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 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docx
- 文档编号:24113027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8.24KB
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 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docx
《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 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 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
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
39℃、39.6℃、40℃……近几天,上海的气温逐日攀升。
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炙热的天气也带热了防晒用品市场。
记者走访时发现,各种各样的防晒产品越分越细,但由于缺乏统一有效的检验标准和管理监督,各种防晒用品鱼龙混杂,都号称能防紫外线,各种概念炒作层出不穷,令消费者如坠雾里,一不小心不但被“忽悠”,甚至还走进了各种各样的防晒误区。
遮阳伞都说能防紫外线
一到夏天,不少爱美女性就遮阳伞不离手。
林小姐买了一把所谓的防紫外线遮阳伞,使用起来一点效果也没有。
“手臂和脸都晒得通红,脸颊和脖颈上还出现一粒粒小红点,一碰就疼!
”皮肤科医生诊断为紫外线照射损伤皮肤导致日光性皮炎。
记者在各大超市、商场看到,各种遮阳伞不但颜色、花纹美观精致,而且轻便小巧,价格也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大多都在标签上标注“防紫外线”字样。
而在大商场的防晒伞专柜,有的伞上还标注了UPF(紫外线防护系数),价格大都在百元以上。
纺织专家表示:
太阳伞之所以能防紫外线,是因为加入了一些特殊材料,如紫外线吸收剂、反射剂及一些纳米材料等。
目前,防晒纺织品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纤维内嵌入紫外线吸收材料,织物防紫外线印染整理,织物表面加金属涂层,织物表面加非金属散涂层。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只要能够使透过织物的紫外线减少,并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就可以认为是防紫外线的有效产品。
国家标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规定:
只有当UPF(紫外线防护系数)30时,并且UVA(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小于5%时,才能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太阳镜防紫外线需专测
夏日紫外线照射强烈,佩戴太阳镜不仅可以遮阳护眼,还能增添时尚感。
不少市民选购太阳镜时往往只关注款式是否美观新颖,价格是否便宜,而忽略其质量。
对此,上海曙光医院眼科主任缪晚虹教授说,劣质太阳镜可能会损害眼睛。
劣质太阳镜的透光度很低,可能影响眼睛的视觉敏感度。
劣质镜片不能过滤紫外线光波,达不到防护效果。
不少市民以为镜片颜色越深,防护效果就越好,其实,浅色镜片也能过滤光波,同样达到防晒目的。
一家专业连锁眼镜店的配镜师建议,配镜时重点要“三看”:
一看标签,是否为正规商家生产;二看技术参数,是否达到防紫外线的标准(UV-400以上);三看颜色,茶色、浅灰色、淡绿色有益于眼睛,而且效果好。
有关专家指出,紫外线也叫紫外光,波长约为40nm—390nm,所以达到400nm就可完全防紫外线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测定防UV系数。
盲目追求防晒指数没必要
陈先生到青海旅游,出发到商场选购防晒霜,可是各个品牌都声称能达到全天候、360度全面防晒效果……最后,他选了一种SPF(防晒指数)值高达50的防晒霜。
旅途中,他几乎每天出门都会提前擦上防晒霜,但最后还是晒得黑黑的,有些地方还隐隐作痛。
回到上海,陈先生到医院检查,医生说:
“你这是日光性皮炎,被晒伤的!
”陈先生很纳闷:
擦了防晒霜,还是SPF值高达50的产品,为何还会被晒伤
记者在商场超市的化妆品专柜看到,各种各样的防晒霜、防晒喷雾、防晒粉饼均十分热销。
对于如何挑选防晒用品,一位女孩说,“那肯定是防晒指数越高越好啦!
SPF50的防晒效果肯定比SPF30的好。
”
“盲目追求高防晒指数,从非正规渠道购买便宜货,反而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美容专家表示,使用防晒霜的关键是方法正确,防晒霜标示的SPF指数,是在每平方厘米的皮肤上涂抹2毫克剂量的情况下测定的。
但是绝大多数消费者在使用防晒霜时平均的使用量仅有0.5毫克至1毫克/平方厘米,所以,在使用量足够的前提下,SPF30的防晒指数足已能够阻挡97%以上的紫外线。
防晒品检测无统一标准
据了解,对防晒伞的防紫外线功能,目前国家还没出台统一的检测标准。
所以市面上的防紫外线伞难免鱼龙混杂,品质不一。
而根据卫生部新出台的审批规定,防晒品在进入市场前,要求厂家要提供产品SPF(防晒指数)值的证明资料,以确保产品标注的SPF值与实际情况相接近。
但由于国家没有标准和统一的测定方法,现在见到的防晒产品上所标明的SPF值,一般是由所用的防晒剂本身的SPF值推测的。
由于我国对防晒剂开发较晚,厂家所需的大量防晒剂主要由国外进口,所以这些防晒剂本身的SPF值,一般也都来源于国外资料。
因此,防晒品中所标注的SPF值也就仅供消费者参考了。
39℃、39.6℃、40℃……近幾天,上海的氣溫逐日攀升。
遮陽傘、太陽鏡、防曬霜……炙熱的天氣也帶熱瞭防曬用品市場。
記者走訪時發現,各種各樣的防曬產品越分越細,但由於缺乏統一有效的檢驗標準和管理監督,各種防曬用品魚龍混雜,都號稱能防紫外線,各種概念炒作層出不窮,令消費者如墜霧裡,一不小心不但被“忽悠”,甚至還走進瞭各種各樣的防曬誤區。
遮陽傘都說能防紫外線
一到夏天,不少愛美女性就遮陽傘不離手。
林小姐買瞭一把所謂的防紫外線遮陽傘,使用起來一點效果也沒有。
“手臂和臉都曬得通紅,臉頰和脖頸上還出現一粒粒小紅點,一碰就疼!
”皮膚科醫生診斷為紫外線照射損傷皮膚導致日光性皮炎。
記者在各大超市、商場看到,各種遮陽傘不但顏色、花紋美觀精致,而且輕便小巧,價格也從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大多都在標簽上標註“防紫外線”字樣。
而在大商場的防曬傘專櫃,有的傘上還標註瞭UPF(紫外線防護系數),價格大都在百元以上。
紡織專傢表示:
太陽傘之所以能防紫外線,是因為加入瞭一些特殊材料,如紫外線吸收劑、反射劑及一些納米材料等。
目前,防曬紡織品主要有以下4種類型:
纖維內嵌入紫外線吸收材料,織物防紫外線印染整理,織物表面加金屬塗層,織物表面加非金屬散塗層。
無論采用何種手段,隻要能夠使透過織物的紫外線減少,並滿足國傢標準的要求就可以認為是防紫外線的有效產品。
國傢標準《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定:
隻有當UPF(紫外線防護系數)30時,並且UVA(長波紫外線)的透過率小於5%時,才能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太陽鏡防紫外線需專測
夏日紫外線照射強烈,佩戴太陽鏡不僅可以遮陽護眼,還能增添時尚感。
不少市民選購太陽鏡時往往隻關註款式是否美觀新穎,價格是否便宜,而忽略其質量。
對此,上海曙光醫院眼科主任繆晚虹教授說,劣質太陽鏡可能會損害眼睛。
劣質太陽鏡的透光度很低,可能影響眼睛的視覺敏感度。
劣質鏡片不能過濾紫外線光波,達不到防護效果。
不少市民以為鏡片顏色越深,防護效果就越好,其實,淺色鏡片也能過濾光波,同樣達到防曬目的。
一傢專業連鎖眼鏡店的配鏡師建議,配鏡時重點要“三看”:
一看標簽,是否為正規商傢生產;二看技術參數,是否達到防紫外線的標準(UV-400以上);三看顏色,茶色、淺灰色、淡綠色有益於眼睛,而且效果好。
有關專傢指出,紫外線也叫紫外光,波長約為40nm—390nm,所以達到400nm就可完全防紫外線瞭,最好的方法是通過專業的檢測儀器測定防UV系數。
盲目追求防曬指數沒必要
陳先生到青海旅遊,出發到商場選購防曬霜,可是各個品牌都聲稱能達到全天候、360度全面防曬效果……最後,他選瞭一種SPF(防曬指數)值高達50的防曬霜。
旅途中,他幾乎每天出門都會提前擦上防曬霜,但最後還是曬得黑黑的,有些地方還隱隱作痛。
回到上海,陳先生到醫院檢查,醫生說:
“你這是日光性皮炎,被曬傷的!
”陳先生很納悶:
擦瞭防曬霜,還是SPF值高達50的產品,為何還會被曬傷
記者在商場超市的化妝品專櫃看到,各種各樣的防曬霜、防曬噴霧、防曬粉餅均十分熱銷。
對於如何挑選防曬用品,一位女孩說,“那肯定是防曬指數越高越好啦!
SPF50的防曬效果肯定比SPF30的好。
”
“盲目追求高防曬指數,從非正規渠道購買便宜貨,反而會對皮膚造成傷害!
”美容專傢表示,使用防曬霜的關鍵是方法正確,防曬霜標示的SPF指數,是在每平方厘米的皮膚上塗抹2毫克劑量的情況下測定的。
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在使用防曬霜時平均的使用量僅有0.5毫克至1毫克/平方厘米,所以,在使用量足夠的前提下,SPF30的防曬指數足已能夠阻擋97%以上的紫外線。
防曬品檢測無統一標準
據瞭解,對防曬傘的防紫外線功能,目前國傢還沒出臺統一的檢測標準。
所以市面上的防紫外線傘難免魚龍混雜,品質不一。
而根據衛生部新出臺的審批規定,防曬品在進入市場前,要求廠傢要提供產品SPF(防曬指數)值的證明資料,以確保產品標註的SPF值與實際情況相接近。
但由於國傢沒有標準和統一的測定方法,現在見到的防曬產品上所標明的SPF值,一般是由所用的防曬劑本身的SPF值推測的。
由於我國對防曬劑開發較晚,廠傢所需的大量防曬劑主要由國外進口,所以這些防曬劑本身的SPF值,一般也都來源於國外資料。
因此,防曬品中所標註的SPF值也就僅供消費者參考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缺乏标准及统一的测定方法 防晒指数变幻莫测忽悠消费者 缺乏 标准 统一 测定 方法 防晒 指数 变幻莫测 忽悠 消费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