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docx
- 文档编号:24175440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0.55KB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
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项突破演练27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鉴赏形象
一、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
(2)题。
(11分)
扑 蝴 蝶
赵师侠
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
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
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
景何限?
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
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
浮名薄利休羡。
【注】①琅玕:
翠竹的美称。
②箨:
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上片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
B.下片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词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
C.“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
D.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词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
E.“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
【解析】选BD。
B项,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
D项,“景何限”结合全词可知是词人对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感叹,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
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
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的气度。
“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
(2)题。
(11分)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解析】选AC。
A项,“儒雅谦恭”有误,陆游年轻时佩服诸葛亮、老庄、周公,“揖”是指向这些人学习。
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陆游没有到过塞外。
★
(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壮志难酬。
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
②迟暮悲伤。
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
③孤独寂寞。
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友人的强烈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
二、事物形象
3.(xx·娄底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
(1)、
(2)题。
(11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宿 渔 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
灯前笑说归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1)下列对两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两诗均为七言绝句,诗歌内容都是写诗人夜宿他乡的情景,第一首诗写夜宿邯郸驿站,第二首诗写夜宿海边渔家。
B.“冬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这是一个重要节日,这样的佳节而诗人白居易却羁旅在外,更显示出他对家人的思念。
C.第一首诗的后两句,从侧面来写“思家”,夜深时当诗人抱膝灯前,直接抒发了想到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在“说着远行人”的无限深情。
至于“说”了什么,则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第二首诗的首句用两个“涯”字,把生涯与海涯联系起来,音节朴实流畅,形成朴实中见巧思的妙处;而第二句的“芦花”意象,简洁准确地勾勒出渔家的生活环境。
E.第二首诗的最后一句,通过写渔人不畏全天打鱼的辛苦,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我”回家,写出了海边渔家人的纯朴善良、善解人意。
【解析】选CE。
C项,不是侧面写;而是正面写;不是直接抒情,而是用“对写法”含蓄抒情。
E项,“在明月之夜还驾船送‘我’回家”错,这是渔人晚归的诗意表达。
★
(2)两首诗都写到了“灯”这一意象,请联系诗歌的内容,分析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不同表现。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白诗中的“灯”是思念之灯,通过冬至佳节的反衬,抱膝细节的刻画,以及三、四句“对写法”的使用,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旅途漂泊中的凄清怅惘和孤寂思家之情。
②郭诗中的“灯”是温暖之灯,通过芦花意象的衬托,“笑说”一词的点明,明月送归的渲染,可以看出,此“灯”的意象则表现了诗人住宿在渔家所感到的温馨、愉悦之情。
三、景物形象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关 山 月①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②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①关山月:
乐府《横吹曲》调名。
《乐府古题要解》:
“‘关山月’,伤离别也。
”②白登:
山名,在今山西大同市西,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诗人将只有在大海上才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尤其是“明月出天山”,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
B.“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言戍边将士身处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只觉长风浩荡,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
C.“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两句诗,化用白登山的典故,歌颂了戍边将士为击破胡虏,甘愿远离故土,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D.古诗词写离人思妇之情,总脱不了愁苦纤弱的笔调,境界往往局限于眼前的风花雪月,而李白却不落窠臼,境界雄浑,读后令人眼前一亮。
E.诗歌最后四句,用“戍客”与“思归”对举,“望边色”与“当此夜”相应,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了战争中人的命运及其为民族冲突付出的代价。
【解析】选AC。
A项,“从诗人的角度再现了雄浑的景色”错,应为“从征人的角度”。
C项,“歌颂了……为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错,曲解诗意。
★
(2)本诗由三幅图画组成,分别是哪三幅图画?
有何作用?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一幅图画是由诗歌开头四句描绘的,以“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为特征的万里边塞图。
作用:
用雄浑的景象烘托了深沉的思乡之情。
②第二幅图画是由中间四句描绘的,以“汉下”“胡窥”“征战”等为特征的边塞征战图。
作用:
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战者。
③第三幅图是由后四句诗描绘的,是以“戍客”“苦颜”“高楼”“叹息”为特征的戍客思亲图。
作用:
点出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体现诗歌深远的意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
(2)题。
(11分)
深湾夜宿
王 勃
津涂①临巨壑,村宇架危岑②。
堰③绝滩声隐,风交树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农调砧④。
此时故乡远,宁知游子心。
【注】①津涂:
道路。
②岑:
小而高的山。
③堰:
拦河蓄水的土坝。
④砧:
捣衣石。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夜宿的深湾是个偏僻的地方,道路面对巨大的山谷,村子建在危险的山上。
B.一个“隐”字,写滩声时隐时现地传来,可想象出诗人凝神远听的神态。
C.一个“深”字,写出江边的树木随风起伏,树影晃动时的情景。
D.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远近交替写深湾的地理环境和自然风景。
E.前三联写出诗人眼中的异乡景色风情,第四联抒发游子乡思,情景相生。
【解析】选AD。
A项,错在对诗中“危”的理解上,这里“危”不是指危险,而是高的意思。
D项,“第一联是写近景,第二联是写远景”错,应是第一句与第四句写近景,第二句与第三句写远景。
★
(2)诗的第三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了这样的图景:
天已入暮,江上的儿童还在辛勤地划船;天晚了,山中的妇女还在捶洗衣裳。
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的深厚同情。
四、意境
6.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
(1)、
(2)题。
(11分)
初夏江村
明高启①
轻衣软履步江沙,树暗前村定几家。
水满乳凫翻藕叶,风疏飞燕拂桐花。
渡头正见横渔艇,林外时闻响纬车②。
最是黄梅时节近,雨余归路有鸣蛙。
【注】①高启(1336—1374):
字季迪,明初著名诗人。
此诗作于高启回到青丘乡间隐居时。
②纬车:
缫车,抽茧出丝的工具。
(1)下面对本诗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开篇一个“步”字表现出诗人在乡间行走时轻脚细步、悠闲自得的情状;写水鸟时的“翻”字,写飞燕时的“拂”字,表现出动物的生气和自在,充满诗情画意。
B.诗的前三联从视觉角度写所见,最后一联从听觉角度写所闻,视觉与听觉结合,再现了黄梅时节的乡村景象。
C.这首诗一、二句交代行踪,写诗人穿着轻便的衣服,拖着轻软的鞋,步行于江村,暗示了农村生活一定是别有一番景象。
五、六句写商船、来往车辆的繁忙。
D.“渡头正见横渔艇”一句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野渡无人舟自横”的诗意。
E.第七、八句则点明“黄梅时节”,以雨后一路鸣蛙声,更增添了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解析】选AD。
B项,诗的前三联也有听觉描写,如“时闻响纬车”。
C项,五、六句写“商船、来往车辆的繁忙”有误,应该是写农家劳动的生动画面。
E项,“诗人孤独、寂寞之情”有误,应该是更增添了一份生机、一份乐趣。
★
(2)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全诗通过描写诗人江边悠闲漫步、野鸭浮游荷叶翻滚、燕子翻飞桐花拂动、渔船靠岸、缫车鸣响、蛙声阵阵等意象,营造出乡间清幽闲适、充满生机的意境。
②作者通过再现农村的生活情景和村民的精神状态,使读者可以想象这里村民生活的无拘无束和惬意,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隐居生活的惬意和他的闲情逸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专项 突破 演练 27 阅读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