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2.docx
- 文档编号:24078600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2.25KB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2.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2.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2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积累记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5.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
2.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时数:
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
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
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接近一百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2.读准字音
旁骛(wù)解剖(pōu)亵渎(xiè)(dú)强聒(guō)骈(pián)进
佝偻(gōu)(lóu)教诲(huì)禅(chán)师容赦(shè)承蜩(tiáo)
3.掌握词义
A: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敬业乐群)
B:
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断章取义)
C:
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不二法门)
D:
道理极容易明白。
(理至易明)
E: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聒不舍)
F:
语言和行为相照应。
(言行相顾)
4.《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
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
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群’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
②作者先后谈了“有业之必要”“要敬业”“要乐业”三个问题。
三、探究质疑
学生自读课文第1—7段,思考下列问题: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1.试解释中心论点的含义。
2.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找出来,试做具体的分析说明。
3.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论证“敬业的重要性”的?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前后桌四人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相互补充。
讨论明确:
1.略。
2.一是举例论证。
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说明有业的必要性。
一是道理论证。
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3.先解释什么是敬。
引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设问句提出“业有什么可敬的,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设问句“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
”过渡并引导,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在这部分中,作者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事例论证的方法。
引用朱子的话解释什么是敬,是道理论证;举拉黄包车和当大总统的例子;举佝偻丈人承蜩的例子,论证忠实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曾文正的话,孔子的话和庄子的话,都是为了强调一个道理:
“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
四、体验反思
1.学生发问。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按自己的理解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可做适当引导。
2.教师发问。
在论证敬业的重要性时,作者两次运用了设问句,有什么好处?
学生思考讨论,踊跃回答,教师做适当点拨。
五、拓展延伸
文中说: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教师点拨:
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
学生即席发言交流,其他学生做适当的评析。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基础知识。
读积累的经典语句、格言。
2.回顾本文论点及文章结构。
二、研读揣摩
学生自读课文第8—9段,并思考:
(多媒体投影出示问题组)
1.理清作者论证“乐业的重要性”的结构。
2.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3.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四人小组讨论交流,由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全班交流。
最后明确答案要点:
1.作者先摆出司空见惯的反面的现象,进行批驳分析,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然后运用设问句“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转入论述为什么要乐业,列出了四个理由。
2.作者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3.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三、探究质疑
1.应该怎样理解“业”的含义?
明确:
需要引导学生注意:
“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
正如作者所言: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因此,“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指出这一点,可以扩展梁启超主张的适用范围,也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阅读本文。
2.怎样深入理解“敬业”精神?
明确:
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
我们可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
因此,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四、体验反思
课文中说: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又说: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
”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
“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问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辨证的理解人生问题。
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来把握讨论的深度。
本环节采用学生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师作适当发问、引导、点评。
讨论明确: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
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
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
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
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
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
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五、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课文结构层次清晰。
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
六、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讽刺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
2.感受雨果以人类的名义,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所体现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为祖国的壮大、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对圆明园的高度评价,对英法联军强盗行为的谴责;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关键语句,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它们都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比如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巴黎的圣母院,而我们中国又有什么伟大的建筑呢?
(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圆明园等)其他的尚且还在,而其中曾经被赞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现在却只留下些断壁残恒……这不单是中国人民的损失,还是世界人民的损失(看插图)。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写的关于圆明园的文章。
二、检查学预习
辨形:
缀(zhuì)点缀琅(láng)书声琅琅缭(liáo)缭乱
辍(chuò)辍学踉(liàng)踉跄僚(liáo)官僚
掇(duō)拾掇锒(láng)锒铛嘹(liáo)嘹亮
燎(iáo)燎原骇(hài)骇人听闻裁(cái)制裁
镣(liào)镣铐核(hé)核桃载(zǎi)记载
潦(liáo)潦草赅(gāi)言简意赅栽(zāi)栽培
三、整体把握
1.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旨?
提示:
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
2.雨果如何评价圆明园?
总评:
“世界奇迹”。
分述:
①与巴特农神庙比较。
②具体描述园中之景。
③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之作。
3.作者为什么把圆明园描写得那样美?
提示:
圆明园如此美,却被英法联军肆意破坏,更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恶。
四、合作探究
1.画出信中表达雨果态度的语句。
提示:
分为两个方面:
赞美和批判。
(1)“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全部赞誉”等反语,有委婉的讽刺意味。
(2)“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要抗议”等句子直接抨击英法联军的行为。
2.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提示: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指出他们终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3.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而雨果也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目的是什么呢?
是夸英法联军抢得有眼光、有头脑?
作为一名法国人是不是该为自己的祖国发了一笔横财而高兴?
提示: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
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
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文明的创造者,他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盛赞这一世界奇迹的创造者(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重。
雨果把上尉征求意见的机会变成向强盗政府提出抗议的机会,谴责侵略者的贪婪、野蛮、无耻,表现了他明辨是非的良知和刚直不阿的人格。
五、品味语言
(1)“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
为了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对待文化的态度是怎样的?
提示:
文化艺术无国界,一切艺术都属于全人类。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
统治者发起的侵略行为并不代表人们的意见,法兰西人民非常友好,并不支持这次远征。
(3)“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
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
提示:
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概括地评价了圆明园的艺术价值。
(4)“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
提示:
作者调动充分的想象,用“恍若月宫”形容圆明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5)“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
”
提示:
“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圆明园的赞美之情。
(6)“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
提示:
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见圆明园的地位。
(7)“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
提示:
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窥一斑而知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8)“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这句话对表达文章中心有何作用?
提示:
作者使用反语给予强盗以辛辣的讽刺,以文明和野蛮相对照,使世人一眼就能看出正是自诩为文明人的欧洲人做出了毁灭文明、劫掠文明的野蛮行径,而创造了惊世文明的中国人却遭受了侵略,圆明园这一人类文化瑰宝也荡然无存,孰是孰非,一目了然。
(9)“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一个什么事实?
提示:
作者在这里指出了两个胜利者在圆明园肆意毁灭文明,任意劫掠,不容抵赖的事实。
(10)你怎样理解“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这句话的含义?
提示:
侵略压迫别国人民的殖民者不能以被压迫者的过错为借口,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
作为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人民永远不会做出像英法两国政府那样的强盗行径。
强盗为自己所犯罪行百般抵赖的丑恶嘴脸昭然若揭。
(11)作者说: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这句话反映了他在这件事上的什么立场?
提示:
作者从其正直的人道主义者的立场出发,坚信未来一个解放了的、彻底清除了强盗的干净的法国一定会把劫得的中国人民的财物归还给它的主人。
六、课堂小结
在地上跌得粉碎的中国如何才能重新站立起来?
为了保护属于我们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雨果学习。
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
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一样野蛮的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样腐败的,那么,每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
火烧圆明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耻辱,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
七、板书设计:
赞美圆明园——尊重、同情正直的良知
抗议侵略者——讽刺、谴责公正的立场
8.《论教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
2.了解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并学会运用。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论证方法及作用。
2.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教学时数:
1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来自哪里?
体现在哪里?
教养,离我们有多远呢?
教养和礼貌、教养和风度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今天,我们就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去一探究竟。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入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进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在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2.读准字音
彬彬有礼(bīn)贸然(mào)涵养(hán)恪守(kè)
矫揉造作(jiǎo)箴言(zhēn)絮絮叨叨(xùxùdāodāo)
3.理解词义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文雅的样子。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贤达】有才德行和声望的人。
【恪守】严格遵守。
【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或情绪等。
【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具。
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多含贬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作者认为良好的教养来自哪里?
讨论明确:
不仅来自家庭和学校,而且可以得之于自身。
2.课文中作者认为教养首先体现在哪里?
讨论明确:
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3.课文中没有教养的种种表现有哪些?
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讨论明确:
(1)在家里,懒得帮助疲惫不堪的妻子刷洗餐具;对妻子儿女动不动就大发雷霆;家里有人在看书或做功课,也总是把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量放得很响,或高声说话。
(2)对自己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总是漠不关心。
(3)进入成年后,仍把接受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与此同时却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4)当着外人的面,跟妻子或者孩子们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四、深层探究,合作交流
1.快速朗读课文,找出有教养的表现有哪些。
试着列举出来。
讨论明确:
(1)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2)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
(3)待人处事绝不会自吹自擂。
(4)懂得珍惜别人的时间。
(5)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无论何时何地行为举止都保持一致,都始终如一,稳重随和。
2.作者谈论“教养”又转向谈论什么?
讨论明确:
谈论“风度”。
3.“教养”和“风度”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讨论明确:
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风度主要体现在外表,它是教养的一个方面。
风度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
4.本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
简述作者的论证过程。
明确:
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
本文作者不泛泛而谈,而是从对众多事例的比较、分析中,自然而然地得出自己的结论,针对性强,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亲切而生动。
五、课堂小结
本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及“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六、拓展延伸
一个讲礼貌的人,是不是就算是个“有教养”的人?
礼貌是外在的、表面的,是可以装出来的。
而教养是发自内心的,是由环境、教育、经历等结合成的内在素质。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礼貌,讨人喜欢,但他可能内在是自私虚伪的。
但如果一个人有教养,那么他不仅外在行为,而且内涵、道德品质也是好的。
9.《精神的三间小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
1.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教学难点:
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教法学法:
朗读法,语言揣摩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作为当代学生,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之余,有没有给自己的心灵存放适当的空间?
对于我们在课内课外吸收的信息有没有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判断?
有没有用自己的思维去审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
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
二、预习新知
1.走近作者
毕淑敏,女,祖籍山东,1952年生于新疆伊宁,长在北京,就读于北京外语学院附属学校。
17岁赴西藏高原阿里地区当兵,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部队服役11年。
历任卫生员,军医,1980年转业回北京。
1987年开始专业写作。
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代表作品有《女人之约》《昆仑殇》《预约死亡》《素面朝天》《提醒幸福》《保持惊奇》等。
2.给加线字注音。
憎恶 zēngwù游弋yì灼晃huǎng附着fùzhuó赘 zhuì
3.解释词语的意思。
鸠占鹊巢:
比喻强占他人的居处。
李代桃僵:
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带彼或代人受过。
三、整体感知
1.作者说的是哪三间精神的小屋呢?
明确:
A.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B.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
C.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
2.1—6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与后文写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有什么关联?
明确:
1—3段:
是全文的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两句名言的感慨与思考。
引出对精神空间的理解。
4—6段:
由身体活动的空间引出人心灵活动的空间的思考。
3.梳理本文的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6):
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8):
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1层(7—9):
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2层(10—14):
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着事业的小屋。
第3层(15—18):
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19—20):
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第二课时
一、课文研读
1.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
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
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
接下来用一个假设句,告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
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深广的胸怀。
2.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明确: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
揭示出一个道理:
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
并告诫人们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第一境界是寻找阶段,站在高处向远方望去,高瞻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单元教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