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docx
- 文档编号:2409481
- 上传时间:2022-10-29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77.34KB
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docx
《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
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将走向何方?
在政策、技术,资本和互联网影响下,教育产业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中国教育产业正迈入“黄金时代”,无论从整体行业规模还是市场活跃度来看,皆处于扩张阶段。
2015年,中国教育产业的总体规模为1.6万亿元,预期至2020年将增长至近3万亿元,并实现12.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特别是培训领域,包括早教、K12培训以及职业培训,都将成为未来的主力增长点。
一、政策支持驱动教育产业化发展
政府对教育领域投入增加,民办教育相关法律及配套政策修改提速,有望迎来产业化发展。
政策改革将带动教育产业化与多样化:
分类管理改革对非营利性教育与营利性教育清晰界定,吸引社会资本涌入教育行业,同时带来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及对外合作增加;多元模式助力外资渗透中国教育市场:
随着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普及,教育行业大型信息化项目建设将得到大幅发展,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率、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等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表1: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国家教育财政支出增长带来行业增速。
2014年,中国基础教育总收入中约87%来自政府公共开支,国家财政性教育支出达26,420亿元,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7%。
预计教育财政支出占GDP在2020年将达到4.5%(2014年为4.15%)。
然而,较其他国家,中国的教育财政支出仍然较低。
2014年,中国教育财政支出占GDP的4.15%,因此,政府将进一步提高教育投资,该数字预计于2020年达到4.5%。
图2:
国家教育财政支出和国家教育投资
二、技术红利带来教育场景和教育方式变革
技术发展推动行业升级,信息技术支持下,教育系统的改革出现如下特征:
从批量到个性,从封闭到开放,从固化到碎片,从围墙到跨越,从自我到社交,从单中心到多中心。
教育的资源呈现方式、教育模式、学习方式将呈现重要差异,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终身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方向。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数字化、移动化将成为人们学习的新形态。
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资源覆盖面日益加大、网络化、开放化成为资源建设的重点。
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构筑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教育服务生态环境。
在这个教育服务生态环境中教育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任何人都能成为知识的获取者、使用者、共享者、评价者和创造者,知识的权威性在逐渐被弱化。
大数据具有大量、高速、多样、精确的特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了深刻变革。
大数据支持下,因材施教得以实现,教学将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学习将呈现出个性化和智能化。
在大数据思维影响下,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环境开始出现,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学习过程数据将成为教学的重要参考,成为教育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根据个性化数据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成为在线教育产品设计开发的重要命题。
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伸缩性、按需服务、性价比高的特征,云计算和云服务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的重要任务,使教育信息化走向“云服务”平台,成为教育信息化纵深发展和教育资源进一步共享的重要工具,一定成都上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缩小我国东西部教育信息化鸿沟,推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方式。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教育、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热点,网络化、数字化、终身化的教育成为可能,一方面节约教育和学习成本,更大程度上共享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结合,OInO的教育体系,打通教育环节完整链条,构建教育生态圈,个性化体系化教育成为未来重要趋势。
物联网构建一种连接物体的网络,将物理世界通过互联网与信息世界连接起来。
将线下教学资源与线上资源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互动,使线下学习过程中的物品成为线上信息,通过自动搜索与识别等工具,实现两个学习世界的资源共享,不断丰富教育资源和教学场景。
语音识别技术和图像识别技术成为物联网连接万物过程中的智能工具,使连接到互联网的物品能够自动识别、分类,并且与线上资源建立智能化的连接。
三、资本驱动教育行业高速发展
投资、并购与上市这“三驾马车”将不断推动教育行业的高速发展。
教育行业投资并购金额爆发式增长:
中国教育行业的并购总金额在过去四年内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0%,在2015年达到历史高峰,总金额超过109亿元人民币,是2014年的两倍多。
图3:
教育行业的投资并购情况
2015年教育企业的挂牌数量激增,由前年的25例增加到了44例。
而数量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新三板教育企业的挂牌潮。
图4:
教育类上市公司数量增长
四、教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政策、技术和资本三大红利的影响下,教育产业将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体来说将出现以下趋势:
在线教育及个性化差异化是关键:
深刻理解用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内容、完善的产品和服务是价值链的核心。
在盈利模式探索上,在线教育未来将尝试在线增值服务、平台佣金、网络广告和软件包月等不同的收费模式组合,精准定位,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提升竞争力。
O2O经历资本追捧后需要回归理性:
国内教育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进程中目前普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虽然O2O家教类平台和题库类的产品在教育互联网化进程中均有突出的表现,各自在线产品的设计理念也被市场认可,但仍然缺少纵深的挖掘。
教育O2O发展需要向专业化、场景化和生态化突围。
多元模式助力外资渗透中国教育市场:
外资教育机构目前已经在学前教育、语言培训、国际学校以及高等在线教育市场进行积极的布局。
中国教育未来如何“走出去”仍需探索:
中国教育行业“进出口”差距甚大,“输入”模式较为成熟,“输出”模式仍待探索。
在学前教育阶段,鉴于国内相关内容同质化严重且竞争激烈,国际化输出或成为中国在线早教公司发展的出路之一;在K12教育阶段,大型K12课外辅导机构已将国际化作为重点发展战略,未来可期待有更多布局;在职业教育阶段,因为授课标准不同等原因,目前输出几乎为零,但是受“一带一路”政策的激励,职业教育出口仍有机会。
总之,政策、技术和资本从各方面对原有教育系统和教学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如何借助三驾马车实现腾飞,成为每个教育企业的重要命题,同时也对教育企业的转型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互联网+教育”大市场创业者该如何把握?
以下内容作者:
黄菱芡
中国教育产业日益强大,根据德勤中国科技、传媒与电信行业发布的最新调研报告,中国教育产业总体规模将在5年内翻倍,即从2015年的1.6万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3万亿元。
另外,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也在推进社会商业结构的改变。
大量的80后成为中产阶级,儿童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30%-50%,而且在逐年递增。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和90后的成长,80后与90后对下一代的教育关注有望使得教育成为国民排名靠前的产业。
市场与机遇虽然巨大,但是中小传统教育机构要抓住这个“风口”挑战巨大,并受到互联网巨头教育布局和教育巨头互联网转型的夹击。
传统教育机构在教学产品设计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体系,也通过一些新的方法缩短了知识的传播“过程成本”,这是互联网创业者值得学习研究的地方:
实体课堂:
老师与学生面对面进行“教”与“学”。
老师“输出”信息,学生“输入”信息,好处是学生可能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出现的“特性”问题,老师可以进行及时并有针对的辅导和处理,让学生的“输入”更高效。
比如英语教育巨头“新东方”,K12教育巨头“学而思”、“学大”。
目前仍然有超过90%的家长选择带“实体课堂”教育机构。
手把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学生的所有的学习节点,并为每一个节点作出示范和更正。
比如艺术、音乐教育行业。
师徒制:
老师和学生形成时间较长紧密的教学关系,老师为学生的学习结果负责。
比如职业技能教育行业。
传统教育机构经营多年,在规模扩张上遇到瓶颈,仍在存在获客成本过高、无法形成口碑、无法快速进行品牌复制的问题。
再加之互联网3.0时代,用户拥有大量获取知识的新渠道,如视频课、知识分享平台等,这些新兴知识在极大的冲击着传统教育行业。
要想突破重围,中小机构需要从教育的核心出发,认清行业现状,正确定位自己的产品模式,找到出口。
一、传统教育机构几个关键点上存在的问题
在探讨传统教育机构前,先可以引入一个最近火热的概念——“消费升级”。
教育也是个人消费的一个大方向,中国的消费品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1阶段:
工厂时代,产能为王。
上个世纪建国初期,各种物资非常匮乏,供给远远低于需求,产品容易获得销路,有工厂有产能就意味着可以有收入。
第2阶段:
市场时代,渠道为王。
随着工厂越来越多,产能已经不是问题,如何把产品卖给消费者成为了关键,更多情况下,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只允许大家为产品的功能、性能付费,这个时代中为消费者提供低价产品的渠道更具备话语权。
第3阶段:
心智时代,品牌为王。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将信息传播的边际成本变为接近于0,人们选择更具多样性,并且更原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第2阶段中消费者和产品方是通过中间渠道链接的,在第3阶段中消费者正在通过微博官V、订阅号、粉丝群等方式与品牌直接关联起来。
传统的教育机构面临的现状便是需要尽快的从第2个阶段转化到第3个阶段,那么如何建立品牌?
如何赢得用户心智?
如何获得品牌溢价?
品牌的构建需要贯穿于产品、营销、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到足够的优化与提升,目前绝大多数传统的教育机构在这3个环节中都存在很多不足:
1教学产品环节需要更懂用户需求
传统机构往往是先有产品再有用户,互联网往往是先有用户再设计销售的产品,后者相对于前者更容易产生贴近用户真实需求的产品。
很多传统培训机构尽管累计了不少用户,但没有做过用户需求挖掘,导致用户或决策人对学习结果不满。
举例说明,比如学龄儿童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硬笔书法,改善孩子在学校里面的写字坐姿,但机构机构却要求老师致力于教会孩子写好字,这种“不匹配”造成了用户的心理落差。
需要更标准、更易复制
对于中小教育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足够标准化的教学内容,过度依赖个体老师的素质,导致无法对用户形成品牌输出。
有的机构尝试在产品上小步创新,“小班制”“复合式教学”特点鲜明,却无法快速复制,这样在增速上就容易落后于来自互联网的创业教育机构。
2推广营销环节新客获取
传统教育机构销售依托片区内海报、灯箱、地推等方式获取用户。
也有通过SEO、SEM,花钱购买搜索引擎关键词和门户流量。
这种宣传效果相对“粗放”,成本高,需要持续反复购买第三方流量,宣传效果有限,且同行竞争激烈,平均获客成本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还有一种拉新方式便是打造品牌,形成口碑效应,提高老客带新客的比例,而不是每次都要为广告流量平台支付高额费用。
复购率
在互联网产品中,典型的付费产品如手机游戏,付费率通常在3~5%,是一个很难突破的范围,只有极少数最多做到翻倍,但是绝大多数游戏都可以将付费用户的付费额度提高2、3倍,这便是付费率和复购率的关系。
3业务运营环节数据监控
传统教育机构对于学员数据、信息的收集通常维度比较有限,相对于互联网,很少依据数据来即使调整产品及运营策略。
在互联网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尽可能收集用户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具体职务、阅读偏好、消费偏好、在各种其他社交平台内多维度用户,同时会收集用于对于产品的各个模块功能的点击和停留时间情况,这些都是互联网产品用以优化产品和制定运营活动的核心依据。
课后运营
课后机构与学员的互动几乎为零,学员黏度、活跃度低下,复购率低,无法形成“口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策 技术 资本 互联网 影响 教育 走向 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