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城头中学建设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4061610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66
- 大小:108.27KB
赣榆县城头中学建设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赣榆县城头中学建设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榆县城头中学建设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赣榆县城头中学建设迁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赣榆县城头中学综合楼建设工程
项目建议书
(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1
一、项目提要………………………………………1
二、编制依据………………………………………2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6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6
一、项目建设背景…………………………………6
二、项目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状……………7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8
第三章 建设条件………………………………………9
一、项目区概况……………………………………9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0
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3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3
一、建设单位概况…………………………………13
二、研发能力………………………………………14
三、企业财务状况…………………………………14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5
一、市场分析……………………………………15
二、产品生产及销售方案……………………………17
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17
四、销售队伍与销售网络建设………………………17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18
一、建设任务和规模………………………………18
二、项目规划和布局………………………………18
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18
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21
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22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3
一、投资估算依据…………………………………23
二、项目建设投资估算……………………………23
三、资金来源与筹措…………………………………24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25
第八章 财务评价………………………………………25
一、财务评价依据……………………………………25
二、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26
三、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26
四、财务效益分析……………………………………27
五、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28
六、财务现金流量……………………………………28
七、按平均年利润计算的主要经济指标…………29
八、不确定性分析……………………………………29
九、财政有偿资金还本付息表……………………30
十、财务分析结论…………………………………30
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1
一、环境影响…………………………………………31
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1
三、环保部门意见…………………………32
第十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2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32
二、农民增收………………………………………33
三、其他社会影响 ………………………………33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 ………………………34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4
二、项目经营管理模式……………………………35
三、经营管理措施………………………………35
四、技术培训……………………………………35
五、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36
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36
一、可行性研究结论……………………………36
二、问题与建议…………………………………36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
中学迁建工程(校安工程)
2、承办单位:
赣榆县教育局、城头镇人民政府
3、项目地点:
城头镇路东侧、高级中学东侧地块。
4、学校性质:
国有公办普通中学
1.1.2承办单位及学校概况
1、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是由赣榆县教育局、城头镇人民政府联合承办,项目建成后由交付赣榆县教育局。
城头镇位于县城北约10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万亩,人口65968人。
城头镇区位优势明显,236、245省道穿径而过,南距新亚欧大陆桥上的火车站5公里,与徐连高速公路入口处相距7公里,北距310国道10公里,东距机场10公里,与码头相距5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境内民风淳朴,风光秀丽,资源丰富。
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繁荣,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2、学校概况
中学现校区占地面积仅65亩,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现有48个班,学生2500名。
由赣榆县教育局根据该县新一轮的教育发展调整计划和教育现代化要求等几个方面,将其48个班级的办学资源进行优化组合,由城头镇政府投资建设一个具有50个班级办学规模的中学。
·办学目标:
一级重点初中标准,50个普通初中班级规模,学生规模3000人,教职员工240人。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地点
城头镇公路东侧、高级中学东侧。
1.2.2建设规模和目标
·建设规模:
根据《示范性中学校舍配置标准》和省教委《一级重点普通中学标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2011-2015),根据城头镇人民群众对初中段教育的需求,中学建设总规模为20轨50个普通初中班。
学校总占地约53500m2(合80亩),学校总建筑面积26500m2,其中教学用房11000m2,生活后勤用房5500m2,实验及行政用房5500m2,综合用房4000m2,其他用房500m2,项目总投资4368万元。
·建设目标:
该校作为普通中学,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建成省一级示范中学。
1.2.3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是农村普通中学建设的需要。
学校的生源和师资力量有保证。
项目建设得到县、城头镇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项目实施地的各项公共配套条件符合学校建设和教学的需要;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设的各项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环保及安全设施措施合理;项目建设用地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学校建设用地控制指标;项目建设符合目前国家经济和投资政策;项目筹资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主要建设条件具备。
1.2.4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中学工程建设总投资4368万元。
中学项目建成后能较好地改变普通初中阶段教育的整体布局,改变原有学校布局散乱、教学水平低、办学条件差,不能体现规模效应的局面,能较大地提高普通初中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也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布局调整提供便利。
项目建成后不但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初中段教育的需求,特别是县城北扩、城北新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的需求,并且能在较长的一段时期满足城头镇社会经济发展对普通初中办学的要求,因此项目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中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一
建设用地指标
1.1
用地总面积
m2
53500
合80亩
1.2
学校建筑总面积
m2
26500
1.2.1
教学用房
m2
11000
1.2.2
生活后勤用房
m2
5500
1.2.3
实验及行政用房
m2
5500
1.2.4
综合用房
m2
4000
1.2.5
其他用房
m2
500
1.3
道路、操场面积
m2
25000
1.4
广场面积
m2
4200
1.5
绿化总面积
m2
20437
1.6
容积率
0.495
1.7
建筑密度
%
16.47
1.8
绿化率
%
38.2
1.9
生均占地面积
m2/人
17.83
1.10
生均绿化面积
m2/人
7
二
办学规模
2.1
班级数
个
50
2.2
在校生总人数
人
3000
三
投资指标
3.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4000
3.2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000
3.3
生均投资
万元/人
1.456
四
经济指标
4.1
贷款偿还期
年
无贷款
4.2
培养一名初中生社会需支付的费用
万元
1.007
培养一名初中生社会需支付的费用
五
建设期
年
2.0
1.2.6项目建议书编制依据
1、《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2、《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10-2020)》
3、《等级重点普通初中评估操作标准》
4、《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
5、《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6、项目的其他相关材料
1.3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1.3.1项目提出的理由
·实施科教强国战略,优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国家在未来世界科技经济发展上处于有利地位的需要。
·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大省”、“科技兴省”战略,要求在2010年全面普及初中段教育。
市委、市政府要求加强教育名市建设,到2010年基本普及初中段教育,将全市文化基础水平底线从初中拉到高中。
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省、市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
·项目建设是创建教育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在2010年提出了2011年全面达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本项目也是“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龙头项目,是“教育强县”关键之举,也是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初中段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初中段教育的需要。
1.3.2项目提出的过程
新建中学,是赣榆县教育局根据《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提出的。
是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校规划布局调整中投资规模较大的项目之一,经县政府批准已列入重大前期项目。
实施本项目对优化整合普中教育资源,缓解日益严重的小学毕业生升初中难的矛盾,加快普及初中段教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选址和资金筹措已初步落实,并进入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1.3.3项目建议书的结论与建议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和、市的教育发展规划,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通过优化整合普高教育资源,对提高初中段教育质量,全面普及初中段教育,缓解城头镇小学升初中“升学难”矛盾,具有积极意义。
·本项目经政府批准,已列为重大前期项目,项目选址在城头镇高级中学东侧地块,建设资金已初步落实,场址自然环境,社会条件优越,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初中撤迁整合,师资条件基本具备,生员充足,项目建设条件具备,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项目业主抓紧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项目审批,土地征用,设计,工程施工,资金筹措,学校撤并工作。
严格按照项目基本建设程序和国有资产管理要求,加强组织管理,争取早日开工,早日建成使用,发挥作用。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用“第七篇”的篇幅阐述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力强国战略”突出的战略位置。
要求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国务院启动实施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政府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将我国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现代化建设开发人力资源,积累后劲。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投资方向。
·委、省政府为争取在2020年率先在全国全面实现现代化,深入实施“科技兴省”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能力。
《教育现代化纲要》提出加快发展初中段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成果,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市属欠发达地区。
在积极争取2020年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
在《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
到2015年,全市普及15年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市区及四县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的目标。
到2015年义务教育发展总体目标是:
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建成现代化标准的学校比例达50%以上,2020年达90%以上。
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化发展,消除薄弱学校;2020年全市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各县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化发展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要重点办好一批省、市级重点中学,加强示范性普通初中和综合高中建设。
普通中学教育发展指标
目标
指标
2012年
2020年
提高初中升学率,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学校比例(%)
90
98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普、职招生人数比
5:
5
与省同步调整
扩大高中整体规模,提供充足教育资源
校均规模(人)
班均规模(人)
1500
50
2000
45
提高高中办学水平,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省级重点高中(所)
全国示范性普高(所)
12
2
18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学历水平
学历合格率(%)
高学历率(%)
90
5
99
15
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城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城头镇地处城北部,距县城城区中心地带仅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已经纳入城北新区规划的“片区”、“城头镇工业园区”等工程启动较早,发展较快,引进项目较多,签约率和履约率较高。
城头镇社会经济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经济连续几年保持15%左右的增长速度。
在城市建设日益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作为紧邻城市的城头镇区将为扩大城市容量、容纳更多城市功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载体和广阔空间,城头镇的规划建设已纳入城市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
城头镇的教育发展定位,承载着城区北扩带来的教育发展新可能与新挑战。
城头镇城头镇域78平方公里,人口6.59万人,人口密度845.7人/平方公里。
人口压力较大,教育事业发展比较快。
但其教育发展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口2.77%,高中(含中专)占18.85%,初中占39.03%,小学占29.48%,文盲占9.87%,其中劳动力年龄总人数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31年。
总人口平均文化水平状况不容乐观。
·项目建设是调整城头镇学校布局,改变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
据2010年统计局年度统计资料表明,城头镇境内现有普通高中1所,初中2所(中学和##中学),小学校12所。
初中办学规模为54个班级,容纳2900名学生,每年可招收950小学毕业生。
据调研城头镇初中现状:
中学现有48个班,学生2500名;##中学是新办的民办学校,初中只有6个班,学生400名,且呈现缩减趋势。
而城头镇全城头镇共有小学校12所,办学规模170个班级,2010年已容纳了10351名学生,2011年小学毕业生将达1725人。
相比之下城头镇初中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存在着小学、初中办学规模失调,生源外流,小学升初中升学难的社会问题。
若不采取有力措施改变这一状况,势必影响省、市在20010年—2020年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目标的实现。
从城头镇初中学校的布局、规模、结构上分析,存在较多的不科学和不合理的现象。
一是办学规模偏小(中学48个班,##学校6个班,两个学校合计只有54个班),随着县城北扩、石安河以北地区的房地产开发,该地区初中教育资源将严重不足;二是布局不合理,中学现校区处于城头镇的闹市区,周边居民区、商业网点密布,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三是办学空间有限,周围无可用土地,占地面积仅65亩,现校区周边已无发展空间。
为了改变不合理的现状,必须按照省、市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目标,撤迁中学现校区,重新选择场址建设具有50个班级规模,符合一级重点中学评估操作标准的中学新校区,满足城头镇提升初中办学质量的需要。
·项目建设有利于中学突破发展的瓶颈
根据中长期规划,城北新区成为行政中心、商务新区,预计2020年新区人口达到10万人,城北新区现有教学机构将严重不足。
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城北新区对高端外来机构及人员吸引力严重不足,影响新区的建设。
中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教学实力雄厚的名校,由于现校区处于城头镇狭窄的闹市区,占地面积仅65亩,周边居民区、商业网点密布,严重的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现校区的唯一出口在交通要道—路上,因校区布局的不合理,曾经多次发生学生交通事故。
周边居民区、商业网点挤占了校区的院墙,校园与周边商铺相通,致使学校管理与周边商铺多次发生矛盾,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环境。
中学始建于1951年,已有50年的建校历史,原有场地各种用房无规划、布局散乱、功能不全,房屋陈旧、危房数量较多。
按现有条件,已无发展空间,只能勉强达到省示范初中标准,不能进入国家级示范校行列,这将是教育事业的一个很大的损失。
由中学选址城头镇南部综合楼建设新校区,新校区的教学范围幅射到城北新区。
既可以提高城头镇的教育水平,又增加城北新区的吸引力,同时也为中学突破发展的瓶颈,达到双赢的效果。
·项目建设是认真落实《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需要
2009年4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决定,出台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细则》、《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监督检查办法》、《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三个配套文件,进一步加强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效益。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也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制定了《关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实施意见》。
省财政统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拆除重建达不到防震抗灾要求的D类危房校舍、加固维修B、C类危房校舍,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广大中小学师生的人身安全。
中学现有部分教学楼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始建于1980年,质量较差,已经鉴定是D类危房。
本项目拟对中学综合楼建设后,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将达到七度以上,可增强该校教学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地震坍塌、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洪水、台风、火灾、雷击等灾害造成的危害,提高防灾避险能力。
为该校师生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因此,该项目建设是落实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第三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3.1.1学生生源生成环境条件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状况,城头镇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教育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社会不断进步,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
详见下表:
十年来城头镇国民生产总值、教育资金投入
变化情况统计表
单位:
万元
序号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
(万元)
教育资金投入
(万元)
教育资金投入占GDB值%
备注
1
2000年
23670
118.4
0.5
2
2001年
25170
372.5
1.48
3
2008年
39438
1183
3.00
4
2009年
62822
2198
3.50
5
2010年
72415
2259
3.12
·学龄人口自然变化趋势分析:
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14岁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1.44%,2000年0——14岁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3.32%,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而该城头镇总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约为5.4‰。
因此城头镇学龄人口数由于计划生育宏观政策调控,基本上是一个变化不太明显的常数。
未来10年学龄人口变化趋势预测:
设定条件:
城头镇2010年总人口为65968人,总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城头镇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1.44%,按2010年—2020年总体下降1.88‰推算,年均下降1.88‰。
未来10年总人口和学龄人口数预测
序
号
项目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1
城头镇人口数(人)
65968
66324
66682
67042
67404
67768
68134
68502
68872
69244
69618
2
学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21.44
21.40
21.36
21.32
21.28
21.24
21.20
21.16
21.12
21.08
21.04
3
学龄人口数(万人)
14144
14193
14243
14293
14343
14393
14444
14495
14546
14597
14648
·家庭人口数和人均收入发展趋势分析:
2010年城头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962元气比上年增长12.5%。
全城头镇总人口65968人,共有18375户家庭,平均3.59人/户,与十年前的平均4.61人/户相比,日益显现出三口之家的明显特征。
这种家庭构成模式,对提高教育质量提出的要求非常迫切,教育消费必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生源生成的环境条件分析,城头镇学生生源总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将保持稳定。
教育必将成为家庭的第一需要,教育消费将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内容,学生生源生成的环境条件将越来越好,必将出现振兴和发展教育事业良好时期。
3.1.2中学生源总量分析
·按照城头镇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0—14岁人口总数占总人口的21.44%,平均每年从小学升入初中段学习的毛人数约为1208人,按照升学比例98%测算,升入初中生源1153人。
·按照赣榆县教育局2009-2010年度统计资料分析,城头镇2009年在校小学生10091人,2010年在校小学生10351人,预计2011年小学毕业生将达1725人,平均每年由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学习的生源为1467人。
·按照85%的升学率,每班按50人计算,应有29个班1450人的招生能力,才能满足初中段就学的要求,其中普初须50个班。
3.1.3城头镇初中段办学能力现状分析:
城头镇现有初中办学能力一览表
序号
学校校名
校址
规模(班级)
平均每年
招生数
备注
1
中学
城头镇
48
800
普通初中
2
##学校
城头镇
6
110
民办初中
8
合计
--
54
910
现有招生能力每学年最多只可招收910名小学毕业生进入初中段学习,其中公办普初招生能力为800人,差距很大。
·扩招改造后,2013年后初中段办学能力和招生能力预测:
城头镇扩招改造初中段招生能力预测
序号
学校校名
规模(班级)
每学年平均
招生数
备注
1
中学
50
1000
2
##学校
12
300
合计
72
1300
3.1.5城头镇初中段学校经过整合,扩招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赣榆县 城头 中学 建设 迁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