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docx
- 文档编号:24111791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0.12KB
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docx
《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
精神科实习自我鉴定
篇一:
精神科护理学见习感想
精神科护理学见习感想
精神病人,人们总是对这个词有一种畏惧与排斥的心理。
这个学期我们去了湘雅附二精神科见习,首次接触精神病人,其实它也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阴深与恐惧。
而不知不觉,一学期的精神科护理见习就结束了,这学期里,我们共有三次医院见习,一次是在女病房,一次是在男病房,还有一次在开放病房。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三次见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精神病人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一次见习,带领我们小组的带教老师把我们带到附二的一幢小楼前,那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与一道道门锁,一道门锁隔绝了两个世界。
从环境上来讲,虽然设备没有住院部那么高大上,但是干净整洁,内部设施齐全,活动室里电视乒乓球一样不少,这样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一种与外界无二的熟悉感,相信对于患者,尤其是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更加是能产生一种威严而又放心的感觉。
跟往常一样,在带教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她简单帮我们复习了精神病的一些知识,又重点介绍了精神病房的环境以及面对精神病人应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与确保病人的安全。
然而,我最为关注的是真实的病人。
三次见习,第一次是女精神分裂症病人和女躁狂症病人,第二次是抑郁症与焦虑症病人,第三次是男精神分裂症病人。
都说第一次接触的印象最深,我想,我这辈子都忘不了那个花季一般的少女了吧。
与我们相差无几的姑娘,或许是性格使然,也或许是因为强暴那不堪的记忆,不得不呆在这个封闭的病房,活在别人无法体会到的世界里。
当她说姐姐们很漂亮,说衣服也很好看,说姐姐们都是大学生了,我也想上学的时候,我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一阵酸涩,虽然她已经思维破裂,自言自语,但或许这些话是她的希望吧,也或许只有在梦里,她才能像个正常的女孩一样打扮得漂漂亮亮,跟着三五好友一起学习,一起欢笑。
瘦瘦小小的一个女孩,在她还没来得及体会这个世界的美好时,便先尝到了这个世界的苦涩。
我总有种感觉,她听到的话,并没有对别人有什么威胁,或许仅仅是一种潜意识的自我保护吧。
这三次见习,我发现,不管是什么样的精神病人,当发病时,对外界毫不在意,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困死了在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当最初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长久未能得到宣泄,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记忆变得模糊了,甚至跌入了潜意识中,情绪的积压找不到痕迹。
所以他们不懂得去倾诉,不懂得去表述自己,他们的内心封锁在那重重的沉默中,解不开最初的情绪的结,而只会在那个心结上不断地增添沉默的结,由于他们内心积聚了太多太多的沉默,不懂诉说,所以他们的情志也渐渐变得散漫,脑子也渐渐变得空洞,思维也变得迟缓,所以他们会回避亲友,回避与外界之间的接触,慢慢的,便发展到对外界事物无反应。
而其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之复杂的,复杂到完全沉默,复杂到找不出病因的痕迹。
以前我都觉得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很可怕,但是真正接触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病毁了这一切。
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
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
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
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是一个优秀的聆听者,专心的倾听病人的诉说,以亲善诚恳的态度取得病人的信任,让病人毫无顾虑的倾诉内心的苦闷,鼓励病人疏泄内心不良的情绪,并能以同情、理解、谅解的态度对病人的诉说不加评判地接受,站在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支持,并与病人合作去治疗其疾病,给予病人治疗的信心与康复的希望。
或许我接触得太少,或许我想得过于简单,但我仍相信有些精神病人是能够治愈的。
或许有一天,当他们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希望人们能够以平常的目光去看待他们,不要歧视和排斥她们,不要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创!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他们需要更多我们社会的关爱。
我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精神病人,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让精神病患者在冰冷的疾病背后能感受到更大的温暖。
篇二:
精神科见习感想
精神科见习感想
姓名:
徐洁
班级:
08仁护2班
学号:
**********
不知不觉,一学期的精神科护理结束了,这学期里,我们共有两次医院见习,一次是在康宁医院,一次是在民康医院。
虽然时间不长,但是两次见习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精神科护理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环境上来讲,两两个医院都干净整洁,住院大楼现代化,内部设施齐全你,活动室里电视麻将台球一样不少,这样的环境自然给了我们一种信任的感觉,相信对于患者,尤其是精神病患者这一特殊群体,更加是能产生一种威严而又放心的感觉。
在医院,我们见到了不少患者。
对于初次接触精神病患者的我们而言,一切都显得兴奋而又略微紧张。
我们见到了一些平静的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患者都很友善,躁狂症患者的症状很典型,遇到我们喋喋不休地不断在讲述他的故事;几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典型的妄想症,不断告诉我们他多么厉害,有很多很多钱,别人都很崇拜他,他有很多公司,本事很大等等,虽然我们都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假的,一开始还会觉得好笑,但后来,最大的感觉就是同情了。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大伯,大伯年纪50多岁的样子,拿着一个茶杯,看起来端庄斯文,不在医院看到他的话,或许我会认为他是一个村干部什么的吧。
大伯和善地回答我们问题,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女儿,和妻子已经离婚,女儿等家人都在国外,问他现在情况已经很好了什么时候能出院,他说可能过年女儿会来接他,说到这个的时候,大伯眼中分明流出一股思念。
后来带教老师告诉我们,大伯其实曾经还有一个儿子,但是由于他的精神病发作,他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
我们都很震惊,后来问大伯这件事的时候,大伯安静了几秒钟,然后
缓缓地说他一直很内疚,当年因为觉得他儿子不够上进不够乖,一时没想开竟然做出了这种事,也因为这件事,大伯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好几年。
这件事彻底震撼了我们。
我们都是平凡的大学生,以我们的社会阅历,必然从未接触过所谓的杀人犯,更没有想到杀人犯竟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但是我并不害怕,相反我很同情这个大伯,同时对于他儿子生命的逝去我感到很惋惜。
从大伯的叙述中可以明显感到他的后悔和内疚,我明白精神病人也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们发作的时候可能迷失了自己,因此他们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在民康医院我们去的那天还有一个患者跳楼了,据同学说她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迅速坠落。
我从窗口看去,看到那个死者躺在血泊里,血肉模糊的样子。
我们都很震惊。
在我的生命里也从来没见过自杀事件,我不知道该怎样描述当时的心情。
也许这个死者是因为抑郁症等疾病导致的对生活失去信心,也许是因为她忽然清醒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悲从心来不堪重负结果一死百了,不管是因为什么,这都是一个生命。
我更加意识到精神病人的不稳定性,因此也更加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去加强看护,保护每一个生命。
以前我都觉得精神病人就是疯子,很可怕,但是真正接触了,我也逐渐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或是大众想象的那么可怕,多数患者都是很可怜的,他们有工作有家庭有亲人有朋友,但是精神分裂症毁了这一切。
他们的大脑逐渐被毒性物质蚕食,药物的副反应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显现,以前瘦的会变胖,聪明的会变愚钝,美丽的会变苍老,美好的记忆会逐渐消失。
人就这样毁了,人生就浸泡在每天那十几片药里:
氯氮平、舒必利、苯海索、利培酮……他们需要长年累月的吃药,一旦停药就会发病,第一次也许是七八年,第二次就会变成三四年,最后一年之内屡次发病,这是一个可怕的过程!
精神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痛苦的经历,都有一个悲惨的故事。
他们需要更多我们社会的关爱。
我真希望社会能多关注精神病人,进一步完善医疗体系,让精神病患者在冰冷的疾病背后能感受到更大的温暖。
篇三:
精神病院见习有感
20XX年11月20日、27日,心理学三区队的全体同学在**老师、**老师和**老师以及**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市精神卫生中心。
去之前有些许期盼,也有些恐惧,而去之后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与想象中不同,与传说中的不同。
精神病院并不可怕,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黑暗,对于病人,医护人员也没有歧视,更多的是尊重,而病人之间更多的也是和谐。
第一次去精神病院看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病人,总体感觉病人在不发病的时候,和常人无异。
医生对他们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与病人进行交流,了解背景,对其病因深入地剖析,辅助一定的药物进行治疗。
在心身病房,女医生带我们了解了3个病例,产后抑郁症、惊恐障碍、精神分裂症。
第一位是中年妇女,30岁左右,无家族精神病史,产后抑郁症。
由躯体症状引起,伴有口干,情绪泛化,有自杀倾向,社会功能受损。
入院6个月,病情好转,无自杀倾向,能感觉家人对她的关心,对我们所提的问题也能对答,治疗效果明显。
第二位也是中年妇女,30岁左右,无家族精神病史,惊恐障碍。
第一次发病感觉胸闷,世界末日般的濒死感,多次拨打110急救,并进行了全面的器质性检查,之后在神经科治疗无果,再转入精神病院的,住院几天,通过药物辅助治疗之后,胸闷次数明显降低,症状明显下降。
第三位病人是青年男子,25岁左右,有家族精神病史,精神分裂症。
在广州打工被误认为小偷,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发作。
此病人伴有强烈的强迫症状,反复多次的洗手、思维奔逸、社会功能较好、有幻觉、情绪未泛化、内心有较大的冲突。
自己能清楚的认识自己的病症,并能控制。
在男病房,男医生给我们讲解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分类、以及各自的表现形式。
27号,第二次去精神病院,这次是带有目的的,主要是想请精神病人帮我们做测试,SCL—90。
通过实践和理论的结合,让我们能更好的掌握心理学知识。
某男,40岁,已婚,城管,**本地人,精神分裂症。
10年前第一次入院,2个月前第二次入院,与妻子吵架导致病发。
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偏执、思维散漫、思维奔逸、注意力不集中,头疼、无幻觉。
该病人有抽烟的习惯,并且烟瘾较大,智力正常。
但是在做测试的时候,自我暴露的较少,有抵触情绪。
发病前是城管,对工作的认同感较强。
通过对该病人测试的,我们对其在SCL—90中的九个因子进行了分析,总均分为1.467,阳性项目数为22,阴性项目数为68,阳性症状均分为2.909,数据显示该病人没有以上症状表现。
但是该病人的偏执因子分值为12分,有点偏执。
治疗效果明显,近期就可以出院。
我们这次见习的目的,就是去了解什么是精神病,有一些什么样的表现,或者说什么样的情况,可能引发或者发展成为精神病。
要求我们能够做到对于精神病的初步诊断,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给来访者正确而且及时的建议。
包括在病人康复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要遭受的内心的煎熬,社会的歧视等等的一些可能引发精神病复发的因素,对来访者进行指导,安慰,劝解等等。
在和精神病患者交谈过程中,我们要谨遵咨询的原则,共情、积极关注、真诚。
摸索病人的性格特点与思维模式,以及深入地探索其内心的真实情感。
如果病人已经无法说出其内心的痕迹,治疗者可以问病人原本的性格、原本的生活是怎样的?
是什么时候开始变化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支持与鼓励病人诉说其内心的情绪与痕迹,让病人感觉到你是在全心全意地帮他,他也便可以开怀地与你倾诉。
探寻
病因是离不开问话的,也可以从问话中逐步地推出其病因与疾病的过程,帮助病人认识自己心灵的痕迹。
在谈话中,要听出病人思维上的漏洞与认识上的偏颇和贫乏,并对病人作出理由充足、适合其心理特点的解释,帮助其消除疑虑,增强信心。
人的烦恼往往思维,但你烦恼了,往往是因为你用错了你的思维方式,引导病人去换一种与原来逆向的思维去分析问题,烦恼往往便会自动消失。
要给予病人鼓励和良好的心理暗示,激发病人的积极心理,让病人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更努力地去改善自身的情绪。
现在我们的专业学习已经步入正轨,比如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等,这些学习让我们的理论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现在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极大地激发了的兴趣和信心。
以后要更好地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助人自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神科 实习 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