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讲义精简版2.docx
- 文档编号:2417732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51.03KB
哲学讲义精简版2.docx
《哲学讲义精简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讲义精简版2.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讲义精简版2
哲学讲义
第一讲中国哲学的本体论
本体论是讨论世界本原和本质问题的范畴。
二、中国哲学本体论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论,提出了不同的对宇宙本原和本质的描述和论证。
不论其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观点,都具有中国历史文化的特色,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思维发育特征。
不仅唯物主义本体论与其他民族不同,唯心主义的本体论也同样与其他民族有差异。
在反映民族思维共性方面,二者并不是毫不相通的。
因为他们都是中国古代共同的社会存在的反映。
只不过反映的侧面和方式不同而已。
1、道、气无形而有物
道的本体论可以作唯物的分析。
有神秘性却相当深刻,其思维的抽象水平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有物混成”“可以为天下母”“道之为物”这些词标志道是有物的。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里的“无”并非空无,而是指道无名、无形、无为,而非无物。
庄子说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可以作为道的说明。
“万物以形相生,”这是具体物,而整个世界的本原、本质则不该是某种有形之物。
这种思维从水平上已超出了某种具体物象的限制,真正接触到了事物的本质。
任何有形的具体物,皆可找到有形的具体前身,但是总括万有,则不是一物或几个具体物所能说明的。
在这种情况下,以无名、无形、无为的道作为最终的说明,这几乎就是“物质”的同义语了。
元气论明确否定了空无生有的唯心论,也提出了元气有形无形的关系。
聚则有形,散则无形,元气只有聚散而无生灭,元气运动才化生了万物。
“太虚无形,气之本体”“气禀不一”才有万物差异。
元气论明确是以实有物说明宇宙万物的本原与本质的,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
元气论显然要比五行、水地论概括程度高。
但气仍为人们所感知的具体物。
风云雾霭的形象仍限制人们的思维。
在思考具体事物时仍要联想到具体形象,这与纯概念思维还是有差异的。
在抽象程度上,显然不如“道”、“无”的水平。
道、气虽然有物,但这一物却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且没有间断性,而是连续一贯的。
不论道还是气,既然无形无限,便无法引导人们进一步深入道或气的内部去探究。
因为道和气都是万物的本原和本质,而认识任何具体事物都以索求其本质、本原为最高目标。
这一目标未达到时,很多具体问题就无法得到彻底的认识和彻底解决。
唯物的,抽象程度高,但连续一贯没有内部结构分析,不能彻底认识限制了深入分析。
2、心、理无物而有事
心的本体论,孟子断言“万物皆备于我”所以倡导“尽心、知性、知天”。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王守仁则明言: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而佛教之心更是有生万法之能。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此之系在一念之心”。
这种本体论都是从现实之事的分析论证得出来的。
何以“心”能成为万物的本质和本原?
他们是据事而论的。
王守仁曾提出三个问题,是很有征服力的理论问题。
如:
“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只此一怕,即是心邪。
故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鬼是不存在的,怕鬼这一现象,其理显然不在物,而在心。
再如:
“孝之理其果在吾之心邪?
抑果在于亲之身邪?
倘而果在于亲之身,则亲没之后,吾心邃无孝之理欤?
以是例之,万事万物之理莫不皆然。
”人知孝,而孝之理不随亲没而消失,可证明孝之理根于心。
又如:
“一念善而善人矣,一念恶而恶人矣,人之善恶由于一念之间”人有善恶,善恶不同的原因不在物而在一念之间。
可见善恶之念必根于人心而不可责之于物。
王守仁的就事论理虽错误但并不简单,由此引申出修心养性的道德要求。
再看理的论证过程。
万物之殊何以然呢?
必有其依据,这就是理。
理是万物之“所以然者”与“所当然者”。
所以说,“唯其理有许多,故物有许多”因此,决定万物所然者,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这一理虽物消而不灭。
“惟有此理,固当有此事。
如人入于水则死,而鱼生于水。
此皆天然合当如此底道理。
”朱熹论理的先在永恒性目的也在于教育人们明人伦之理的天然合理性。
再看佛教对心的本体的论证。
它不是从认识论出发,而是从人生观出发的。
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人生观,要离苦得乐,就要把世界看空,所谓看破红尘。
世界为什么空呢?
针对同一事件,不同心境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
事虽一件,但是体验感受不一。
这种差异由何产生呢?
既然事件同一,不可以作为原因,那么原因就只有心了。
心体不同才有不同感受,而万物又可以看作是假象、幻象,此即心生万法。
3、天命无着而有情
中国哲学在探讨事物时,不重纯客观的物理,而重视主客观交融的情理。
尤其儒家更是如此。
强调情景合一是中国美学的传统,也是中国哲学的普遍特征。
天命观认为,天命鬼神决定一切,这显然是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
天命观的思想内容中除了认识论因素、阶级因素外,还有中国特殊的人情因素。
所以在描述天命的作用时,体现了浓重的人情味。
天有赏善罚恶之能,命有支配命运之功。
在赏善罚恶和支配命运时,都是按照人情意愿进行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常佑善人”天使人生义利之心,天使人有仁爱之性等等。
天命是不可抗拒躲避的宿命。
而鬼神,在儒家则为祖先神。
谁创造了社会秩序,人伦关系,在儒家理想的社会因果中,其必然性就是天命,天有这样的意志,人类就不得不如此,否则就是违天命。
而违天命就是违伦常,就要受惩罚。
儒家人格化了天命也就赋予了天命的人情成分。
三、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分析与评价
中国哲学本体论,在讨论世界的本原本质时,不论在表达的思想内容方面还是在表达的形式方面,都有鲜明的民族个性
1、思想内容中,详于社会而略于自然
哲学本体论是揭示世界本源与本质的范畴,从其思想内容方面,对自然的讨论应占有主要分量比重。
因自然先于社会存在,决定制约社会存在与发展,提供社会生存发展的条件。
然而中国传统的哲学本体论,不论那一家那一派,都缺少对自然的探索。
相反地,各种本体论都大部分讨论社会政治,人伦世道。
这与西方传统哲学区别甚大。
2、思想指向方面,关注现实而非未来
本体论要揭示世界的本质和本源,把握规律,预见指引未来。
但是中国思想家对未来不感兴趣,只关心现实状态。
关注现实是应该的,然而不关注未来,这种哲学就缺乏远大目标和理想。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
世界将如何演变,未来前景如何,对这样的问题,中国哲学家少有人研究。
老子的“小国寡民”、庄子的“永生之世”和孔孟的“三代之治”都是引向倒退。
这与西方的“太阳国”、“理想城”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3、理论形式上,重直觉体悟而忽略逻辑论证
在世界本源和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中国哲学崇重以直觉体悟去思索理解,而不是一环一环地去进行逻辑论证。
所以不论那种本体论,都不从最基本的概念进行逻辑上的结构搭架,都是以事实或现象去体悟。
如:
为什么尽心知性就能知天?
为什么总天地万物之理就是太极?
为什么元气化生万物?
怎么化生的?
道怎样产生了万物?
中国哲学本体论的许多结论都不是逻辑规则能够推演出来的。
因此也不能用严格的逻辑思维去论证,只能去体悟理解。
因此在后世流传过程中才歧义纷呈,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才会有不同的理解、注释和说明。
4、重混沌整体的理解,而缺少结构的可分析性。
本体论不仅要指出宇宙本原是什么,宇宙本质是什么,而且也要对这样一个本质本原什么样做出交代。
这样才能指导人们怎样去认识这一本体。
而不指出宇宙本体是怎样的本体,具体认识过程就无从开始。
道是无形的,气是无形的,理是无形的,心是无形的,天命鬼神更是无形的。
这种无形的本体只能用心智去领会体悟,却无法用物质手段去研究认识。
它虽然具有万化功能却不能对这一过程进行物质性结构印证。
而没有结构的可分析性,没有实体的可检验性,具体的科学认识也就无法开始。
还有,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
这种天人统一观以天人同构为归宿。
这就取消了万物的差别,而没有差别,也不利于具体科学的生长。
第二讲中国哲学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
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而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而且这种发展变化遵循着必然的规律。
这种规律是什么呢?
中国哲学在讨论辩证法问题时,不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一、诸家辩证法思想表述
1、最初的辩证法思想形态。
商周时期就有了辩证法思想的表述。
易经的阴阳说、八卦说。
尚书的五行说就是最初的辩证法形式。
八卦是以四对矛盾来说明万事万物,由八卦重叠排列又形成了六十四卦,可以说明的问题也就更为具体了。
阴阳就是对各种矛盾关系的概括。
五行是木火土金水,他们各有自己的特性,但互相之间又有生克关系,这是事物联系的表达方式。
这里表达了这样的核心思想内容:
第一,普遍矛盾观念。
《易经》的八卦和六十四卦都表明无处不存在相反相成的矛盾。
第二,交感背离的观念。
八卦和六十四卦有一些是交感的,有一些是背离的。
如泰卦就是交感,坤为地属阴下降,乾为天属阳上升,地在上,天在下,阴降阳升则可交感产生变化。
而否卦就是背离,阳在上而升,阴在下而降,二者不会交合,所以不产生交感变化。
交感则吉,背离则凶。
第三,发展变化观念。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全部体系表述了无穷变化的观念。
首先,变化是由微至著的;其次,事物性质随周围条件变化而变化;最后,事物到一定极限,则向对立面转化。
《易经》中有许多卦辞爻辞都表征了辩证法观念。
如“元亨利贞”表明事物由初到终的发展过程。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表明了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先否后喜”“初登于天,后入于地”表明了事物的转化。
而五行比八卦更进步一些,五行物质有单一性,生克关系也比八卦之间的关系更规范。
在《国语》中,史伯谈到了“和”与“同”的重要概念: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故先王以土与木、火、金、水杂,以成百物。
”不同物结合才能生新物,而一种物的量增长,不产生新物,没有前途。
这时期,对事物有两面性,物极必反的论述很丰富。
2、道家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的辩证法思想。
第一,强调一切皆变。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第二,矛盾普遍存在。
道德经中矛盾术语或概念占了百分之二,如善恶、长短、有无、高下、难易、前后、大小等等。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第三,矛盾相互转化。
“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第四,转化由量变到质变。
“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庄子则讨论了无限性问题: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还论述了运动问题。
“道无终始,物有生死”
3、孔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在论述中庸之道时,其中也体现了辩证法思想。
以往都将中庸之道视为折中和形而上学,其实不然。
“礼之用,和为贵”无过与不及,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扣其两端而竭焉”恩格斯说过:
“一切矛盾皆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差异均在中间环节相互过渡”不存在绝对的非此即彼。
孔子讲适度,反对过分,这是一种标准,而不是无原则的和稀泥,这也是辩证法的精神。
4、墨家的辩证法思想
墨家讨论了很多辩证关系,如同与异、兼与体、故与成、志与行、利与害、名与实、有无、久与宇等等,比较系统详细的有如下几方面:
第一,同异关系的辩证法。
“将剑与挺剑异”-同中之异。
“杨木与桃木同”-异中之同。
一个女人有为女为母的同异,一类事物有多少量的同异。
“有其异也,为其同也”。
同与异是相对而言的,相比较而存在的。
公孙龙只见异不见同是绝对主义,庄子只见同不见异是相对主义。
同异交得。
第二,时空关系的辩证法。
“久,弥异时也:
合古今旦暮”“宇,弥异所也,蒙东南西北”“宇,徙久”“远近,修也;先后,久也。
故行修必以久也。
”时空无限。
物体变动,空间的延伸和时间的延缓同时发生。
第三,因果关系的辩证法。
“故,所得而后成也”故为原因,有大故、小故之别。
大故,总体原因;小故,部分原因“小故,有之不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
5、《易传》中的辩证法思想
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发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讲义 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