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质监测1.docx
- 文档编号:24060860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6
- 大小:107.29KB
第三章 水质监测1.docx
《第三章 水质监测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水质监测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水质监测1
水质监测资料
第一节天然水的组成与性质
一、天然水的组成
在自然界中,完全纯净的水是不存在的。
天然水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与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相接触,并且或多或少地溶解它们,所以天然水实际上是一种溶液,而且是成分极其复杂的溶液。
通过分析,发现天然水中含有的物质几乎包括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化学元素。
现仅将天然水中的溶质成分概略地分成以下几类。
(一)主要离子组成
K+、Na+、Ca2+、Mg2+、HCO3-、NO3-、Cl-和SO42-为天然水中常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中离子总量的95%-99%。
水中这些主要离子的分类,常用来作为表征水体主要化学特征性指标,如表4-1所示。
摘自汤鸿霄,1979
(二)溶解性气体
水中溶解的主要气体有:
N2、O2、CO2、H2S;微量气体有:
CH4、H2、He等。
(三)微量元素
I、Br、Fe、Cu、Ni、Ti、Pb、Zn、Mn等。
(四)生源物质
NH4+、NO2-、NO3-、HPO42-、PO43-。
(五)胶体
SiO2·nH2O、Fe(OH)2·nH2O、Al2O3·nH2O以及腐殖质等。
(六)悬浮物质
铝硅酸盐颗粒、砂粒、粘土、细菌、藻类及原生动物等。
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水体,其水中所含的物质种类、数量、结构均与天然水质有所不同。
以天然水中所含的物质作为背景值,可以判断人类活动对水体的影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提高水体水质,使之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二、天然水的性质
(一)碳酸平衡
CO2在水中形成酸,可与岩石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并可通过沉淀反应变为沉积物而从水中除去。
在水和生物体之间的生物化学交换中,CO2占有独特的地位,溶解的碳酸盐化合态与岩石圈、大气圈进行均相、多相的酸碱反应和交换反应,对于调节天然水的pH和组成起着重要作用。
在水体中存在着CO2、H2CO3、HCO3-和CO32-等四种化合态,常把CO2和H2CO3合并为H2CO3*。
因此,水中H2CO3*-HCO3--CO32-体系可用下面的反应表示:
(二)天然水中的碱度和酸度
碱度(Alka-linity)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组成水中碱度的物质可以归纳为三类:
①强碱,如NaOH、Ca(OH)2等,在溶液中全部电离生成OH-离子;②弱碱,如NH3、C6H5等,在水中部分发生反应生成OH-离子;③强碱弱酸盐,如各种碳酸盐、重碳酸盐、硅酸盐、磷酸盐、硫化物和腐殖酸盐等,它们水解时生成OH-或者直接接受质子H+。
弱碱及强碱弱酸盐在中和过程中不断继续产生OH-离子,直到全部中和完毕。
和碱相反,酸度(Acidity)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出H+或经过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的总量。
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也可归纳为三类:
①强酸,如HCl、H2SO4、HNO3等;②弱酸,如CO2、H2CO3、H2S、蛋白质以及各种有机酸类;③强酸弱碱盐,如FeCl3、Al2(SO4)3等。
(三)天然水体的缓冲能力
天然水体的pH值一般在6-9之间,而且对某一水体,其pH几乎保持不变,这表明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是一个缓冲体系。
一般认为,各种碳酸化合物是控制水体pH值的主要因素,并使水体具有缓冲作用。
但最近研究表明,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的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对水体的pH值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无论如何,碳酸化合物仍是水体缓冲作用的重要因素。
因而,人们时常根据它的存在情况来估算水体的缓冲能力。
第二节水体污染和重要污染物
一、水体污染
(一)水体
水体有二个含义:
一般是指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海洋的总称,在环境学领域中则把水体当作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完整的生态系统或完整的综合自然体来看。
水体还有可按类型和区域划分。
按类型可分为:
1.海洋水体
2.
按区域是指按某一具体的被水覆盖的地段而言的。
如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按类型划分,它们同属于陆地水体中的地表水体内的湖泊;按区域划分,它们是三个区域的三个不同的水体。
又如长江、黄河、珠江,按类型划分,它们同属于陆地水体中的地表水体内的河流;但按区域概念,它们是分属三个流域的三条水系。
在水环境污染的研究,区分“水”与“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
例如重金属污染物易于从水中转移到底泥中,水中重金属的含量一般都不高,若着眼于水,似乎未受污染,但从水体看,可能受到较严重的污染,使该水体成为长期的初生污染源。
(二)水体污染
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和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称作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类型,从卫生学角度,可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从化学角度,可分为无机有毒物质污染、无机有害物质污染、有机有害物质和病原体污染等类型;环境工程学基本上是依污染物质或能量(如热污染)所造成的各类型环境问题以及不同的治理措施,将水体污染类型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盐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按水体划分污染类型分为河流污染、湖泊(水库)污染、海洋污染、地下水污染等。
(三)水质指标
水体污染有时可以直接地察觉到,例如,水改变了颜色,变得混浊,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某些生物的减少或死亡,某种生物的出现或骤增等。
但有时水体污染是直观察觉不出的,需要借助于仪器观察分析或调查研究。
通常采用水质指标来衡量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水质指标项目繁多,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①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②其他物理性状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可见固体、电导率等。
第二类,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①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pH、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
②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如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③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需氧量(TOD)等。
第三类,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菌、病毒等。
以下是对污染防治工作中常用的一些水质指标的简要说明。
1.悬浮物
指水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
它是水体污染基本指标之一。
如水中的各类矿物微粒,含铝、铁、锰、硅水合氧化物等无机物质,以及腐殖质、蛋白质等有机大分子物质。
2.有机物含量
水体中有机物种类繁多,组成复杂,难以分别对其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因此,一般不对它们进行单项定量测定,而是利用其共性,用某种指标间接地反映其总量或分类含量。
在实际工作中,常用下列指标来表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即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1)化学需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
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克数表示(mg/L)。
COD值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污染越重。
目前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高锰酸钾和重铬酸钾。
高锰酸钾法(简记CODMn),适用于测定一般地表水,如海水。
重铬酸钾法(简记CODCr)对有机物反应较完全,适用于分析污染较严重的水样。
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化学需氧量指CODCr,而称CODMn为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所测定的内容范围是不含氧的有机物和含氧有机物中碳的部分,实际上是反映有机物中碳的耗氧量。
另外,化学需氧量不仅氧化了有机物,而且对各种还原态的无机物(如硫化物、亚硝酸盐、氨、低价铁盐等)亦具氧化作用。
(2)生物化学需氧量
简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OxygenDemand),用BOD表示。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用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mg/L)表示。
BOD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有机物经微生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碳化阶段,主要是有机物被转化成为二氧化碳、水和氨;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主要是氨被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因为微生物的活动与温度有关,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
当温度为20℃时,一般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需要20天左右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是有困难的。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可比性,通常采用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3)总有机碳(TOC,TotalOrganicCarbon)和总需氧量(TOD,TotalOxygenDemand)
TOD是指水中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碳氢化合物,含硫、含氮、含磷等化合物)燃烧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的氧量。
TOC是指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质中的碳含量,耗氧过程是高温燃烧氧化过程,即把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然后测得所产生二氧化碳的量,就可算出污水中有机碳的量。
TOC和TOD这两个指标均可用仪器快速测定,几分钟可完成。
由于用BOD和COD两个指标反映不出难以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加上测定BOD和COD都比较费时间,不能快速测定水体被需氧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国内外正在提倡用TOC和TOD作为衡量水质有机物污染的指标。
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特别是TOC和TOD与BOD之间,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的量,常用DO(DissolvedOxygen)表示。
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一般含量低于4mg/L时鱼类就会窒息死亡。
溶解氧高,适于微生物生长,水体自净能力强。
水中缺乏溶解氧时,厌氧细菌繁殖,水体发臭。
有时溶解氧是判断水体是否污染和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4.pH值
污水的pH值对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对水中生物的生长繁殖,对排水管道等都有很大影响,所以被列为检验污水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活污水pH值为7.2~7.6;工业污水的pH值就较复杂,变化较大。
5.污水的细菌污染指标
1毫升污水中的细菌数要以千万计。
其中大部分是寄生在已丧生活机能的机体上,这些细菌是无害的;另一部分细菌,如霍乱菌、伤寒菌、痢疾菌等则寄生在有生活机能的活的有机体上,它们对人、畜是有害的。
对污水进行细菌分析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在水处理工程中,用两种指标表示水体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1毫升水中细菌(杂菌)的总数与水中大肠菌的多少。
水中含有大肠菌,即说明已被污染。
6.有毒物质指标
我国已制定了“地面水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标准,列出汞、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氟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六六六、DDT等40种有毒物质。
以上6个指标是表示水体污染情况的重要指标。
此外,还有温度、颜色、放射性物质浓度等,也是反映水体污染情况的指标。
二、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
由于水体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用不同方法、标准或根据不同的角度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曾把水中污染物大体划分为八类:
①耗氧污染物(一些能够较快被微生物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②致病污染物(一些可使人类和动物患病的病原微生物与细菌);③合成有机物;④植物营养物;⑤无机及矿物质;⑥由土壤、岩石等冲刷下来的沉积物;⑦放射性物质;⑧热污染。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根据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及其污染特性,可将水体污染物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机无毒物质
无机无毒物质主要指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机盐类。
酸主要来源于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如化肥、农药、粘胶纤维、酸法造纸等工业的废水。
如美国水体中的酸70%来自矿山排水,主要由硫化矿物的氧化作用产生:
4FeS2+15O2+14H2O=8H2SO4+4Fe(OH)3↓
碱性废水主要来自碱法造纸、化学纤维制造、制碱、制革等工业的废水。
酸、碱污染水体pH值发生变化,破坏其自然缓冲作用,消灭或抑制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水体自净,还可腐蚀船舶。
若天然水体长期遭受酸、碱污染,将使水质逐渐碱化或酸化,从而对生态产生影响。
瑞典的河湖,近年来因经常受硫酸雨污染而逐渐酸化,如维纳恩湖五年内pH值平均下降了0.5,维特恩湖下降了0.3,特拉伦湖下降了0.2。
酸、碱污染物不仅能改变水体的pH值,而且可大大增加水中的一般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因酸碱中和可产生某些盐类,酸、碱与水体中的矿物相互作用也产生某些盐类。
水中无机盐的存在能增加水的渗透压,对淡水生物和植物生长有不良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饮用水标准规定水中无机盐总量最大合适值是500毫克/升,极限值是1500毫克/升。
对农业用水来说,一般以低于500毫克/升为好。
当用于灌溉生长在干旱区的耐盐性作物时,可溶盐总量可以高到2000-9000毫克/升。
(二)无机有毒物
这类物质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它们排入天然水体,常会影响水中生物,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这类污染物都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可使污染影响持久和扩大。
根据物质的性质,此类污染物可分为两类:
重金属如Pb、Hg、Cd、Cr等与非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如氰化物、砷、硒等。
1.重金属毒性物质
重金属是构成地壳的物质,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是指比重大于或等于5.0的金属。
重金属在自然环境的各部分均存在着本底含量,在正常的天然水中含量均很低,如汞的含量介于0.001-0.1mg/L之间,铬含量小于0.01mg/L,在河流和淡水湖中铜的含量平均为0.02mg/L,钴为0.0043mg/L,镍为0.001mg/L。
在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元素,还包括具有重金属特性的锌、铜、钴、镍、锡等。
(1)汞:
汞具有很强的毒性,有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更大,更容易被吸收和积累,长期的毒性后果严重。
人的致死剂量为1~2克。
汞浓度0.006~0.01mg/L可使鱼类或其它水生动物死亡,浓度0.01mg/L可抑制水体的自净作用。
甲基汞能大量积累于脑中,引起乏力、动作失调、精神混乱甚至死亡。
水体汞的污染主要来自生产汞的厂矿、有色金属冶炼以及使用汞的生产部门排出的工业废水。
尤以化工生产中汞的排放为主要污染来源。
(2)镉:
镉进入人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肾和脾脏内。
能引起骨节变形,腰关节受损,有时还引起心血管病。
镉浓度0.2~1.1mg/L可使鱼类死亡,浓度0.1mg/L时对水体的自净作用有害。
工业含镉废水的排放,大气镉尘的沉降和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都可使镉进入水体。
镉是水迁移性元素,除了硫化镉外,其他镉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
在水体中镉主要以Cd2+状态存在。
进入水体的镉还可与无机和有机配位体生成多种可溶性配合物。
(3)铅:
如摄取铅量每日超过0.3~1.0mg,就可在人体内积累,引起贫血、肾炎、神经炎等症状。
铅对鱼类的致死浓度为0.1~0.3mg/L,铅浓度0.1mg/L时,可破坏水体自净作用。
由于人类活动及工业的发展,几乎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都能检测出铅。
矿山开采、金属冶炼、汽车废气、燃煤、油漆、涂料等都是环境中铅的主要来源。
岩石风化及人类的生产活动,使铅不断由岩石向大气、水、土壤、生物转移,从而对人体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天然水中铅主要以Pb2+状态存在。
2.非金属的无机毒性物质
(1)氰化物
水体中的氰化物主要来源于工业企业排放的含氰废水,如电镀废水、焦炉和高炉的煤气洗涤冷却水、化工厂的含氰废水,以及选矿废水等。
在常见的电渡液配方中,镀锌液含NaCN80-120g/L,镀铜液含NaCN12-18g/L,镀银液含NaCN40-60g/L。
当电镀完毕进行漂洗时,粘在镀件上的含氰液便随漂洗水排出。
氰化物是剧毒物质,一般人只要误服0.1g左右的氰化钾或氰化钠便立即死亡。
含氰废水对鱼类有很大毒性,当水中CN-含量达0.3~0.5mg/L时,鱼可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订出了鱼的中毒限量为游离氰0.03mg/L;生活饮水中氰化物不许超过0.05mg/L;地面水中最高容许浓度0.1mg/L。
水体对氰化物有较强的自净作用,天然水体中氰化物的净化过程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挥发排出,即通过下述反应转变为可挥发的氰酸:
CN-+CO2+H2O==HCN+HCO3-
该过程可以占到水体对氰化物总净化量的90%左右,另一过程是氧化分解:
在一般天然水条件下,微生物氧化过程所造成氰的自净量只占水体对氰化物总自净量的10%左右,夏季(温度高,光照良好)微生物氧化过程的自净量可以达到30%左右。
(2)砷
岩石风化、土壤侵蚀、火山作用以及人类活动都能使砷进入天然水中。
淡水中砷含量为0.2-230μg/L,平均为1.0μg/L。
天然水中砷可以H3AsO4、H2AsO4-、HAsO42-、AsO43-等形态存在。
砷是传统的剧毒物,As2O3即砒霜,对人体有很大毒性。
长期饮用含砷的水会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腹痛、呕吐、肝痛、肝大等消化系统障碍。
并常伴有皮肤癌、肝癌、肾癌、肺癌等发病率增高现象。
(三)有机无毒物
有机无毒物主要指需氧有机物。
天然水中的有机物一般是水生生物生命活动产物。
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素等有机化合物可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
二氧化碳和水等。
这些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故又称为需氧污染物。
在一般情况下,分解1克分子(162克)碳水化合物需要消耗6克分子(192克)氧,即:
污染水体中的需氧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牲畜污水及食品、造纸、制革、印染、焦化、石油化工等工业废水。
从排水的量上看,生活污水是需氧污染物的最主要来源。
目前国外不少城市的生活污水已达600升/天·人。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生化需氧量约为300-500毫克/升。
流经世界上大城市的河流污染,相当一部分主要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需氧有机物污染。
未经污染天然水的生化需氧量绝大部分在1-2毫克/升之间。
起源于寒温带沼泽地带的河流和天然营养化的水体,生化需氧量较高。
一些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的BOD、COD含量监测见表4-2。
有机污染物排入河流后,主要引起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生态效应,一是溶解氧效应。
1.生态效应
指水生生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变化。
一般将生物分为自养性生物和异养性生物两大类。
自养生物如各种藻类和绿色植物等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靠光能和无机营养物质生长繁殖。
有机污染物在降解前会使水浑浊或带有害物质,使自养性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和损害,而降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可作为它们的无机营养物质,促使其生长。
这种光合自养生物在水中能产生溶解氧。
异养性生物如各类细菌、原生动物等单线进行呼吸作用,它们靠有机物和溶解氧生长繁殖,有机物是它们生长繁殖的促进因素。
这类异养性生物在水体中破坏有机物和消耗溶解氧。
在正常的河流中,生物的种类繁多,而每种生物的数量少。
当河流受有机物污染时,随着污染物在河流中的变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相应地发生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
2.溶解氧效应
指水体中溶解的分子态氧数量的变化。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自水体和大气界面上的气体交换。
大气中的氧进入水体,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所排出的氧补充水体的氧,这些构成了水体的复氧过程。
同时,水体中还经常发生氧化作用,消耗溶解氧,特别是有机物降解时,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这就是耗氧过程。
因此,水体中同时存在着耗氧和复氧两个过程,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是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水体中的溶解氧应达到当时温度下饱和浓度。
该温度下实际的溶解氧浓度与饱和浓度的差值称为缺氧量,也称氧亏。
若在河流某点连续排入固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在稳定流动状态下沿河道不同距离测定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则可得到一条溶解氧变化曲线,也就是缺氧量变化曲线,又称为氧下垂曲线,如图4-1所示。
图中曲线A为累积耗氧曲线,B为累积复氧曲线,C为氧下垂曲线。
CP是溶解氧最低点,称为临界点。
CP点以前,耗氧作用超过复氧作用,溶解氧逐渐下降,是水质恶化过程。
CP点以后,耗氧量已低于复氧量,溶解氧含量逐渐提高,水质逐渐好转,直至完全恢复。
若临界点CP的溶解氧大于4~5mg/L,表明排入的有机耗氧物未超过水体自净能力。
若CP点溶解氧小于4~5mg/L,此水体已不适于水生生物生存,排入污染物量超过了自净能力,水体受到了较重污染。
若CP点溶解氧等于零,表示此时水体达到无氧状态,出现厌氧分解,水质腐化发臭。
按照上述净化过程,可划分为清洁区、水质恶化区和恢复区。
对于某一区段,可根据其生物种类及数量和溶解氧浓度作指标,判断其水体污染状况。
图4-1耗氧、复氧和溶解氧下垂曲线
(四)有机有毒物
这一类物质多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往往含量低,毒性大,异构体多,毒性大小差别悬殊。
此外,这些有机物种类繁多,现仅举几种作简单介绍:
1.农药
水中常见的农药概括起来,主要为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此外还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它们通过喷施农药、地表径流及农药工厂的废水排入水体中。
有机氯农药由于难以被化学降解和生物降解,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很长,同时,其水溶性低而脂溶性高,易在动物体内累积,对动物和人造成危害。
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农药与有机氯农药相比,较易被生物降解,它们在环境中的滞留时间较短,在土壤和地表水中降解速率较快,杀虫力较高,目前在地表水中能检出的不多,污染范围较小。
此外,近年来除草剂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可用来杀死杂草和水生植物。
它们具有较高的水溶解度和低的蒸汽压,通常不易发生生物富集、沉积物吸附和从溶液中挥发等反应。
这类化合物的残留物通常存在于地表水体中,除草剂及其中间产物是污染土壤、地下水以及周围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2.酚类化合物
水体中酚的来源主要是冶金、煤气、炼焦、石油化工、塑料等工业排放的含酚废水。
由于各工业的原料、工艺、产品不同,各种含酚废水的浓度、成分、水量都有较大的差别。
焦化厂含酚废水量大(按经验系数酚水量为0.35m3/t干煤),水质成分复杂、含酚量高,如回收氨工段的出水含挥发酚可达1600-3600mg/L,含不挥发酚可达300-500mg/L。
城市煤气站含酚废水分高浓度和低浓度两种。
前者主要来自煤气初冷器集气管的冷凝水,后者主要来自煤气终冷塔,如上海某煤气厂前者含挥发酚2300-3000mg/L,含不挥发酚70-2000mg/L,后者含挥发酚40-60mg/L,含不挥发酚10-20mg/L。
石油加工厂含酚废水的主要特征是含酚量低,通常为50mg/L左右。
另外,粪便和含氮有机物的分解过程中也产生少量酚类化合物,所以城市生活污水也是酚污染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章 水质监测1 第三 水质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