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实用制度.docx
- 文档编号:24086680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71
- 大小:148.39KB
设备管理实用制度.docx
《设备管理实用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管理实用制度.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设备管理实用制度
2-001设备管理规定
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是企业生产技术发展和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物质技术基础,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状况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质量,能源和材料的消耗,生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直接影响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及开拓市场的后劲,为贯彻国务院《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和机械委《机械工业企业管理规定》,加强设备管理,结合我厂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我厂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定,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我厂主要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及时安装,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安全生产,不断改善和提高我厂的技术装备素质,为我厂的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第二章设备管理制度
第三条我厂的设备属国家所有,管好,用好,维修好,改善造好设备,保证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使设备经常保持好良好的技术状态,保证我厂生产的发展需要,是我厂各级领导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第四条厂长对于全厂生产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在经营责任制中,要求实现设备管理的下述指标:
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85%以上,主要生产设备的新度系数不能下降;无重大设备事故,并且厂长应该协调好生产各维修的关系,生产中不允许拚设备。
第五条我厂设备的管理范围是对构成企业固定资产的生产用设备的管理。
设备科的工作内容包括对设备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报废的过程实行管理。
第六条设备动力科在办完设备验收手续移交生产时,必须按照规定住逐能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账,建立设备档案,要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
进口设备的技术资料应及时全套翻译入档。
每年进行复查核实,做到账账相符,账、物、卡相符。
第七条设备封存。
因生产任务不足原因,设备停用半年以上进行封存,并按规定办理封存手续,封存要有明显的标志。
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
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
设备的调拨和移装应由设备科统一办理手续。
第八条设备的报废。
设备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法修复或经济上不宜修复、改装,对安全生产有影响,对环境严重污染或属国家政策规定必淘汰的设备可以办理报废,处理报废设备收入的资金,只能用于设备更新和改造。
第九条设备故障与事故。
设备或部件失去原有的精度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等,造成停厂或经济损失者为设备故障。
设备故障造成停产时间或管理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为设备事故一般事故:
修复费用一般设备在500~10000元,精、大、稀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在1000~30000元者;或者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10~30分钟为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
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一万元以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及精、大、稀设备达3万元以上者。
或因设备事故而使全厂电力供应中断30分钟以上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
修复费用达50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厂停厂二天以上,车间停用一周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按设备分级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原因,严肃处理,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重大及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主管部门,同时抄报车家机械委。
限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车家机械委。
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所有事故都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触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期上报。
对修复费用低于500元或全厂供电中断10分钟以下的设备故障也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
第十条动力设备要有专人管理,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保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
一般动力设备,管组和线路安装、改造须经企业设备科审定,由企业主管领导审批。
对于起重设备、压力容器、锅炉、变配电等重要设备的安装,改装、修理和更新报废,须按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加强各种技术文件,图纸和档案管理,特别是动力管理,竣工图纸的管理。
设备技术档案,图纸资料应存放于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资料室中。
第十二条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修理工人排除,填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备管理和维修部门应认真分析,制定必善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发生的原因。
第十三条工人在独立使用设备前,须对其进行设备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理论教育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经过考试合格发给设备操作证后,方可凭证独立操作。
操作工人应掌握“三好”“四会”严格执行使用设备的“四项要求”“五项纪律”。
第十四条动力设备的使用要实行定人定机,凭证操作,严格实行岗位现行制,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必有实行机长制,由机长负责。
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单班制设备应有运行记录。
第十五条操作工人要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合理使用设备严禁精机粗用,超负荷、超规范,拚设备。
如遇现场生产管理人员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时,设备管理部门有权制止操作工人有权拒绝,并可越级上告,并对违章指挥者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生产设备要严格执行日常维护(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定期保养)制度。
第十七条我厂根据生产特点和设备条件,采用预防维修方式对于全年无法停机的设备,应利用一切生产空隙安排好定期维护和检修,并认真安排好大修计划;对生产影响不大的设备,可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第十八条维修工人要实行区域维修责任制。
按照分工负责管辖范围内巡回检查,计划检修和故障检修,做好记录;对设备科下达的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故障停机率、设备可利用率,检修计划日常维修和定期保养计划完成情况作好记录统计,作为考核依据,对重点设备关键部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日常点检一定期点检,并做好记录。
第十九条我厂设置润滑点,配备相适应的技术人员和专职润滑工,配备一定数量符合要求的润滑设施,建立和健全润滑管理制度。
对设备润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并开展油质状态监测换油的科学方法。
第二十条我厂制定年、季修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主要生产设备大修理计划,由厂长批准,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设备大修后的质量验收,以质量管理部门的专职设备检验员为主,会同设备动力部门应对承修的设备质量负责,在保修期三个月,企业要考核大修理质量返修率指标,大修后的质量要求:
恢复规定工作能力,达到原出厂或生产工艺标准,配齐安全装置和必要的附件,修理技术文件按要求及时归档。
第二十二条把设备管理维修人员的计划培训纳入我厂的培训规划;把设备管理维修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列入我厂职工教育的内容,并在时间、物质和资金上给予保证。
分期分批培训在职职工,并将学习成绩列为竞赛评比和晋级条件之一。
第二十三条我厂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设备管理创优活动,经评定为各级设备管理优秀单位后,我厂应对有关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我厂应定期组织厂内设备管理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奖活动,发表结果,树立标兵。
表彰奖励先进,以推动设备管理维修工作的开展,并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维修工作要求知识面广,技术复杂,从事设备管理维修人员待遇和奖励不低于相应工作台条件的生产人员;在管理、维修和技术革新中有重大贡献的项目,应纳入科技成果奖进行评奖。
第二十六条对设备维修不好的车间,班组个人应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应给予惩罚。
对违章操作,玩忽职守造成设备责任事故者,对失职造成设备严重失修,技术状况劣化的单位和责任者,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语教育、行政处分,赔偿经济损失直至依法追究弄事责任。
第三章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管理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搞好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机件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动能消耗,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的有力措施。
第二十八条本厂采用集中管理方式:
全厂生产设备的润滑工作,包括废油回收再生及泠却液全部设备科管理,其组织关系如下:
设备科→设备管理科→润滑站
技术检查科→理化室
供应科→采购组→总油库
第二十九条其具体要求为:
1、机床油箱内换油和添油,统一由设备科润滑站管理和执行,设备科根据每月机床耗油量编制计划,下达润滑站执行,润滑站凭润滑油计划向总油库领取。
2、为了便于油料管理,机床油孔用油由车间工具室代管和发放。
油孔加油按消耗定额发放,实行单油壶制,车间工具室的有油应直接向润滑站领取。
3、设备科于月底前,将设备润滑消耗量进行结算,并编制计划供应科领取计划用油,供应科按计划及时供给,油的品种应根据厂内需要备齐,油耗未入润滑站前,需抽查化验合格后方可发放使用。
4、所有润滑用的工具油壶、油枪、油抽子、油网、漏斗等,由设备科列出需要计划,由供应科负责供给,使用单位对工具要加强管理,对不负责造成丢失损坏者,要昭价赔偿。
5、润滑工必须经常在车间内巡回检查,对设备,润滑中的故障及时排除向润滑专职人员反映,配合车间工具室做好油壶的发放,清洗、保管及一般润滑工具的修理工作。
6、必须按设备换油周期组织清洗换油,操作工必须严格按润滑图表的规定,做好设备润滑的“五定”(定人、定机、定点、定质、定量),按机床的说明要求用油(特殊情况须经设备科研究后决定)设备换油或大量加油定要用油网,漏斗过滤。
第四章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第三十条设备的技术资料是做好设备管、用、修工作的技术依据不断地改善和管理好设备的技术资料,将有得于指导生产顺得进行和维护修理工作,缩短预检时间,全面反映设备状况,也可以便于机床改装和提高机床精度的分析研究,设备技术资料管理就按:
第三十一条设备科设有资料室,负责全厂设备技术资料的保管收集复制,设备分台档案的建立、保管和设备修复所需要生产图纸的供应工作。
第三十二条凡新设备安装完毕和自制非标准设备验收投产时,必须将所有资料完整转交设备科资料室。
第三十三条对各车间较大技术措施项目,成功后作为设备移交,须将有关资料转交设备科资料室。
第三十四条所有技术资料必须编号、登记、存放要整齐,清洁,标记要醒目(原出厂图要保留)。
第三十五条
外单位索取交流资料,经设备科负责人批准后,按厂资料室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所有技术资料必须做到账,物相符,增减必须随时登记,代图要及时,服务态度要良好。
第三十七条技术资料借阅:
1、借阅说明书,可持本人工作证或调和操作证办理借阅手续每人只限一本,两周为期,如工作需要延长使用者,可办理续借手续。
机修急用,随时收回。
2、所有技术底图一律不外借,需晒图时,统一由资料员申请办理。
3、所有进口设备外文原本,翻译底稿和外来蓝图一律不外借,需查对时可在资料室查阅。
4、爱护国家财产,保护技术资料整洁,完整,不得任意涂改损坏或幺自撕毁。
5、技术资料丢失,需主动填写事故单,说明情况,查明原因由所在单位和齐备科共同研究作出处理意见,对过期,故意不还,占为已有或有意损坏者,除批评教育外,按原价赔偿。
第五章设备事故报告分析处理制度
第三十八条设备故障与事故。
设备或零部伯失去原有精度性能,不能正常运行,技术性能降低等,造成停产或经济损失者为设备故障。
第三十九条一般事故:
修复费用一般在500~10000元;精、大、稀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在1000~30000元者;或因设备事故造成全厂供电中断10~30分钟以上为重大事故。
第四十条重大事故:
修复费用一般设备达1万元以上;机械工业关键设备及精、大、稀设备达30000元以上者,或因设备事故而使全厂电力供应中断30分钟以上为重大事故。
第四十一条特大事故:
修复费用达50万元以上或由于设备事故造成全厂停产二天以上,车间停产一周以上者为特大事故。
第四十二条事故发生后,就严格保持现场情况,操作工人或班组设备员立即报告车间机械员或车间分管设备工作主任。
车间主任应产即报告设备科和有关部门。
有关人员应立即到现场察看,检查分析作出记录,并及时提案 规定上报处理。
第四十三条重大与特大事故发生后,设备科应在24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抄报机械电子部。
车间在二日内填写事故报告单一式三份,按程序逐级上报处理,设备科必须在一个月内将处理结果上报主管部门,同时抄报机械电子部。
第四十四条设备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所有事帮都查清原因和责任,按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分析给予行政处分或经济赔偿,触犯法律才要依法制裁。
第四十五条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
设备事故频率应按规定统计,按规定报。
对修复费用低于5百元或全厂供应中断10分钟以下的设备故障也要百明原因,分清责任。
第四十六条设备事故分析处理的原则是:
一般事故由小组分析,车间和有关科室人员参加;重大事故由车间主任分析,厂主管领导及设备科和有关科室派员参加;大事故由厂主管领导主持分析,主管局派人参加。
第四十七条对事故责任者,如需作经济制裁,经厂主管领导批准后,通知有关部门执行,如需法律制裁的,按国家法律程序办理。
第六章设备三级保养及检查制度
第四十八条三级保养的内容包括日常维修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
三级保养是预防为主,使用、维护和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一群众管理相结合,搞好设备维修保养的有效办法。
衽三级保养制度,必须使操作工人对设备做到“三好”“四会”“四项要求”并遵守“五项纪律”。
“三好”的内容是:
管好、修好、用好。
“四会”的内容是:
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故障。
“四项要求”的内容是: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使用设备的“五顼规定”是:
1、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
3、遵守交接班制度。
4、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检修。
第四十九条日常维护保养是班前班后由操作工人认真检查设备,擦拭各个部位和加注润滑油,使设备保养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班中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给予排除,并认真做好接班记录。
第五十条?
一级保养是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人辅导,按计划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和检查,清洗规定的部位,通油路管道,更换或清洗油线、油毡、油器,调整设备部位配合间隙,紧固调设备各个部位。
第五十一条二级保养是以维修工人为主进行,列入设备的检修的计划,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修理电气部分,使设备技术状况(包括精度)全面达到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
第五十二条检查评比是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状况的重要措施。
各主要生产车间,由分管设备的车间主任同车间设备员、维修组长每周对本车间设备评比一次。
标准按整齐、清洁、润滑、安全四项要求进行。
第五十三条设备科根据使用设备的五项纪律,每月组织车间调和员对全厂主要生产设备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并结合抽查情况,日常维护保养情况,二保实施完成情况,计算各车间设备分上报。
第七章设备计划检修制度
第五十四条设备计划检修内容包括:
普查一、二级保养,大修理,精、在、稀、关的定期精度调整,动力设备的安全机械定期试验。
第五十五条设备的普查,每年进行一次,时间为9月,由设备科统一安排,各车间维修按要求普查。
第五十六条一、二级保养时间,内容及要求,见设备的三级保养制。
第五十七条在修理:
设备科每年十月份根据设备普查和车间报大修理的情况,根据机修车间的能力和上级要求,平衡和编制下一年度的大修计划,报主管局和厂部批准。
第五十八条各有关单位都要按期执行检修计划,在生产与维修发生矛盾时应根据“先维修,后制造”的原则合理安排,检修设备时坚持“修用结合”属二级保养的,要求操作工人参加,从而使操作者了解机床的结构、性能、防止带病运转,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第八章设备大修理质量检查、验收移交制度
第五十九条设备修理质量检验应按“金属切削机床修理通过技术要求”,“单位设备完好标准”和“大修理分等标准”等严格执行不得漏项或降低质量标准。
第六十条检验员应参加修理前对设备的检查。
了解设备使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及用户要求,提出更换修复零件的意见,和修理者一起研究如何提高修理质量。
第六十一条部装应交检,检查部装的主要配合精度,确定灵活可靠的齿轮啮合,移动部位的松紧程度调整间隙,刻度的准确性及内部清洁。
第六十二条总装和运转的检查:
1、设备总装后,重点检查各滑动导轨,移动导轨及固定贴合面的配合精度和接触精度。
各手摇机构的松紧程度,各调整环节一重大部位的固定销的接触精度。
2、设备运转的检查,对转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对各运转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各级实际转数与规定转数是否相等,有无嗓音走刀时是否爬行,主轴的升降,液压的性能,保险制动装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第六十二条设备几何精度与切削精度的检查:
1、空运转后,进行几何精度检查,要求连续一次检查完,如在中途发现问题或有一项精度不合格,需要进行修理,调修后几何精度必须重新检查。
2、几何精度合格后,进行切削精度检查,按出厂精度单上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切削,如切削精度达不到要求,需要调修,调修后重新检查,其几何精度和切削精度。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切削负荷试验,几何精度应重新检查。
第六十三条设备电气质量检查,电气修理质量必须符合车家电气技术标准,技术安全规程,达到“通用技术要求”的规定,性能达到设备出厂要求。
第六十四条外观总检查:
1、大修完工交检合格后,由机修车间进行搬运、安装、接线、油漆工作。
2、油漆应涂层牢固,外观平整,涂层光滑,颜色均匀一致,界线分明,边角线条整齐,清楚、无流挂、起泡发白、发光及明显的挂皮,伤痕、划痕等现象。
3、外观检查按“单项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查,并着重检查设备的完整性。
第六十五条大修完工后设备科、检验员、主修者会同使用单位,操作者维修组共同进行交验收。
第六十六条保修期限及内容:
交接验收签字后,使用车间方可投产使用,机修车间在几何精度上保修一个月,其它修理质量保修三个月,在保修期内发现设备质量问题,使用车间通知设备科,并按下情况处理:
1、凡属于修理质量问题由修理部门解决处理。
2、凡属于操作不当,使用不合理产生问题,均由使用车间修复。
3、发生事故暂时又查不出原因,由设备科负责组织人员与使用双方组成鉴定小组,以组织人员为主,共同进行解体检查,直至查明原因分别按上述两项处理。
第九章设备的使用制度
第六十七条工人操作设备的要求:
1、新工人在使用设备前,企业必须进行技术教育,学习设备的结构性能,使用、维修以及技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在师付的指导下学习实际操作技术。
2、操作工人在熟悉使用设备的性能和技术规范,懂得了设备结构掌握了操作方法,安全技术规程和润滑保养知识,并经过考试取得操作证后,主可独立操作使用设备。
3、操作工人技术教育的组织分三级进行。
企业技术教育由教育科或工会负责,设备科和安技科配合,车间教育由车间主任负责,工段(班组)教育由工长(班组长)负责。
第六十八条定人定机和操作证: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工人操作技术,防止设备的非正常损坏,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实行定人、定机和操作证使用设备的制度。
第六十九条定人、定机的规定:
1、主要生产设备(五个复杂系数及以上的设备)严格实行定人定机和操作证使用设备,不允许列操作证人员单独操作使用设备定机的机种和型号应根据生产需要,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的责任心并经考核合格确定。
原则上既要管好、用好设备,又不束缚生产力。
2、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工人由车间提出定人定机名单,经考试合格,设备科同意后执行。
精、大、稀设备,特种设备和部管设备的操作者经考试合格后,设备科同意并经企业有关部门会同审查后报主管厂长批准后执行。
部管设备的定人、定机名单应报主管局备案。
3、定人、定机名单经审批后应保持相对稳定,有物殊情况确需变动的,按上条规定呈报审批,批准后方可能变动。
4、原则上每个操作工人每班只能操作一台设备。
少数技术熟练工人,根据设备类别特点和生产需要,经设备科同意可同时操作主要生产设备2~3台。
精、大、稀设备,部管设备只允许操作一台。
车间机械(动力)员有权监督执行情况。
第七十条操作证的签发使用规定:
1、设备的发证考试,由设备科会同有关部门共同进行。
2、学徒工(实习工)必须经过技术理论学习和一定时期的有师付在场指导下的操作实习后,师付认为该徒工(实习生)已懂得正确使用设备和维护保养设备时,可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能单独操作设备。
不合格者,不予发证,也不能单独操作设备。
3、自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劳动服务公司等单位招收进厂的新工人,仍须经技术教育,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单独操作设备。
4、公用设备使用者,应熟悉设备的结构、性能;车间必须明确使用小组或批定专人保管和维修,并将名单送报设备科。
人员更换时,需报设备科务查。
5、外来人员或培训从员使用设备,凭单位证明,工种相符,经设备科审批,中车间指定所在小组组长指定操作,或由培训师付负责照管。
第七十一条设备的交接班规定:
1、凡多班制生产的设备,必须执行交接班规定,每台设备应设有“生产设备交接班记录本:
每班都应认真填写清楚,并由交接双方在《设备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
2、交班工人在本班下班时,应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清扫干净并向接班工人详细介绍设备各部润滑是否良好,附属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导轨或滑动油等有无新的破痕,拉毛,碰伤。
各部零件及附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操纵机构是否灵活,传动版权法数有无噪音,发热,振动,失灵等异状,以及在生产中设备出现故障或可疑现象和检修调整情况等。
并认真填写《设备交接班记录本》如无接班工人,除对设备擦拭清扫干净外,应告知班组设备安全员并将《设备交接班记录本》送生产组长签字。
3、若接班工人继续加工原工作圹尚未完工的工件,或设备是在连续生产时可不停机交接。
4、一班制生产的设备如出现故障,操作工人应将设备故障情况填入《设备交接班记录本》交给组长签字并通知车间维修人员排除设备的故障。
5、接班工人必须在本班上班前15分钟到达接班地点,与交班工人共同检查设备各种情况与《设备交接班记录本》所填写的情况有无差异,如有差异或设备不清洁,应立即提出意见,必要时可拒绝交班,并及时将情况报告接班组长处理。
如因交接不清,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
6、接班级长应根据检查与接班工人的反映,证实交班记录的内容属实方能接班,否则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故障,重大问题应向车间机械(动力)员或他管设备主任报告。
7、值班维修工在交接时应详细交待本班负责区域内设备的使用情况与故障排队情况,以及需继续排队故障的设备填写在维修式《设备交接班记录本》内,交接时双方签字。
8、车间机械(动力)员,设备科管理员,车间分管设备工作的主任,设备科长定期抽查设备交接班规定执行情况。
第十章备件管理制度
第七十二条备件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方面,及时地为设备维修提供质量良好的备件。
是缩短停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保证修理周期,完成修理计划的重要工作。
第七十三条为了做好备件工作,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本着增权节地的精神,特作以下确定:
1、条件实行袋子他分类管理,进口备件,A类备件进行专管;B类C类备件、电气等作另一种管理。
2、根据本厂拥有机型结合大修计划,二保计划,各车间维修计划,每季提出一次备件补充计划。
3、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包括备件的储备品种,储备形式,储备方法,储备数量。
正确地分析有关备件的实际消耗,资金的占有,周转情况。
对超储物资定期清理。
使备件库的资金占有及资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设备管理 实用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