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138788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87KB
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
《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练习附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二轮热点世界现代经济文明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列宁说:
“政治事态总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它好比一条链子,你要抓住整条链子,就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他认为1921年的主要环节是实行有秩序的退却。
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实行大中小企业全部国有化
B.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C.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D.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解析 由材料信息列宁1921年“实行有秩序的退却”,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货币流通,实行自由贸易,故B项正确。
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D项是斯大林和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农业政策的内容,故均不正确。
答案 B
2.“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业化资金的。
至于借用外债的这种办法,苏联却没有加以利用的机会,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拒绝贷款给苏联。
”(《斯大林选集》)由此可见( )
A.由于资金短缺致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陷入空前困境
B.当时的苏维埃政权正在为打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而努力
C.苏维埃政府实行农业集体化是为工业化解决资金困难
D.苏联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以解决工业化的资金困难
解析 材料并没有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陷入困境,可排除A;从材料中看,苏联正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工业化建设,当时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经被打退,可排除B;苏联进行工业化建设,既不能掠夺他国,又不能借外债,因此只有实行农业集体化,利用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故C正确;当时苏联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寻求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可排除D。
答案 C
3.1929—1933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7亿美元,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40%,森林面积扩大了250万英亩,1930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
解析 从材料中经济大危机后,胡佛总统的一系列措施可知,胡佛利用政府干预经济,但这不是全面的干预,A、B项不正确。
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
胡佛总统的这些措施为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提供了借鉴,C项正确。
答案 C
4.有人说:
“罗斯福新政是以掩饰资产阶级本质的牧师面貌出现的。
”下面直接说明这一特征的是( )
A.调节工业生产 B.整顿财政金融
C.规定工资工时 D.实行美元贬值
解析 由材料“掩饰资产阶级本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的本质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规定工资工时”与材料相符,C正确。
A、B、D与材料不符。
答案 C
5.现代世界贸易分成三类:
美国等出口金融产品,印钞票,“生产”股票、债券……美国生产100美元的成本是6美分,利润为99.4美元……对美国来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国拿着美元但不到美国买东西,美元永远在美国境外流通。
材料反映了( )
A.美国利用美元优势掠夺世界财富
B.美国利用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操纵世界经济
C.美元是当今世界唯一国际货币
D.发达国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解析 当今世界,由于美国有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使美元与其他国家的货币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成为许多国家外汇储存的重要方式,美国可以大量印刷以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所以选择A项。
材料没有涉及美国对世界经济的操纵,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题意信息无关。
答案 A
6.有学者指出,当前的世界已经不是“国家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世界社会”,或者说世界已碎化为所谓的文明集团,并逐渐建立一个全球公民社会。
该学者得出这一观点是基于( )
A.北约与华约的形成
B.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
C.欧盟等区域组织的兴起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解析 材料信息强调当今世界已成为由文明集团组成的“全球公民社会”,使公民的国家属性下降,逐渐成为全球的公民。
A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与题意信息无关;D项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密切。
欧盟和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等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使欧盟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各国公民的国家属性下降,故选择C项。
答案 C
7.钱乘旦说: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文中的“修补资本主义”是指( )
A.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让渡国家主权,加强经济合作
C.尊重市场,减少经济干预
D.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制度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修补经济大危机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西方资本主义带来创伤的体现,是“修补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故A项为正确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并没有让渡国家主权,B项违背史实;C项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D项早在近代就已实现,与题干时间不符。
答案 A
8.“密室会议”是WTO(世界贸易组织)最为人所诟病的特征之一,在密室会议中,部分对于会议主题有利益关系的少数国家可以事先就议题做出一致的方案,之后再将此决议公布于所有会员国,以此来逼迫那些普通会员国执行。
因为非洲或其他周边国家在整个会议讨论中,均被排除在“密室会议”之外,故拒绝承认最后的决议。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w
A.程序不公的WTO难以为继
B.“密室会议”可以提高WTO议事效率
C.WTO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
D.WTO在运作中仍存在不足,需要改革
解析 由“以此来逼迫那些普通会员国执行”可知,“密室会议”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普通会员国十分不利。
由此可知,WTO在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许多不足,遭到非洲和其他周边国家的抗议。
因此WTO的运行机制需要改革,故D项为正确答案。
A项夸大“密室会议”的负面影响;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C项不符合WTO的宗旨。
答案 D
9.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 )
美国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部分数据)
财政支出项目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人补助 38.0 28.2 18.0
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 18.1 24.9 29.4
教育 13.8 17.8 17.0
对外关系与援助 1.6 0.9 0.2
A.美苏关系趋向缓和 B.美国经济快速发展
C.财政重点转向民生 D.科技推动经济转型
解析 从题干图表财政支出项目中的“国防、对外军援、退伍军人补助”和“对外关系与援助”的比重下降,“社会保障、收入保障、保健、住宅和社区发展”和“教育”所占比重的增加,可知C项正确。
这一表格不能表明美苏关系趋向缓和,A项不正确。
B、D项在图表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 C
10.欧洲联盟与欧洲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
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实现了“超国家”管辖。
以下对这一论点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欧盟已经实现了“超国家”的全员管辖
B.欧盟大大超出欧共体的合作水平和范畴
C.两极格局和美苏争霸加快欧洲合作进程
D.区域集团化和欧洲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快
解析 本题考查欧共体与欧盟。
“国际协调、合作机制化达到较高水平”说明欧盟合作水平高,“超出一般‘政府间’合作范畴”说明其合作范畴也超出欧共体的合作范畴,故选B项。
答案 B
11.下表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单位:
个),由此能够得到的最确切的信息是( )
国家
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B.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无足轻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解析 依据表格中的跨国公司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500强”跨国公司中,欧美、日本占据了绝大多数,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故选D项。
答案 D
12.某位同学撰写的论文中有“新航路的开辟”“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改变”“国际分工的日趋成熟”“工业污染与生态危机加剧”等语句,以此推断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科技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解析 “新航路的开辟”“交通与通讯方式的改变”“国际分工的日趋成熟”促使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工业污染与生态危机加剧”为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故选B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利用刚刚兴起的广播媒介,用“谈话”而非“讲话”的形式将自己自信洪亮的声音传遍全国,带进千家万户。
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罗斯福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了广播史上的一个传奇。
下表为罗斯福炉边谈话的部分内容。
日期 主题 日期 主题
1933年3月12日 谈银行危机 1939年9月3日 谈欧洲战争
1933年5月7日 简述“新政”规划 1940年12月9日 谈国家安全
1933年7月14日 谈复兴计划的目标与基础 1941年12月9日 关于对日宣战
1934年6月28日 对第七十三届国会所取得成就的回顾 1943年7月28日 谈战争进程与和平计划
1934年9月30日 谈推进更多的自由与安全 1943年9月8日 发起第三次战争筹款运动
1936年9月6日 谈干旱形势 1943年12月24日 关于德黑兰会议和开罗会议
1937年11月14日 谈失业人口普查 1944年1月11日 致国会的国情咨文
1938年6月24日 谈各党派的初选问题 1944年6月5日 谈攻克罗马
——根据[美]富兰克林•罗斯福:
《罗斯福炉边谈话》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
答案 信息一:
反映了广播事业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讯发明的推动;它创新了政治家政治公关的方式,拉近了政治家与普通民众的关系,大大提升了罗斯福的亲民形象;同时也间接推动了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事业的发展。
信息二:
30年代的谈话主要围绕“新政”。
20世纪30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资本主义世界遭遇史无前例的“大萧条”。
为渡过危机,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力推以国家大力干预经济为特征的新政;炉边谈话坚定了美国人民推行新政的决心和战胜危机的信心,最终使美国渡过了危机。
信息三:
1939年以后的谈话主要围绕二战。
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不断侵略扩张,挑起世界大战;炉边谈话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美国自建国以来就存在的孤立主义情绪,使美国尽早投入到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潮流中,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14自由贸易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学者有人认为: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
材料二 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
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
——引自P•林德著、王新奎编译《国际贸易》
材料三 综合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以来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
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在内的行业。
——《中国如何直面反倾销》
(1)你对材料一的观点有何看法,请试着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0—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并请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看法:
有道理。
理由:
工业革命后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等;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加强。
(2)主要特点:
增长幅度大,增长速度快。
原因:
世界贸易自由化体系推动;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战后较长的和平时期等。
(3)问题:
中国成为世界反倾销浪潮的最大受害者(或中国成为欧美反倾销调查的最主要国家)。
原因:
中国经济发展快速,竞争力日益增强;欧美国家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外贸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主要依靠数量和价格优势。
建议:
充分利用世贸规则为自己争取公平待遇;坚定不移地走发展自主创新之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以增强商品竞争力;开发国内市场以摆脱过于依赖外需的现状;努力争取到国际经济秩序的话语权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历史 二轮 热点 世界 现代 经济 文明 专题 练习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