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x
- 文档编号:24113790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7.95KB
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x
《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
论观察生活对塑造角色的重要性
摘要
角色扮演是表演艺术的本质,观察生活都是为角色扮演而服务。
因此,每个演员都要正确而明晰的认知自身和别人扮演的角色,并深刻体悟到角色的性格、内心情感以及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之后,才能塑造出精致、逼真的舞台屏幕形象。
演员是角色的创作者,演员“真演员”应该处于主导的地位,但是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始终不能完全的自演员表现,演员总是创造众多和自己形象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角色,从这点来看“真演员”和“假演员”始终存在着对立性。
历史上,有关演员和塑造角色的关系有“表现派”和“体验派”等不同派别的理论之争,本论文认为演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第一自演员(演员)以及第二自演员(角色)的双重性。
这种双重性要求演员在创作中既要重视自身的创作感受和创作心境,还要多体验角色的生活和内心情感,即演员“真演员”要在生活规定的情境中体会角色的喜怒哀乐,强调“真演员”和“假演员”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这点来看演员自身和角色塑造是一种共生关系。
本论文的研究从理论的角度为今后相关学者研究舞台上的演员塑造角色关系奠定了翔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本论文从实践的角度提出如何让演员塑造角色,以达到彼此的共生融合,这些都对舞台上演员塑造角色提供了审美价值和实践借鉴。
关键词演员;角色;观察生活
Abstract
Roleplayingistheessenceoftheperformingarts,observinglifeisservicefortheroleplay.Everyactormustcorrectandclear,therefore,theroleofcognitivethemselvesandothers,andprofoundunderstandingtothecharacter'spersonality,feelings,andenvironmentandTheTimes,tocreateexquisite,vividstagescreenimage.Actoristheroleofcreator,actor\"I\"shouldbeinadominantposition,buttheactorinshapingtherolestillcannotfullyself-expression,actoralwaysclosetocreatenumerousandhisownimage,butnotcompletelythesamerole,fromthispointofviewof\"I\"and\"fakeme\"istheoppositesex.History,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levantactorsandcharacterizationhave\"expressionist\"and\"experience\"andthedifferentfactionsoftheories,thisthesisthinkactorsintheprocessofshapingtheroleofisthefirstself(actors)andthesecondthedualismoftheself(role).Thisdualityrequiresactorsinthecreationofbothshouldattachgreatimportancetothecreationoftheirownstateofmind,feelingsandcreationmoreroleoflifeexperienceandfeelings,theactor\"I\"totheroleofexperienceinthecontextoflifeofthejoysandsorrows,emphasizingthe\"I\"and\"fakeme\"isakindofunityofoppositesbetweenrelations,fromthispointofviewactoritselfandthecharactershapingisakindofsymbioticrelationship.
Thisarticleisdividedintofivechapters,thefirstintheintroductionintroducedtheactorsthemselvesasymbioticrelationshipwithhisroleresearchsignificanceandacademicvalue,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presentsituationanalysis,theresearchmethodsandresearchpurposeofthispaper,etc.;Thesecondchapteristodefinethebasicperformanceandhisroleprevue,includingperformanceinterpretationandtheoreticalinterpretationofdramacharacters;Actorsthemselvesandthethirdchapteranalysistheproblemof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racters,includingthecharactersofdifferenttheoreticalperspectivesfortheactorstointerpretandtotheactorsthemselveswiththecharactersofsymbioticthinking,andfinallytopirandelloswallowthedramatispersonaeofthesixlookingforaplaywrightasanexampletointerpretactoritselfandthecharactersofsymbioticrelationship;Thefourthchapteranalysishowtoimplementactoritselfandhisroleinmoderndanceonthestageofsymbiosis,oneistheactorfortheroleofcognitionandunderstanding,thesecondisactorfortheroleofexperience,thethirdisactorfortheroleofperformance.Thelastisthefulltextsummary.Allinall,thispaperstudiesfromtheperspectiveofthetheoryoftheactoronthestagefortherelevantacademicresearchinthefutureshapingrolerelationshiplaidasolidtheoreticalbasis.Atthesametime,fromtheAngleofpractice,thispaperputsforwardhowtomakethecharacteractor,inordertoachievemutualsymbioticintegration,thesearethemoderndramaactoronthestagetoshapecharactersprovidetheaestheticvalueandpracticalapplication.
Keywords:
actor;Role;Toobservethelife
一、角色塑造
“角色”本身就是戏剧表演的特殊术语,指的是在戏剧中演员所扮演的人物。
从表演的角度来看,角色具有虚拟性,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人物。
所以,在真实的演员(自演员)和角色(非演员)扮演之间必然会存在矛盾和冲突。
在真实的社会生存环境中,人们总是充当着各式各样的社会角色,真实的感受着冲突、压抑等各种社会角色的感情。
当表演者通过戏剧舞台上的角色真实的表现出来这些角色的心理情感和行为方式时,所有的表演者和观众可能都不会认可这种舞台上的角色表演,甚至认为这并非是真正的社会生存状态。
为什么呢?
这就要从角色表演说起。
角色表演实质上并不是简单的再现人们的社会角色,而是让社会角色在艺术的氛围内再现,说白了角色表演是一种艺术上的升华,角色表演中的角色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角色,而是虚拟的艺术角色。
角色表演和其它表演不同,并非是单纯的技艺、才能或者其它的展现,而是在形象的展示角色的内涵以及情感上的冲突。
从这点来看,角色表演可以系统的、形象的反映人类真正的生存状态,甚至反映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因此,演员们可以这样阐述角色扮演,即表演者装扮成戏剧中的某个人物,并且根据剧本的实际要求,通过表演来形象的表现出剧本中人物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艺术。
从这点来看,塑造角色或者说角色表演包含下列的几种特点:
第一,虚拟性
角色是演员需要装扮成剧本中的人物,这种角色表演发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述说的是一种虚拟的现象或故事,而且不论演员表演的人物、地点还是时间、特征等都处于纯粹的虚拟化场景中,正如电影开头通常会打上如下字幕: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角色扮演通常具有虚拟性的特征。
角色表演只是为满足观众们欣赏的情感心理需求,并为演员的角色塑造提供有利的条件。
从观众欣赏的层面讨论,正是由于演员的角色扮演是虚拟的,所以观众才能在艺术审美的角度去欣赏演员的表演。
这是因为,假如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发生的一切都是现实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那么观众就会从现实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会产生愉悦感,
甚至会厌恶这一类东西。
而一旦角色扮演的超越现实,观众才能在未顾及现实的远距离上、以一种忘演员的自由的心态去欣赏演员的角色塑造,才能达到一种身心上的娱乐。
从演员塑造角色的角度来看,因为这种角色扮演发生在一个虚拟的场景中,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就不会拘束于现实中,而是超脱于现实之上,并注意表现这种剧情和角色如何真实。
为此,演员可以利用夸张、变形、抽象甚至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时为了塑造人物甚至会故意把事实“扭曲”,即演员在塑造人物角色时唯一关注的是观众对其表演的凭借,而绝非注意其具体的表演是否和世界客观存在的现实相符合,比如在小品场景剧中,演员陈佩斯扮演的人物角色正在利用一切表征表现“吃面条”这个场景,但事实上演员陈佩斯并没有真正的吃面条。
假
如是因为他饿了而吃面条,那么他在舞台上表现出来的扮演行为和普通人的行动并没有什么差异,他的角色扮演也会淹没在大众的真实中而失去表演的魅力。
但正是由于这种“吃面条”的场景是虚拟的,陈佩斯才可以调动所有他拥有的全部表演元素去表现“吃面条”这种平时生活的真实感,并以此在虚拟的场景中展现演员自演员对生活真实的理解和批判。
第二,表现性
众所周知,演员在塑造角色时呈现的艺术魅力和艺术角色表现的魅力应该协调统一,但是在此也应该说明演员在塑造角色时的表现魅力和这个艺术角色表现的魅力也可能会有差别。
这是因为演员扮演角色是一种立体的、直观的、动态的表现,这和演员们平时所知道的绘画、小说等表现还不同。
比如雕塑、美术等艺术在表现事物时,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静止的、单纯视觉上的冲击艺术,而诗词甚至小说等艺术在表现事物时,呈现出来的则是抽象的艺术符号,还需要受众把这些抽象的艺术符号转化为场景想象力才行。
而演员的角色扮演则综合了这些静止的、动态的、平面的、想象的各种艺术,是这些艺术的结合体,并因为有了这些艺术的所有优势而变得更加具有表现性。
但是,也需要注意一点,即演员扮演角色的表现性是一种双重性,一是演员的角色扮演体现了剧作家对剧本中角色的展现欲望;二是演员的角色扮演同时也表现出演员自身对剧本中角色的理解和认知,并通过这种认知来展现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表现力。
还有一种情况是,假如演员和剧作家本身是同一个人,那么上述所说的“表现的双重性”就不复存在,但是从普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演员的角色扮演都具有表现上的双重性。
同时,因此表演者在角色扮演时总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进行表现,这种行为包括动作、语言、态度甚至表情等,而且在具体的表现中还要依据演员塑造角色的人物性格、情节的冲突、主题的表达等进行,因此演员的角色扮演非常具有表现性。
第三,情节性
情节性也称为故事性,这是区分角色扮演和其它表演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演员进行角色扮演时总是需要在特定的场景中展现,这就需要在这个场景中上演各种有情节的故事,演员在这些情节冲突中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表现才能。
而通过这些故事情节才能表现出角色生活的世界以及内心的情感体现。
从这点来看,情节冲突是戏剧表演的必备因素,也是演员角色扮演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二、当代戏剧演员角色塑造的困境
首先,角色表演者和剧本之间有着矛盾和冲突。
由于有着剧本的存在,演员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而使自身的表现性得以充分发挥。
演员角色扮演会把剧本中的抽象文字转变成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呈现到观众面前,但是形象的呈现难免会和导演、剧作家以及观众心目中的角色有所差别。
而且,由于技术标准化、集权化的影响,导演、剧作家以及观众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也不同,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演员在角色表演时应该准确的理解并表现剧中角色形象。
但事实上,是否真正存在一个剧中角色形象的统一完美标准呢?
如果有这样一个完美的标准,那谁会确定自身的理解就一定是正确的呢?
剧本通常都是虚无的,剧本利用观众的欣赏才真正会产生意义。
假如剧本里存在着永远,那只能是亘古相同的人的本能欲望的暴露,这种本能欲望的暴露在现实中通常会遮掩起来(因为它触及到道德底线),但是在剧本中却会放大并进一步表现出来。
而且,剧本中演员的角色表演是对人心底秘密的回归,旨在吸引民众,教化民众。
如青年在看俄狄浦斯时感觉到的是生机勃勃的张力;中年人在看俄狄浦斯时感觉到的是命运的无常和造化;而老年人在看俄狄浦斯时感觉到的是文化死亡的真谛。
通过剧本中演员角色的扮演,观众的情感被唤醒,但是不同的观众对艺术的典型理解也不仅相同。
因此,艺术的“完美标准”是不可能发生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是缺少导演和编剧的历史,人民群众创造了人类历史本身。
但是剧本里发生的场景、情节等都是人为操纵的历史,所有人都知道剧作家、导演以及演员操纵了剧本中的剧情。
但是在有关剧本的理解上,不管是剧作家、导演还是演员乃至观众对剧本的理解都不会完全相同。
假如演员们非要说导演对剧本的理解是完全正确的,演员们只是从文化强权的角度去说明了这种理解,因为其是导演,所以他在理解剧本时完全准确。
但是如果演员们抱有这种文化思维,只能说整个剧本都是导演本人。
但是常识告诉演员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演员们也可以理解为“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扮演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
作品的真实艺术魅力正在于演员的角色表现,导演本身实际上也是作品的欣赏者,其在理解剧本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但是,演员们的表演理论总是要求演员在表演角色时按照导演对剧本的理解进行,即“依据剧本的要求把这些角色的情感和思维转换成鲜活的、让演员自身为载体媒介向观众直接传输的、能够让观众直接感受到的文化符号,即演员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喜怒哀乐以及其它判断思考能力等。
这些东西都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思维进行排列,在表演的时候有张弛、有目的的表现出来。
”
但事实上,这种表现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这样表演的唯一后果是导演剥夺了演员角色扮演的个人理解自由,即剧本产生的是统一标准,演员的角色扮演只能依照这个唯一的标准进行。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管是哪种剧本都不可能脱离所有的观众而单独的存在,即演员们上文所说的表演具有观赏性。
这种观赏性表明演员首先是剧本的观众,然后才是剧本角色的表演者。
但是如果按照“导演对剧本的理解是唯一正确”的理论,演员势必要放弃对剧本的个人理解,从导演、剧作家、观众的理解角度对角色进行塑造,这样就会对演员的角色塑造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是演员必定要依据剧本的需求进行表演,二是演员同时还需要顾及导演和观众对剧本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种情况下,演员并非是把自己的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也并非是在向作品展现自己,这样就失去了演员表演的本质。
其次,演员自身和角色塑造之间有着矛盾和冲突。
演员自身和角色塑造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叫做“真演员”和“假演员”之间的矛盾,这是现阶段演员自演员和角色塑造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
演员创造了角色的性格,肯定是由某个具备某种性格的人去塑造另一个富有性格的角色,因此在这种角色塑造中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演员是这个冲突的主要方面,而这个冲突也是表演艺术的最主要矛盾。
从这点来看,演员自身和角色塑造之间的共生关系是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根本途径。
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
“每一个演员都必须在舞台上塑造角色形象,而并非是单纯的把自身呈现在观众面前。
”
假如演员们认可这种说法的话,在观众看来,演员的“真演员”就消失不再了,而表演者的一切都是由角色这个“假演员”主导,那么观众所欣赏到的只能是剧本中角色的艺术魅力,而并非是对演员表演本身的欣赏。
但真正的情况是,演员对角色塑造的表演力甚至远高于剧本、艺术角色本身,比如在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表演《贵妃醉酒》这出戏时,人们关注的其实并不是杨贵妃这个艺术角色,而是由谁来扮演杨贵妃这个角色。
比如由梅兰芳先生扮演杨贵妃这个角色,向观众展示的是梅派花旦的表演艺术,杨贵妃也便打上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魅力。
从这点来看,在戏剧舞台的表演过程中,演员的“真演员”其实并没有消灭,而正是由于不同演员的“真演员”存在,才能让观众在欣赏戏剧表演时评判出塑造角色的“假演员”艺术魅力的高低优劣。
但是,另一个问题同样存在,假如梅兰芳不是在戏剧舞台表演中让观众熟悉了其塑造的杨贵妃角色,梅兰芳又如何能称得上是表演艺术的梅兰芳呢?
人们固然是因为梅兰芳扮演杨贵妃而来剧院观赏戏剧,但是人们毕竟是透过杨贵妃才感受到梅兰芳的表演力,所以角色塑造这个“假演员”同样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
从这点来看,如何协调演员自身(真演员)和角色塑造(假演员)之间的矛盾是戏剧舞台表演中最为关注的问题。
三、观察生活与角色塑造的关系
演员除了仔细的研究剧本并对剧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研究之外,最重要的应该是体验生活,多积累生活经验。
很多人都曾说过,艺术来源于生活,也有很多演员认为自己在塑造角色时的内心情感也都从生活中来,即“表演就是生活”。
正如演员达斯汀·霍夫曼在《克莱默夫妇》中扮演的角色就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逼真。
在剧中,达斯汀·霍夫曼扮演了一位为了赢得儿子的抚养权和妻子斗争的分居父亲。
这位父亲精心的带着小孩,包括手忙脚乱的煮鸡蛋等,一切一切仿佛就是演员们身边最常见的事情,非常有亲切感。
达斯汀·霍夫曼认为,演员在表演时主要依靠记忆、观察生活的真实和经验的积累,这样在分析角色时才能对号入座,可以说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每部戏剧之所以成功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而在戏剧表演时,演员若想更好的贴近真实,使自身表演的更加常态化,就必然要在体会导演的意图以及角色的形象之外,还要融入演员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认知程度,这样才能让演员获得真实情感,更好的塑造人物角色形象。
演员国著名演员于是之曾经在老舍的话剧《骆驼祥子》中成功塑造了角色车夫老马。
这个车夫在整部戏剧中只有两场戏,总共时间长度不超过二十分钟。
但是,于是之先生甫一上场就抓住了观众的视觉聚焦,于是之先生就是产品从生活积累的经验出发从车夫的角度准确的感受到了天气的风、冷、雪以及高强度的劳动带来的人体累,包括晕倒、暖醒等系列形体动作,让观众仿佛感觉到了角色真正存在于生活中。
事实上,于是之曾先后塑造了王立发、程疯子、老马等多种戏剧角色,这大都来源于于是之先生对生活的熟悉。
这说明演员在塑造角色时若想从“真演员”转向“假演员”,不仅要求演员表演方法要正确,还要求演员要深入生活,从生活磨练中汲取生活经验,从而使演员内心情感和生活经历丰富。
这样演员的内心越广阔,精神气质越旷达,其塑造的人物形象才会越来越多,戏路也会逐渐扩大。
演员国知名演员王铁成在论述表演艺术时也提及生活对演员表演的影响:
“一切的表演艺术,尤其是戏剧电影等艺术最本质的基础就是生活。
一是指演员的生活,它会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的融入到演员所塑造角色的行为方式、表演技巧、外在形象、内在心理上。
二是指角色的生活,演员在塑造周总理这个角色时非常注重在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对总理的形容,纪念文章中对他的情感评述,并综合考虑了中外不同阶级的友人对周总理的评价。
”
可以看到,演员多从生活中积累经验,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剧本阅读的效率和精度,还能够了解众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群和事件,并了解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的生活,这非常有利于演员们对角色认知和理解。
因此,只要并非不良的生活环境,演员都可以从中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积累经验,增进认知。
四、观察生活是角色塑造的关键
在深入生活的日子里,所见所闻以及深切的感受,推翻了演员原本的塑造人物的创作想法。
比如剧本里有很多戏是在繁忙的车间进行的。
但到了现场演员们发现震耳欲聋的磨煤机声,根本无法让演员们之间进行正常的交流。
说话必须扯着嗓子,对方也只是从嘴形判断出大概意思。
常年在这种环境里工作的工人师傅,他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以形体为主,很少发出声
音。
于是在演员们一致认同的情况下,导演把所有车间里的台词都改成了哑语。
这样一改,符合了工厂的实际情况,也为演员的表演找到了生活依据,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出来了,表演起来更真实、贴切。
深入生活,收获巨大。
它直接让演员感受到塑造角色,绝不能脱离实际。
社会经验要积累,艺术技巧要磨炼,缺一不可。
演员相信生活,所以每拍一部戏,演员都要到生活中观察体验。
这有利于寻求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推动创作欲望。
比如演员在车间里干活的造型,第一次拍摄完毕,回头看样片的时候,总感觉人物脸上缺点什么。
细一琢磨,不正是缺少现场工人干活时“脏兮兮”的样子吗?
陈皮所在磨煤班只要一进炉膛维修,就是一脸煤沫。
于是,在演员的提议下,要求化妆师不要用油彩,索性用煤沫子调调直接往脸上呼。
这样一来,连现场看排戏的工人师傅都说:
“像演员们”。
演员认为这样做符合艺术规律。
在深入生活中,演员学到了对表演有益的东西。
寻找生活的美,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基本原则。
演员在舞台、影视上的表演更应该体现生活中美的本质。
表演的问题很复杂,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定要围绕表现生活中美的一面。
陈皮这个人物是工厂里的一种特殊类型,为了表现他落后的一面,原剧本赋予他的台词有点脏,一口一个“丫的”。
演员觉得不妥。
虽然生活原本就是这样,但生活也是多样性的,个性化的塑造也要在生活状态之中展示才行。
陈皮生活中应该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演员反复推敲,反复观察,许多工人平常看似很粗,其实在他们身上“美”是主流。
就拿陈皮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察 生活 塑造 角色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