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认知疗法.docx
- 文档编号:24052630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0.42KB
第九讲 认知疗法.docx
《第九讲 认知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讲 认知疗法.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讲认知疗法
第八讲认知疗法
第一节认知疗法概述
一、什么是认知疗法
1、什么是认知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对自己和对环境的看法及信念系统。
认知类型:
客观和主观;积极和消极;理性和非理性。
2、什么是认知疗法
(1)定义:
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
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
心理咨询师的任务就是与病人共同找出这些适应不良性认知,并提供“学习”或训练方法矫正这些认知,使病人的认知更接近现实和实际。
随着不良认知的矫正,病人的心理障碍亦逐步好转。
(2)认知疗法的特点:
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的目标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认知疗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疗法,因为它不仅重视适应不良性行为的矫正,而且更重视改变病人的认知方式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
同时,认知疗法也不同于传统的内省疗法或精神分析,因为它重视目前病人的认知对其心身的影响,即重视意识中的事件而不是无意识。
内省疗法则重视既往经历特别是童年经历对目前问题的影响,重视无意识而忽略意识中的事件。
(3)常用方法: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二、认知疗法的产生
认知疗法是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心理治疗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技术。
这种改变人的认识观念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
由你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并依照这种观点进行进一步的推理,最后引出矛盾和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先前思想不合理的地方,并由你自己加以改变。
20世纪,另一名哲学家维持根斯坦(L·Wittgnehstein)提出了语言分析哲学,目的就是要改变当时哲学领域中语词不清,概念混乱的局面。
实际上,这是一种更为严密的揭示并纠正错误思想的方法。
自从心理学从哲学范畴中独立出来,心理学的理论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而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则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第三股势力。
认知疗法作为一种系统的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因此,它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在理论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阿伦.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
三、认知疗法一般治疗原理及过程
1、认知疗法一般治疗原理
认知疗法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试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及周围环境背景的差异,人们对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
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
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
“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因此,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
”贝克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艾利斯(Ellis)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不合理的认知和信念引起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只有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
2、认知疗法一般治疗过程
(1)建立求助的动机
(2)适应不良认知的矫正
(3)在处理日常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观念的竞争,用新的认知对抗原有的认知。
比如,可使病人先用想象方式来练习处理问题或模拟一定的情境或在一定条件下让病人以实际经历进行训练。
(4)改变有关自我的认知
四、认知疗法的适应症及疗程
1、认知疗法的适应症
认知治疗对道德颓废、堕落(demoralization),罪恶感(Guilt)和害羞(Shame)症状较有效。
对于情感性或焦虑性或人格疾患(反社会性、边缘性、做作性、自恋性人格疾患)并存的当事人,较常使用认知治疗法治疗。
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抑郁性神经症、强迫症、恐怖症、行为障碍、人格障碍、性变态、性心理障碍、偏头痛、慢性结肠炎等身心疾病。
2、认知疗法的疗程
(1)个体。
(2)团体:
成本、效率,8小时。
第二节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疗法的心理学基础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只强调无意识,而将意识经验排斥于研究之外。
2、行为主义心理学。
经验公式是S—R(刺激—反应),只研究S—R之间的确定规律,而对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感知,思维和情绪等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内部心理过程常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将它们还原为外在的行为。
新行为主义虽然提出了S—O—R公式,但因素O代表的是机体状态(organism),而非意识。
3、认识理论提出了S—C—R公式,认为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存在着意识,经验等因素,记之为C(consciousness)。
这一公式中的S不再指简单的外部刺激物,而扩大为整个现实世界中可以起刺激作用的成分,如事件、情境、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的行为等等。
例如人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看上去是个自动化的反射过程,但仔细分析来,就可以看出这里面还是有个认知过程的:
要有个过程把绳的形象转换为蛇的形象,然后再与过去被蛇咬相联系,在此基础上,对井绳作出否定性评价与判断,从而产生恐惧的情绪和行为。
但这种认知过程由于刺激与过去经验的鲜明和生动而变得自动化了,被压缩到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以致不能分辨。
但是这一过程仍可以通过细致的认知分析加以反省,区分出各个环节。
因此,这一类自动化的行为只在形式上是条件反射式的,而实际上,还是在意识过程支配下的行
二、贝克的认知治疗理论
贝克(A·T·Beck,l92l~)l946年于耶鲁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
1953年获美国神经和精神病学会颁发的精神病学证书。
此后,贝克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并于1958年在美国精神分析学院毕业。
目前任宾西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教授和认知治疗中心主任,《认识治疗与研究》主编。
其主要著作有《抑郁症:
原因与治疗》;《认知治疗与情绪困扰》等。
1、贝克的认知治疗的基本理论
心理问题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主要是在错误的前提下,对现实误解的结果;这种错误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比如错误的学习,依据片面的或不正确信息作出错误的推论,或者不能适当地区分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别等等。
他进一步提出,个体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认识外部世界的方式或方法决定的,即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行为反应。
2、认知歪曲形式(贝克,1985)
(1)任意的推论——在缺乏充分的证据或证据不够客观和现实时,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便作出草率的结论。
(2)过分概括化——指在单一事件的基础上作出关于能力、价值等整体自我品质的普遍性结论,也就是说从一个具体事件出发作出一般规律性的结论。
(3)选择性概括——只依据个别、片面的细节而不考虑其他情况就对整个事件作出结论。
(4)“全或无”的思维方式——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要么是全对,要么是全错,把生活看成是非黑即白的单色世界,没有中间色彩。
(5)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物的意义作出歪曲的评价,要么过分夸大,要么过分缩小客观事件的实际结果。
3、认知治疗的重点
贝克强调,认知治疗对心理障碍的治疗重点应在于减轻或消除那些功能失调的活动(activityofdysfunction),并帮助求助者建立适应性的功能;鼓励求助者对导致障碍的思维和认知过程,以及情感,动机等内部因素进行自我监察。
三、雷米的认知治疗理论
雷米(V.C.Raimy)生于1913年,1935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1943年,雷米在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的指导下,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8年至l978年在弗罗里达大学进行心理学教学与研究。
从1978年开始,他开设了私人诊所,从事认知治疗的研究与实践。
由于受到罗杰斯的影响,雷米一直把自我概念作为他研究的中心问题。
他的对认知治疗比较有影响的著作是:
《自我的错误理解:
认知治疗与错误观念的假设》。
雷米的理论与贝克理论的基本前提都是一致的,即都认为导致不适应行为和情绪的根本原因是错误的认知过程和观念。
但如果说贝克理论所关心的是错误的认知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观念,那么雷米理论则主要强调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状态,即这些观念是以什么样的顺序和方式表现出来并发生作用的。
1、雷米的认知错误观念。
错误观念主要指个体对自我的不正确或不适当的评价,也就是指错误的自我概念。
雷米认为,这些错误观念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以群集的方式表现出来。
每一个错误观念的群集都对应着某一类情绪障碍。
例如,与抑郁情绪有关的群集有:
“我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没希望的”,“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我都是毫无价值的”,“我永远都是孤立无援的”或“我永远不会受人重视”,“我无法从事正常活动”等等。
可以看出,上述观念都有特定的存在方式,即每一种观念都有类似的句式,在这些句子中,大多数都是以“我”为主语,实际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判断。
不难看出,这些判断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前面所述的认知歪曲的特征,因此是一些错误的自我观念。
雷米提出了“中心—边缘”模型。
他认为每一组群集中的各个错误观念,其重要性是不同的。
有一些观念是主要的、基本的,它支配着那些较为次要的观念。
在实际治疗中,有时求助者可能会轻易地放弃了某种错误观念,但如果那些基本的错误观念不能根除,就仍无法改变那些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
3、雷米提出认知治疗的目的
目的是要揭示并改变那些中心的、深层的错误观念,而治疗的手段则应从边缘、表层的错误观念入手,逐步靠近中心,挖掘深层并最终予以纠正。
同贝克的理论相比,雷米理论的优点在于对错误观念的结构及其与各种情绪障碍的关系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描述,从而可以帮助咨询师尽快制定治疗目标,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揭示并纠正各类错误观念。
四、艾利斯(Ellis)的合理情绪疗法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1、人性理论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
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
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
正如艾利斯所说:
“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
”
2、ABC理论
(1)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艾利斯认为,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
(2)ABC理论模式:
A是指诱发性事件;
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3、不合理信念及其特征
(1)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环境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只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许。
该信念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即便是父母、老师等对自己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因此如果某人坚持这样的信念,他就可能千辛万苦,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以获得每个人的欣赏,但结果必定会使他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
(2)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即能在人生的每一环节和每一方面都能有所成就。
这也是无法达到的目标。
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永远成功的人。
一个人可能在某些事上较他人有优势,但在另外一些事上,却可能不如他人。
虽然他以前有许多成功的境遇,但他无法保证在每一件事上都能成功。
因此,若某人坚持该信念,他便会为永远无法实现的目标而徒自悲伤。
(3)世界上有些人很坏、很可憎,所以应该对他们做严厉的谴责和惩罚。
世界上没有完人,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
因此,不该因他人一时的错误就将其视为坏人,以至对他们产生极端的排斥和歧视。
(4)如果事情发展非其所愿,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
人不可能永远成功,生活和事业上的挫折是很自然的事,如果一经遭受挫折,便感到可怕,那便会导致情绪困扰,也可能使事情更加恶化。
(5)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自己不能控制和支配的外界环境因素所致。
因此,人对自身的痛苦和困扰也无法控制和改变。
(6)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承担的责任是很困难的,办法便是逃避。
逃避虽可暂时缓和矛盾,但问题却是始终存在而不得其解,且时间一长,问题便会恶化或连锁性产生其他问题和困难,从而更加难以解决,最终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情绪困扰。
(7)人们要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随时随地地加以警惕,应该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对危险和可怕的事物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应该说这是正确的,但过分的忧虑则是非理性的。
因为坚持这种信念只会夸大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使人不能对其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面对。
使生活变得沉重和没有生气,导致终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已。
(8)人必须依赖他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而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生活的好些。
虽然人在生活中某些方面需要相互依赖,但过分夸大这种依赖的必要性则可能失去自我的独立性,导致更大的依赖,产生不安全感。
(9)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难以改变的。
过去的经历是个人的历史,这的确无法改变。
但不能说这些事就会决定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
因为事实虽不可改变,但对事件的看法可以改变,从而人们仍然可以控制、改变以后自己的生活。
(10)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难过。
关心他人、富于同情这是有爱心的表现。
但如果过分投入他人的事情,就可能忽视自己的问题,并因此使自己的情绪失去平衡,以至没有能力去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使自己更糟。
(11)对一生的每一个问题,都应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人生是个复杂的历程,对任何问题都要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坚持要寻找某种完美的答案,那就会使自己感到失望和沮丧。
心理学家韦斯勒经过归纳研究,总结出了不合理信念的几个特征:
(1)绝对化的要求。
它是指人们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持有必定怎样的不合理想法,常常带有“必须”和“应该”的特点。
这种必须和应该又表现为三个方面:
“我必须”、“我应该”。
如“我必须每件事情都成功”、“我必须是每个人都喜欢我”、“我必须是班上最优秀的”、“我绝对不能输”、“我应该成为班长”等等。
这些有时可能是人们对自己提出的难以实现的目标,是过于追求完美和苛求自己的表现。
因为人们不可能事事成功、时时如愿,人们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或成为最优秀的,也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赏。
所以,持有这种不合理信念的人很容易产生失败感和挫折感,导致失落、自责或抑郁等情绪、行为困扰。
理性的认知是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不过于追求完美,也不过于重视他人的评价,一切都保持一个适当的度。
“你必须”“你应该”。
比如“你必须对我诚实”、“大家都必须听从我的安排”、“你应该成为最优秀的人”、“他必须受到惩罚”等等。
这些是人们对他人提出的绝对化要求,是苛求他人、控制他人的表现,也是自我中心和高傲自大的一种倾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主见,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没有理由去苛求、左右他人“必须”怎样,有时也只能是希望或建议而已。
“事情必须”“事情应该”。
如认为“学校或家庭环境必须符合我的要求”、“那件事应该是明天做的”、“已经计划好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等等。
有些事情不是由我们某一个人所决定的,尤其是在集体的大环境中,要通过调整自我去积极的适应。
当然,许多事情也都可能存在回旋余地,不能看得太绝对。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片面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个体对自身评价的片面认识和评价。
有的人往往以自己做的某或某几件事的后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断定自身的价值,其结果常会导致自负或自卑等消极心理,产生相应的不良行为。
对他人的片面认识与评价。
例如,当别人稍有过失或不合自己的意愿时就认为其“绝对的坏,一无是处”,从而导致一味地责怪他人,乃至出现打击报复、逃避与他人交往等不良行为反应。
事实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失败、错误和过失都是很正常的。
我们应当坦然地接受这一现实,全面的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3)糟糕至极。
这种不合理信念认为一件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了,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不幸,将事情想象为灭顶之灾,大难临头,从而消极的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可能的结果。
例如:
中考或高考前有的同学往往会恐惧地想到“到时候我会很紧张的,我会彻底失败的,那我一切都完了,自己的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等等,这种消极的暗示会更加重自己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并常常会使个体由于对失败和挫折的过度焦虑和恐惧而产生自暴自弃、悲观消沉乃至轻生等行为。
这也印证了心理学中所讲的“自我实现的预言”。
所谓“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开始时的一个虚假的情境定义,由于它引发了新的行动朝向虚假的目标,因而使原有虚假的东西变成真实的”。
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绝望往往是希望地开始,危机的尽头往往是转机,山穷水尽的地方终会柳暗花明。
”
第三节认知疗法的操作程序与治疗技术
一、认知疗法的操作程序
1、建立咨询关系
咨询师和求助者就可以共同制定咨询目标,商讨咨询方法、咨询的时间间隔等具体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达成一致。
2、确定咨询目标
无论是贝克的理论,还是雷米的理论,都认为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
因此他们咨询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使之改变到正确的认知方式上来。
贝克的理论侧重求助者整个认知过程的恢复
雷米则强调求助者对自己所持有的特定错误观念及错误观念群集的领悟,但是,他们整体上的咨询目标和方向还是基本一致的。
3、确定问题:
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从这一过程开始,就接触到了求助者的认知过程及认知观念。
为了能尽快发现求助者行为问题背后的不正确的认知观念,咨询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求助者引导到某个特定的问题范围内,要求求助者集中注意那些具体的问题和可以观察到的事实,而且这些问题和事实通常是求助者所忽略的。
因此,咨询师应引导求助者对它们进行体验和反省。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提问、自我审查,以及这两种技术的结合来实现。
所谓提问技术,就是由咨询师提出某些特定的问题,把求助者的注意力导向与他的情绪和行为密切相关的方面。
这些问题指导着谈话方向,并引发出许多为求助者以前经验过但却忽略了的问题。
对于某些较为重要的问题,咨询师可多变换几种方式提问,这样可以使问题突出,从而使求助者能够把他意识到和未意识到的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发现自己思维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并能主动加以改变。
所谓自我审查技术,就是鼓励求助者说出他对自己的看法,并对自己的这些看法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
咨询师通过特定的问题,使求助者注意到被他忽略了的经验。
由于这些经验就是求助者当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的认知基础。
因此,对这些经验重新加以体验和评价就能使求助者很快发现自己的认知过程是不合逻辑的。
而一旦他能认识到这-点,他也就有可能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4、检验表层错误观念:
建议、演示和模仿
所谓表层错误观念或边缘性错误观念,就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不适应行为的一种直接、具体的解释。
例如,一个有强迫洗手行为的求助者可能把自己的行为解释成对细菌或其他脏东西的恐惧,认为自己是怕这些东西伤害其健康而不断洗手。
而一个抑郁症求助者则可能把自己的退缩行为解释为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
总之,求助者很容易用具体事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解释,这种解释所包含的就是表层错误观念。
对于这些错误观念,可使用以下几种有关技术:
⑴建议:
建议求助者进行某一项活动,这一活动与他对自己问题的解释有关。
通过这个活动,求助者可以检验自己原来的解释是否正确。
例如,对于前面提到的那个强迫洗手的求助者,咨询师可以建议他去有意减少洗手的次数,并让他自己去检验这样做是否真的会给他的健康造成危害。
⑵演示:
鼓励求助者进入一种现实的或想像的情境,使他能够对其错误观念的作用方式及过程进行观察。
这种情境也应根据求助者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解释来设定。
例如可以心理剧的方式出现,由咨询师设定某种剧情,并且和求助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随着剧情的发展,求助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认知过程就会通过他所扮演的特定角色表现出来,从而使他能够对之加以直接观察和体验。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求助者把“我”的行为和观念投射到所扮演的“角色”身上,通过观察体验“角色”,使他能够更为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问题。
⑶模仿
让求助者先观察一个模特完成某种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通过想象或模仿来完成同样的活动。
例如,对于一个社交恐怖症求助者,可让他先观察咨询师或其他人的正常的人际交往活动,然后要求求助者模仿或在想象中也来完成这一活动。
从中,他可以对自己恐怖情绪的产生过程进行直接体验。
例如桂丹努(Guidano,l983)曾报告一例患有死亡恐怖症的妇女,她害怕看见死人或与死有关的任何东西,甚至不能想象这类事情。
这是一个很具体的观念,于是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去想象一些与死亡有不同程度关系的场面,以此对这一观念作验证。
求助者开始想象时表现出较强的焦虑,但她逐渐镇静下来,并能在想象时保持全身放松状态。
然而在这之后,求助者仍然不敢看街上的柩车,而一旦她真的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就会出现持续的心动过速和持续的焦虑。
实际上,求助者在按咨询师的描述进行想象的同时,也在暗暗地把自己排除于所想象的情境之外,即她可能暗示自己这一切只是想象中的,她永远不会真的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中。
当问她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时,她不再说自己不敢想象死亡这类事情了,但她现在坚持认为自己的情感是脆弱的,并且比别人更严重。
所以她要是真的看到与死亡有关的场面就无法保持在想象时的那种轻松。
这样咨询师就发现了比不敢想象之类的错误观念更为基本的错误观念,即认为自己情感脆弱、与众不同等等。
因此,仅仅纠正了那些表层的错误观念并不能使求助者的问题得到根本的好转。
5、纠正核心错误观念:
语义分析技术
深层错误观念往往表现为一些抽象的与自我概念有关的命题,比如“我毫无价值”等等,它们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讲 认知疗法 第九 认知 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