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4174106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0.21KB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docx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第1课《社戏》
一、字音
宕dàng沁qìn 头昏脑眩xuàn 惮dàn
踱duó 棹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辈
撺掇cuānduō 凫fú水 撮cuō
桕jiù 楫jí 旺相xiàng
二、结构
第一部分:
十年间两次看京戏的回忆。
(1)第一次看京戏的情形。
(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
(2)第二次看京戏的情形。
(至“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
第二部分:
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热情、好客)和关系(平等)。
(3)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三部分:
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看社戏前的波折。
(2)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在赵庄看社戏。
(4)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四部分:
看社戏后的余波。
三、重难点
1.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
是否是多余之笔?
(1)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
(2)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
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
比如:
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
2.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讨论。
)
(1)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
“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体贴照顾的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3)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掘蚯蚓”、“钓虾”、“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
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
(一)找出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举例说明。
1.景美:
(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
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
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
此外,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2.情美:
(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
)
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两个字来”;当“我”为没看成戏而不乐时,“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并想出了好办法,陪“我”去看戏;“我有些疲倦了,托桂生买豆浆去。
……现在去舀一瓢水来给你喝罢”。
还有偷豆一节,写出了双喜的精明能干,阿发的无私,大伙的团结协作。
另外,还有六一公公送豆的淳朴好客。
3.故事美:
(主要突出有波澜曲折的情节和孩子们的动作和活动描写等。
)
如看戏前的风波,使故事波澜曲折,出门一节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孩子们的能干,又写出了大家快乐舒展的心情,归航一节既写出了孩子们的欢乐又表现了他们高超的架船本领,最有趣的是偷豆一节,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四、问题讨论
1.作者既然写社戏,为什么还要写开头“平桥村的情况介绍”部分?
——这部分交代了平桥村的环境和人物关系,既写出了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又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2.小伙伴们对台上的戏感兴趣吗?
又为什么要想去看戏,并争着去看戏?
——小伙伴们最感兴趣的是看戏途中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的玩耍。
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他们的兴趣不在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气氛、感觉。
3.作者写看戏前的波折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一是有波澜曲折,烘托了看戏的急切心情,二是初步表现了小伙伴们的热情能干的特点。
4.文章最后写六一公公送豆的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了老人的宽厚慈爱,热情好客,进一步说明了“我”爱平桥村的原因是――平桥村的人的善良可爱。
深化了主题
5.怎样理解“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也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人的真挚朴实的感情和特有的乡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
也就是人情美、景物美、故事情节美。
(另外一个说法是:
所谓“那夜似的好豆”“那夜似的好戏”,代表了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望和追求。
)
五、归纳中心
课文写的是“我”少年时代在平桥村的一段生活情景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课后思考探究
一、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 戏前波折
船头看戏 月夜归航 归航偷豆 六一送豆
二、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描写,如月下航船中对江南夜晚美丽景色的描写,充满了水乡特色。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抒情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如“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沉静”说明笛声使“我”急切的心情平静了下来,“自失”“弥散”写出了“我”的陶醉。
文中议论表达方式的使用,增强了情感和主旨的表现力。
如“但我吃了豆,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
”并不是豆不好,而是因为不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偷来在船上煮了吃的,没有了趣味,也就没有了那种心情。
表现出了“我”对小伙伴的怀念,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三、“我”真正怀念的并非是豆的味道及社戏的内容,而是与小伙伴们一起嬉戏玩乐,甚至偷豆的过程,所以那豆也是无比的好吃,戏也是无比的好看。
更令“我”怀念的是平桥村的孩子、老人那种朴实、真挚的感情,他们劳动的本领、他们的淳朴善良,还有那农村特有的田园风光、自由的空气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
流露出“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1.这里是虚写,通过对唱戏的锣鼓声、朋友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等内容的幻想,突出了“我”不能去看戏时,既焦虑又失望、沮丧的心情,进一步表现“我”对看戏的渴望。
2.“轻松”和“舒展”与前文因看不成戏而沮丧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我”欢喜愉快的心情。
3.句子化静为动,细致生动地写出了航船的速度之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我”急于看到社戏的心情。
4.“支撑”写出“我”看戏的勉强,“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写出了“我”因戏不好看而心生困意。
这句话描写非常细腻,形象地刻画出“我”睡眼蒙眬时看到的景象,突出了“我”既觉得戏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富有神话色彩的“大白鱼”比喻航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船行之快,孩子们的驾船本领的高超,从侧面烘托出了孩子们欢快的心情。
点拨:
本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考虑句子的语言特点。
很多句子只有理解透彻才能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
作者写“我”在剧场看戏的失望、无聊反衬了看社戏的美好;在剧场里看戏,“我”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一种冷漠、隔阂的关系,而看社戏时所感受到的是互助、融洽、友爱的关系,这两方面的内容互相映衬,互相加强,紧密统一,十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之情。
点拨:
这是一道拓展题,从课文内容拓展开来,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对其写作内容进行思考。
2回延安
1.《回延安》的五个部分分别写了些什么?
用简短的话进行概括,并说一说这几个部分是按什么线索组织起来的。
分析:
从以下两个方面回答:
(1)诗歌分五个部分,各有侧重;
①写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情景。
(“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一头扑在亲人怀”)
②回忆十年前在延安的革命生活。
(“亲山亲水有亲人”,“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③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的热烈场面。
(“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眶眶里转”,“一口口的水酒干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④写今天在延安城看到的崭新面貌。
(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⑤歌颂延安城的光辉业绩。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2)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第一部分,集中写出了内心的激动。
为什么如此激动?
第二部分交代了原因,使诗歌的思想朝深处发展;第三部分,又回到眼前,写出了延安亲人的精神面貌;接着,由人及物,写出了延安城的发展变化,而这发展变化,正是党领导下的延安人民英勇奋斗的结果;最后集中歌颂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功勋,歌颂了党,并与开头呼应,说明延安永远留在他心中,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2.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分析:
(1)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
“情动于中而形于外”,外在的动作,传神地揭示了他的内心,如果抽象地写一些“激动”“兴奋”等词语,势必无此效果。
(2)省略号的运用,能启发读者想象,使人觉得诗歌除了形诸文字的内容之外,还有不尽之意,无法-一陈说,让读者去体味、联想。
(3)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
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诗歌能打动读者,唤起读者共鸣,以上三点,正是《回延安》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重要原因。
3.“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
诗歌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分析: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这两句,具体地写出了诗人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
延安的“小米饭”,延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哺育着作者长大成人,因此,作者像吃奶的羊羔“眼望着妈”一样,对于延安,感激不尽;就像树梢树根根,紧连一起一样,延安城与作者,同样是血肉相连,那里是“亲山亲水有亲人”!
诗不宜直说。
内容、文字要概括,形象与思想要具体,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运用了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比兴、借代、拟人等方法,揭示了诗人对于延安热爱、感激的原因。
4.第三部分,主要写作者与延安亲人相见。
读了这一节,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热烈、真挚之情,看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和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分析:
(1)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
(2)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3)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方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5.“母亲延安换新衣”,这是一种怎样的写作方法?
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分析:
(l)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2)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复叠的手法,一个“新”字,便跃然眼前。
6.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
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分析:
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袖。
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
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但是,这样写,并不是标语、口号式的,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相反,在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7.诗歌的结尾两句是: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这首诗是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
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分析(l)“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
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
(2)虽然作者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
作者怎能舍得呢?
因此,用了这样的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
(3)这样的结尾,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
因此,人虽未离,思想已飞到了将来,诗人顺着历史的合乎逻辑的发展,预见了未来延安的更为动人的情景,因此,到了那时,他希望“再回延安看母亲”。
一这样的结尾,正是言简意深,意深而情更深!
8.诗歌采用“信天游”形式,两句。
小节,但这两句组成的小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会并不是一样的,能不能举一些实例,说一说每一节两个句子之间的不同关系?
分析:
(1)并列关系,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2)顺接关系,如“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3)后句是前句的补充,如‘呵声万声呼唤你,一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4)后句是前句的结果,如“杨家岭的红旗呵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5)前句是部分,后句是整体,如“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6)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如“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7)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一由于每一节的两个句子之间组合的方式、表示的关系不同,因此,虽然是两句。
节,也并不显得呆板、库调。
只要根据内容需要精心组织,这种形式的诗歌,同样可以写出变化,不拘一格。
9.体会诗中作者真挚炽热的感情,是学习本文的重点。
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如何升华的?
分析:
这是全文的难点之一。
诗人踏上延安的土地、见到延安的亲人,从。
手抓黄土教不放,紧紧地贴在心窝上”,“。
头扑在亲人怀”等诗句看出,诗人产生的是激动、喜悦的感情;诗人回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描写和延安亲人欢聚畅谈的情景及看到延安的新面貌之后,爱延安、爱革命、爱人民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当诗人又要离别延安时,从结尾两句诗可以领会到,诗人难舍难分的惜别之情上升到了巅峰。
10.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这首诗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
“信天游”(又名“顺天游幻”,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民歌。
这种民歌形式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一节(或一段)只有两句,长的可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正所谓“信天游,不断头”。
短的只有一节。
无论长、短都是本节押韵,因而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常采用比兴手法;多用叠字、衬字、铺排等表现方法。
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与艺术惯力。
(1)每小节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富于变化。
①比兴关系:
这是“信天游”诗节中大量使用的。
所谓“比对,即比喻。
古人说:
。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所谓“兴”,即起兴。
古人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信天游”每节的第一句常用“比”或“兴”,目的都是为了引出第二句的内容来。
如。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这一节中,第一句是以“比”开头的,用羊羔吃奶比喻第二句战士的成长,目的是要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又如第一句用“兴”开头。
如“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等。
这两节的第。
句均以“兴”开头,诗人感物起兴,形象地写出了在延安学到了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本领,又学到了文化,学到了革命道理;写出了延安在中国革命中所起的作用及做出的贡献。
以上“比兴”手法的例子为前句是比兴,后句是本体,也有前句是本体,后句是比兴的。
如“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②并列关系:
如“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此处极言延安发展变化后的崭新面貌。
又如“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的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诗人重返延安时之所以按捺不住心脏的跳动,正是因为他永远忘不了党和毛主席对自己的培养,诗人自己曾说过:
“我是吃延安小米饭长大的,我喝过枣园和杨家岭的奶汁!
”诗句正是传神地写出了作者怀念延安的热切心情。
③顺承关系:
如“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这一节前两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后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上下句构成了顺承关系。
(2)夸张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里有这样的话: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
这种为了强调事物的某一特征,作夸大的描述的修辞方法,叫作夸张。
又如:
“双手接定宝塔山”“满窑里围得不透风”等等,高耸入云的宝塔山怎么楼得过来呢?
满窑里真的被人围得一点风也透不进吗?
这样写淋漓尽致地表达出诗人热爱延安、热爱延安亲人的思想感情以及延安人民热烈欢迎诗人的真挚情景。
此外,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见教材分析),增强了表达效果。
(3)注重炼字,选用恰当的动词。
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
“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用“抓”而不用“捧”,用“贴”而不用“放”,“抓”,原指手指聚拢,使物体固定在手中。
这里有紧握不放之意;“贴”紧挨的意思,这里表现诗人对延安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抱”和“搂”都有以手臂围住的意思,但不用“抱”而用“搂”,是因为“搂”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这就更加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激动。
至于“一头扑在亲人怀”中的“扑”字,更体现出“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
课后思考探究
一、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
抒写久别之后,重回延安的感触。
第二部分:
追忆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
第三部分:
描绘会见亲人的场景。
第四部分:
描画延安城的崭新面貌。
第五部分:
歌颂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其美好未来。
这五部分内容是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祝延安”的线索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二、描写方法
1.动作描写: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一头扑在亲人怀……”……其中“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
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出了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诗人与延安关系的亲密无间和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2.场景描写:
“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
”“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描写出老人前来团聚时亲切、热烈的场面。
3.语言描写:
“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
‘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前一句写老爷爷进门喘气的动作、神态描写,后一句写出老爷爷讲的话。
“气喘得紧”,表现出老人急于和诗人见面,匆匆赶来,心情激动;“梦见鸡毛信”“可真见亲人”,表现出老人为见到当年共同战斗过的诗人而满心欢喜和亲切喜悦的感情。
三、重点句品析
1.“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
这两小节中“根”与“亲”、“妈”与“大”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形式也非常活泼。
另外还运用了比兴手法写出了当年延安生活,表现出诗人和延安、延安人民的亲密关系。
2.如:
诗中的枣园、窑洞、宝塔山、糜子等带有陕北的地方色彩,都属于陕北的地方特色的生活场景标签式事物。
诗中“登时”“莫要”“几根根”等,取自陕北方言,诗歌表达的是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所以诗中景物的描写、形式的采用以及全诗的遣词造句,都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使诗的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四、修辞手法
1.“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
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千声万声”是夸张,把“延安”比作“母亲”,抒发了回到延安时无限欢喜、激动的感情。
2.“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唱”“笑”“把手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描写了“杜甫川”“柳林铺”和“红旗”,表现出河流、村庄、旗帜也都热情欢迎诗人等人的到来,表现了诗人故地重回的无限喜悦之情。
3.“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
运用了夸张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出诗人急欲看延安和看不够延安的感情,表现出延安变化之大。
4.“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延安”比作“母亲”,无限亲切,抒发出诗人由衷歌颂延安旧貌换新颜的喜悦之情。
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
第3课《安塞腰鼓》
1、第1段作用:
用简洁的语言,突出后生们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将他推向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
蓄势待发,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场做好铺垫。
3、第7段:
用排比、比喻、反复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从语势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4、12段:
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
要“挣脱”“撞开”的是束缚、羁绊、闭塞,是人身上坚硬的外壳,一切冗杂的东西。
是贫穷、落后、旧思想束缚了“那么一股劲”。
5、15段
“遗落了一切冗杂”理解:
打破了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计较功名利禄,不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了”理解:
写出了腰鼓的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理,观众的心与之产生共鸣。
6、18段
“奇伟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
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
他们并未因贫困封闭而丧失对生命的渴求,他们身体里蓄积着强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释放,便磅礴激荡。
7、第20段
因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黄土高原可以,所以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
本句运用对比,突显出作者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赞扬了那里的人充满磅礴的生命力量。
8、第30段理解:
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
内容让以动衬静,用“鸡啼”反衬寂静,在结构上总结全文。
鸡啼不仅是天亮的标志,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希望的象征。
作者相信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迸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9、“好一个安塞腰鼓!
”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
答:
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
10、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答:
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一 单元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