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一.docx
- 文档编号:24174811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28KB
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一.docx
《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一.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记叙文阅读训练一
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孙亮
①六月的一天,艳阳高照。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而来,正赶往深山寺院。
眼见进入上山的道路,怎奈天热口渴,脚下发软,正想在路边坐下,无意间抬头瞧见不远处有一户人家,便前往讨口水喝,顺便歇歇脚。
②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屋前浓荫下打太极,年轻人开口道:
“老伯,跟您讨口水喝。
”老者道:
“屋里有,随便用。
”“咕咕”的两碗水下去,年轻人走出了屋子,见老人刚好练完拳收功,便问道:
“老伯,请问这儿离山上寺院还有多远?
”“哦,你要去寺院?
进香吗?
”年轻人沮丧地说:
“人生太多坎坷,总不顺意,活着也是苟且,愿青灯黄卷了此残生。
”
③原来,年轻人少时家道中落,饱经世事沧桑,肩负家业振兴希望,不料名落孙山功名未成,棒打鸳鸯佳偶未成,生意失败事业未成,一遭遭打击让他在挫折和坎坷中日渐消沉,振兴家业的压力更让其背上了沉重的枷锁,无法解脱。
④老者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无尽叹息,“噢”了一声,便带着他来到屋后空地。
呀,只见白杨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发,数棵白杨参天高耸,傲然挺立,无一旁逸斜出。
老者又带他来到屋前的山地,只见棵棵白杨,姿态婆娑,虬枝盘旋,比屋后的白杨矮的多、乱的多,更少了屋后白杨那向上的神韵。
⑤老者看着年轻人的眼睛,问:
“同是白杨,有何不同?
”年轻人想了想,说:
“屋后的白杨经过了修剪,而山前的却未经刀斧。
”
⑥老者捋了捋白须,笑着说:
“你说的很对,屋后的白杨确经我修剪。
在树生长中,难免会有诸多旁干斜出。
为了让树长得笔直高大,必须要砍去些侧枝。
树和人一样,都会疼的。
这些刀斧之痛,在他们原本光滑的表皮,留下了一个个伤疤。
你看这些节疤是否象一双双眼睛?
”年轻人点头。
老者接着说:
“每只眼睛都曾是一个伤疤,一次刀斧之痛。
现在伤口早已愈合,他们已成栋梁之材,低下头看看走过的路,会发现每次受伤其实都是岁月永恒的馈赠,每个伤口都让他们多了一个看世界的眼睛,让他们更上一个高度。
而山前那些从未经疼痛的白杨只能虬枝满身,不堪大用,最终成为炊煮之柴……”
⑦听了老者的话,年轻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他在心里对自己说:
“是啊,你现在不就是那成长中的白杨吗?
你是希望成为栋梁之材还是作炊煮之柴?
要想成好材,岁月的刀斧会在你的身上留下无数的疤痕,不要怕一时的疼痛,学会把每个伤口长成看世界的眼睛吧。
”
⑧年轻人思忖着,如醍醐灌顶,拜别老者大步走出山路,背道而去。
“当你终于长成参天白杨之时,你会发现不见累累的伤疤,只见颗颗慧眼。
年轻人,其实人生最难得的经历是受伤,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一路上,老者的话不绝于耳。
⑨数年后,年轻人终于百折不挠成就了一番功业。
⑩众生芸芸,你我仿佛也如那白杨,岁月的刀斧是否也在你身上留下了馈赠,你是否还记得那伤疤的疼痛?
要想成好材,就别怕那一时的伤痛,其实那每一个伤疤,都是为了让我们多一双看世界的眼睛,让我们再攀上又一个人生的高度。
(摘自2011年第8期《山东青年》,有改动)
小题1:
细读全文,请概括“年轻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
小题2:
阅读第③④两段,回答问题。
(4分)
(1)从全文看,第③段的记叙顺序是什么?
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意图是什么?
(2)第④段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白杨树的?
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样描写的作用。
小题3: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画线句起什么作用?
(5分)
小题4:
阅读全文,说说标题“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有什么含义。
(4分)
小题5:
请站在文中“年轻人”的角度,结合第③段文字,说说如何将“每个伤口长成看世界的眼睛”。
(3分)
母爱的颜色
方益松
①刚搬到这个小区,常常见一个5岁的男孩,剃阿福头,走路外“八”字,模样很是滑稽。
男孩目光呆滞,说话也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时间久了,我也渐渐地知道:
男孩,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童年。
父亲是某私营企业的厂长,属于那种事业有成、家境富裕的成功人士。
然而,不幸的是,两岁时,一场大病,男孩从此痴呆。
再后来,更大的不幸降临到他们母子俩身上,父亲丢给母子俩一套房子,无情地离开了这个家。
从此母子俩相依为命。
②孩子的妈妈我见过,30岁不到,鱼尾纹却过早的爬上了她的眼角,头上的白发也依稀可见。
白天,她要去街道清扫马路,就把儿子丢给热心的邻居,小男孩不哭不闹。
常常见小男孩一个人,在妈妈回家的路口一直等着,无论严寒酷暑。
小区里,每个人都很同情男孩。
爷爷奶奶们也常常给他一些吃的,或者给他披件衣服。
有事没事地,大家总要和他拉上几句家常:
“妈妈好吗?
想不想爸爸?
”男孩不言语,只是一个劲傻笑,或者回答,妈妈是绿色的!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男孩的语气,才铿锵有力,充满自豪与满足。
③听的次数多了,才知道,这不是男孩的随口乱答。
可是,男孩为什么会说,妈妈是绿色的?
妈妈又怎么会是绿色的?
这句话从此就烙入我的记忆。
④直到有一日,区里发放救济品,我和街道的领导一起到男孩家探视。
一进门,我才惊奇地发现:
室内好多地方,以及家中的每一种电器开关,都被涂上了红绿两种绿色。
红色是危险或不可触及的,而绿色则代表安全。
比如,饮水机和浴室里的热水器调节阀,开水的那一端被涂成红色,而温水的一端则涂成绿色;冰箱里,熟食那一格涂成绿色;家中的接线板和低矮的线路,甚至连电源总闸、菜刀柄、墙角,以及家中一切不可触碰的尖锐物体也涂成了红色。
⑤看到我们不解的神色,孩子的妈妈对我们说,儿子比较顽皮,分辨能力又不强,所以,不是被开水烫伤手臂,就被刀具割伤手指。
后来,自己就试着让儿子远离红色,接受绿色为保护色。
正因为如此,家里从来不敢买绿颜色的保温瓶。
“可是,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绿色呢?
”我们继续问。
“我在想,即使将来真的有一天,儿子走失了,再也回不来,他也不会因为闯红灯而被汽车撞伤。
最起码,我会知道,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我的儿子还在,还好好的活着。
”说这句话的时候,孩子妈妈声音哽咽,眼泪噙满了眼眶。
⑥好好活着,不期待儿子长成参天大树,但,最起码让儿子的生命之树充满绿色,不会枯萎。
这就是一个妈妈对儿子最起码的要求。
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我也终于知道,小男孩为什么总是说妈妈是绿色的了。
原来,在小男孩的心目中,绿色就是安全和畅通无阻,同时,也代表着妈妈的无限关爱。
而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妈妈更是煞费苦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尽可能地赋予小男孩所能接触到的物体以颜色,以便让他简单的思维能够懂得远离和逃避伤害。
1.第②段中第一句话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
此句刻画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3分)
2.请简要分析第②段中“妈妈是绿色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分)
3.第⑥段中说“那一刻,我们一行人,都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我们”为什么有了一种深深的震撼?
(4分)
4.品读全文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题目“母爱的颜色”中“颜色”的理解。
(4分)
壶口的黄河
肖铁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
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担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地竟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心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旋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备不顾身地下降。
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
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
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
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
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
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
这时的黄河。
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顶天立地的人活了。
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
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态下的兴奋和放纵。
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
看久了,心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肆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心平气和。
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竟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
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
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心。
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有久远。
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
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
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咸阳,就是盛唐的长安。
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
秦嬴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注:
①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1.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分)
2.第四段中通过主观感受来写壶口的黄河,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分)
3.为什么说壶口的黄河“才是中国的河”?
请联系全文作答。
(6分)
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丁立梅
①朋友去北京,给我带回两盒包装精美的月饼。
红漆木盒装着,华丽、雍容。
②揭开盒盖,不多的几只月饼,躺在质地柔软的丝绒上,是皇家女儿,金枝玉叶着。
③洗净了手,和家人带着虔诚的心,切了一只月饼来尝。
为此,我还特地拿出宝贝样收藏着的印花水晶盘,把月饼摆成菊的模样。
一家人欢欢喜喜拿了吃,鱼翅做的馅,味道怪异,家人都只吃了一口,就放下了。
我坚持吃两块,但终究,也受不了那份怪异。
余下的,狠狠心,丢进垃圾筒。
丢的时候,我祖母似地念叨,作孽啊作孽啊。
④便格外怀念起小时的月饼来。
是些小作坊做的,用桂花或松仁做馅,外面的面粉,层层起酥,洇着金黄的油。
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⑤在中秋前一个星期,村部的惟一一家小商店,就把月饼买回来了。
散装的,搁在一个大缸里。
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A)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
探头去看,总看到面皮白白的店主,在用牛皮纸包装月饼,五个一包,十个一包。
他动作舒缓,在那时的我们眼里,那动作无疑是美的,充满甜蜜的味道。
我们的心,开始生了翅膀,朝着一个日子飞翔。
⑥终于等到中秋这一天了。
起早祖父就答应了的,晚上,每人可以分到一只月饼。
那一天,我们再没了心思做其他的事,只盼着月亮快快升起来。
等月亮真的升起来了,我们不赏月,眼睛都聚到门口的小路上。
祖父出现了,手里提着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隔了老远,我们都能闻到月饼的味道。
兄妹几个,跑过去迎接,在他身边跳。
祖父说,小店里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才买到月饼。
语气里有得意,仿佛他做了一件很了不得的事。
⑦煤油灯下,祖父小心地揭开一层一层的牛皮纸,我们得到了向往中的月饼,用小手托着,日子幸福得能滴出蜜来。
母亲在一边教育我们,好东西要留着慢慢吃。
于是我们把月饼分成一点一点的碎屑,(B)舔着吃。
总能把一只月饼吃到第二天,甚至第三天。
⑧大人们也一人一只月饼,但他们多半舍不得吃,藏着,只等我们嘴馋了时,分了去吃。
但生活的琐碎和忙碌,会让他们忘掉藏月饼这件事。
我祖母有一次藏了一只月饼,等她记起时,月饼上面已长了很长的毛了,不得不扔掉,一家人为此痛心了好多天。
⑨祖母也曾把月饼分送给邻家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跟着寡母过活,自是没钱买月饼。
中秋时,别人家欢歌笑语,他们家却冷冷清清的。
祖母说,可怜啊。
遂踮着小脚,给他们送了月饼去。
回家来安慰我们,让别人吃掉,比自己吃掉好。
那时年幼,不明白这句话,现在想想,祖母说的是帮人的快乐啊。
如今那两个孩子早已长大,都出息了,一个在南京,一个在杭州。
我祖母在世的时候,他们每年回来,都会去看看她。
他们说,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
1.梳理情节:
本文以“牛皮纸包着的月饼”为叙事线索,文章可以这样概括:
(2分)
店主包月饼——()——祖父分月饼——大家吃月饼——()
2.把握情感:
作者说牛皮纸包着的月饼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除此之外,这月饼里到底还包含了什么“滋味”让作者难以忘怀。
(3分)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A.请比较第⑤段画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原句:
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的月饼味,香甜香甜的,很浓。
改句:
我们放学时从商店门口过,可以闻得见空气里很浓的香甜香甜的月饼味。
B.请赏析文章第⑦段中加点词语“舔”的表达效果。
4.题目写的是“牛皮纸包着的月饼”,那开篇为何先从包装精美的月饼说起?
(3分)
5.结尾处邻家的两个孩子“忘不了小时候用牛皮纸包着的月饼”,如果你就是这两个孩子其中一员,回到家乡,见到“祖母”,你会说些什么呢?
宝贝,你能原谅找吗?
①那是一顶可爱的无边帽,用安哥拉纱线编织而成,帽子的软顶上挂着个安哥拉绒毛做的小球,两边垂下两条系带。
②买这项帽子的时候,茉莉才6岁。
由于她的耳朵很容易发炎,我们要她在冬天出门时戴着这顶帽子。
但是她很讨厌戴帽子,她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
当她找不出什么理由的时候,她就会把它藏起来,害得我们经常到处找帽子。
③有一天早晨,校车在外面鸣着喇叭等她,我们又一次开始找她的帽子。
④“我昨晚没把它藏起来。
,”茉莉委屈地喊。
⑤“可你以前常把它藏起来,你叫我怎么信你?
”我愤怒地质问她。
⑥我生气地把她拖上校车。
她哭叫起来,我冲着她大声吼:
“今晚你耳朵痛时,别对着我哭!
”
⑦我用力关上门,校车开走了。
在收拾脏衣服的时候,我的怒气又上来了。
她一定知道自己把帽子藏在哪里,我一边嘀咕着一边打开洗衣机。
天啊,帽子竟然在洗衣机里面,我竟然忘记了是我自己头天晚上把它丢进去的!
⑧我是多么惭愧啊。
我不停地在地板上踱来踱去,时不时看看时钟,第一次课间休息是在9点15分,我必须告诉她,我有多么抱歉。
⑨九点钟,我开车来到学校,把车停在运动场边焦急地等侯着。
终于,下课铃响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像小鸟一般唧哪喳喳地跑了出来。
茉莉在那里!
我下车大声叫她,她转过头来看见我,喜形于色,接着飞一般地朝我跑过来。
⑩“这是我妈妈!
”她向她的朋友们介绍我。
她张开双臂拥抱我,看得出她真的很开心。
我紧紧地搂着些,眼睛湿润了。
⑾“哦,茉莉,”我流着泪说,“真的很抱歉,我找到了帽子,是我昨晚放在洗衣机里了。
宝贝,你能原谅我吗?
”她愣了一会儿,随即抱着我咯咯地笑起来,然后飞快地跑回去玩了。
⑿多年以后,我偶然发现了茉莉大学时代的一些手稿和笔记。
当打开其中一本旧笔记本时,我发现了她写的一篇作文。
那是老师布置的命题作文,要求以生活中对个人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为题材。
⒀她的作文题目很简单——帽子。
⒁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茉莉总结了“帽子事件”对她的人生的影响:
“从此,我知道了,我的妈妈是个多么可爱的人,妈妈不仅能承认错误,还会为自己所犯的错误道歉.我爱她……”
⒂我的眼睛湿润了。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2.面对女儿的辩解,“我”为何不但不信,反而认为是她藏了起来?
3.哪些细节表现了“我”找不着帽子时的愤怒?
4.第⑩段和第⒂段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5.读了本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恒久的滋味
蒋勋
①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味觉,这些味觉停留在记忆中,成为生命的滋味。
②小时候,喜欢吃糖,甜味停留在孩童时代记忆,不只是口腔四周的快乐,同时呼唤起许多满足、幸福、受宠的回忆。
③几乎每一个儿童都有过爱吃糖的记忆,在许多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糖”、“甜”,都已经不单单只是生理味觉上的反应,“sweet”、“candy”,也同时包含了满足、幸福、爱等等心理上的感觉。
④甜味如果是人生第一个向往的味觉,甜味停留在记忆里,也就有了童年全部的幸福感受。
人不会一直停留在童年,因此人也不会一直满足生命里只有甜味。
甜味是幸福,但是甜味太多,也觉得腻。
⑥我不知道为什么开始喜欢上了酸味。
⑥大概是在身体发育之后,十二、三岁左右,被称为青少年,被称为惨绿少年,好像没有熟透的果实,透着一种青涩的酸味。
没有放糖的柠檬汁,盐腌渍的青芒果,那种酸,好像初尝到生命里的一种失落、怅惘,一种不严重的感伤。
⑦酸是一种味觉吗?
⑧为什么我们说一个人“好酸”,当然不是他身上的气味,而是他透露出的一种在得不到时的一点点忌妒、讥刺、不满足的愤怨委屈吧。
记忆里嗜吃甜食的童年,偶然吃到母亲调了许多醋的面条,立刻皱起眉头,酸得全身皱缩起来,那时还不懂得“酸”的意味。
等到我在青少年时期,挤了满满一杯纯柠檬汁,不放糖,咕嘟咕嘟喝着,忽然彷佛懂了生命原来除了“甜”,还有别种滋味。
⑨但是我品味着“酸”的时候,还是不能了解,为什么母亲会顿顿饭都吃苦瓜,极苦极苦的瓜,加上极臭极臭的豆豉,加上极辣极辣的辣椒,极咸的小鱼干,用热油爆炒,还没有吃,远远闻着,扑鼻一阵咸、辣、臭、苦,呛鼻刺激的气味,呛到使人喉头都是哽咽,呛到眼泪止不住。
我长大之后,看着母亲耽溺在这样的味觉里,听她叙述战乱里人的流离,她描述炸弹下来,刚才说话的人,不见了,肠子飞起来,挂在树上。
她在咸、辣、臭、苦里,回忆着她五味杂陈的一生吗?
⑩五味杂陈,说的是味觉,但也是人生。
⑪人生应该只有甜味吗?
还是在长大的过程,一步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生命经验的扩大,我们的味觉也在经验不同的记忆?
我在甜味里记忆幸福满足,在酸味里学习失落的怅惘,在辣味里体会热烈放肆逾越规矩的快感。
⑫我终于也学会了品尝苦味,在母亲临终的时刻,我怀抱着她的身体,在她耳边诵念金刚经,我懂得一种苦味,比甜味安静,比酸味丰富,比辣味深沉庄严。
我难以形容,但是我知道,我不能拒绝生命里这样苦味,我终于知道:
我多么眷恋不舍,母亲还是要走!
我也终于知道:
我人生的滋味大部分从母亲处学来。
⑬从小到大,记忆里最不能忘记的滋味都从母亲的菜饭里学来。
我们很少上餐厅,母亲总是一边摘菜叶,一边娓娓说着故事,她用小火煎着一条赤鯮,鱼的酥香的气味久久停留在空气中,至今也似乎没有消逝。
母亲的菜有糖醋,有盐渍,有抹了花椒的辛香,有酸辣,有辣苦,也有臭豆腐奇特使人迷恋的臭香。
她教会了我去品尝各种味觉,品尝各种味觉混合的不可言喻的滋味。
⑭但是母亲的滋味里有一种仪式,她会特别慎重料理,那滋味却只是米麦五谷的平淡。
⑮每一年过年,母亲要蒸一百个馒头,发面的面头要特别挑选过,蒸锅里的水,大火煮沸,蒸气白烟缭绕,馒头要蒸得白胖圆满,用来在年夜祭拜祖先,也象征预兆一年的平安祥和。
母亲在揭开蒸笼的盖子时,慎重庄严肃穆的表情,使我难忘,她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是她有生活的虔诚。
⑯馒头饱满丰圆,透着淡淡五谷的香。
我负责的工作是在每一个馒头正中心用筷子点一个红点。
红染料用天然胭脂调成液体,用筷子头蘸着,刚好一个圆圆的红点。
母亲在一旁叮咛:
要点在正中心哦!
那时候还没入学,大概四、五岁,我也开始学会了慎重庄严的举止。
(17)我如此贴近那些馒头,好像麦子在土地里、阳光里、雨水里的全部饱实的生命都给了我,平淡悠长而且沉着,在所有的滋味之上,是更恒久的滋味吧!
1.文章第⑥段中加点的“惨绿少年”有怎样的含义?
(2分)
2.在作者的生命历程中,甜、酸、苦等滋味,各代表了什么样的人生阶段?
甜味、酸味和辣味各自包含怎样的感觉?
(4分)
3.本文行文有两条线索,请指出。
(2分)
4.画线的问句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3分)
5.年夜祭祖的白馒头给作者的启示是什么?
(3分)
榜样的力量
故事发生在一个居民住宅楼里.
大家都把垃圾倒在巷口的那块空地上,日子长了,便弄得满地狼藉.后来,环卫部门根据居民的建议,在这里建了个垃圾箱.从此,这里的卫生状况就有了好转.可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垃圾箱周围又散乱地堆起了脏物,到了夏天,就蚊蝇成群,臭气扑鼻,令人不堪入目.只因有人倒垃圾的时候少往前跨了几步,你离三步倒过去,随风飘飞,他离五步撒出去,天女散花.半天不到,赃物便延伸到了路中心,行人虽然牢骚满腹,也只好踮起脚尖屏住呼吸快步通过.
终于有一天,墙上出现了一行字:
请上前几步倒垃圾!
措词很和善.可是没用,乱倒垃圾的现象依旧.
一天,人们发现墙上的字改了:
禁止乱倒垃圾!
态度比较严肃了,语气是命令式的.可是十几天过去了,情况仍未有好转.
于是墙上的字换成了:
乱倒垃圾者罚款100元!
口气变得很威严,好像极具震慑力.可还是没人理睬,依然乱倒,依然狼藉.
后来出现了一行骂人的话:
乱倒垃圾者是猪狗!
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似乎看到了书写者既忍无可忍又无可奈何的窘态.可是谁会买你的账呢?
反正你也没亲眼看见谁在乱倒,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事情虽然不算大,却令人揪心.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谁也没想到,今年以来情况居然发生了奇迹般的转变,再没有人在这里乱倒垃圾了,周围也再找不到一点儿脏物,墙上那条改换了多次的标语也不见了.
这是怎么回事?
这和一个人有关,他住进了这栋楼里.这是一个什么人,有这么大能耐?
他不是政要,不是名人,不是劳模,也不是哪里派来的卫生监督员,他是一个年届花甲的普通老人,而且是个盲人.自从他和老伴儿住来之后,每天早晨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出门走30米去倒垃圾,奇怪的是,他总能准确地把垃圾倒进垃圾箱.
有人问他:
“大爷,您双目失明,怎么能把垃圾倒进箱里去的?
”
他答道:
“开始也倒不准,时间长了,我心里就有数了.”
人们退而思之,叹服不已.好一个“我心里有数”!
其实人人心里都有数.盲人想得很简单,也很坚定:
垃圾是应该入箱的,否则就会脏了环境.所以他每天默默地数着脚步,一步一步,开始由老伴儿搀着,后来独自摸向垃圾箱,准确无误地将垃圾倒进去.
但是人们的善心和良知又往往会受某种外来善举的影响而被激发出来,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着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1.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每部分的内容依次是什么?
请简要概括。
2.墙上出现了四次字,前三次分别表达了收发室者和善、严肃和威严的态度。
最后一次的态度是什么?
3.盲人说“我心里就有数了”,这里的“数”指的是什么?
4.联系文章内容看,起初乱倒垃圾的行为为什么难以遏制呢?
最明亮的眼睛是伤疤
小题1:
沮丧——沉思——顿悟(每答对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计3分)
小题2:
(1)插叙。
补充交代“年轻人”的身世和坎坷境遇,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古刹内白杨树生机勃发、傲然挺立的形态,为下文高僧“论道”作铺垫。
(每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计4分)
小题3:
议论。
(1分)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2分)结构上,卒章显志,总结全文。
(2分)
小题4:
每一个伤疤都会让他(它)多了一个看世界的眼睛,(2分)让他(它)更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记叙文 阅读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