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docx
- 文档编号:24064163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37
- 大小:630.13KB
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docx
《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中考物理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
第二十章信息的传递
知识网络构建
高频考点透析
序号
考点
考频
1
电话的工作原理
★
2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条件
★★
3
波速、频率、波长之间的关系
★★
4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
5
几种通信的优缺点
★★
知识能力解读
(一)信息
通俗地讲,信息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消息中包含的内容越多,信息量越大。
语言、符号、图像是人类特有的三种信息。
在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的传播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
(1)语言的诞生;
(2)文字的诞生;(3)印刷术的诞生;(4)电磁波的应用;(5)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每一次变革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电话
1.电话的组成:
话筒、听筒、电源。
如图所示。
2.电话的基本原理:
话筒中膜片振动产生变化的电流,使听筒中膜片振动。
3.话筒和听筒的组成
(1)话筒的组成:
话筒由金属盒、炭粒、振动膜片组成。
(2)听筒的组成:
听筒由电磁铁和膜片组成。
4.电话的工作原理
说话引起话筒金属盒内的炭粒忽松忽紧一电路中电阻忽大忽小一电路中电流忽小忽大一听筒内电磁铁的磁性忽弱忽强一膜片受到的磁力忽小忽大一引起膜片振动而发声。
(三)程控电话交换机
程控电话交换机是一种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电话交换机,利用其程序存储控制功能,为用户提供丰富的服务项目。
用户只要在当地营业厅登记,并在电话机上进行正确操作,就可方便地使用各种新服务项目。
程控交换机的速度快、容量大、使用灵活、可靠性高,可以提供多方通话。
(四)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比较
图示
信号与声音的关系
信号电流的形式
优缺点
应用
模拟信号
与声音的变化情况相仿
连续的
信号易丢失、失真
现在常常通过模、数转换,将它转换成数字信号,方便用计算机处理
数字信号
用两个数据的组合表示声音的变化
离散的
抗干扰能力强,易加工处理
通信的发展趋势
(五)电磁波的产生
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了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在空间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场也是随时间变化的,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如图所示,这个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近及远地传播开去。
电磁场的这种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六)电磁波的传播
电磁波的传播是不需要介质的,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3×108m/s)。
(七)电磁波的特征
所有的波都具有波速、波长和频率,电磁波也一样。
1.频率:
在1s内出现的波峰数(或波谷数),用符号f表示。
波的频率由振源的振动快慢决定,一种确定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的频率不变。
2.波速:
指1s内波传播的距离,用符号c表示,单位m/s。
波速由传播的介质决定。
3.波长:
指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用λ表示,单位m。
4.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c=λf。
由于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一定,所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八)电磁波的波谱及用途
按波长由小到大可分为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频率为数十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部分)。
如图所示。
(九)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无线电台完成,发射装置主要由话筒、振荡器(载波发生器)、调制器、放大器和发射天线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这几部分的作用和电磁波的发射过程是:
(1)用振荡器(载波发生器)产生高频振荡电流,从而产生高频电磁波(载波)。
(2)用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3)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4)用放大器将信号进一步放大。
(5)用天线把载有音频信号的高频电磁波发射到空中。
用简图可表示为:
2.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装置主要由接收天线、调谐器、解调器、放大器和扬声器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这几部分的作用和电磁波的接收过程是:
(l)用天线接收在空间传播的各种电磁波。
(2)用调谐器从接收到的各种电磁波中选出我们需要接收的某种频率的电磁波,这一过程称为调谐,即平常我们所说的选台。
(3)若把调谐器选出来的频率很高的电信号直接送入扬声器,则不能使扬声器发出声音。
要用解调器将音频电信号从高频电磁波中提取出来,放大后送入扬声器里,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4)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化成声音。
用简图可表示为:
3.有关概念
(1)振荡器:
振荡器可以严生高频电磁波,通过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2)调制器:
把声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
(3)调谐器:
调谐器能选择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又称选台。
(4)检波器:
检波器能从高频电磁波中取出音频信号,又叫解调。
(十)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1.原理: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
2.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
摄像机把图像信号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如图所示。
3.接收:
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如图所示。
4.音频、视频和射频
(1)音频:
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跟声音的频率相同,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做音频信号。
(2)视频:
由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几兆赫之间,叫做视频信号。
(3)射频:
音频电流和视频电流在空间激发电磁波的能力都很差,需要把它们加载到具有更好的发射能力的电流上,才能发射到天空中,这种电流的频率更高,这种更高频率的电流叫做射频电流。
(十一)移动电话
1.工作原理:
由电磁波来传递。
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
2.基地台:
用来连接用户的固定无线电台。
基地台是一个固定的无线电台,它的作用是转接手持移动电话与其他用户间的通信,它与电话交换机相连,基地台没有电视台、广播电台那么复杂。
(十二)四种通信方式简介
1.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mm~10m之间,一条微波线路可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但是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因此需建设大量的中继站。
2.卫星通信:
卫星相当于地球周围的中继站,在地球的周围均匀地配置3颗同步通信卫星,就覆盖了几乎全部地球表面,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它与微波相比,有容易携带信息、能携带更多信息、便于传播等优点。
4.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用计算机处理信息。
它的优点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分布处理。
目前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通信。
解题方法技巧
(一)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识别方法
(1)电流传递的信号是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是模拟通信。
(2)用不同符号的组合表示的信号是数字信号,使用数字信号的通信方式是数字通信。
(二)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电磁波的波速(c)、波长(λ)、频率(f)三者的关系是c=λf。
不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是一定的,即c=3×108m/s,所以波长与频率成反比。
(三)现代通信技术
现在人们主要使用的通信方式有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留意这方面的最新科技信息,如4G的投入使用。
跨越思维误区
(一)对电磁波的理解易出错
部分同学对电磁波理解不透,易犯两个错误:
一是将各种波(如超声波)都混淆为电磁波;二是误认为各种光及射线不是电磁波。
(二)调谐和音量旋钮的功能混淆
调谐是通过调谐器把选定的某一频率的电台信号从天线接收到的众多信号中挑选出来;音量旋钮相当于一个滑动变阻器,通过调节音量旋钮,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从而改变声音的大小。
物理思想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直接得出结论的方法,叫做实验法。
中考考点链接
(一)中考考点解读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四种通信方式的特点。
本章知识只要求学生了解或常识性了解,因此不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一般以选择题、填空题的方式进行考查。
(二)中考典题剖析
1.对电磁波的认识
2.对电磁波谱的认识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
1.有一种新型充电宝,既可以利用太阳能给自身充电,又能给手机等电子设备充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给手机充电时手机电池相当于电源
D.LED指示灯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
2.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这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B.在AB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5minD.在BC段物质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3.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与斜面垂直
B.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下
C.竖直上升的氢气球不受重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研究串联电阻特点是,用两个5Ω的电阻串联替代一个10Ω的电阻。
下列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A.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
B.研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C.研究改变内能的方式时,发现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效果相同
D.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如图所示,一辆卡车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沿直线运动,它行驶至A处呜笛,在A处正前方440m处有一峭壁,经过2.5s它行至B处,并听到了反射回来的汽笛声。
若声速为340m/s,则该卡车的速度为
A.22m/sB.12m/sC.15m/sD.17m/s
6.下列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不正确的是()
A.端午节粽香飘---扩散现象
B.驾驶员驾驶汽车需系安全带---惯性的利用
C.飞机获得的升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D.高压锅易煮熟食物---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7.一个标有“
、
”的灯泡接入某电路,测得通过它的电流是
,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A.等于40WB.等于33W
C.小于33WD.上述都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8.如图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取g=10N/kg.根据图象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该金属块的密度是2.7×103kg/m3
C.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D.在t1至t2时间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9.如图甲所示,一装有水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一长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木块匀速下降至水面如图甲所示位置,在木块匀速下降的过程中(不计摩擦阻力)水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所受浮力先增大后不变
B.容器对地面的压强一直增大
C.图乙为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力与木块下表面所处深度的关系图线
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先变大后不变
10.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且等于灯L的额定电压,a、b为电流表或电压表。
开关都闭合时,无论将滑片P置于何处,灯L都能正常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表为电流表
B.只闭合S1,P向右移动时,R1的功率变化量等于其电压变化量与电流变化量的乘积
C.只闭合S2,P向右移动,灯L逐渐变暗,a表示数不变
D.先闭合S1、S3,再闭合S2,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三、填空题
11.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过程往往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等效为同时参与几个方向上简单的运动。
例如,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可以视作在水平方问上以抛出的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内,物体同时又在竖直方向上由静止做速度越来越快的变速直线运动。
若一小球在水平方向以v=2m/s的速度从O点抛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OA=4m,OB=20m,该小球从抛出到运动至位置C的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m/s。
12.小敏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测量家中一只容积为1L的电热杯的电功率。
他只将该电热杯接入家庭电路,杯中装满30℃的水,用13min将水加热至沸腾,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烧水时观察到电能表在1min时间内转盘转动108转,该电热杯的电功率是__________W。
[在标准大气压下,c水=4.2×103J/(kg·℃)]
13.如图所示是某恒温箱工作原理的简化电路图,R是一个热敏电阻。
当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变小,电磁铁的磁性__________(选填“增强”或“减弱”)。
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触点3与触点__________(选填“1”或“2”)接触,恒温箱处于加热状态。
1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使用照相机拍照时,物体距镜头的距离要______镜头的二倍焦距;物体在底片上所成像的大小______实际物体的大小。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5.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
其制作方法如下:
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________方法增加白糖的内能,待白糖________成糖浆后(填“液化”、“熔化”),在山楂上蘸上糖浆,等糖浆________热量(填“吸收”、“放出”)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16.热机是把_____能转化_____能的机器;有一台内燃机的转速是1440转/分,那么在每秒钟内气缸对活塞做功_____次。
17.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50N水平推力将重200N的物体匀速推动,使他在20s内沿水平方向移动10m,该过程中工人水平推力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__W,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_J.
18.天气炎热时多喝水有益于身体健康,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手拿矿泉水瓶时的情景,当该同学喝掉部分矿泉水后再次用手握住瓶子使瓶身竖直在空中静止不动时,手与瓶的摩擦力________;矿泉水瓶盖上刻有螺纹(如图乙所示)是为了________摩擦。
(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19.质量为0.5kg的空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2.0kg,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1.7kg,此液体密度为__________kg/m3(ρ水=1.0×103kg/m3)。
20.如图所示,某滑雪场正在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将水注入专用喷嘴接触高压空气,将水分分割成微小的液滴并喷到寒冷的空气中,这些微小的液滴发生_____(选填一种物态变化)成冰晶落到地面,这就是人工造雪,发生该物态变化时小液滴的内能会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
21.如图所示,画出杠杆所受动力F的力臂。
(______)
22.【2017•大庆卷】如图,一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请画出物体在上滑过程中所受的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23.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通电螺线管,其静止时的位置如图,请你根据其地理位置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磁感线的方向和电源的正极.
五、实验题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拉姆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用同一凸透镜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前,拉姆同学用图甲所示的方法来测量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f,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_____cm。
(2)将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该小组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A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再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移动光屏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5.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艾学习”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用测力计测出小金属块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
B.将适量的待测液体倒入量筒中,读数为V1
C.将测力计下面所挂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静止时测力计读数为F1
D.记下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量筒内液面处读数为V2。
E.快速提起液体中的小金属块,读出此时测力计示数为F2和量筒液面处读数为V3。
问题:
(1)为减少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编号为_____;
(2)用实验步骤中的测量值符号(和g)表示该液体的密度ρ=_____。
26.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中:
(1)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比较吸(放)热多少的有________(填写图号,下同);需要计时器的实验有________。
(2)丙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电热与________的关系。
六、计算题
27.小洋家煮饭、烧水使用的是管道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放出的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现要将质量为4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七、综合题
28.图甲是小灯泡的电压一电流图象.将此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压为4.5V的电路中(如图乙),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
(1)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2)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_________Ω;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_________W;
(4)10s内滑动变阻器R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J.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D
D
C
B
B
C
二、多项选择题
题号
8
9
10
答案
BC
AD
ACD
三、填空题
11.10m/s
12.94×1052160
13.增强2
14.大于,小于
15.热传递熔化放出
16.内机械12
17.0
18.减小增大
19.8×103
20.凝固减小
四、作图题
21.
22.
23.
五、实验题
24.0缩小照相机不能
【解析】
(1)由图甲知,焦距为f=40.0cm−30.0cm=10.0cm;
(2)当蜡烛放在A点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3)当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此时移动光屏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5.ABCD
【解析】
【分析】
利用称重法测量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根据量筒的示数可以读出金属块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能得出液体的密度。
【详解】
(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利用称重法可以求出金属块的重力和浮力,根据量筒的两次示数之差可以求出金属块的体积,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以求出金属块的密度,故正确的步骤为:
ABCD;步骤E在本次测量中没有任何作用,是多余的步骤;
(2)金属块的重力为G;则小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1;
金属块的体积即金属块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为:
V=V排=V2﹣V1;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F浮=ρ液gV排可知液体的密度为”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称重法测浮力、排水法测体积、阿基米德原理的了解与掌握,考查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有难度。
26.乙丙甲丙电阻
【解析】
【分析】
(1)①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得出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②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但可使等质量初温相同的煤油吸收热量,根据
,煤油温度升高越高表示电热丝产生的热量越多;根据Q=I2Rt,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
③在甲图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a、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b、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2)根据图丙和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分析实验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变化量的有关系。
【详解】
(1)图乙是比较不同燃料热值的实验,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丙图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观察,但可使等质量初温相同的煤油吸收热量,根据
,煤油温度升高越高表示电热丝产生的热量越多;通过比较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来比较吸(放)热多少的有乙、丙;
在甲图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中,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比较吸热多少,在丙图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中,根据Q=I2Rt,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故需要有计时器的实验有甲、丙。
(2)丙实验,两电阻丝串联,通过的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即控制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探究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点睛】
本题考查“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实验、研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三个实验相同与不同之处,同时考查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和串联电路的特点,综合性较强。
六、计算题
27.见解析所示
【解析】
试题分析:
质量为4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吸=cm△t=4.2×103J/(kg·℃)×4kg×(100-25)℃=1.26×106J;
天然气放出的热量为Q放=Q吸/η=1.26×106J/50%=2.52×106J;
需要天然气的体积为V=Q放/q=(2.52×106J)/(8.4×107J/m3)=0.03M3
考点:
热值;热量的计算
七、综合题
28.36.71.356
【解析】
【详解】
(1)当小灯泡的功率为0.75W时,根据图甲可知,灯泡L两端的电压为2.5V,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0.3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2)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滑=U−UL=4.5V−2.5V=2V,
由I=UR可得,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
(3)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总=U总I=4.5V×0.3A=1.35W;
(4)变阻器R在10s产生的热量:
Q=W滑=U滑It=2V×0.3A×10s=6J。
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中考 物理 基础知识 复习 第二十 信息 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