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版全册.docx
- 文档编号:24047319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40
- 大小:35.64KB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版全册.docx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版全册.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最新版全册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小学科学总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
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
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
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
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
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
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有:
一、常见的材料;二、太阳和月亮;三、植物与环境;四、生活
中的动植物资源;五、常用工具。
2.本册教材的主要特点本册教材的整体设计有三个核心概
念:
生活常见材料;地球物质的特性(太阳、月亮、水);常用工具。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年级高低,探究的水平有高低。
本册教
材侧重的技能:
观察、描述、记录、简单实验、测量、维恩图比较、
分类、交流和表达等。
《太阳和月亮》单元是本套教材引入“实验”
这一科学探究方法的开始。
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在这
一单元中首次明确提出来的,是学生正式学习这些方法的开始。
本单
元的有些活动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措施
1、首先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是最主要的。
平
时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学习科学教学大纲,科学教材,认真钻
研科学教法学法,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学教师。
2、结合所教班级、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
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
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
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
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得到收获。
4、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
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
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四.教学设计:
1、石头
教学目标:
1、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
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多种感官、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
特点。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
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初步了解石头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
用。
教学难点: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特点。
教学准备:
材料的实物照片。
教学过程:
一、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教师课件展示:
以石头作为材料的制成的物品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
生活中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师生总结:
它们都是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
教师引领: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有关石头的知识。
二、观察石头,有什么发现?
(一)认识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以石头作为材料制成的物品。
2、教师出示典型的塑料物品,如石头雕塑、石头台阶等。
3、师生归纳总结:
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二)观察石头,认识石头的特点。
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
主要探究石头的坚硬程度、表
面纹理、光滑程度、软硬程度等。
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
4、师生交流探究发现,得出结论:
我们刚才通过研究知道了石
头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
同。
三、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1、提出活动指向:
这块石头可以用来做什么?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总结:
石头更多的特点和用途。
板书设计:
1、石头
石头是一种常见材料。
石头的特点:
质地坚硬,不同种类石头的表面纹理、
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不同。
2、布料
教学目标:
1、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
水等特点。
2、在教师指导下,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
点。
3、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4、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具有柔软、有弹性、能透水等
特点。
初步了解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布料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丝绸、棉布、化纤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用课件展示布料制品的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
这些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师生总结:
它们都是用布料制成的。
二、活动过程。
(一)知道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
1、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布料制品。
2、教师出示典型的布料制品:
布娃娃、布包、棉手套等。
3、师生归纳总结:
布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生活中较多的
物品使用布料制成的。
(二)观察布料,认识布料的特点。
1、师生交流,明确探究的方向:
布料的软硬程度、透水性、
弹性等特点。
2、教师提出探究思路。
3、学生分组探究。
4、师生交流探究的发现,得出结论:
布料具有柔软、能透
水、有弹性等特点。
三、拓展活动。
1、活动指向: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到了布料。
2、学生分组交流。
3、师生交流。
4、师生总结:
布料的用途非常广泛。
板书设计:
《布料》
布料是一种常见材料。
布料的特点:
柔软、能透水、有弹性等。
3、塑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塑料的优缺点。
2、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比较方法认识塑料的优点。
3、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当爱护环境小标兵。
教学准备:
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纸袋、
塑料袋;塑料盆、陶瓷盆;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塑料袋、塑料杯,提问:
这些物品是什么材料制成
的?
2、再出示小尺提问:
它呢?
又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3、提问:
请同学们观察下,我们周围有哪些物品是塑料组成的?
4、谈话:
对,塑料也是一种重要的原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和研究塑料的一些性质。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比较塑料和其他材料,找出其优点。
1、观察塑料尺、木尺;塑料杯、玻璃杯;木板凳、塑料板凳;
塑料盆、陶瓷盆;纸袋、塑料袋,比较一下,看看塑料有哪些优
点。
2、学生分组观察、比较、交流。
3、学生汇报本组的比较结果。
4、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
(1)和木尺比,塑料尺具有透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
(2)和纸袋比,塑料袋具有相对牢固,不怕水的优点;
(3)和玻璃杯比,塑料杯具有不易碎、不烫手、重量轻的优点;
(4)和陶瓷盆比,塑料盆具有不易碎、轻便、弹性好的优点;
(5)和木椅比,塑料椅具有轻便,易叠放,不占地方的优点。
(二)、讨论总结塑料的优点。
1、讲述: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塑料的许多优点,同学们分
组总结一下塑料的优点有哪些?
2、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3、教师总结塑料的优点:
轻便可塑、牢固有弹性、透明隔热、色彩鲜艳、价格便宜、经久
耐用。
(三)、塑料的缺点及治理方案。
1、讲述:
刚才我们了解了塑料的优点,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
有两面性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
那你们知道塑料有什么缺点
吗?
2、学生讨论、回答。
3、讲述:
塑料有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它的最大缺点:
它们
不易分解(腐烂),埋在土里几百年也不会发生变化,这对环境
是极为有害的。
4、提问:
不易腐烂的塑料,对环境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5、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四)、教师总结,增强环保意识。
三、拓展应用:
1、提问:
怎样分辨有毒和无毒塑料袋?
2、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3、总结
4、金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
成分性能和用途。
2.能力目标:
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
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
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
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教学重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
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
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得出: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
的结论。
二,新授课人类使用金属材料的小知识
1.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青铜(铜锡合金)
2.现在应用最多的金属—铁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世界上金属产量第二位—铝
(一)、金属
纯金属(90多种)
合金(几千种)
2、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
定因素。
还需考虑:
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
料是否易于回收、对环境的影像等等。
(二)、金属之最:
(1)铝: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钙: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
(4)银: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
(5)铬:
硬度最高的金属
(6)钨:
熔点最高的金属
(7)汞:
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
密度最大的金属
(9)锂:
密度最小的金属
1、金属
4、金属分类:
黑色金属:
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
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重金属:
如铜、锌、铅等
有色金属:
轻金属:
如钠、镁、铝等;
(三),课堂小结
5太阳的光和热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可以发光发热。
2、能在教师引导下,利用多种感官观察和感受阳光下的多种
现象。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阳光下的物体表现出探究兴趣;
增强强光下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太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
课前准备:
石头玻璃杯铁块太阳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疑导课。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人工是怎么孵化小鸡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
组图片,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孵化室(亮着电灯)人工孵化小鸡的过程。
师: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孵化小鸡时都有电灯)
师:
为什么孵化室都要亮盏电灯呢,这有什么用呢?
(让学生纷
纷猜测)
师:
是这样的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太阳的光和热》,探
究这其中的奥秘!
(板书课题:
太阳的光和热)
二、观察、实验,探究规律
(一)初步感知太阳与温度的关系。
1、太阳出来后,走在阳光下和在树下有什么不同?
(1)、学生互相交流,各自说出感受。
(2)、师生交流,指多名学生说说。
2、用手摸一摸墙的背阳处和阳光下的墙。
(1)、你们有何感觉?
(2)、学生体验交流,师小结。
3、摸一摸准备的材料,晒一会再摸。
(1)、两次摸到的感觉是否一样?
(2)、通过这些体验你明白了什么?
(师小结板书:
光越强温度越高,光越弱温度越低)
(二)总结
正午和傍晚的阳光强弱与温度变化是有规律的:
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正午温度高,傍晚温度下降,
是因为阳光强弱的缘故。
三、拓展活动
1、师:
人们利用光与热的这些关系,让它为我们带来很多
帮助。
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2、学生说说知道的例子,相互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5太阳的光和热
光越强温度越高
弱低
6太阳和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和有重要影响。
2、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
响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探究太阳对动植物影响的
兴趣。
4、了解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从自然界收获资源。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2、难点:
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生活和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能够发光发热,那么太阳对人们的
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太阳与生
活》这一课。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
同学们看书P14的图中,比较一下白天与晚上的区
别有哪些?
(预设:
白天太阳出来了,工人叔叔和农民伯伯在劳动,小
鸟和小狗在活动。
夜晚月亮出来了,工人叔叔、农民伯伯、小鸟
和小狗在休息。
)
活动二:
探究与发现
结合周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说一说太阳的光可以帮助我们
做什么?
(预设:
晒干粮食、晒被子(杀菌)、让水变热、发电……)
活动三:
引导学生理解:
人类的衣、食、住离不开太阳;
1、大家在一起找找看,太阳对我们的衣食住行有那些影响?
2、说一说太阳对人们生活和动植物有哪些影响?
(预设:
白天,太阳出来了,鸽子在飞;鸡妈妈领着小鸡在
寻找食物;小鸟在树上活动;治疗在树上唱歌;太阳花、芍药花
开放晚香玉、昙花闭合等……)
3、夜晚,月亮出来了,猫头鹰出来活动了;太阳花、芍药花闭
合,晚香玉、昙花开放。
4、那么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吧!
(引导学生,太阳带来的影响有好有坏。
)
三、本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四、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
五、拓展:
1、关于太阳,你还想研究什么?
2、制定作息时间表
7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会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能举例说出季节变化时对
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2、在比较四季现象的过程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四季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课前准备:
搜集人们参加户外活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学生带来的不同季节的图片,让其他学生
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季节拍摄的。
2、学生汇报,说出自己的线索。
3、师引出课题: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这节
课一起了解神秘的春夏秋冬。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考察学生的已有
经验,并迅速引入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本节课总体的
活动指向。
)
二、活动过程
1、一年中,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1)、学生初步观察在校园中拍摄的四季的图片,组内
描述不同季节的特点。
(2)、学生代表描述每一幅图片和其他图片的差别。
(3)、教师对季节的顺序、循环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
利用学生熟悉的环境,在同一场景中比较四季
的不同。
)
2、季节变化对人们的活动有什么影响?
(1)、学生初步观察图片,在组内交流。
(2)、学生交流怎样观察以及观察什么。
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3)、学生小组内相互观察各种带来的图片,回忆当时是在什么
季节、什么地方拍摄的照片,然后仔细观察照片中的景物特点、
人们的衣着和活动等。
(4)、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四季中进行的活动。
(设计意图:
以人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和熟悉的人类活动出发,
进行初步的对比。
)
3、在不同的季节,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变化?
(1)、观察冬天与夏天的小猫。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小猫就是这样通过换毛来适应环境变化的,很
多动物有这样的习性。
(2)、观察枫树的叶子在春、秋两季时的不同之处。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除此之外,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大多与季
节密切相关。
(3)、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的填写。
(4)、开展“我说你猜”活动,教师出示校园内玉兰树在不同季
节时的照片,学生猜测是什么季节拍摄的,并说出线索。
(5)、教师小结:
这种方法也是对比。
(设计意图:
进一步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对四季中的动植物进
行研究,强化学生对四季影响动植物的知识和比较技能。
)
三、拓展活动
展示4幅相同的桃树树干、树枝图片,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
补充四季中这棵树的其他元素。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绘画形式,对整节课内容进行整理和
总结。
)
8看月亮
教学目标:
1、知道月亮是变化的。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描述不同的月相,了解科学家探究
需要制定计划。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月相的变化表现出探究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
自古人们就喜欢赏月。
美丽的月亮、如水的月光历来
是诗人笔下的多情之物。
今天这节科学课我们也要来“欣赏月
亮”,但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亮”。
【出示课题:
看月亮】
二、探究
(一)、谈月亮
提问:
关于月亮,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随机小结:
月亮本身不发光,是球形的,只
有半个球面反射太阳的光,又称月球。
1、画月亮
在你的印象中,还记得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吗?
请同学们在纸
上画出自己记忆中的月亮吧。
指名到白板上画。
你能把这些月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一下吗?
在小组中排一
排,指名到白板上排。
提问:
为什么这样排?
有不同意见吗?
有分歧没关系,我们继续学习,相信你会找到正确的答案。
2、看月亮
(1)找原因
谈话:
看到同学们画的月亮,老师很奇怪,为什么你们看到
的月亮这么多形状?
是什么原因呢?
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
(2)模拟月相变化
全班统一行动,月球站在1号位置上。
【1号位置】提问:
这个时候你们能不能看到月亮?
为什么?
所以我们说月亮的变化跟他本身不发光有关系?
如果他本身发
光的话,我们就能够都看到圆圆的月亮了。
月亮就不会有形状的
变化了。
好,月亮要移动了。
现在到了2号位置,你看到了什么?
画
下来。
继续旋转记录。
回到1号位置。
谈话:
现在月亮绕着地球旋转了一圈,你知
道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吗?
是一个月,准确的说是29.53天,我
国农历的一个月就是这样规定的。
提问:
都看清楚、画好了吗?
哪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一下。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误
差是正常的。
刚才同学们看到的部分就是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科学上
我们把它们叫做月相。
现在谁来说说月相变化的原因?
(小结:
月亮本身不发光,靠反射太阳光。
所以月亮始终只
有一半发光,也就是朝着太阳的那一面发光,背着太阳的那一面
是黑暗的,我们是看不到的。
由于月亮绕着地球旋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所以太阳月亮
和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不断发生变化,月亮被照亮的部分有时我
们能看到,有时我们一点也看不到,有时看得多一些,有时看得
少一些,就形成了不同的月相。
)
(3)找规律
在这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
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一边看一边思考:
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说说在一个月中月相是怎样变化的?
(小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从缺到圆再到缺,变化的周期是
一个月,上半月由缺到圆,缺口朝左,下半月由圆到缺,缺口朝
右。
再看看我们做模拟实验的时候画的月亮,你知道是一个月中
哪一天的月亮吗?
一边看视频一边写下时间。
)
了解各个位置月相的名称和时间。
看看你们开课的时候画的月亮,排列的顺序对吗?
错的改过
来。
三、拓展活动
1、回顾:
在美丽月亮的陪伴下,一节课的时间就要过去了,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填空连线
3、拓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月亮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要
想真正的了解月亮,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细致观察。
看哪个同学
有恒心、有耐心,能够坚持一个月。
9种大蒜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需要水和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知道土培
和水培的方法。
2、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大蒜生长情况的不同提出问题,并
合理解释。
3、能如实记录大蒜生长的过程,养成尊重事实、用事实说
话的意识。
4、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水培和土培技术进行培育。
教学准备:
做好准备,一起来中大蒜。
大蒜、水槽、有土的花盆、铁锹。
教学过程
一、导与新课
1、课件与直观演示法:
演示一:
老师运用形象、生动、直观的PPT说明种大蒜的步
骤,对于新鲜的视频演示,可激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
力,避免学生感觉枯燥无味。
演示二:
老师亲自示范种大蒜的方法,让幼儿对具体种植过
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学生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
对种植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2、师生愉快参与法:
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
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对种大蒜有更深的印象,我就采用了让直接参与种植
的过程,在种植活动中,体验种植劳动的乐趣。
同时引出本节课
的主题---种大蒜
二、活动过程
(一)、怎样中大蒜?
1、挑选蒜种。
(1)、师生讨论种大蒜时如何挑选蒜种。
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挑选个大、饱满蒜瓣儿作蒜种的理由。
教师总结。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挑选蒜种。
各小组展示自己挑选的蒜种,师生评价,留取合格的蒜瓣儿作为
蒜种。
2、种大蒜。
(1)、用土培育大蒜。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用土培育大蒜步骤。
师生交流培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用土培育大蒜的任务。
(2)、用水培育大蒜。
教师指导学生了解用水培育大蒜步骤。
师生交流培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用水培育大蒜的任务。
(二)、怎样做更有利于大蒜生长?
1、各小组展示自己培育的大蒜,学生评价。
2、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怎样做有利于大蒜生长?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4、教师指导学生课下进行验证。
三、拓展活动
活动指向:
我们动手做一做。
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
还可以用土培育哪些植物?
2、教师演示用水培育萝卜的过程。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
3、教师指导学生课下用水培育其他植物,并记录好植物的生
长情况。
10植物和阳光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需要阳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最新版全册 青岛 科学 年级 上册 教案 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