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授权领域申报材料.docx
- 文档编号:24079064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51
- 大小:42.86KB
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授权领域申报材料.docx
《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授权领域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授权领域申报材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授权领域申报材料
附件2:
2013年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表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领域):
建筑与土木工程
申报单位名称:
中北大学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制表
2014年1月12日填
一、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内容要求:
参照《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从人才需求和招生计划、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和培养方式、质量保障条件以及自身的优势与特色等方面就增列本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同时还须就与行(企)业合作的状况做出说明。
论证报告限5000字以内。
一、申请增列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论证报告
(一)人才需求与招生计划
1、人才需求状况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城市群)加速发展的过程中。
另外,面对恶劣的地质环境以及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工程灾害治理以及国防与人防工程项目越来越多。
因此,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省的建筑施工总承包及专业总承包企业2500余家,勘察设计单位700余家,工程技术人员不到20万(在全国建筑业排名前5的辽宁省有近40万)。
我省建筑业在全国排20名以外,较为落后。
国有建筑企业如省工集团13420工程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不超过2%,比全国先进省份5%的比例低。
如果我省在10年内将建筑业20万工程技术人员的研究生学历数量提高1%,那么每年就有200人要入学,这是非全日制硕士招生中潜在的稳定生源。
随着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学历门槛的提高,人才的需求趋于高端化。
为使得自己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很多学生选择考研继续深造。
据统计,2014年我省土木工程类应届本科毕业生近1500人,按30%计就有450人参加考研,加上工程力学、水利工程等相近专业想考取土木方向研究生的学生,都将是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中最为稳定的生源。
因此,本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有稳定的生源。
目前,我省仅太原理工大学有本领域专业硕士授权点。
每年非全日制专硕招生总计约80人;全日制(学硕和专硕)录取约70人,线上录取率达到2:
1,满足不了需求。
2、招生计划
本领域计划在得到授权后的第一年拟招收30人,第二年招收50人,第三年招收80人。
1)全省450名考研学生(未统计和包括相近专业学生)中报名我校并达线的人数按10%计有45名,同时争取报名理工大达线未录70人中的30%约20人调剂过来参加面试,两者总计60人以上,为全日制生源;全省在职需要提升研究生学历的200人中,按照20%的比例来我校读研,有约40人,为非全日制的生源。
2)采取如利用网络平台及现场咨询宣传、订单式优质生源基地建设、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奖学金及助学金制度、科研明星团队、工程热点课题、优秀推免生政策、拓展就业渠道等措施来吸引优秀生源和保障招生规模。
(二)培养目标定位
1、目标定位
1)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2)掌握从事本工程领域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相应工程领域中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愿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服务的敬业精神。
2、未来五年的建设发展规划和措施
1)学科建设
成立“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管理部,整合有效资源,建立学科平台。
2)制度建设
建立招生、培养、学位授予等全过程质量保障制度。
设立“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规范研究生培养工作,保障办学质量。
4)队伍建设
加强学术带头人及其团队建设,注重内培外引,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导师的培养。
增加4名以上校内专职导师,总数达到16~20人;选聘企业导师的总人数达到40人以上。
5)实践基地建设
加强校企间交流和合作,联合培养基地的数量增加5个以上,总数达到20~25个。
制定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措施,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6)教学条件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文献资料、教材及课程建设,特别是教学案例库的建设。
扩展计算软件的土木工程相关模块,扩建工程结构实验室,建设“黄土山区工程造地技术应用中心”。
7)科学研究建设
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紧紧追踪工程热点,突出军工特色,大力开展工程应用研究。
建立“建工论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三)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1、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等。
2、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专业实践环节外采取在校全日制培养方式。
非全日制学生则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全日制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非全日制学生不低于30学分。
3)全日制研究生在校内开展课程学习,考核方式以考试、考查的形式进行。
非全日制学生的课程教学以面授为主,可在培养基地和学校集中授课,考核形式以考查为主。
专业课一般由校内有丰富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聘请企业有关方面的专家授课。
4)学位论文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联合指导。
5)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阶段1年,专业实践0.5年~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阶段1~1.5年。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最长不超过5年),其中课程阶段1.5~2年,论文阶段1.5~2年。
凡提前参加过工程硕士班跟读者,其学习年限从正式取得入学资格起不得少于2年。
3、培养模式改革及特色
1)征求了部分相关企业意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体现对职业资格及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训练。
2)充分发挥“双导师”的联合培养作用。
可以使企业导师的实践教学和校内导师的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在指导方法上,采取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教学团队相结合的方式。
3)课程结构分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实践课。
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课程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必修课环节强调掌握基本数学方法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专业选修课程环节注重研究方向上的应用能力提升,突出了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及工程应用。
专业实践课环节则通过设立各种实践类型供研究生选择,弥补工程实践经验的不足。
4)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每个研究生分别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
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兴趣特长,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主要体现是课程设置的多样性及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主性。
5)在非全日制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程除了已设课程外,还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进行另外设置。
6)根据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细化了专业实践学分的评分标准。
如将通过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师的专业考试划分为A类,学分计6分;而通过一级注册结构师的基础考试与获得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划分为B类,学分计3分。
如企业实习一年,除了提供企业出具的证明,学生还需提供实习周志。
7)论文选题侧重工程应用,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四)质量保障条件
1、相关学科的支撑
中北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具有良好的学科依托基础。
1)土木工程专业的专职教师队伍,均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
积极参与了地方工程的建设,在工程造地、基坑支护、边坡治理、工程造价与管理、工程抗震等方向上开展了研究和应用。
2)工程力学学科在工程结构力学、冲击与振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为解决相关工程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3)安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不仅在建筑安全工程方面开展了工作,而且在工程防火防爆技术以及防护工程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本领域在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方向上提供了有力支撑。
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混凝土、建筑陶瓷等新型建筑材料方面开展了的研究和应用,为本领域结构工程方向提供了支撑。
5)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工程管理方面的系统研究将为本领域在土木工程经济与管理方向上提供支撑。
2、教学支撑条件
1)已制定了体现本领域职业岗位需求和工程应用为特征的课程体系,以及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2)校图书馆及建立在网络共享基础上的数字化图书馆,现有中外文图书和电子图书20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24627种;电子资源数据库32种,包括:
CNKI学术期刊及优秀硕博论文库、万方数据及万方学位论文、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SCI、Ei等中外文电子数据库。
3)学校有本领域相关的专业纸质图书3万余册,主要有:
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及选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人防工程、安全工程、地下目标工程、工程造价及概预算、工程力学、数值计算方法及工程项目管理等。
期刊杂志30余种,如岩土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建筑材料学报、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
4)拥有高性能工作站的计算中心及PKPM、理正系列、SAP2000、ANSYS10.0、MIDAS、LS-DYNA等工程计算分析软件。
5)我校的工程结构及岩土创新实验室、无机材料实验室、校工程训练中心、防护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安全评估与模拟实训实验室、地下目标损毁实验室及室外靶场等均面向研究生开放。
3、师资支撑条件
1)专职导师与兼职导师的比例约1:
2,能够实行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全面负责,企业导师协助提供实践条件、论文选题及指导等工作。
2)现有专职教师20名,其中高级职称12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组成合理。
具有博士学位13人,其余均有硕士学位,9人拥有国家注册师执业证书。
3)兼职导师23名,全部具有高级职称,18人拥有国家注册师执业证书。
均在工程一线工作,均是单位主要技术和管理岗位上的骨干。
4)现有导师团队规模满足前两年拟招生50人的要求。
通过规划建设,专职导师总数达到16~20人,兼职导师的总人数达到40人以上,满足第三年及以后的招生培养需求。
4、实践基地支撑条件
1)已建立实践基地15个,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成为长久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规划建设,今后将稳定在20~25个,每个基地配置2名及以上数量的导师,从而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条件。
2)实践基地建有技术中心和各类建设工程项目,为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场地和设施,为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提供了条件。
表1实践基地及兼职导师一览表
序
研究方向
兼职导师
基地名称
1
结构工程
雷有第、贾军刚、王天晴、白艳琴、王宏业、王江、王殿勋、李新建、曹毅轩
山西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
山西土木建筑设计院
智海企业集团
山西省玻璃陶瓷研究所
山西华通蓝天环保有限公司
山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2
岩土工程
史卫平、李康、相兴华、张循当、杨印旺、王敏泽、李英涛
山西机械化建设集团公司
山西高原岩土工程勘察检测公司
3
防灾减灾
与防护工程
陈宏、芦小兵、智建中、贺永俊
山西省人防建筑设计研究院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
建筑经济
与管理
张瑞婷、赵文、王育晋
山西海盛软件有限公司、中招康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协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5、科研能力支撑
本领域专职教师们科研能力突出,紧紧围绕国家和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
主持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煤基产业节能减排的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子课题,国家基金“三角形土工格栅加筋土筋土界面特性分析”,省攻关“黄土山区工程造地关键技术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省煤炭联合基金“沁水煤田煤层气成因分析”,省教育厅“高速冲击作用下混凝土动态损伤的SPH算法研究”、省经委“建筑垃圾制备高性能干混砂浆”,以及“引黄工程输水建筑物沉降标点观测方案编制”、“太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复合土钉柔性支护应用研究”等横向项目。
(五)办学优势和特色
1、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
在我省城镇化(城市群)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开展了大量的专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比如参与了《袖阀管注浆加固地基技术规程》等五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的编写工作。
与相关单位技术合作,主持、参与基坑支护、建筑结构、城乡公路、新农村规划、集中供热工程及造价概预算等工作几十项。
2、“双师制”导师工程实践背景良好
专职教师不仅理论基础扎实,而且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作为省论证专家参与上百项的基坑支护方案、土方开挖、超限模板支撑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液化地基抗震等工程的论证评审工作,参与了许多工程的控制爆破拆除工作等。
兼职教师均在本单位技术和管理岗位担任重要职务,行业分布面广,有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管理,还涉及电力、交通及人防等领域。
3、与相关企业交流密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特点是工程项目多,理论与实践结合特别紧密。
我校的专职教师们也因此与许多建筑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与相关单位中的技术与管理骨干建立了密切联系。
因此,这种密切的交流和联系既有利于进行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兼职师资力量的建设,也有利于动员相关技术及管理人员报考我校攻读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促进了优质生源基地的建设,保障了非全日制稳定的生源。
4、紧紧追踪我省建设工程热点
随着建设工程大型化、复杂化,工程热点和难点问题越来越多。
针对我省工程建设土地紧缺问题,开展了黄土山区高能级强夯绿色造地技术的研究。
结合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优势,开展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研究以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
在山西煤层气工程建设中开展沁水煤田煤层气成因分析、煤基产业节能减排的相关研究,以及太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复合土钉柔性支护应用研究等。
这些应用项目的开展,有利于用热点课题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我校,也有利于支持地方经济的建设。
5、军工特色
面对恶劣的地质环境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国的工程灾害治理以及国防与人防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因此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研究方向也日益受到重视。
我校与国防军工系统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传统,拥有军工保密相关资质,在工程防火防爆及防护工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应用,使我校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科形成鲜明的军工特色。
在国家人防办牵头的“产学研用管一体化协同创新联盟”里,我校是山西省成员单位中唯一的高校。
二、申请增列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方案
内容要求:
请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本单位办学特色制定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类别中分设领域的,需按申报领域分别制定)。
培养方案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及规格、专业领域、学制和培养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课程设置及学分、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就业去向等内容。
结合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还须说明培养方案在体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和创新。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
(全日制)
一、领域概况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
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
二、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经济与管理等。
三、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建筑企、事业单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业精神和愿为企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及国防建设服务的敬业精神,掌握从事本工程领域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相应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具有运用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解决相应工程领域中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的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相应工程领域的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四、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专业实践环节外采取在校全日制培养方式。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3)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考核及管理,严格执行中北大学的有关规定。
(4)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导师与合作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来自校外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5)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阶段1年,专业实践0.5年~1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论文阶段1~1.5年。
五、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侧重工程应用,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直接来源于应用课题或工程实际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
论文可以是建筑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及监理技术方案;也可以是工程抗震、抗风、防火及防爆等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可以是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研制开发、试验研究、工程管理、技术攻关或改造专题等。
六、学位授予
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中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就业去向
一般可就职于本领域及相关领域如交通与运输工程、水利工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工程项目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以及一些工程建设管理部门。
五、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时
授课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必修课(22学分)
公共基础课
(10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外语
英语口语
40
120
40
40
120
40
2
6
2
1
1、2
1
讲授
讲授
讲授
考试
考试
考试
基础理论课
(4学分)
数值分析
矩阵理论
弹塑性力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2
2
2
2
1
讲授
考试
专业基础课
(8学分)
高等钢结构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
高等土力学
防护工程学
建筑技术与管理
40
40
40
40
40
20
20
20
20
20
2
2
2
2
2
2
讲辅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选修课(5~7学分)
公共选修课
(3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全校选修课(任选一门)
20
20
40
5
5
40
2
2
2
2
自辅
自辅
讲授
考查
考查
考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两门课程任选一门,其余课程学生根据需要选择。
专业选修课
(2~4学分)
结构动力学
土动力学
冲击动力学
大跨空间结构
组合结构
边坡与基坑支护案例
地下结构及防护工程
工程事故与处理案例
防护结构计算与设计
防护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工程爆破设计与案例
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BIM技术应用
土木工程软件应用
专业英语
注册工程师实务与案例
建筑业新技术与工法案例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4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自辅
考查
学习案例总数不少于100个
专业实践(11学分)
实践课程
(3学分)
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20
10
1
2
讲辅、实践
考查
外文科技写作与实践
40
20
2
2
讲辅、实践
考查
工程训练、科技实践
与创新
(8学分)
企业实习一年
获得职业证书(A类)
获得职业证书(B类)
企业专业技术调查报告
参加企业技改项目
工程设计(工艺\装备\仿真等)
参加企业项目立项论证或结题
学术讲座
创新项目申报
创新项目立项
论文(A)
论文(B)
科技成果
参加学术会议
科技赛事获奖
实践类助教
4
6
3
2
2
2
2
1
1
2
3
1
3
1
4
1
考查
总学分:
38~40学分
一、实践课程
1.文献检索与文献综述:
由教师讲辅,学生进行文献检索时间。
要求查阅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文献综述报告。
2.外文科技写作与实践:
由教师讲辅,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二、工程训练、科技实践与创新
(从所列的条件选修8学分,以下条件任何一条若双倍满足,则相应得到的学分乘2,以此类推)
1.企业实习一年:
到相关企业从事于课题相关的实践活动一年,提供企业出具的证明并有实习周志。
2.获得职业证书:
A类指通过国家注册一级专业考试或获得国家一级职业资格证书者,计6学分;B类指通过A类注册资格基础考试或者获得国家注册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者,计3学分。
3.企业专业技术调查报告:
到相关企业从事与课题相关的实践活动,针对企业需要解决的某一方面的技术问题撰写企业技术调查报告,企业出具采纳意见。
4.参加企业技改项目:
参加导师的企业的横向项目,有排名。
5.工程设计:
参加工程问题的工艺设计、装备制造或技术仿真等,有排名。
6.参加企业项目立项论证或结题:
参加导师的企业横向项目立项论证或结题,有排名。
7.学术讲座:
参加8次以上学术活动,并主讲1次以上学术报告。
每次学术活动要有500字左右的总结报告,注明参加学术活动的时间、地点、报告人、学术报告题目,简述内容并阐明自己对相关问题的学术观点或看法。
学校提倡研究生尽可能多地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活动。
8.创新项目申报:
本人申报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或导师的其它科研项目申报(有排名)。
9.创新项目立项:
本人申报山西省研究生优秀创新项目并立项或导师的其它科研项目立项(有排名)。
10.论文:
发表学校学位条例要求以外的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为论文(A),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二作者;二级论文为论文(B),须为第一作者。
11.科技成果:
取得科技成果(专利、鉴定、专著等),有排名,第一名翻倍。
12.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与课题相关的学术会议。
13.科技赛事获奖:
参加研究生科技赛事并获奖,第一名翻倍。
14.实践类助教:
协助教师组织本科生的课程实习、实验,均按门次计分,最多计2分;其他实践类活动如协助教师组织大学生结构设计等赛事活动,按届次计分,最多计2分。
430114
建筑与土木工程
(非全日制)
一、领域概况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
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土木工程 授权 领域 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