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4094492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71.09KB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下图所示是小明自制的“手机投影仪”。
放映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更大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
B.投影仪离屏幕远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
C.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大一些
D.投影仪离屏幕近一些,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
2.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则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眼睛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中心厚度只有0.05mm.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的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及应佩带的这种隐形眼镜镜片边缘的厚度分别为()
A.近视眼,小于0.05mm
B.远视眼,小于0.05mm
C.近视眼,大于0.05mm
D.远视眼,大于0.05mm
4.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A.1、2、3
B.4、5、6
C.1、3、5
D.2、4、6
5.如图所示,是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以下器材利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A.放大镜
B.电影放映机
C.照相机
D.投影仪
6.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B.实像可以拍摄,虚像不能拍摄
C.实像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用眼睛看到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也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7.如图所示,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错误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眼睛看到的像就是实像
B.眼睛直接看不到实像
C.实像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
D.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
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
A.会聚作用
B.发散作用
C.既不会聚也不发散
D.无法判断
10.如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部分.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B.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
C.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
D.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
1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B.属于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C.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D.属于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
12.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5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幻灯机
B.老花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
13.如图中人手持的是一枚()
A.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B.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C.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
D.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
14.如果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如图甲所示,怎么样使图像变成图乙()
A.将载玻片顺时针转动90°
B.将载玻片逆时针转动90°
C.将载玻片向左上角移动
D.将载玻片向右下角移动
15.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
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
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①②
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
(1)如图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
(2)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画面偏下,应将A的张角变________.
(3)投影幕的幕布是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是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___________,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____________,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17.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______的实像;再经目镜成______、______的虚像,其原理与______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______,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8.投影仪能将文字和图形等信息投影到屏上,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屏上出现的文字相对于投影仪内部发光元件产生的“文字”,是一个________立放大的像.若需让屏上的文字变大,应将镜头适当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发光元件.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
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
同一凸透镜,当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
(3)继续分析比较表格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
只要适当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请你对他所得出的结论做出点评.
20.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⑴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⑵如图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
⑶在保持
(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⑷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用/L0、L表示).
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以测出凸透镜的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cm,像的大小比物______.
(3)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2.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像变大,则像距变大,物距变小,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并把镜头与手机的距离调小一些.
2.【答案】C
【解析】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首先看到的是②,当在一倍焦距以外,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减小,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剩余三幅图片的顺序是①③④,故四个像的顺序为②①③④.
3.【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
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人患的是近视眼;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凹透镜的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所以眼睛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
4.【答案】C
【解析】根据透镜的结构特点,中间比边缘厚的是凸透镜,有1、3、5;图中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是凹透镜,有2、4、6.
5.【答案】C
【解析】由图知,光屏上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u>2f,像的位置在f<v<2f;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6.【答案】A
【解析】A.是否能用光屏承接是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承接不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B.实像可以拍照,虚像也可以拍照,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C.实像能呈现在屏上,也能用眼睛观察,故本选项说法错误;
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故D错误.
7.【答案】A
【解析】根据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A.从凹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应继续向外偏折,而不是变为平行,故A错误;
B.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B正确;
C.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故C正确;
D.射向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D正确.
8.【答案】D
【解析】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故A、B错误;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直接或经反射、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的,实像一定是光的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故C错误,D正确.
9.【答案】B
【解析】方法一:
可以把容器中的水看作左右两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其对水平射入水中的光有发散作用;
方法二:
可以从光折射角度去考虑.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会发散.
10.【答案】D
【解析】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1.【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
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成像位置后移.
12.【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作的.
13.【答案】D
【解析】
(1)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图可知,透过此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人手持的是一枚凸透镜;
(2)远视眼是由于人的眼睛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变弱,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为了使像重新会聚在视网膜上,需要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像前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所以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14.【答案】B
【解析】载玻片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又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经过了两次放大.所以载玻片上的物体和看到的像是左右颠倒,上下颠倒的.
要看到如图乙的像,载玻片上的物体如图丙放置,所以把甲逆时针转动90°.
15.【答案】D
【解析】①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②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③放大镜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④照相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⑤幻灯机成像是光的折射成像,所成的像是放大倒产的实像;
综上所述,成实像的有①④⑤,成虚像的是②③,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③④⑤,则ABC错误,D正确.
16.【答案】
(1)平面镜;凸透镜;下;
(2)改变光路;大;(3)漫反射;白色可以反射各种色光
【解析】本题考查了投影仪的原理和使用.
(1)如图,A是平面镜,B是凸透镜.如果感到屏幕上的像太小,需要使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所以将B向下移动,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
(2)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果画面偏下,说明入射角太小,所以要增大入射角,将A的张角变大;
(3)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粗糙,粗糙的幕布可以发生漫反射,利用粗糙的幕布发生漫反射,使各个角度的人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画面;其原因二是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17.【答案】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解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似;
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像的大小,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8.【答案】凸透镜;倒;靠近
【解析】投影仪中其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投影仪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若要让屏幕上的文字变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成的像越大.可知将投影仪镜头靠近发光元件.
19.【答案】
(1)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物屏距离L;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3)他没有说明应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的条件下才成立.
【解析】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和物距u可知,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因此可得出的结论:
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减小;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可知,物屏距离不变,物距与像距交换,此时都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第一次成像的物距是第二次成像的像距.
(3)由图表中可推算出只有序号1、2、5、6实验中,才可在屏上成两次像,可得出的结论:
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因此结论错误是没有说明应在“物屏距离L大于凸透镜的4倍焦距”的条件.
20.【答案】
(1)同一高度;
(2)倒立;上;(3)缩小;(4)<;L0-2L.
【解析】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将像成在光屏中央;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由于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则烛焰的像将向上移动;
(3)在保持
(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相等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f<U<2f,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当凸透镜移至B位置时,因为在光屛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再次成像时,蜡烛在光屛位置,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B的距离应为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L0-2L.
21.【答案】
(1)焦距;
(2)15;大;(3)C.
【解析】
(1)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所有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的汇聚点,因此叫焦点,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叫焦距.
(2)根据图示的蜡烛与凸透镜所在的刻度值,即可确定此时的物距为15厘米.由于此时的像距为30厘米.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此时所成的像
也是放大的.
(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这种像只能用肉眼看到,而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要撤去光屏直接用肉眼观察.
22.【答案】解:
由图可知,△ABO∽△AB´O,
则
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u,像距v,则像高h2=
答:
像高h2为
【解析】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透镜及其应用 人教版 初二 物理 上学 第五 透镜 及其 应用 测试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