮制了。
如“露蜂房……熬”,“桑螵蛸……蒸”,“贝子……烧”等。
汉代有关药物炮制的方法更多的是散见于处方药物的脚注,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
如《伤寒论》抵当汤:
水蛭十三个,熬;虻虫十三个,去翘足,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对毒剧药应用很谨慎,用法也很有分寸。
如附子要求“炮”,“炮去皮,破八片”。
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
对制药火候上提出“烧、炼、熬”三者不同。
归纳起来,在张仲景时代,中药炮制方法有去污、去芦、去节、去毛、去皮、去皮尖、去心、去核、去翘足、去咸、擘、破、呚咀、斩折、锉、捣、水浸、汤洗、煮沸、酒洗、酒煮、苦酒煮、蒸、烧、熬、炮、煅、炼、炒、炙等。
同时,炮制理论上也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如《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就有:
“凡此七情,合和视之……若有毒宜制,可用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这些就是当时对有毒药物炮制方法与机理的解释。
张仲景还提出药物“有须烧炼炮制,生熟有定”,开创了药物生熟异用学说的先导。
矿物药的炮制,当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周礼?
天关冢宰》《疡医论》曾载: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
”汉末郑康成(公元127年~200年)注云:
“止病曰疗,攻治也。
五毒,五药之有毒者。
今医方有五毒之药,作之,合黄,置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其中,烧之三日三夜,其烟上着,鸡羽扫取以注疮,恶肉碎骨尽出也。
”文中其烟上着的烟,实为升华结晶氧化汞。
《神农本草经》提到了丹砂能化汞,硝石炼之如膏,曾青(蓝色铜矿物)能化金铜,朴硝炼饵食之,这些就是通过炮制改变其药性。
汉代对中药炮制的目的、原则已初步确立,并出现了大量的炮制方法和炮制品,但方法比较简单。
中药炮制经历先秦两汉的不断发展,直至宋代主要有两方面的成就:
一是将零星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初步归纳,形成了较系统的炮制通则;二是逐渐增加了一些新的炮制方法。
现代使用的方法宋代大都已出现,这些方法和原则至今仍沿用。
在炮制原则系统化方面:
梁代《本草经集注》中第一次将零星的炮制技术作了系统归纳,说明了部分炮制作用。
如:
“凡汤中用完物皆擘破”,“诸虫先微炙”等。
唐代《备急千金药方》中又进一步补充,在“合和”章中说:
“凡用甘草、厚朴、枳实、石楠、茵芋、藜芦、皂荚之类皆炙之”,“凡用麦、曲米、大豆黄卷、泽兰、芜荑皆微炒,干漆炒令烟断。
”这些原则在宋代《证类本草》中亦有引用。
在新炮制方法方面:
晋《肘后备急方》已有用大豆汁、甘草、生姜等解乌头、芫花、半夏毒的记载。
梁代《本草经集注》已将“咀”改为“切制”。
唐代《千金翼方》已有反复蒸曝制熟地黄,《食疗本草》开始用童便处理药材,《外台秘要》开始用麸炒法。
宋代《太平圣惠方》开始有乳制法,《博济方》开始有巴豆霜,《小儿药证直诀》开始制胆南星等。
刘宋时代,雷斅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撰成《雷公炮制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书中记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大致有:
拣、去甲土、去粗皮、去节并沫、揩、拭、刷、刮、削、剥等净制操作;切、锉、擘、捶、捣、研、杵、磨、水飞等切制操作;拭干、阴干、风干、晒干、焙干、炙干、蒸干等干燥方法;浸、煮、煎、拣、炒、熬、炙、焙、炮、煅等水火共制法;苦酒浸、蜜涂炙、同糯米炒、酥炒、麻油煮、糯泔浸、药汁制等法,广泛地应用辅料炮制药物。
该书对炮制的作用也作了较多的介绍,如“……用此沸了水飞过白垩,免结涩人肠也。
”“……半夏上有延,若洗不净,令人气逆,肝气怒满。
”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其中许多炮制方法具有科学道理。
如大黄用蒸来缓和其泻下作用。
莨菪、吴茱萸等含有生物碱,用醋制可以使生物碱成盐,而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
对挥发性药物茵陈,指出“勿令犯火”,即防止高温处理。
对某些含鞣质药物,如白芍等须用竹刀刮去皮,知母、没食子勿令犯铁器,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陶弘景所著《本草经集注》中对药物提出“细切”的要求,并指出炮制能影响疗效,如:
“……旧方皆云呚咀者,谓秤毕捣之如大豆,又使吹去细末,此于事殊不允。
药有易碎难碎,多末少末,秤两则不复均,今皆细切之,较略今如呚咀者,差得无末而粒片调于药力同出,无生熟也。
”“凡汤就膏中,用诸石皆洗捣之,如粟米……”等。
该书记述的净选、切制、干燥、炮炙等方法众多,且均举例说明,如黄连去须毛,石韦刮去毛,羚羊角镑刮作屑用,阿胶炙使通体沸起内容很丰富。
唐代《新修本草》在炮制方面收载了很多炮制方法,除有煨、煅、燔、炒、煮、蒸等外,还有作檗、作曲、作豉、作大豆黄卷、芒硝提净等。
如芒硝提净云:
“以朴硝作芒硝者,但以暧汤淋朴硝取汁,清澄煮之减半,出着木盆中,经宿即成,状如白石英。
”该书对玉石、玉屑、丹砂、云母、石钟乳、矾石、硝石等矿物药的炮制方法均有记载。
辅料用酒明确指出“唯米酒入药”,炮制内容比前一时期丰富。
宋代炮制方法有很大改进,炮制目的也多样化了,开始从减少副作用而进入增加和改变疗效,从汤剂饮片的炮制而同时重视制备成药饮片炮制的崭新阶段。
《证类本草》,为唐慎微所编撰,该书广泛辑录了宋以前的有关药学方面的文献,部分保存了现今已失传的医药书籍的内容,如《雷公炮制论》等。
在《本草纲目》刊行前,一直作为研究本草学的范本。
每种药物之后附有炮制方法,为后世制药业提供了药物炮制资料,后世某些炮制专书,便是辑录本书的炮制部分而写成的。
宋代大观年间,陈师文等编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强调“凡有修合,依法炮制……”。
并特设“论炮炙三品药石类例”,专章讨论炮制技术,收录了185种中药的炮制方法和要求,逐渐注意到药物经炮制后性味功效的改变,如蒲黄“破血消肿即生使,补血、止血即炒用”,成为国家法定制药技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药品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于该书筛选了当时通用的方剂及炮制方法,实践性强,现代应用的许多方法,特别是配制成药的方法,很多都与该书所列的方法相似。
总之,在宋以前,炮制的原则、方法,适用品种已初具规模,是炮制技术的形成时期。
(二)金元、明时期
金元时期,名医各有专长,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朱丹溪等均特别重视药物炮制前后的不同应用,炮制辅料的作用,开始对各类炮制作用进行了总结,明代又进一步系统整理,便逐渐形成了传统的炮制理论。
元代王好古在《汤液本草》中引李东垣“用药心法”有“黄芩、黄连、黄檗、知母,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用酒炒之,借酒力以上腾也。
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生用。
大凡生升熟降,大黄须煨,恐寒则损胃气。
至于川乌、附子须炮,以制毒也。
”并说:
“去湿以生姜”,“去膈上痰以蜜”。
张元素在《珍珠囊》中说白芍“酒浸行经,止中部腹痛。
”“木香行肝气,火煨用,可实大肠。
”葛可久在《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炭药止血的理论:
“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
”著名的“十灰散”就是该书的方剂之一。
从药物炮制方法之多和理论实践上的重大改进来看,,足见金元时期中药炮制的昌盛。
明代对医药比较重视,在中药炮制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显著的建树。
徐彦纯编撰的《本草发挥》辑自金元诸家的著作,在炮制方法上无特殊发挥,而对炮制作用原理上有较多的阐述,如“神曲火炒以补天五之气,入足阳明胃经。
”“用上焦药须酒浸暴干,……知柏之下却之药,久弱之人,须合之者,酒浸暴干,恐伤胃气也。
”还提出童便制、盐制的作用,即“用附子、乌头者当以童便浸之,以杀其毒,且可助下行之力,入盐犹捷也。
”“心虚则盐炒之”,“以盐炒补心肺”等,均为中药炮制理论的重要论述。
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
“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
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
在炮制技术上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五倍子”条下所载的“百药煎”的制备方法,实际上就是没食子酸的制法,比瑞典药学家舍勒氏制备没食子酸的工作早二百多年。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药记有“修治”专目。
在“修治”专目中,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
上自《名医别录》,下至明代李时珍,总计有50多家炮制资料。
在330味药物中,载有李时珍本人炮制经验或见解的,就有144条,其中很多药物,如木香、高良姜、茺蔚子、枫香脂、樟脑等炮制方法都是李时珍个人的经验记载,并非他人经验的综述。
在炮制方法上有所发展,例如独活条,雷斅曰:
“采得细锉,以淫羊藿拌,**二日,暴干去藿用,免烦人心。
”李时珍认为此法不切实用,接着说:
“此乃服食家治法,寻常去皮或焙用尔。
”对前代有问题的方法,李时珍也加以指正。
例如,砒石条,雷斅曰:
“凡使用……入瓶再煅。
”时珍曰:
“医家皆言生砒经见火则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飞炼者,盖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
”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类,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法。
其中多数制法,至今仍为炮制生产所沿用。
如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等。
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述及炮制理论问题时曾说:
“炒以缓其性,泡以剖其毒,浸能滋阴,炼可助阳,但制有太过不及之弊。
”
缪希雍撰《炮炙大法》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另一部炮制专著。
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大部分内容能反映当时社会生产实际,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正如作者所说的“自为阐发,以益前人所未逮。
”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
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曝、露十七种方法,即称雷公炮制十七法。
总之,元、明时期,在前人炮制作用解释的基础上,经系统总结而形成理论,是中药炮制理论形成时期。
(三)清代
清代多在明代的理论基础上增加炮制品,此时的医药文献多有专项记载炮制的方法和作用,但也有某些炮制的不同认识和看法。
清代刘若金著《本草述》,收载有关炮制的药物300多种,记述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作用、目的,以及理论解释,内容丰富。
经杨时泰修改删节为《本草述钩元》,使得原著的意旨更为明确易解。
如黄芪“治痈疽生用,治肺气虚蜜炙用,治下虚盐水或蒸或炒用等。
”
张仲岩著《修世指南》为清代炮制专书,收录药物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其中多来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但张氏作了进一步归纳、整理,条分缕析,较为醒目。
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
“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
”在炮制理论上也有所发挥,如提出:
“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猪胆汁制泻胆火而达木郁,牛胆汁制去燥烈而清润,秋石制抑阴而养阳……炙者去中和之性,炒着取芳香之性,……”等炮制作用。
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和唐容川的《血证论》,除了记载当时很多炮制方法外,还特别记载了相当数量的炭药,并在张仲景“烧灰存性”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炒炭存性”的要求,主要用于疮、痔、烫伤、##疾、癣病及崩漏、出血、痢疾等的治疗。
炭药的炮制与应用,在清代有相当大的发展,很有特色。
明、清时期炮制品增加很多,而有些是由当时炮制理论影响下推理出来的,所以认识上不甚一致。
如《本草通玄》中不同意#莶草“生泻熟补”,认为“#莶草苦寒之品,且有毒令人吐,以为生寒熟温,理或有之,以为生泻熟补,未敢尽信,岂有苦寒搜风之剂,一经煮便有补益之功耶……古人所谓补者,亦以邪风去,则正气昌,非谓其本性能补耳。
”《本草纲目拾遗》中不同意半夏长期浸泡,如“今药肆所售仙半夏,惟将半夏浸泡,尽去其汁味,然后以甘草浸晒……全失本性……是无异食半夏渣滓,何益之有。
”
总之,清代对某些炮制作用有所发挥,炮制品有所增加,是炮制品种和技术进一步扩大应用时期。
(四)现代
现代炮制经验基本沿用明、清的理论和方法,由于遵循不同,经验不同,各地方法也不甚同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继承方面,各地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版可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同时,国家药典中也收载了炮制内容,制定了“中药炮制通则”,并相继出版了一些炮制专著。
如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等编辑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王孝涛等编辑的,《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将散在民间和历代医籍中的炮制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文献资料。
教学方面,全国各中医院校的中药专业都设有中药炮制课,并被列为专业课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地区特点编写了教材,经过试用与修订,不断充实、提高,于1979年首次编写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炮制学》同一试用教材,1985年出版二版教材,这为继承和发扬中药炮制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科研方面建立了炮制研究机构,已有一定力量的科研队伍。
“七五”期间对何首乌等20种饮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八五”期间又有草乌等20种饮片列为国家研究课题,其中大黄、半夏、棕榈、斑蝥、马钱子等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如果能连续不断的进行系统研究,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
第一节中药炮制的目的
中药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这些天然药物,或质地坚硬、粗大,或含有杂质、泥砂,或含有毒性成分等,所以都要经过加工炮制后才能应用。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多方面的,往往一种中药可以多种炮制方法,一种炮制方法兼有几方面的目的,这些既有主次之分,又彼此密切联系。
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
(一)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有的药物碎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毒性或副作用太大,临床应用不安全,则须通过炮制降低其毒性或副作用。
历代对有毒药物的炮制都很重视,各代都有较好的除毒方法和炮制作用的论述。
如草乌有用浸、漂、蒸、煮、加辅料制等炮制方法,以降低毒性。
又如相思子、蓖麻子、商陆、萱草根等可用加热炮制降低其毒性。
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副作用。
汉代张仲景提出,麻黄“生令人烦,汗出不可止”。
说明麻黄生用有“烦”和“出汗多”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则可降低其副作用。
柏子仁具宁心安神、润肠通便等作用,如果用于宁心安神则需避免服后产生滑肠致泻的作用,通过去油制霜法炮制后即消除了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二)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中医采用寒、热、温、凉及辛、甘、酸、苦、咸来表达中药的性能。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酸损齿伤筋,过苦伤胃耗液,过甘生湿助满,过辛损津耗气,过咸助痰湿等。
为了适应不同病情和患者体质的需要,一方面可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炮制的方法来转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
唐代孙思邈曾提到桂枝应生用,但在妇女怀孕的情况下,为了防止“胎动”,所以要“熬”(即炒)后用。
明代罗周彦曾说:
枳壳“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气刚,恐伤元气也。
”麻黄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蜜炙后辛散作用缓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
中药往往通过炒、麸炒、蜜炙等炮制方法来缓和药性,故有“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说法。
许多药物,根据中药临床观察,发现生、熟作用有别,如蒲黄生用活血化瘀,炒用止血。
生甘草,味甘,性平,能清热解毒;蜜炙甘草,性温,能补中益气,故有“补汤宜用熟,泻药不嫌生”之说。
通过炮制改变或缓和了药物的性能,临床应用各有所长。
(三)增强药物疗效
中药除了通过配伍来提高疗效外,炮制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又一有效途径和手段。
作为药物,起作用的是物质。
药物所含的活性物质,通过适当的炮制处理,可以提高其溶出率,并使溶出物易于吸收,从而增强疗效。
明代《医宗粹言》写道:
“决明子、萝卜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煎方得味出。
”这便是现代“逢子必炒”的根据和用意。
因为种子被有硬壳,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炒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便于煎出。
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润肺止咳作用,则是蜂蜜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作为辅料应用后与药物有协同作用而增强疗效。
现代实验证明,胆汁制南星能增强镇痉作用。
甘草制黄连或甘草栓皮(含黄酮甙)可使黄连抑菌效力提高5~6倍。
(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
中医对疾病的部位(病所)通常以经络、脏腑来归纳,对药物作用趋向以升降沉浮来表示。
疾病在病机和证候趋势上常表现为向上:
如咳嗽、气喘、吐血等;向下:
如泻痢、崩漏、遗尿等,这些可以利用药物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
炮制可以引药入经及改变作用部位和趋向。
大黄苦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是走而不守,酒制后能引药上行,能在上焦产生清降热邪的作用,治疗上焦实热引起的牙痛等症。
黄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上清丸中黄柏经酒制后,转降为生。
一种药物往往归入数经,在临床上常嫌其作用分散,通过炮制进行适当调整,使其作用专一。
如柴胡,入心包络、肝、三焦、胆经,经醋制后,作用专于肝经,使其更有效地治疗肝经的疾病。
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大凡生升熟降”,“酒制升提”,“盐制入肾”等。
(五)便于调剂和制剂
植物根及根茎类、藤木类、果实类经炮制后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饮片,如切成片、丝、段、块等,便于调剂时分剂量和配方。
矿物类、贝壳类及动物骨甲类药物,如自然铜、磁石、代赭石、牡蛎、石决明、穿山甲等,这类药物质地坚硬,难于粉碎,不便制剂和调剂,而且在短时间内也不易煎出有效成分,因此必须经过炮制,采用煅、煅淬、砂烫等炮制方法使质地变为酥脆,易于粉碎,而且使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六)有利于贮藏及保存药效
药物在加工炮制过程中都经过干燥处理,使药物含水量降低,避免霉烂变质,有利于贮存。
某些昆虫类、动物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等能杀死虫卵,防止孵化,便于贮存,如桑螵蛸等。
植物种子类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如蒸、炒、燀等,能终止种子发芽,便于贮存而不变质,如苏子、莱菔子等。
某些含甙类药物经加热处理破坏酶的活性,避免有效成分被酶解损失,以利久贮,如黄芩、杏仁等。
(七)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动物类或其他有特异不快臭味的药物,往往为病人所厌恶,难以口服或服后出现恶心、呕吐、心烦等不良反应。
为了利于服用,常将此类药物采用漂洗、酒制、醋制、蜜制、麸炒等方法处理,能起到矫臭矫味的效果。
如酒制乌梢蛇、紫河车,麸炒僵蚕、椿根皮,醋制乳香、没药,常流水漂洗人中白等。
(八)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
中药在采收、运输、保管等过程中,常混有沙土、杂质、霉烂品及非药用部位,因此,必须加以净选、清洗等加工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净度,这对保证临床用药剂量准确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种子类药物要去沙土、杂质,根类药物要去芦头,皮类药物要去粗皮,动物类药物要去头、足、翘等。
有些药物虽属同一植物,但由于药用部位不同,其作用也不同,更应区分入药。
如麻黄经发汗,根止汗,故要分开入药,以适应医疗的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综合 知识 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