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模板六篇.docx
- 文档编号:24039484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03KB
语文教案模板六篇.docx
《语文教案模板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模板六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教案模板六篇
语文教案模板六篇
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学生字新词。
2、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句中人物的心情。
3、把握__的主要内容,理解南丁格尔从事护理事业的原因和杰出贡献,体会和学习她执著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伟大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南丁格尔在护理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体会和学习她执著坚毅、勇敢坚强、无私无畏、用爱心和恒心为伤者带去福音的伟大精神。
教学准备:
读准课文,阅读有关资料;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知道“白衣天使”是人们对和两种人的称呼,课文中“白衣天使”指的是。
2.我能通过多种途径查找到关于南丁格尔和“白衣天使”的资料。
与字词交朋友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可以帮助我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优裕跻身舆论敬佩刊载谦恭礼让
粗陋愚昧肮脏聘请缅怀溘然长逝
2.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毅然、婉拒、功勋、缅怀、先驱、奠基人、溘然长逝
与课文内容亲密接触
1.通过读课文我能概括出__的主要内容
2.通过思考我可以把南丁格尔的事迹简要地概括为几个方面
3.我很佩服南丁格尔,因为。
二、合作探究精彩展示
1.检查预习:
出示投影,检查词语。
嘱咐优裕淡薄跻身毅然低劣批露哗然舆论不屑巡视
表彰功勋缅怀粗陋空前遗嘱冲锋陷阵溘然长逝
2.介绍收集的有关南丁格尔的资料,简述护士节有关资料。
3.师指导简要梳理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品读体验
1.南丁格尔为什么要作护理工作?
她身上具有什么品质?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两个句子,组内谈谈感动的原因。
2.学生汇报感动的句子,说感受。
预设句子
(1)南丁格尔建立了护士巡视制度,每天夜晚她总要提着风灯巡视病房,一夜间巡视的路程有七公里。
每当她手持风灯走过长街,身影所到,士兵们以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自己的崇高敬意,并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灯女士”。
(2)南丁格尔开创了现代护理专业的伟大事业,这对整个人类是一项空前的贡献。
随着受过训练的护士大量增加,护理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全世界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3.你觉得__中南丁格尔是个怎样的人?
从哪些事件中可以看出来?
请同学们进一步朗读有关课文,找出事件,在组内讨论交流。
师巡视指导。
四、达标测评
1.快速浏览课文开头和结尾,想课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有什么好处?
2.课下把听到的故事及自己的感受写在日记中。
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明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
2.正确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和独到的见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阅读古诗《长城》
汪遵(唐)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这是一首写长城的诗,对于长城,历来赞美较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__,作者又对长城有什么样看法呢?
二、作者介绍
葛剑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历史地理学家。
他以灵活的笔法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国使节所带来的英文版文书客观翻译后的内容与当时清朝臣工们翻译给皇帝看的内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做法显露无遗。
三、关于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
当时的齐、楚、燕、赵、魏、秦和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
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修筑的。
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东到河北山海关,长约6300公里。
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
我们也常用长城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
如: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
四、朗读课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查找生字词。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含义。
断垣残壁、未谙事宜、众志成城、风雨沧桑、强词夺理、畸形繁荣、流风余韵、自圆其说、不言而喻、一厢情愿、长驱直入
3.自由朗读,熟悉课文。
五、整体感知
1.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
明确:
①作者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些传说及赞叹的不合理性;
②作者否定了长城价值要依据美国宇航员在太空能见到的唯一建筑是长城的观点;
③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2.哪一点是全文的中心?
明确:
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六、研讨课文
1.__开篇说:
“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但真正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
”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明确:
用了两个自然段先提出人们对长城的普遍了解,再从史实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2.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明确:
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对用长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观点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3.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明确:
在作者心目中,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确立。
4.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明确:
因为作者认为长城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5.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
第8段,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手段。
第9段,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
第10段,作者认为康熙的统治思想才是英明的,也如孟子所说的“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6.具体地说,作者肯定了长城的哪些方面,否定的长城的哪些方面?
明确:
否定方面:
防御的军事手段,限制民族间交流,固定农牧业界线。
肯定方面:
修德安民,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7.作者在__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明确:
在特定历史阶段看待长城的意义,它所象征的“保卫中原,防御外族人侵”的意识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参考:
赞同,作者能由此想到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问题实在难得,他为我们思考长城的价值开辟了一条新路。
不欣赏,作者的思考过于冷静,以长城作为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的契机未尝不是件好事。
七、作业
1.自主查找关于长城的古诗词文,抄写喜欢的语句。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
否定——肯定
防御手段——修德安民
限制民族间的交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农牧业的界线——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字15个,写字9个。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松鼠活动片段及小松鼠歌曲。
2、谁能从松鼠的名字中猜出它有什么特点?
二、交流资料,激发兴趣。
1、课前,老师请大家搜集了有关松鼠的资料,让我们在小组内来交流大家的收获吧!
2、推选同学向全班介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松鼠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简要的说一下。
3、检察读课文:
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4、教师对词语的读法做以指导。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出描写松鼠外形的内容读一读。
2、出示课件:
(要求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
松鼠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的小眼睛,身上的毛得好像擦过油。
一条的大尾巴总是,显得格外。
这段话按照从到的顺序,写出了松鼠的。
3、教师小结:
这段话采用先总后分的形式,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介绍了动物的外形,同学们要记住这种写作手法。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读把松鼠的机灵读出来。
3、师生评价朗读,并相机进行指导。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默读这一自然段。
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3、同桌互说:
用先再然后最后造句。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这段中的三个它们。
2、小组讨论:
最后一段中三个它们各指代什么?
五、总结全文,丰富感受。
1、分组表演松鼠的生活习性。
(活动、吃、住)
2、小记者到小组内采访松鼠的活动以及吃、住情况。
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识字写字,用字组词,选词造句,理解和积累词语。
2、自读短文,听故事,看图讲故事,激发好奇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一描,写一写。
丁丁提醒我们要注意什么?
二、比一比,组词。
你还可以给它们换什么部首,组成新的字?
你有什么好办法分清楚这些字,不会把它们搞混了?
(可以用金钥匙的方法教大家记字)
三、读一读,选三个词造句。
先让学生自己说给自己听,再抽生说,最后在四人小组内轮流说。
学生造较长的带修饰语的好句子,或同时用多个词造句等,要表扬。
有些词语不好造句,大家都不爱选时,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勇于挑战。
四、读一读,想想它们的意思。
在四人小组内分工合作,快速找出本单元中有这几个词语的句子,选择本组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再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四个大组进行成语接龙竞赛,每组说一个成语,不准重复,看哪个组说得最多。
第三课时
上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了《鲁班造锯》的故事,这节课,我想听你们讲故事了,你们愿意吗?
我想听你们自己编的故事,行吗?
发给学生每人一套学习材料(四幅图,图上没有编号)。
一、发挥想象,自由练说。
看清每幅图上画了谁?
在干什么?
按你的想象摆一摆它们的顺序,编一编小故事。
二、四人小组,交流合作。
每个组员都讲一讲自己编的故事。
小组内排序一致的同学,再合作编故事。
选出小组代表,呆会儿在全班讲故事。
三、全班交流,互评互学。
请小组代表上台按顺序贴图,讲故事。
学生评价,主要评他哪些地方讲得好。
了解有哪些学生排序的方法和他一致,人数多的,酌情多请几位学生来讲。
特别是将按教材顺序讲的故事作为重点指导。
通过学生评价哪里讲得好,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看图讲故事的方法。
(淡化教的痕迹,创设学的情境。
)如,给小男孩取个好听的名字;讲出合理的时间、地点;运用“自言自语”等好词语,将阅读过程中积累的词语转化为语言表达的能力;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讲故事时仪态大方,伴适当的表情和手势等。
练习与拓展
1、猜一猜。
(脑筋急转弯)
有一天,丁丁在阳光下玩,忽然发现自己的身前有一个长长的影子。
“哇,这是我的影子!
”丁丁自言自语地说,“我要超越自己的影子!
”丁丁努力地向前跑着,可是不管他向前跑多远,跑多快,影子总是在他前面。
这时有个人对丁丁说了一句话,丁丁马上照他说的去做,一眨眼就让影子跑到自己的背后去了。
你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什么吗?
2、照样子,填空。
“护”的意思和(扌)有关,
读音和(户)相同。
“影”的意思和()有关,读音和()相近。
“抬”的意思和()有关,读音和()相同。
“城”的意思和()有关,读音和()相同。
“饭”的意思和()有关,读音和()相近。
“洋”的意思和()有关,读音和()相同。
3、照样子写词语。
挥挥手
蹦蹦跳跳
自言自语
4、画影子
(1太阳左边有一个人,2路灯右边有一竖排人,3任意画)
5、做实验,观察影子的变化。
在桌子中间放一个杯子。
(1)点燃一只蜡烛,放在杯子旁边。
(2)移动杯子的位置,让杯子与蜡烛的位置发生前后左右和远近的变化。
(3)杯子保持不动,在杯子的各个方向先后点燃多只蜡烛。
6、猜本课生字:
太阳照在京京身上。
(影)
又用手来又用脚,手脚并用。
(捉)
7、读一读(学生补充阅读材料):
地球上各个地方的影子是不同的。
北极圈里是影子的“大人国”,因为那里的太阳光斜斜地照着,影子在雪地上拉得长长的。
赤道附近是影子的“小人国”,因为那里的太阳当空高高挂,影子变得小又小。
不同的灯光下的影子也是不一样的。
仔细观察电灯光下的影子,你会发现影子中部特别黑暗,四周稍浅。
而日光灯下的影子是灰蒙蒙的一团,连轮廓也不易看清。
那灯光的影子会不会影响医生给病人做手术呢?
别担心,人们早已发明了——无影灯。
8、拍一拍,拍手儿歌: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是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
语文教案篇5
教学内容:
课文第1—8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1—8自然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体会美好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明白不美的行为会带来不美的环境。
让学生在学习、表演渗透环境保护意识。
4、能认识1—8自然段的生字。
会写先、干两个生字。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水果卡片、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今天,教室里可真热闹,瞧,来了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
开不开心啊?
你是谁呀?
师:
你呢?
师:
那你们猜猜我是谁?
师:
猜不到吧,我就是(出示小路图)——美丽的小路。
我们来认识一下吧。
你好,鹿先生。
师:
想不想知道在美丽的小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好不好?
师:
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啊?
想不想学习好这个故事?
有没有信心学好?
那就快快打开课本45页,来把课文小声地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师:
(指美丽的小路图)我长得美不美呀?
我美在哪里呀?
师:
我长得这么美,你们能不能夸夸我?
师:
夸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出示课件自然段1)
哪位小朋友来把这一段美美地读一读。
读得真美啊,谁能像他这样读。
下面让我们一起把第一段美美地读一读,好不好?
2、师:
(出示课件兔姑娘和鹿先生)你们瞧,谁来了?
他们在说什么呀?
—(出示字)啊,多美的小路啊!
兔姑娘来读
鹿先生来读
一起来把这两段好好地读一读?
3、师:
你们看,我这么美,朋友们都喜欢到我这儿来干什么呀?
可是过了不久,(课件出示垃圾)
我变成了这个样子,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
看到我变这么脏,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伤不伤心啊?
把这一段伤心地读一读。
师:
看到我这么脏,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
听了你们的话,我真的很难过,不知道兔姑娘,鹿先生和鸭先生有什么反应呢?
一起来读一读,边读可以比动作。
(出示课件)我发现很多同学一边读一边表演,真是太棒了,想不想到上面来演一演。
你们想怎样来演?
师:
谁先来
……
师:
他们演得好不好啊?
说说你喜欢谁的表演?
生:
兔姑娘—眉头皱得很好,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这句话说得很伤心。
鹿先生——鼻子捂得很好,走路走得很像。
鸭先生——叫得很大声。
师:
想不想自己也来演一演呀,在小组里演一演。
4、师:
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大家都不来玩了,(出示课件)鸭先生看着看着,忽然一拍脑袋,说:
“这都怪我,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
”(出示字)读一读。
鸭先生为什么说这都怪我啊?
师:
像鸭先生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学校有没有啊?
想想学校的垃圾是怎么来的?
那该怎么办呢?
5、师:
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办法,鸭先生听了可高兴了。
他想请大家一起去吃水果,想不想去呀?
他说在美丽的小路旁有一棵神奇的果树,树上结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只要你能读准上面的字,再给它组个词,就可以把它们摘回家了。
下面先把这些果子自己读一读。
等一下请同学来摘。
谁想来摘?
生:
我要摘梨,这个字读作先,先生的先,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
师:
大家真棒,把水果都摘完了。
好不好吃啊?
那你们吃完水果,剩下的东西该怎么做?
真是个保护环境的好孩子。
老师认识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课件)来看大屏幕,
能不能劝劝他,怎么劝呀?
师:
喜欢你们的水果吗?
想不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那就带着你们的水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6、写字。
大家今天表现都很棒,有两个生字宝宝很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它们是先和干,先观察看看怎么写才能把它们写漂亮?
请同学到上面来写一写。
说说他们写得怎么样。
能不能找出毛病。
在生字格上写一写。
写完让同桌看看,写得好不好。
语文教案篇6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祖国大海景色的美丽,海港的繁荣景色和我国迅速发展的石油工业,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重要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摘抄喜欢的语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比喻句的作用,感受语句的优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布置预习作业: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
让我们一起看一段录像(大海),说说你看到的,听到的,有什么感受?
2、这哗哗的海浪声就像大海的歌声,快乐的大海在唱些什么好听的歌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24、大海的歌》(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二、课堂检测,提出问题。
1、读词语。
(出示:
邀装卸荡漾朦胧犹如弥漫城堡旗帜朝阳码头展现驾驶室)
2、读课文给同桌听,边听边用“~~~~”划出描写大海唱歌的句子。
3、汇报
(1)船头飞溅起来的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2)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一曲新歌。
4、朗读这两句话,针对这两句话提出问题。
大海在唱怎样的歌?
大海的歌好听吗?
大海真的会唱歌吗?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
大海是怎么唱歌的?
大海为什么要唱歌?
"我"是怎样听见大海唱歌的?
为什么前面是“欢乐”的歌,后面是“新歌”?
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
)
5、在这么多的问题中,你认为哪些问题可以自己解决,哪些问题需要一起来研究?
三、独立思考,探究问题。
为什么觉得大海在唱歌呢?
请你回到课文中,自己读一读,找出能说明问题的重点词句。
四、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1、在小组中交流、讨论。
2、在班级中汇报、学习。
(学生汇报,师点拨,分为三部分,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
)
部分一:
(出示:
我极目瞭望:
在海平线上弥漫着一层,浅褐色的雾气,朦朦胧胧,像是有一座城堡耸立在海天之间。
他告诉我,那是咱们自己的石油钻探船。
)
(1)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石油钻探船有什么特点?
从哪里看出巨大?
)(板书:
石油钻探船巨大)
(2)欣赏石油钻探船的样子。
(3)小结:
过去开采石油主要在陆地,现在能在水上钻探、开采,技术新了,反映了祖国建设的新面貌。
(4)作者看到海上有我国自己的石油钻探船,心里有什么感受?
(5)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二:
(出示:
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犹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国旗帜的海轮犹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
(1)老师这里也有一句话,你喜欢哪一句?
把你喜欢的那一句读给同桌听。
(出示:
只见海港两岸,高大的装卸吊车很多,吊杆很灵活,海轮也很多。
)
为什么你选择这句?
用上了那么多的词语,你感受到什么?
(随机观察"吊车"、"海轮"的图片)板书
吊车:
多、大、工作繁忙
海轮:
多、整齐)
(2)小结:
望着那繁忙工作的装卸吊车,望着那来自五湖四海的海轮,"我"似乎看到了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时此刻,我的心怎么能不激动,快乐呢?
(3)有感情地朗读。
部分三:
(出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蓝天、白云、碧绿的海,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
)
(1)这句话美吗?
美在哪里?
(板书:
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2)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然后出示图片。
(3)小结:
看到这样美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很高兴,似乎感到大海也在唱欢乐的歌。
(4)有感情地朗读。
3、总结:
为什么"我"会觉得大海在唱歌?
完成句式:
()
大海的歌是一首()的`歌。
(完成板书)
五、拓展延伸,开放问题。
1、同学们,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作者亲眼目睹了祖国欣欣向荣的建设成就,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望着美丽的大海,听着迷人的涛声,仿佛听到大海在尽情歌唱,听,你们还听到谁在唱歌?
(课件出示农村的新貌)
2、学生介绍农村的新貌。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蓝天、白云、碧海、朝阳
欢乐的歌海港--吊车:
多、大、繁忙欣欣向荣
新歌海轮:
多、整齐赞美
大海--石油钻探船:
巨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教案 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