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docx
- 文档编号:24101947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35.97KB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docx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5·高考海南卷)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乙醇通过细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蛋白质分子可以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
解析:
选B。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活细胞的细胞膜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A项正确;乙醇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消耗ATP,B项错误;氨基酸通过细胞膜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项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D项正确。
2.现有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相同的蔗糖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图1表示这两种物质透过半透膜的情况,图2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图1体现了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
B.图2甲中水柱a先上升后下降
C.图2乙中水柱b先上升后不变
D.平衡后水柱a的高度高于水柱b
解析:
选D。
人工制成的半透膜,如玻璃纸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选择透过性,A项错误;由于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故水柱a表现为先上升,后保持不变,B项错误;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水柱b表现为先上升,后由于葡萄糖透过半透膜进入清水中,水柱b将下降,C项错误。
3.(2016·广东实验中学模拟)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
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 B.CO2 C.胰岛素 D.K+
解析:
选D。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在细胞外的浓度小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并消耗能量ATP,为主动运输过程。
只有K+与图乙符合,Na+在细胞外的浓度大于细胞内,胰岛素通过胞吐运输到细胞外,CO2的运输不需要载体和ATP。
4.(2016·广东龙川月考)李斯特氏菌中的致死食源性细菌会在人类的细胞之间快速传递,使人患脑膜炎。
其原因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乳酸菌一样,该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
D.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解析:
选C。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主要是DNA,A错误;该菌使人类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膜具流动性,B错误;该菌的一种InIc蛋白可通过抑制人类细胞中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说明该菌在人体细胞间快速传递与细胞膜的特性发生改变有关,C正确;InIc蛋白是细菌产生的,而细菌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D错误。
5.(2016·广东四校质检)下图为体内部分细胞的物质运输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度随消化道内甘油浓度变化的情况
B.图2表示神经元兴奋时,Na+流入神经元的速度随细胞内外浓度差的影响
C.图2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随消化道内葡萄糖浓度变化的情况
D.图3表示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速度随细胞内O2浓度变化的情况
解析:
选D。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图1显示的物质运输速率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只受物质浓度差的影响,符合自由扩散的特点,A正确;神经元内Na+浓度明显低于膜外,神经元兴奋时Na+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神经细胞内,是一个协助扩散的过程,图2显示的物质运输速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该范围,不再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受到载体数量的限制,可判断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胞吐,需要消耗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因此,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分泌胰岛素的速度随细胞内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图3显示,物质运输速率不随O2浓度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
6.(2016·甘肃河西三校一联)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解析:
选D。
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供能,A正确;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B正确;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导致细胞内渗透压不断升高,C正确;液泡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D错误。
7.(原创题)动物细胞内低Na+、高K+的离子浓度对于神经冲动的产生、细胞渗透压平衡等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这种浓度差与细胞膜上的Na+—K+泵有关,其作用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和K+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Na+—K+泵每次运输的Na+数量多于K+
C.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
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
解析:
选D。
由题图可知,Na+、K+的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应为主动运输;Na+-K+泵每次运出3个Na+,运入2个K+,运输的Na+数量多于K+;K+和乌苯苷的结合位点相同,加入乌苯苷会影响K+的运输;细胞内ATP和ADP可以快速转化,不会导致ADP的积累。
8.(2016·山东菏泽月考)下表是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比较,据表分析不确切的是( )
处理前
用鱼滕酮处理后
用乌本苷处理后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细胞内
血浆中
K+
145mmol
5mmol
11mmol
5mmol
13mmol
5mmol
Mg2+
35mmol
1.4mmol
1.8mmol
1.4mmol
35mmol
1.4mmol
A.鱼滕酮可能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B.乌本苷可能抑制K+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载体的生理功能
C.鱼滕酮可能抑制ATP的合成从而影响K+和Mg2+的运输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解析:
选A。
处理前K+和Mg2+均是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浆中的浓度,说明红细胞吸收K+和Mg2+时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由处理前和用鱼滕酮处理后离子浓度变化可知,细胞内的K+和Mg2+浓度均下降,即吸收量减少,据此推测可能是鱼滕酮抑制ATP的合成从而缺少能量供应,或者是抑制载体的生理功能;由处理前和用乌本苷处理后离子浓度变化可知,细胞内的K+浓度下降,而Mg2+浓度不变,据此推测可能是乌本苷不影响红细胞对Mg2+的吸收,而影响对K+的吸收,影响的机理可能是抑制K+载体的功能,因此,A错误,B、C正确。
9.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示意图,其吸收肠腔中低浓度的葡萄糖,有关图示信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
B.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C.K+以主动运输方式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Na+进入和转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都是协助扩散
解析:
选D。
从图示信息可知,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和Na+时使用的是同一载体;由题干信息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K+逆浓度梯度从组织液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故为主动运输;Na+顺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且需要载体,为协助扩散,Na+逆浓度梯度转出小肠上皮细胞,为主动运输。
10.(2016·安徽皖南八校二联)取某一红色花冠的2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细胞失水量的变化如图1,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由于失水过多而死亡
B.甲、乙两种溶液的浓度不同,溶质也不可能相同
C.第2分钟前乙溶液中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
D.图2中曲线Ⅰ和图1中乙溶液中细胞失水量曲线对应
解析:
选D。
第4分钟后乙溶液中细胞吸水,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A错误;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甲、乙溶液溶质不同,甲溶液中溶质不能被细胞吸收,乙溶液中的溶质可以被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浓度可能相同,B错误;据图1中第2分钟前两曲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处于甲溶液中的花瓣细胞的失水速率大于乙溶液,C错误;分析题图2可知Ⅰ液泡先变小后恢复到原样,为乙溶液中的变化曲线,Ⅱ液泡先变小后维持不变,为甲溶液中的变化曲线,D正确。
11.(2016·江苏盐城月考)用完全相同的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
在二者吸水速率几乎相同的情况下,72小时后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小时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百分比)。
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离子
品种
K+
Mg2+
Ca2+
SiO
水稻
17.00
105.00
117.00
19.50
番茄
19.10
86.00
59.60
118.00
A.不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B.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C.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
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呈正相关
解析:
选D。
由于不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因而吸收量也可能不同,A、B正确;题表中数据是培养液中部分离子的浓度,浓度越小吸收量越大,因而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
吸收量大,对Ca2+吸收量小,C正确;植物对离子的吸收为主动运输,因而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呈正相关关系,D错误。
12.右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
选C。
从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a)运输,A错误;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与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无关,B错误;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而导致能量供应不足,从而使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无关,D错误。
13.(2016·江苏泰州模拟)如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四种方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度只影响图中②和③过程的速率
B.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
D.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③
解析:
选A。
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影响膜的流动性,图中①②③④四种运输方式都会受到影响,A错误;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吞噬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B正确;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乙醇的方式是①,C正确;生长素极性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是③的运输方式,D正确。
14.(2016·河北邢台模拟)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漏斗下口用半透膜封住(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漏斗内外均为蔗糖溶液,液面已经稳定在图示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此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
C.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D.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使内外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还会恢复到h
解析:
选B。
因为漏斗的液面较高,有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漏斗内的浓度会高一点,A错误;单位时间内通过半透膜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扩散的水分子数相等,液面才可以处于相对平衡状态,B正确;若将漏斗中的h段溶液全部抽走,使漏斗中溶质的量减少,会导致漏斗中渗透压减小,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不会恢复到h,C错误;若将漏斗迅速下移h的距离,则烧杯中溶液对半透膜处的压强增加,一段时间后内外液面高度差不会恢复到h,D错误。
15.(2016·广西柳州月考)将若干细胞液浓度相同的萝卜条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在保持细胞存活的条件下,在相同实验时间后,测得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各组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的情况如图。
其中N点代表实验前萝卜条细胞内含水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水分子进出细胞需要消耗ATP
B.在浓度为c的蔗糖溶液中渗透现象不发生
C.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渗透吸水
D.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失去活性
解析:
选C。
水分进出细胞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ATP,A错误;蔗糖溶液浓度为c时,与细胞液渗透压相等,萝卜条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速率相等,渗透现象仍然发生,B错误;在浓度为d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含水量增高,细胞发生渗透吸水,C正确;在浓度为g、h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内的含水量增大,细胞吸水,保持活性,D错误。
16.(2016·宁夏银川质检)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从而降低Na+对细胞质基质中酶的伤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的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解析:
选C。
由图中信息可知,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基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故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A、B正确。
Na+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增加了细胞的吸水能力,提高了植物的耐盐性,C错误,D正确。
17.(2016·河北廊坊质量监测)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O2和CO2以图中a方式通过细胞膜
B.被动运输过程有时也需要膜蛋白的参与
C.图中c可表示葡萄糖进入口腔上皮细胞的过程
D.图中①②④都能运动,而③一般不能运动
解析:
选B。
分析题图可知:
图中a是协助扩散,b、d是自由扩散,c是主动运输。
O2和CO2的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自由扩散,A错误;被动运输中的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协助,B正确;由①(糖蛋白)位置可知,c表示以主动运输方式向细胞外运输物质,C错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大都可以运动,D错误。
考点三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及其拓展应用
18.(2016·广东南澳质检)如图为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后画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②和⑤及两者间的细胞质组成原生质层
B.在用显微镜实际观察时,结构③不容易看到
C.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细胞的活性
D.该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失水
解析:
选D。
图中①~⑤依次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膜,其中细胞膜、液泡膜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原生质层,A正确;图中细胞核的体积较小,用显微镜实际观察时不容易看到,B正确;细胞具有活性时,原生质层才具有选择透过性,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的复原,C正确;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正在渗透失水),也可能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状态(细胞正在渗透吸水),也可能水分进出达到动态平衡,D错误。
19.(2016·江苏苏北四市模拟)下列有关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
B.加盖玻片时,应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
C.撕取洋葱表皮时,若带有叶肉细胞,会使细胞重叠而影响实验效果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无伸缩性,而原生质层有伸缩性
解析:
选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发生质壁分离时容易观察,A正确;盖玻片下气泡会影响观察效果,B正确;若撕下了许多叶肉,显微镜下会看到很多细胞的重叠影像,影响实验效果,C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D错误。
20.(2016·江苏盐城月考)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质网膜
B.②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关
C.③是叶绿体内膜
D.④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解析:
选C。
①是对肽链进行初步加工的场所,即内质网膜,A正确;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末期在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并合成细胞壁,而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促使葡萄糖合成纤维素,②与细胞板的形成有关,B正确;③是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的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内膜,C不正确;④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需要许多酶催化反应,D正确。
二、非选择题(60分)
21.(2016·深圳五校联考)(11分)图甲、图乙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⑩表示细胞的各结构,D表示某种物质;图丙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a、b、c、d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A、B、C表示细胞膜的成分或结构。
请据图分析:
(1)图甲、图乙两种细胞表示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细胞器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但未在甲、乙两图中标出,该细胞器为________。
(3)若甲图中D表示某种蛋白质,则与其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为____________(填序号)。
该物质分泌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4)若丙图表示正常人的细胞膜,癌细胞的细胞膜与其相比含量减少的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图中a~d可以代表钙离子进入细胞方式的是______,若用某种化学药品处理此细胞,发现细胞吸收钙离子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其它物质吸收没有影响,说明受化学药品影响的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图可知,图乙中含有大液泡、叶绿体、细胞壁,表示植物细胞。
(2)溶酶体是动植物细胞均有的细胞器,内含多种水解酶。
(3)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⑥)、高尔基体(⑨)和线粒体(①)。
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是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出细胞,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4)癌细胞与正常人的细胞相比,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减少。
图中a为主动运输,物质进入细胞;b为自由扩散,物质进入细胞;c为自由扩散,物质排出细胞;d为主动运输,物质排出细胞。
钙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为图中的a。
主动运输进行时,与能量和载体有关,某种化学药品处理此细胞,发现细胞吸收钙离子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其他物质吸收没有影响,说明化学药品影响的不是能量,而是细胞膜上转运钙离子的载体。
答案:
(1)乙 乙中含有大液泡、叶绿体、细胞壁
(2)溶酶体
(3)①⑥⑨ 胞吐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4)C a 细胞膜上转运钙离子的载体(合理即可)
22.(2015·高考江苏卷)(7分)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填序号),合成后通过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性。
(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
解析:
本题中涉及的生理过程较多,综合性很强。
题干中提示了图示为细胞内物质的转运过程,结合图中所示转运顺序和各细胞结构图形可知,图中物质转运过程为:
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高尔基体→细胞外。
通过细胞结构图易判断出④⑤分别为线粒体、叶绿体。
(1)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④线粒体和⑤叶绿体。
(2)①是核糖体,②是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二者共同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
分泌蛋白合成后通过囊泡运输到③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加工、修饰,再分泌到细胞外。
(3)mRNA属于生物大分子,在细胞核内合成后通过核孔运输到核外。
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对转运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4)丙酮酸脱氢酶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必需的酶,在④线粒体中发挥作用。
答案:
(1)④⑤
(2)①② 囊泡 ③ (3)核孔 选择 (4)④
23.(4分)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
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和其他几种等渗溶液中,测定不同物质的溶液在10min内造成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7
溶液
蒸馏水
氯化铵
醋酸铵
草酸铵
甘油
乙醇
丙酮
溶血时
间(min)
1.00
9.67
7.65
5.22
7.17
2.04
1.6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________性的大小。
(2)由实验结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氯化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小于甘油、乙醇、丙酮,但红细胞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血时间却明显长于这三种溶液,这说明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
第2、3、4组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________(填“正”或“负”)相关。
(1)通透
(2)丙酮>乙醇>甘油 非极性 正
24.(2016·江苏盐城月考)(6分)如图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请思考下列问题:
注:
图1、3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1、h2。
葡萄糖能透过半透膜,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
(1)如果A为清水,a为30%的葡萄糖溶液。
则图1漏斗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
如果B为清水,b为30%的蔗糖溶液,则图3中的液面________。
(2)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达到平衡后,h1________h2,两个漏斗内溶液浓度大小为Ma________Mb。
(3)如果A、B、a、b均为某种物质,且MA=MB、Ma=Mb,则达平衡后h1=h2,如果在a、b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物质(微量,直接影响溶液的浓度),发现h1上升,而h2下降。
那么在a、b中加入的物质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水解酶或聚合酶)
解析:
(1)图1中开始由于漏斗内溶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漏斗液面会上升,但由于葡萄糖能通过半透膜,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也慢慢下降;装置2中由于蔗糖不能通过半透膜,因而由于漏斗内浓度大于清水,使液面上升。
(2)根据MA>MB、Ma=Mb>MA可知,达到平衡后,h1
Mb。
(3)根据加入物质后h1上升、而h2下降分析,a中溶质分子增多,b中溶质分子减少,可判断a中加入的是水解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检测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单元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