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
- 文档编号:24064420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8.03KB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精简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精简版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注意:
(1)带“☆”的一、三、五、八专题是必须掌握的主观题考点;
(2)其余四个专题里没有大题,都是选择题,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注意特别标出的细节;
(3)复习提纲是主要知识点,其他小知识点请对照课本、东城区练习一起看。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6课)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时期:
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
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中国古代土地所有制的演变:
公—私)
①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
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
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
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商鞅变法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评价:
积极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2)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
消极:
但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四、有关市的发展——(注意唐代长安城与北宋东京城的比较)
唐代:
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相当严格;
宋代:
“市”突破时空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直接监管。
夜市、晓市都很兴盛,还
有定期庙会集市
明清:
都市中形成繁华的商业区。
五、简述古代中国执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基本史实,分析这一政策得以长期推行的原因。
史实:
1、战国时期: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汉初:
民生凋敝,商人却囤积牟利。
汉高祖严禁商人“衣丝乘车”和购置土地,并“重租税以困辱之”,打击商人和工商业。
汉武帝时:
实行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等经济措施,全面控制工商业。
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再也无法与国家抗衡。
3、中唐以来:
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4、明清时期:
朝廷昧于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大势,依然坚持抑商政策并实行闭关,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原因:
①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直接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
②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农业和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和徭役征派的主要承担者。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六、如何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重农抑商”政策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也有安定人心的政治文化方面的考虑。
2、但是,明清时期的抑商政策,不仅阻碍工商业发展,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非常缓慢。
3、“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不能完全遏制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它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
从根本上说,“重农”是正确的,但不能把“农业”和“商业”长期放在对立面。
七、明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
如何评价“海禁”政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海禁含义:
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称为“海禁”。
原因:
①明初主要是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
②清初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后来,清政府一方面为防范“外夷”侵犯,另一方面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国交流。
评价:
消极作用占主流地位。
使中国日益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地位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0—12)
一、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外因)
(2)表现:
①农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
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和城乡商品交流发展,受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③城市手工业受沉重打击
④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出现
(3)影响:
一方面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二、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企业名字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2.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企业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三、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
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第一批近代企业在中国出现了;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一定的解体作用,从而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民用工业的兴办,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
2.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3.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企业的诱导。
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该如何认识?
①资本主义的救国强国方案,在近代中国行不通
从实践结果看:
《资政新篇》的无法实施;“百日维新”的失败;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付诸东流
从理论上分析: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可避免地带有对中外反动经济势力的依赖性。
中国资本主义没有发展起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基础很薄弱,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远不如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因此,中国资产阶级担当不起领导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实践和理论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想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实现近代化,达到强国富民的目的是不可能的。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成分,既瓦解着自然经济,又对外国经济侵略起抵制作用。
随着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阶级基础,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又起着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课)
一、
过渡时期(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总路线
1.内容:
一化三改造(即国家工业化,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特点:
发展生产力(工业化)与变革生产关系(三大改造)同时并举。
二、“一五”计划(1953年开始实施,1957年提前超额完成)
成功的经验
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三、三大改造
1、内容:
(1)农业:
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与农业相似)
(3)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平赎买(创举)
2、意义:
标志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四、1956年中共八大的探索
1、主要内容:
(1)国内的主要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
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影响:
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
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要循序渐进,反对急于求成。
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主要内容: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历史意义:
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农村
1.背景:
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地挫伤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经济处于徘徊状态。
2.内容:
①概念:
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步骤:
安徽、四川率先实行,随后全国推广。
3.作用:
把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八、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作用——城市
1.背景: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权集中在政府手里,企业没有自主权;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都不高,企业缺乏活力。
2.内容: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3.作用:
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企业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九、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1.史实:
①1980年,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②19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85年以后,国务院又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逐步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形式多样
⑤1990年中央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2.特点:
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十、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过程:
①1992年,“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十五大”指出: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2002年,“十六大”把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重要目标。
2.意义:
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只有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开拓和开放各种市场,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使中国迅速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3、14、22课)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
1840年至1949年
变化表现:
(1)衣着:
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
(2)饮食:
西餐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3)居住:
四合院(传统),外人来华后,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
跪拜礼→握手、鞠躬;称呼:
“老爷”“大人”→“先生”“同志”;
婚丧仪式:
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
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
(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
(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1.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轮船、铁路、汽车、飞机
(2)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推动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化及影响
(1)变化
①电报: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②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③互联网:
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2)影响: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三、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1.报刊:
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2.影视:
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3.互联网:
通过快速的、全球范围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16、17课)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原因:
①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②具体原因:
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特点:
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1929-1933)、破坏性严重
影响:
①加深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府信誉扫地,法西斯兴风作浪)
②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市场争夺更激烈)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紧掠夺所致)C、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二、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推行的?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主要内容:
措施
目的
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恢复银行信用——前提
②加强工业计划指导(核心)
防止盲目竞争、减少生产过剩
③调整农业政策
稳定农产品价格
④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三、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
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起了什么作用?
特点: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作用:
①使美国渡过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它还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的道路;同时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
②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③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四、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及原因。
(1)战后,经济遭到重创——20世纪50年代初,大体恢复——五六十年代,繁荣
(2)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5、18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
(1)实施背景:
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还扶植俄国国内的反革命势力发动武装叛乱,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形势。
(2)主要内容:
①实行余粮收集制;②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③取消自由贸易:
粮食等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统一分配;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3)评价
①积极:
它是苏维埃政权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实行的,在当时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消极: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国家垄断全部经济,取消商品生产,实行平均分配,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触犯了广大农民和工人的利益,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⑴实施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引发了苏俄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⑵实施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⑶主要内容
①农业方面: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
②工业方面: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济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贸易方面: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④分配方面: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制。
(4)作用和意义:
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欢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②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落后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结果,它探索了一条适合俄国向建设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创造。
二、“斯大林模式”
1.形成过程:
“斯大林模式”是在实行工业化建设、进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⑴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
⑵农业“全盘集体化”
2、特点:
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3.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危机的阴云笼罩时,斯大林模式给苏联带来的是经济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和创新,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是,从长远看,斯大林模式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阻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并造成农业的长期停滞不前,也使经济失去活力,并且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二战后苏联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三、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⑴背景:
二战后,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⑵内容
a.农业:
以收购制代替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把所有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
b.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部分权力下放,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⑶结局及败因①结局:
改革收效甚微,1964年,随着赫鲁晓夫下台,改革随之结束。
②败因:
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有的经济模式;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很急躁,反复无常,也阻碍改革的进行。
2.戈尔巴乔夫改革
⑴内容:
①经济体制改革:
首先进行经济制改革。
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单的一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②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后,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⑵后果:
苏联出现了全面危机,整个社会陷入失控状态,国家政局不稳,经济连年滑坡,思想领域极度混乱。
与此同时,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
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专题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的形成和发展(第7、8、9课)——与专题八一起看
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以及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过程。
1、原因:
(1)必要性①经济根源: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导致对黄金的需求量增大,同时要求扩大对外市场。
(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
欧洲出现“寻金热”,《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
③直接原因(商业危机):
阿拉伯、意大利商人垄断了当时西方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建立后对东地中海地区的控制,使东西方商路受阻。
④宗教原因:
15世纪晚期,已完成中央集权的葡萄牙、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基督教;
⑤思想因素:
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鼓励冒险、勇于开拓进取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2)可能性①人们开始相信地圆学说;②制造出适于远洋航行的海船;罗盘针已在海船上使用;武器装备得到改善;③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具备了组织大规模远洋航行的实力。
2、过程:
(1)1488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抵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3)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二、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地的联系交往扩大,开始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整体;
2、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
三、荷兰、英国是怎样进行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
(1)荷兰殖民扩张特点:
殖民扩张与对外贸易紧密联系,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是荷兰人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手段。
过程:
①在亚洲,荷兰先后侵入爪哇岛、雅加达等地;从葡萄牙手里夺取了马六甲、锡兰,并在当地贸易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在非洲,17世纪中期,荷兰夺取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③在东亚,荷兰殖民者一度侵入我国领土台湾
④在美洲,荷兰也在进行殖民活动。
⑤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和殖民帝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17世纪下半期,英荷进行了三次战争。
结果,英国取得了荷兰的北美殖民地。
此后,荷兰在欧洲丧失了大国地位。
(2)英国的殖民扩张:
原因:
A、物质基础:
国内资本主义工业非常发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 精简版 历史 必修 复习 提纲 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