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docx
- 文档编号:24174918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03KB
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docx
《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学名词解释WORD
病理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
1、健康:
机体没有疾病而且处于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2、疾病:
机体在一定病因和条件作用下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表现为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并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
3、病理过程:
存在于不同疾病中所共同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功能、代谢和结构变化过程。
4、病因:
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5、条件:
在病因作用下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6、诱因:
能加强病因作用并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
7、内分泌作用:
细胞分泌的化学活性物质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靶器官。
8、旁分泌作用:
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仅作用于邻近的靶器官。
9、自分泌作用:
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将自身作为靶细胞而发挥作用。
10、细胞信号转导:
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息分子的刺激,并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而调节其生物学功能的应答方式。
11、跨膜信号转导:
水溶性分子与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而激活细胞内信息分子,并经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影响靶细胞功能。
12、完全康复:
疾病造成的损伤完全消失,其功能、代谢和结构得以恢复,机体重新处于稳态。
13、不完全康复:
疾病造成的损伤虽未完全消失,但已得到控制,机体通过代偿可以维持相对正常的生命活动。
14、死亡:
机体作为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15、脑死亡:
全脑功能不可逆地永久性停止。
第二章
1、增生:
器官或组织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使该器官体积增大即为增生。
2、肥大:
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3、萎缩:
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
4、化生:
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由于适应环境改变或受理化因素刺激而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相似、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5、变性:
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而致细胞浆内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数量显著增多。
6、脂肪变性:
指非脂肪细胞胞浆内出现明显脂滴。
7、虎斑心:
在严重贫血等原因时,心肌细胞可发生脂肪变性,在左心室内膜下和乳头肌处脂肪变性的心肌细胞呈现平行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似虎斑,故称虎斑心。
8、玻璃样变性:
又称透明变性,是在细胞内、纤维结缔组织或细动脉壁等处,于HE染片中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9、粘液样变性:
间质内出现类粘液(粘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
10、凋亡:
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细胞发生由基因调控的、有序的主动消亡过程,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
11、凋亡小体:
凋亡细胞发生核裂解时,胞浆形成多发性芽突,当其脱落时,就形成外包以胞膜、内含有细胞器和核碎片的凋亡小体。
12、纤维素样坏死:
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坏死组织呈细丝、颗粒状无结构的红染物质,形似纤维素(纤维蛋白),故而得名。
13、坏死:
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14、坏疽,:
较大面积坏死,并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使坏死组织呈黑褐色。
15、坏死组织机化:
由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的过程。
16、溃疡:
皮肤或粘膜的坏死组织脱落形成的缺损。
17、空洞:
肾、肺等器官的坏死组织液化后可经自然管道排出,所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
18、病理性钙化:
在骨和牙齿以外的软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19、修复:
组织缺损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的细胞分裂、增生来修复的过程,称为修复。
20、再生:
参与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分裂、增生的现象,称为再生。
21、肉芽组织:
有旺盛增生能力的幼稚的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一定量的炎细胞构成。
第三章
1、充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扩张,内含血量增多,称充血。
2、动脉性充血:
因动脉血液流入过多而致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管内血量增多,
3、淤血:
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内,使局部组织或器官含血量增多。
4、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干体积增大,重量增加,胞膜紧张,质地较实。
切面可见肝小叶因淤血而成深红色,
5、心力衰竭细胞:
左心衰竭引起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内具有水肿液,其中常有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常将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被分解为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这种吞噬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心力衰竭细胞。
6、血栓形成:
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血栓形成。
7、栓塞:
随循环血液流动的不溶性异常物质阻塞血管的过程,称血栓。
8、梗死:
器官或组织因血流迅速阻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称梗死。
9、栓子:
阻塞血管的不溶性异常物质,称为栓子。
10、肺褐色梗变:
长期肺淤血可引起肺间质的纤维组织增生及网状纤维胶原化,肺质地变硬,且由于含铁血黄素的沉积,肺颜色呈深褐色,称肺褐色硬变。
11、出血:
血液流出心、血管腔外称出血。
血液流到体腔或组织间隙称为内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
12、交叉性栓塞:
有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伴有右心向左心的血液分流时,静脉系统或右心的栓子可进入左心而栓塞于体循环的动脉分支,称为交叉性栓塞。
13、逆行性栓塞:
指下腔静脉内的血栓,在胸、腹腔内压突然升高时,使其逆血流方向运行到较小静脉(髂、肝、肾静脉)分支并造成栓塞,称为逆行性栓塞。
14、白色血栓:
在心脏、动脉及静脉内,血栓的起始部一般是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素构成,肉眼观呈灰白色,质地较坚硬,与血管壁粘着牢固,称白色血栓。
15、混合血栓:
是延续性血栓的体部,主要由血小板小梁、纤维蛋白网、网内的大量红细胞及少量白细胞组成,于是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层状波纹状混合血栓,又称层状血栓。
16、红色血栓:
当血栓继续延长增大,以至完全阻塞血管腔时,则血流停止,血液迅速凝固,其成分主要为红细胞,色暗红,称为红色血栓。
它是延续性血栓的尾部。
17、透明血栓:
是发生于微循环内的血栓,主要是由纤维素及血小板构成,镜下呈粉红色,均质半透明,故称透明血栓。
由于其只能在显微镜下见到,又称微血栓,常发生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
18、血栓机化:
由肉芽组织取代血栓的过程称血栓机化。
19、再通:
在血栓机化过程中,由于血栓干燥收缩或部分被溶解而出现裂隙,周围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于裂隙表面形成新的血管,并互相沟通,使被阻塞的血管部分地重建血流,这一过程称为再通。
20、静脉石:
如血栓未发生软化与机化,则钙盐可在血栓内沉积,使血栓全部钙化成坚硬的质块。
在静脉内的血栓全部发生钙化,即成为静脉石。
第四章
1、炎症:
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的损伤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2、变质: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各种变性、坏死统称为变质,包括水样变性、脂肪变性、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坏疽等。
3、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的过程称为渗出
。
以血管反映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志,渗出具有重要的防御意义。
4、炎细胞浸润:
炎症时各种白细胞从血管内渗出,并聚集于局部组织,称炎细胞浸润,是炎症的重要形态特征。
5、炎症介质:
炎症介质是指炎症过程中产生并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
6、趋化作用:
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单向移动的过程叫趋化作用。
7、吞噬作用:
游出的白细胞与病原体或组织碎片接触后,能将其摄入胞浆中予以杀死和消化,称为吞噬作用。
8、增生:
在致炎因子、组织崩解产物或某些理化因子的刺激下,炎症局部的巨噬细胞、肉皮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上皮和其他实质细胞增生。
9、变质性炎:
是局部组织和细胞的明显变性和坏死,而渗出和增生性变化较轻微的炎症。
10、渗出性炎:
以渗出性变化为主,而变质和增生性变化较轻的炎症。
11、浆液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主,内含少量白细胞与纤维素的炎症,发生于疏松结缔组织、皮肤、粘膜和浆膜等处。
12、纤维素性炎:
以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内含白细胞,好发于粘膜、浆膜和肺。
13、化脓性炎:
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
14、假膜性炎:
当纤维素炎发生在粘膜时,渗出的纤维素、白细胞和其下的坏死粘膜组织形成一层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又称为假膜性炎。
15、蜂窝织炎:
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好发于皮肤、肌肉的阑尾等处,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16、脓肿:
脓肿为局限性的化脓性炎,伴有脓腔形成,多见于皮下组织、肺、肝、脑等处,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7、积脓:
积脓是指浆膜腔和粘膜表面化脓而致脓液聚集,如胸腔积脓、胆囊积脓等。
18、疖:
疖是指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和附近组织发生的脓肿。
19、痈:
痈是多个疖的集体在皮下组织、筋膜组织中形成许多互相沟通的脓肿。
20、瘘管:
瘘管是深部脓肿一端向体表或体腔穿破,另一端向自然管道穿破,形成两个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21、窦道:
窦道是深部脓肿向向体表或深部管道穿破,形成有一个开口的排脓通道。
22、肉芽肿:
肉芽肿为特异性增生性炎,一般呈慢性经过,特点是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23、炎性假瘤:
炎性假瘤是组织炎性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肉眼和X线上都与肿瘤相似,故名炎性假瘤,好发于眼眶和肺等处。
24、菌血症:
菌血症是指细菌入血,血中可查到病原菌,但无明显全身中毒症状。
25、毒血症:
毒血症是指细菌毒素或毒性代谢产物被吸收入血,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热、寒战及实质细胞变性坏死。
26、败血症:
败血症是指细菌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如高热寒战、皮肤粘膜的出血点及脾肿大等。
27、脓毒败血症:
脓毒败血症是指化脓菌引起的败血症,出败血症表现外,由于化脓菌团栓塞可引起肺、肾、肝、皮肤的多发性小脓肿。
第五章
1、肿瘤
2、异型性
3、癌前病变
4、原位癌
5、种植性转移
6、副肿瘤综合症
7、恶病质
8、原癌基因
9、多形性腺瘤
10、单纯瘤
11、癌肉瘤
12、异位内分泌综合征
13、癌
14、肉瘤
15、肿瘤实质
16、肿瘤演进
17、肿瘤异质化
18、肿瘤抑制基因
19、转移
20、浸润性生长
21、非典型增生
22、印戒细胞癌
23、肿瘤的直接蔓延
24、膨胀性生长
25、外生性生长
26、肿瘤的分级
27、肿瘤的分期
28、畸胎瘤
29、交接性肿瘤
30、黑色素瘤
(注: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名词解释 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