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调研测试.docx
- 文档编号:24092504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4.56KB
高一期末调研测试.docx
《高一期末调研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期末调研测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新都区2011年(春)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语文试卷
一
二
三
总分
(二)
(三)
(四)
(一)
(二)
(三)
(四)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2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规定的地方。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赎罪(shú) 驯顺(xùn) 潭柘寺(zhè) 蓊蓊郁郁(wěng)
B.商榷(què) 枷锁(jiā) 吐蕃族(bō) 含情脉脉(mò)
C.砥砺(dǐlì) 蜷缩(juǎn) 应声虫(yìng) 放浪形骸(hé)
D.惦记(diàn) 袅娜(nuó) 普陀山(tuó) 游目骋怀(chě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弥望 稀疏 遗误战机 安之若素
B.倩影 饱尝 锋芒必露 汹涌澎湃
C.落漠 窈窕 义愤填赝 销声匿迹
D.干涸 切磋 汗流浃背 正襟危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讲而兴奋不已。
B.我们同在一个城市,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维护其良好的形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C.今年,中国电脑领域的大哥大——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笔记本计算机制造权,在国际信息产业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D.王老师在山村小学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扑在学生身上,他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打动了纯朴的乡亲们。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为一场金融危机,今天,世界各国的许多大型企业纷纷采取裁减员工以渡过难关。
B.近日,最高立法机关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食品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C.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是否兑现其竞选诺言,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此普遍持肯定态度。
D.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到临刑前夕的母女相认,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
“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首杰出的抒情长诗。
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
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
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
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35分)
注意事项:
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在第Ⅱ卷上作答。
得分
评卷人
(二)(10分)
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一百年后的今天,在种族隔离的镣铐和种族歧视的枷锁下,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骇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①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
答:
。
②这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几种?
请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答:
7.学习古代诗歌,我们徜徉在历代诗歌长廊中,犹如欣赏一幅幅优美深邃的历史画卷;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群星,我们满怀崇敬之意。
欣赏诗歌,既是解读人品,也是体验真情。
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
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
(4分)
例句:
屈原在《离骚》楚韵的悲歌中,怀沙沉江,用生命诠释了爱国的情怀;
续写:
;
。
得分
评卷人
(三)名篇名句(8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⑴反是不思,。
(《诗经·氓》)
⑵,何枝可依?
(《短歌行》)
⑶,池鱼思故渊。
(《归园田居》)
⑷或因寄所托,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⑸,凌万顷之茫然。
(《赤壁赋》)
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游褒禅山记》)
⑺天行健, 。
(《易经·周易》)
⑻长太息以掩涕兮, 。
(屈原《离骚》)
得分
评卷人
(四)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7分)
9.中华民族的精神在汉语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请写出表现中华民族诚实守信、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成语各两个。
(3分)
诚实守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强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于创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从小说中节录的片段,回答问题。
(4分)
他哪儿还有这份闲情跟别人寻乐呢?
从窗口可以看到十几个警察,已经向公众厅围了过来,他们严密地监视着,唯恐甘果瓦逃了出去。
“怎样跑出去才好呢?
”他心里一直想着这个恼火的问题。
不一会儿,响起一阵如雷的掌声,同时群众大声吼叫着,甘果瓦才清醒过来,不由得把视线转向台上。
“他当选了?
那个家伙当选了愚人之王了!
”
公众厅响起一阵极其热烈的欢呼。
刚从黑幕间探出来的那张面孔,实在丑得难以使人相信他仍是这个世间的东西。
它一出现,使先前那几十张面孔,大为逊色。
平而方的鼻子;有普通人三倍大的阔嘴;浓眉毛下那只小小的左眼,瞪着时放出可怕的目光,使人看了几乎会昏倒;右眼睛完全瞎;嘴巴张开时,可看见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其中有一只犹如象牙一样的突出上嘴唇。
这张难看得无法形容的面孔,使人看到时,不免都战栗起来。
答:
以上选段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选自他的作品《》;
“他当选了?
”句中“他”是,从以上文字中看出“他”的主要特点是。
二、阅读与鉴赏(5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野夕答孙郎擢①何逊②
山中气色满,墟上生烟露。
杳杳星出云,啾啾雀隐树。
虚馆无宾客,幽居乏欢趣。
思君意不穷,长如流水注。
【注】①孙郎擢:
孙擢,何逊的友人,生平不详。
②何逊(?
一约518):
南朝梁诗人。
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
曾任尚书水部郎、庐陵王记室等职。
11.诗题为“野夕答孙郎擢”,诗的前四句是怎样写“野”、“夕”的?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
12.这首诗表现出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末句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2分)
答:
_____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6题。
(18分)
丰乐亭记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
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①而仰出。
俯仰左右,顾而乐之。
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
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璟兵②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
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
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
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
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③,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
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④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⑤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
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遂书以名其亭焉。
【注】①滃然:
水盛大的样子。
②周师破李璟兵:
后周出兵由赵匡胤指挥,进攻南唐,在滁州的清流关大败之。
南唐主李璟割地求和。
③铲削消磨:
削平削灭。
④涵煦:
滋润化育。
⑤刻露:
清晰地显露出来。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俯仰左右,顾而乐之顾:
回头B.升高以望清流之关升:
登上
C.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按:
察看D.遂书以名其亭焉书:
写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近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B.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因为本其山川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篇散文,融记叙、议论、抒情和描写于一体,以“乐”开篇,以“乐”终结,“乐”贯串始终,景怡人,情动人,理启人。
B.文中除记述建丰乐亭的经过及与滁人共游之乐外,还描绘了滁州从战乱到和平的变迁,从而寄托了安定来之不易,应予珍惜之意。
C.在这篇散文中,作者援引史实,通过写景、议论、记叙,达到突出颂扬赵宋王朝统一天下的功德的写作目的。
D.作者欧阳修时为滁州刺史,是朝廷命官,他体察民情,关心百姓疾苦,将滁州治理得井然有序,与百姓相处和谐,关系融洽,于是他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3分,共9分)
(1)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答:
。
(2)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答:
。
。
(3)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
答:
。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19题。
(12分)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
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
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
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
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
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
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
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它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成为回荡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一首优雅迷人的轻音乐。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
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心
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
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
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
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
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
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
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
槐便静静地沉默。
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犹如在阳光中回响着的一曲庄严华丽的交响乐。
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
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
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读者)2007年第23期)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赏析文中划线句子“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成为回荡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一首优雅迷人的轻音乐。
”(4分)
答:
19.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4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3题。
(14分)
走向原野佟鸿力
⑴背影,散射着季节的热情和馨香。
夏天的背影,站在秋野的这一端,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
⑵树叶轻轻地伏在黯褐的地上。
叶片上还残存着小块的绿色,像人生四十岁所残留的一点点青春,像《动物狂欢曲》里一段人类的忧郁。
偶尔的鸟鸣是一种撕裂树叶的声音。
那厚积在树下的叶子五彩缤纷,给人一种天气晴和的感觉。
真想躺上去,躺上去之后没有梦,把脸埋在树叶里,气息清新而有质感,像谁的小手,真像!
⑶走向原野,但说不出为什么,心里有点儿忧郁。
那落叶暗示给你的那整个季节,暗示给你的那转身远去的夏天的背影,暗示给你的某种情绪让你怎么也无法抗拒。
⑷小河像炊烟明丽的影子不知何处去。
河滩上泛滥过洪流的地方,只依稀留下点痕迹。
⑸想到长长胡子的孔夫子曾站在何处河岸上感慨说: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那种沧桑感不禁让人深思。
⑹流速迟滞的水流跟一长块黄色的琥珀似的,水底的各种树叶一律翘起叶柄,它们随着水波的荡漾而惬意地摆动。
如果此刻地球上冰川纪重新来临,那一滴滴一片片会同化石一样记录这个年年岁岁周而复始的季节吗?
⑺河面上一片羽毛借风漂泊。
这片乘风漂泊的羽毛呵?
于是想起某位诗人的一首诗来,那深沉的情韵令人难忘:
“当一片羽毛落下/那时,我们都希望/假如幸福也是一只白鸟/它曾悄悄落下。
”
⑻千百年过去了,千百个秋天?
而走在这样的原野上,谁也不会像在春天一样期盼奇遇,不会再为一句话或一个眼神激动或伤心。
因为毕竟是秋天,是秋天啰?
⑼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
一位作家写道:
“我愿我的门前,有棵美丽的枫树,我愿它的红叶飘满门前的小路……”他徒然地想把秋野拉近,拉近在人攘车喧的阶石前。
说实话,真同情他。
⑽而我们却不必。
⑾我们可以吹吹口哨,呼唤自由的风,迎合高高掠过的雁鸣,日落或者日出时,远山远树都是朦胧而美丽的剪影。
走向原野,不过别领你易感的朋友,她会用禁不住的叹气打扰你的思绪,她会以惊喜破坏你此时此刻的景中宜人的忧郁。
春天带着她在山谷采花;夏天带着她在河岸漫步;冬天也可以带着她,在洁净的雪地上踩下温热而亲密的脚印。
只有秋天,当你走向秋野,走向那种情绪时,你别,即使是初恋。
——那是你和大自然,这永恒的启示者独自交谈。
⑿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
就这么带着记忆,带着幻想走向原野,走向这片天地。
走过去就是飘雪的冬天,走过那片飘尽叶子的树林,就又是春天,又是春天……
20.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写夏天的背影,既引出下文对秋的原野的描写,又以夏天的热情和馨香衬托秋的凄美。
B.文中对景物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富有诗意。
C.作者借具有季节特征的落叶、不停的流水和漂浮不定的羽毛等物体来表达对人生和生活的感悟。
D.文章善于运用引用这一手法,作者借孔子和某位诗人的话,流露出对时间和生活的理性思考。
E.“我愿我的门前……”一段表现出某一位作家想在喧嚣的尘世留住秋的美景,作者对其进行了否定。
21.请简要概括“秋的原野”给人的感觉。
(4分)
答:
22.文中说“也许那原野只是一种象征?
”请简要概括“那原野”象征什么。
(4分)
答:
23.文末说“就这么走向原野,我们都无恨无悔”,你认同这一态度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
得分
评卷人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罗丹说: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的校园里处处有美的身影:
有宣传栏前璀璨的花树,有古雅的亭子与花廊,有幽静的林荫道,有形态各异的雕塑,有空旷的运动场,有敞亮的教室,有严谨而慈爱的师长,有同窗互助友爱的学友等等,他们都能触发我们无限的遐思,引出我们深沉的感悟,让我们的人生升华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那么请以你“校园一景”为创作灵感来源,写一篇字数不少于800字文章。
要求:
(1)运用描写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5)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0
400
500
6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期 调研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