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docx
- 文档编号:24138726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7.51KB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docx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
第六单元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人民币的认识。
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具准备:
1元、1角、1分人民币。
教学措施:
本单元内容生活性很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钱打交道,但是具体到元、角、分的转换运算学生还没有清晰地认识。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教师应多创造情境重点讲解元、角、分的简单计算。
通过当堂达标、自主练习、同步训练、单元检测题等措施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课时安排:
2课时。
信息窗1
—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向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具准备:
人民币,纸片。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入。
师:
请大家看屏幕,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一个小姑娘(小华)拿一枚一元的硬币投到存钱罐里)
师:
你知道我国的钱叫什么吗?
学生看主题图,然后发表自己的想法。
板书课题:
人民币的认识
活动二、解决问题怎么数?
师:
听听小华还说了什么?
课件:
“我想数数存钱罐里有多少钱,大家说我应该怎么数呢?
”
师:
快来一起整理一下吧。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师:
大家所想的数钱方法还真多,我们来看第三种方法:
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认识人民币
师:
除了存钱罐里的这些钱,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面值的人民币?
人民币的兑换。
师:
听听小华又说了什么?
“我们这里乘坐无人售票公交车的票价是1元,可是我只带了成角的钱,大家说我该怎么办呢?
”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小结:
1元等于10角,5元是多少角?
80角是多少元?
及时达标:
1元=()角1角=()分
5元=()角3角=()分
师:
拿起一张1角的纸币或者硬币,谁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
师:
现在大家能准确地数出存钱罐里到底有多少钱了吗?
快点来数一数吧!
活动三:
实践
出示文具超市(橡皮3角、铅笔4角、练习本3角5分、笔记本7角,铅笔盒2元)
(1)1元钱能买哪些东西?
要找回多少钱?
(2)我有5角钱,能正好买些什么呢?
2、买东西
你能拿出正好的钱吗?
(根据屏幕上商品的价格,学生拿出正好的钱)
当堂达标:
1、7元=()角2元8角=()元
50角=()元16角=()元()角
2、一本练习本1元钱,一支铅笔5角钱,买一个本和一支笔共花()角钱。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你认为钱有什么用途?
作业布置:
必做题:
58页自主练习1、2、3、4、5题。
选做题:
59页自主练习6题。
板书设计:
小小存钱罐
——人民币的认识
1角=10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计算。
信息窗2小小存钱罐
—购买文体用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体验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养成合理使用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人民币加减法,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
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小文具店看看,但是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去,我们试试吧!
【课件出示:
1元=()角10分=()角
()角=6元7元5角=()角
24角=()元9元=()角】
活动一
师:
大家完成得真棒,我们快进去瞧悄吧!
【可件出示问题商店的图片(教科书第60页情景图)】
师:
店里有什么呢,你知道哪些商品的价钱?
师:
你想买哪些物品,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买一个铅笔盒和一支铅笔应付多少钱?
拿20元买一个铅笔盒和一袋彩笔够吗?
用1元钱买一块橡皮,还剩多少钱?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小组由代表说出解决的办法,可以把单位换算成是一样的了,比如,把1元换成10角,再用10角减去橡皮8角就能很快的算出还剩的钱。
活动二:
师:
我们看看谁来了?
(课件播放:
凯蒂猫手拿5元钱,说:
“我买一块橡皮。
”)
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
(板书问题)请你自己先试着做做,再把你的方法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师:
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
师:
如果你有1张2元钱,你想买什么,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师:
请你独立把自己的问题解决出来。
师:
谁能把自己做的题给大家说说?
活动三:
师:
现在,我们一起做个“小小售货员”的游戏,请同学们从学具袋中拿出标有价钱的实物图片和人民币图片。
小组成员轮了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客,看看看看那位售货员收的钱和找出的钱最正确。
当堂达标:
小猴买水果
小猴有15元,
(1)如果想全部花完,可以买那几样水果?
(2)如果想使买的水果种类最多,可以买哪几种水果?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作业布置:
必做题61页自主练习1、2、3题。
选做题61页自主练习4题和课外实践。
板书设计:
小小存钱罐
——购买文体用品
6角+7角=
(1)元(3)角(6角+7角=13角)
1元–8角=
(2)角(1元=10角)
教学反思:
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人民币,特别是小面值的人民币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他们或多或少都有过独立使用或参与家长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我的教学思路是:
第一个环节:
通过图片和提问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
是本课的重点。
通过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理一理来进一步巩固认识人民币并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是:
元、角、分。
接着我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快乐地掌握人民币的进率关系1元=10角,1角=10分。
第三个环节:
小小超市,购物活动。
购物活动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最后,全课小结,拓展延伸,让学生保持这份兴趣,为下节课的继续学习作好铺垫。
反思:
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利用学具中的一些样币,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
将人民币进行分类。
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的脑海里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能不能将几分几角几元的人民币各分一类?
为什么可以这样分?
元、角、分到底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交流,我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得、在交流中有所悟。
就这样教学知识点在学生们的合作、互动中内化成学生自己的所得,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 第六 单元 小小 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