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docx
- 文档编号:24194558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9.45KB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docx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
高考物理物理学史知识点解析含答案(4)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三定律都是在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B.爱伊斯坦根据他对麦克斯韦理论的研究提出光速不变原理,这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基本假设
C.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D.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长,颜色不变
2.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
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
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
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
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
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
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
4.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
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
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5.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
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
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
6.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
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
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
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
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
7.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
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8.以下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伽利略总结了导师第谷留下的大量天文观测数据,发现了行星三大定律
B.库仑采用放大法,利用扭秤装置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而且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他又引入了电场线的概念
D.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9.科学发现或发明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青年人应当崇尚科学在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A.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
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
D.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
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11.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运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理性思维中的抽象和想象的力量,分离事物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及影响事物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便于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
以下选项都属于物理理想化模型的是()
A.①单摆②光线③质点④理想变压器
B.①匀强电场②电阻箱③系统④点电荷
C.①光滑平面②机械波③点电荷④匀强磁场
D.①轻质弹簧②天平③点光源④电场线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有:
电场强度
,电容
,加速度
C.库仑通过实验得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扭秤实验最早测量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
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新核原子序数比原来原子核序数增加1
13.下列有关物理学家的成就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奥斯特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4.今年是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100周年。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即任何物体加速运动时给宇宙时空带来的扰动,可以把它想象成水面上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水波。
引力波在空间传播的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以光速传播,携带有一定能量,并有两个独立的偏振态。
引力波探测是难度最大的尖端技术之一,因为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会产生较容易探测的引力波。
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探测到了引力波,该引力波是由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
探测装置受引力波影响,激光干涉条纹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间接探测到引力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力波是横波
B.引力波是电磁波
C.只有质量非常大的天体加速运动时才能产生引力波
D.爱因斯坦由于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5.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若使用气垫导轨进行理想斜面实验,就能使实验成功
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维持物体的运动需要力
B.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
17.在物理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家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
重物比轻物下落的快
B.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卡文迪许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D.法拉第以他深刻的洞察力提出电场的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
18.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B.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
C.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
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
19.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与磁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B.安培在实验中观察到导线静止,通有恒定电流,在其附近的固定导线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
C.库仑发现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
D.法拉第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0.在物理学的发展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贡献的叙述中,符合史实的是()
A.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B.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位移均匀变化的运动
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1.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建立了狭义相对论B.哥白尼提出了“地心说”
C.爱因斯坦测出了引力常量D.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只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不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
B.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了引力常量的数值
C.万有引力的发现,揭示了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
D.地球绕太阳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受到太阳的万有引力大小是相同的
23.下列关于物理学史中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提出了惯性定律
B.牛顿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C.库仑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确认了库仑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法拉第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独立总结出来的
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C.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D.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得出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25.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
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伽利略
C.开普勒、卡文迪许
D.牛顿、伽利略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牛顿在开普勒三定律的基础上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爱伊斯坦根据他对麦克斯韦理论的研究提出光速不变原理,这是狭义相对论的第二个基本假设,故B正确;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所以C错误;红光由空气进入水中,频率不变,故颜色不变,根据
知传播速度变小,所以波长变小,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狭义相对论、光等
2.C
解析:
C
【解析】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奠定了基础,符合史实,A正确;库仑利用扭秤实验证明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它们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符合史实,B正确;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示了电和磁的联系,C错误;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认为电荷间的作用是通过“场”实现的,符合史实,故D正确.
3.A
解析:
A
【解析】
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故A正确;
B、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是:
真空和静止点电荷.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带电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电荷分布可以忽略不计,即可将它看作是一个几何点,则这样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一个实际的带电体能否看作点电荷,不仅和带电体本身有关,还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精度的要求,点电荷不是以体积大小来确定的,故B错误;
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是平方反比规律,故C错误.
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定律不适用,则库仑力无法确定,故D错误.
点睛:
清楚书本中一些定理和定律的适用条件,知道在处理复杂物理问题时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一些不可或缺的理想模型,使得问题处理更简便.
4.D
解析:
D
【解析】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故A错误;
B、卡文迪许仅仅测定了引力常量G的常量,库仑测量了静电力常量,故B错误;
C、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是洛仑兹发现的,不是奥斯特发现的,故C错误;
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体学建立之初的物理学史,可按年代、科学家成就进行记忆,多加积累,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
5.C
解析:
C
【解析】试题分析: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只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故A错误.B、力的单位“N”和加速度的单位“m/s2”都是导出单位.故B错误.C、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故C正确.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与电势无关,则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越高,故D错误.故选C.
考点:
考查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物理学史和物理常识也是高考考查的内容之一,对于科学家的成就要加强记忆,力争不在基本题上失分.
6.A
解析:
A
【解析】伽利略最早使用理想斜面实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最早引入场的概念,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正确.
7.D
解析:
D
【解析】A项:
电流的磁效应是奥斯特发现的,故A错误;
B项: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但是韦伯和纽曼是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用公式表达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项:
费马提出了光的折射定律,故C错误;
D项:
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故D正确。
8.C
解析:
C
【解析】
A项:
开普勒最早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故A错误;
B项:
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故B错误;
C项:
法拉第首先提出了电场概念,并用电场线简洁、形象的描述电场,故C正确;
D项: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进行了深入仔细的研究,将理想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故D错误.
9.D
解析:
D
【解析】A项:
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故A正确;
B项:
一位法国的科学家发明了扭秤,巧妙而准确地测量出了物体间的静电力,这位科学家是库仑,故B正确;
C项: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首次揭开了电与磁的联系,故C正确;
D项:
法拉第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磁生电”的理想,故D错误。
10.C
解析:
C
【解析】A:
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A项错误。
B:
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故B项错误。
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
故C项正确。
D:
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故D项错误。
11.A
解析:
A
【解析】理想化模型的建立是一种科学方法的实践应用,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均是理想化模型.
A、单摆在细线的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线长又比球的直径大得多,这样的装置就叫做单摆;用以描述光的(传播方向)的(有向)的直线,光线也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描述光的传播的有效方法,是在对细光束的抽象的基础;质点是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人为引入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就可以当作质点;变压器忽略三损(磁损、铁损、铜损)就是理想变压器,故A正确。
B、变阻箱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的阻值,是测电阻的准确装置,不是理想化模型,故B错误。
C、机械波是实际存在的一种波,不是理想化模型,故C错误。
D、天平是利用杠杆称重的仪器,不是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
故选A.
在力学中,单摆是理想化模型,在热学中,理想气体是理想化模型,在电学中,点电荷是理想化模型,在磁学中,匀强磁场是理想化模型
【点睛】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是物理学中常用方法,质点就是如此,质点是高中一开始所学的一个理想化模型,对其理解要抓住“当物体的体积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这一核心进行.
12.D
解析:
D
【解析】
A、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B、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在物理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电场强度
,电容
,加速度
.公式中a与F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不属于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C、库仑用扭秤实验最早得出库仑定律,密立根测出了元电荷e的数值,故C错误.D、放射性元素发生一次β衰变,放射出一个电子,原子序数增加1,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理想斜面实验、库仑定律的发现、电荷量的测定)、物理方法(比值定义法)和物理思想(衰变).
13.B
解析:
B
【解析】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A错误;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B正确;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C错误;楞次发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D错误.
14.A
解析:
A
【解析】试题分析:
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由于引力波有两个独立的偏振状态,因此引力波是横波,A正确;引力波在空间传播方式与电磁波类似,但并不是电磁波,B错误;质量小的物体加速运动时也会产生引力波,只是不容易探测,C错误;爱因斯坦是由于发现光电效应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D错误。
考点:
机械波与电磁波。
15.C
解析:
C
【解析】
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理想斜面实验是想象中的实验,实际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影响,B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没有直接用实验进行验证,选项D错误.
16.B
解析:
B
【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A正确;牛顿根据开普勒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并结合向心力公式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错误;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正确;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从而验证了万有引力定律,D错误;
17.D
解析:
D
【解析】
试题分析:
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认为:
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A错误;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故C错误;法拉第提出电场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引入了电场线,故D正确。
考点:
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1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没有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故A错误;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提出用电场线直观地描绘了场的清晰图象,故B正确;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了元电荷的值,故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楞次定律,故D错误.
1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奥斯特在实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与磁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故A正确;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不会出现感应电流,故B错误;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故C错误;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D错误。
20.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笛卡尔指出:
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此观点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选项A正确;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B错误;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运动,选项C错误;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故选A.
2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故A错误;
B.哥白尼推翻“地心说”,提出“日心说”,故B错误;
C.卡文迪许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测出引力常量,故C错误;
D.开普勒发现了太阳系行星运动三大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22.C
解析:
C
【解析】
A、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故A错误;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测出的,故B错误;
C、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宇宙万物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是自然界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故C正确;
D、根据万有引力公式
可知,在近日点的距离比远日点的距离小,所以在近日点万有引力大,故D错误.
点睛:
对于物理学上重要实验、发现和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从公式的适用条件、物理意义、各量的单位等等全面理解万有引力定律公式.
23.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没有提出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提出的,故A错误;
B.牛顿总结出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但没有测出引力常量,故B错误;
C.库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故C正确;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由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后总结出来的,故D错误。
故选C。
24.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A错误;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数据归纳出简洁的三定律,掲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选项B正确;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数,选项D错误;故选B.
考点:
物理学史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25.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牛顿根据行星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经过100多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巧妙的测量出了两个铁球间的引力,从而第一次较为准确的得到万有引力常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物理学 知识点 解析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