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钢煤气防护站题库.docx
- 文档编号:24038214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71
- 大小:158.05KB
日钢煤气防护站题库.docx
《日钢煤气防护站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钢煤气防护站题库.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钢煤气防护站题库
防护站题库
一、填空题
1、山东地区的大气压是92KPa,若煤气加热炉的入口煤气压力为1500mmH2O,其绝对压力是107KPa。
2、1MPa=10kg/cm2=1000KPa。
3、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的煤气,应用氮气、蒸汽或烟气为置换介质。
4、煤气设备及管道检修化验进人标准CO含量小于24PPm和O2含量大于19.5%。
5、煤气中毒是煤气中CO使人或动物急性中毒血液窒息失去自主呼吸能力的现象。
6、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或(24PPm)。
7、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CO含量不超过(4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
8、燃烧装置的煤气管道应安装(低压警报)装置。
9、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CO)。
10、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管网的最低安全压力为(500Pa)。
11、1KPa=(102)mmH2O
12.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能源),缺一不可。
13.燃气的热值是指(一标准立方米)燃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14.煤气设施检修时,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以上。
15.煤气的三大特性是易燃、易爆、易中毒。
16.过剩煤气必须点燃放散,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于周围建设物(4米),且不低于(30)米,放散时要有(火焰监测)装置和(蒸汽和氮气)灭火设施。
17.加热炉烧嘴的点火步骤是先点火后送煤气。
18.带煤气作业应使用不发火星的工具,如(铜制工具)或涂有很厚一层(润滑油脂)的铁制工具。
20.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CO含量不超过(80ppm)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
22.厂区室外煤气管道的两排水器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00-250m)车间内部也应设排水器。
23.常用的补偿器有:
(填料型补偿器)、(波形补偿器)、和(方形补偿器)三种。
24.我公司目前燃气种类有:
(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煤气)、(发生炉煤气)。
25.(密封蝶阀)不能作为单独可靠割断设备,只有和(插板阀)、(眼镜阀)配合使用方可作为可靠的隔断设备。
26.(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副产煤气,主要成分为(CO)。
27.煤气爆炸需要三个必备条件:
(1)(可燃气体),
(2)(有助燃剂(空气或氧气)和煤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3)(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
28.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至少加(500)mm。
30.PPm是指(一百万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体积所占的比例)。
31.当混合气体流速比火焰速度(慢)时,火焰回到烧嘴中去,发生回火事故。
3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规定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岗工作,以后每(两)进行一次复审。
33.CO是无色无味,分子量28,比重0.97,重度1.25Kg/Nm3,着火点约600℃,毒性极强。
34.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有(CO)、(CO2)、(N2)和少量的H2。
35.混合煤气中主要的燃烧成分是CO和H2。
36.加热炉烧嘴的点火步骤是先开煤气后开空气。
37.煤气实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根据(氧含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
38.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
39.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40.煤气是混合气体,其中可燃成分有(CO)、(H2)、(CH4)、(CmHn)、(H2S)等。
4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进入前(0.5h);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h)也应重新分析。
43.转炉煤气成份有(CO、CO2、O2、N2).
44.高炉煤气成份有:
CO2、(CO)、H2、CH4、O2和N2。
一、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
3、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4、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5、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预警级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6、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7、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8、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发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
9、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10、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11、依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不得上岗作业。
12、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
13、现行的煤气安全规程名称为《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颁布时间为2005年,发行级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号是GB6222-2005。
14、《安全生产法》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有遵章守纪、服从管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接受培训;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共4项义务。
15、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16、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
17、依据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冶金企业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的有关规定》的要求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大于24PPm或氧气含量低于19.5%时,应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18、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9、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20、从事煤气作业人员熟知应急救援预案,杜绝冒险抢救,并积极参加应急演练,掌握抢救技能。
21、职工因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不是主要责任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为工伤。
22、静电的危害有引起火灾和爆炸、给人以电击妨碍生产。
23、自感现象是由于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24、华白指数是表示热负荷的参(数发热指数)。
25、静电感应的特点有电压很高、能量不大、静电感应和尖端放电等特点。
26、爆炸按照爆炸的过程可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27、静电防护措施主要有导体接地、增加空气湿度、静电中和、降低电阻率、掌握静电序列规律。
28、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为36V、24V、12V。
29、我国一般以30mA作为安全电流。
30、能量守恒定律:
在能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转换前后的能量相等。
3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
32、衡量仪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精度、变差和灵敏度。
33、流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管道某一截面的数量称为流体的瞬时流量:
简称流量。
34、可燃物质受到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而开始的持续燃烧现象叫着火。
35、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
36、MAC(最高容许浓度)是指工作地点、在1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7、CO的PC-TWA值为20mg/m3。
38、CO的PC-STEL值为30mg/m3。
39、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40、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1、煤气的三大危害为中毒、着火、爆炸。
42、煤气的基本特性为易燃、易爆、易中毒。
43、工业企业煤气中:
毒性最大的是转炉煤气。
44、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在6-8%,相对浓度较低:
但也会造成中毒事故。
45、煤气与空气(氧气)混合,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着火温度或进行点火时,火焰才能在其中传播,此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
高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30.4%-89.49%,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18.2%-83.2%,焦炉煤气爆炸极限4.5%-35.8%,天然气爆炸极限5%-15%发生炉煤气爆炸极限范围在17.6%—76.8%。
46、转炉煤气是转炉吹氧炼钢时的副产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净化后转炉煤气含有60%左右的一氧化碳,极易造成人身中毒,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oC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爆炸。
47、高炉煤气净化后一氧化碳含量为28%左右,极易造成中毒,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爆炸。
48、煤气中可燃气体成分有CO、H2和其他气态碳氢化合物CmHn以及H2S等,煤气中不可燃的气体成分有CO2、N2和少量的O2。
49、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氢气和甲烷。
50、高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有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1、转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
5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53、发生炉煤气生产用的原料煤种是无烟煤,使用的气化剂是空气+水蒸气。
54、煤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的原因是煤气中可燃物遇火源后发生了化学反应。
55、煤在气化反应设备内的主要化学工艺过程包括煤的燃烧过程、煤的热解干镏过程、煤的还原过程。
56、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
57、煤气管道、蒸汽管道、氮气管道的安全色分别是黑色、红色、黄色。
58、标准状态下1摩尔氧气的体积是22.4升。
59、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29、密度是1.29kg/m3。
60、一氧化碳的分子量是28、二氧化碳的分子量是44。
61、在管道图中,上水管道代号s,下水管道代号x,煤气管道代号是m,蒸汽管道代号是z.
62、按国家标准规定,工作环境中CO的允许浓度不应超过30mg/m3或24ppm。
63、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采用照明电压不得超出12伏。
64、带煤气作业不宜在雷雨天进行。
65、PPm浓度是代表百万分之一浓度。
66、1.2kg/cm3=0.12Mpa=12000mmhH2o=120000Pa。
67、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区域等级划分为0级区域、1级区域和2级区域。
68、火灾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分为H-1级场所、H-2级场所、H-3级场所。
69、差压式流量计的基本组成包括孔板、引压导管和差压计。
70、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
71、燃烧的三大特征放热、发光、产生新物质。
72、1标准大气压等于760mmHg。
73、空气过剩系数是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74、煤气热值的国际单位为KJ/Nm3。
75、1Kcal=4.1868KJ。
7
6、爆炸破坏形式有直接爆破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
77、煤气站常用工艺流程有三种是热煤气站、无焦油回收系统的冷煤气站、有焦油回收设备的冷煤气站。
78、发生炉煤气根据气化剂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混合发生炉煤气、富氧煤气、空气煤气、水煤气,其气化剂分别是空气+水蒸气、富氧空气+水蒸气、空气、水蒸气。
79、气密性试验主要目的是检查设备管道系统的密封性程度。
80、凡属煤气设备大中修都必须切断煤气来源,堵盲板吹净煤气,进入设备前其中含氧量应大于19.5%。
81、强制送风的炉子,点火程序是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先点火后送煤气待煤气燃着后,再逐渐增大送风量和煤气量。
82、架空煤气管道与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离一般情况5米,特殊情况可以为3米。
83、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面色潮红。
84、煤气着火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火源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85、煤气柜为A级危险源点。
86、打开空气呼吸器钢瓶阀门,最少转2圈。
87、苏生器自带氧气瓶,工作压力18Mpa。
88、管道放散管是一种专门用来排放煤气管道中的空气或燃气的装置。
89、转炉煤气进入气柜前,必须保证柜内正压。
90、煤气中毒的急救原则是保证自身安全、报警、上报信息、救人。
91、煤气中毒分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两种。
92、抢救现场常使用的救护仪器是苏生器。
93、煤气中毒程度与煤气浓度、人体素质和中毒时间有关。
94、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有害气体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
95、根据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可将有害气体分为三种,窒息性气体、刺激性气体和对中枢神经有损害的气体。
96、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可分为置换动火和带压不置换动火两种方式。
97、煤气设施点燃程序必须是先点火后送煤气。
98、排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为煤气计算压力水柱高度至少加500mmH2o。
99、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500Pa时,必须采取保压措施,如无法保压,应对管道进行吹扫置换。
100、混合煤气发生炉并炉前应进行含氧量分析,当大于1%时应禁止并炉。
101、吹扫或送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
102、根据危险程度的大小可将煤气区域划分为甲级危险区、乙级危险区、丙级危险区。
103、对检修完毕准备投入运行的煤气设备,在吹扫完毕后应拆掉蒸汽、氮气吹扫管,其目的是防止煤气流回蒸汽吹扫管而发生危险。
104、煤气发生爆炸的三要素混合气体达到爆炸范围内、火源或温度达到着火点、密闭容器或受限空间。
105、当煤气管道意外着火时,对直径小于100mm的管道可直接关闭阀门进行灭火,对直径大于100mm的管道可通入蒸汽逐步降压灭火。
106、常用灭火的方法有降温法、降低浓度法、抑制法、隔绝法。
107、混合发生炉煤气在空气中易扩散是由于该种煤气的重度比空气重度小。
108、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但设施内煤气压力最低不得低于100Pa,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109、干式气柜按密封方法可分为曼型干式气柜、可降型干式气柜、威金斯干式气柜。
110、湿式气柜水封的作用是防止煤气溢出。
111、干式气柜主要靠活塞上下移动来储存或释放煤气。
112、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煤气设备应保持正压,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要装压力表或与附近仪表室联系。
113、带煤气作业距工作场所40米,禁有火源,并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
114、引送煤气过程中,距离工作场所40米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
115、带煤气作业时,必须有煤防员现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空气呼吸器等防毒面具,作业场所40米以内不许有明火。
116、凡开、闭时冒出煤气的隔断装置盲板、眼镜阀或扇形阀及敞开式插板阀等,不应安装在厂房内或通风不良处,离明火设备距离不少于40米。
117、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后,在爆炸地点40米以内不应有火源。
118、带煤气作业或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有作业方案和安全保障措施,并要取得煤气防护站和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119、可以做为煤气吹扫的气体介质有蒸汽、氮气和烟气。
120、煤气管道计算压力等于或大于10/5Pa,应进行强度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气密性试验。
121、煤气管道采取防静电和防雷的措施。
122、空气呼吸器在空气压力降至5MPa时不准使用。
123、苏生器氧气压力应经常保持在18MPa。
124、盲板制作要求无砂眼、两面光滑、盲板边不准有毛刺。
125、带煤气压力操作,应在盲板两侧螺丝上涂上黄油或机械油。
126、根据煤气与空气混合燃烧的机理,可将烧嘴分为预混合式和扩散式两类。
127、排水器可分低压、高压两类。
128、放散管可分为过剩煤气放散管、吹扫放散管和事故放散管三种。
129、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0.5米内可不设放散管,但超过0.5米时,应设放气头。
130、高压高炉从剩余煤气放散管或减压阀组算起300米以内的净煤气总管脱水器水封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3米。
131、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米,距离地面不少于10米。
132、剩余煤气放散放散管,其管口应该高出建筑物,一般距离地面50米,山区可适当加高,所放散的煤气应点燃,并有灭火装置。
133、放散管位置应设置在设备顶部、管道末端,不能有吹扫盲区。
134、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应安设放散管。
135、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应设有点火装置及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
136、放散管根部应焊加强筋,上部用挣绳固定,并采取防雨和防堵措施。
137、为了通向煤气炉的风管安全,应该在末端应该设有泄爆膜和放散管。
138、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
139、各种主要的煤气阀门、放散管、排水器、管道支架等设备设施应编号管理,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140、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若用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放散管,但不应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骤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设备。
141、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时,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长期检修或停用的煤气设施应打开上、下人孔、放散管等,保持设施内部的自然通风。
142、煤气管道上常用补偿器一般有鼓型、方型、波型、填料型等几种形式。
143、煤气的工业分析一般有化学分析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等方法。
14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是下限为零、上限应大于或等于爆炸下限。
145、煤气设施的气体置换方法一般有烟气置换法、惰性气体置换性、蒸汽置换法。
146、造成人体窒息死亡的气体,按它们致毒作用机理不同,这些气体大致可分单纯性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细胞窒息性气体等三类。
147、对中、重度煤气中毒人员的救护原则是先救后送。
148、人工呼吸的方法有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举臂压胸法。
149、常见的防毒面具可分过滤式、隔绝式、隔离式。
150、按煤气中毒程度可分为轻度中毒、中度中毒、重度中毒三种。
151、煤气检修必须制定检修方案,方案应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即:
煤气作业做到一事一议、一图一方案一措施。
152、气相爆炸分为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喷雾爆炸、气体分解爆炸。
153、常用的灭火方法有降温法、降低浓度法、隔绝法、抑制法、隔离带法。
154、压力设备单体投产前应进行强度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55、强度试验的目的是检验设备容器的耐压强度及接头、密封部分的密封程度。
156、煤气管道和支架上不应敷设动力电缆、电线,但供煤气管道使用的电缆除外。
157、煤气燃烧装置采用强制送风的烧嘴时,煤气支管上应装止回装置或自动切断阀,在空气管道上应设泄爆膜。
158、水煤气制造工艺分吹风、上吹制气、下吹制气、二次上吹制气和空气吹净阶段。
159、快速隔断的支管上一般使用旋塞。
160、煤气发生炉钟罩阀内放散水封的有效高度应等于煤气发生炉出口最大工作压力水柱高度加50mmH2O。
161、电除尘器应设有放散管、蒸汽或氮气管、泄爆装置。
162、敞开式眼镜阀和扇形阀应安装在厂房外,如设在厂房内,应离火源10米以上。
163、煤气燃烧装置的煤气和空气管道应安装低压报警装置。
164、电除尘内煤气压力过低容易引起爆炸事故,安全规程规定当煤气压力低于50Pa时及时切断电源。
165、电气设备带电灭火时,一般可使用的灭火器有,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
166、工业上常用的换热方法有混合式换热、蓄热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三种形式。
167、苏生器本身具有自动呼吸装置、氧气吸入装置、吸痰装置。
168、煤气爆炸事故主要发生在动火作业、抽堵盲板、停送煤气作业。
169、自给正压空气呼吸器由面罩组件、供气阀组件、空气瓶组件和瓶阀组件、减压器组件、压力显示组件、背架组件。
170、自给正压空气呼吸器面罩组件是由天然橡胶与硅橡胶混合材料制成。
171、排水器的设置间距一般是200—250米。
172、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烟道走廊、煤塔底层的仪表室、煤塔炉间底层、集气室、仪表间,都属于甲类火灾危险厂房。
173、焦炉地下室、机焦两侧烟道走廊、交换机室、煤气预热器室和室内煤气主管周围,严禁吸烟。
174、鼓风机室应该有直通室外的的走梯,底层出口不得少于两个。
175、空气呼吸器在使用前主要检查气瓶压力、面罩密封部位是否破裂、低压报警是否起作用。
176、煤气不完全燃烧的两种情况为机械不完全燃烧和化学不完全燃烧。
177、当有毒有害气体成分大于1%体积浓度或含氧量低于19.5%体积浓度时,应采取重防护。
178、采用全面罩将面部全封闭,并带有呼吸气源,不使用现场的空气呼吸的防护方式叫重防护。
179、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最常见的救生设备有苏生器、高压氧舱。
180、煤气管道和附件的连接可采用法兰连接,其他部位尽量用焊接。
181、常见的呼吸器有背负式空气呼吸器、背负式氧气呼吸器和长管式呼吸器。
182、大型企业煤气管线管底距离地面净距离不宜低于6米,煤气分配主管线不宜低于4.5米,山区和小型企业可以适当降低。
183、煤气管道的垂直焊缝距离支座边端不小于300mm,水平焊缝应位于支座的上方。
184、在护送煤气中毒患者前往医院途中,患者的头需偏向一侧,并吸尽患者口中的呕吐物及痰液,以避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185、空气充填泵每运行500小时,清洗进气过滤器,清洗滤芯后放回时把滤芯转动90度,若滤芯已作3次转动。
说明每一侧都已用过应更换。
186、新建、改建或大修后的煤气设施投产前必须经有关安全部门的检查、验收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准投产。
187、高压呼吸空气压缩泵MV-120-5.5滤芯寿命指示灯,绿灯常亮时表示工作正常。
188、焦炉煤气中的萘、焦油等易沉积于管底,减少管道的有效断面,故而应定期进行清理吹扫。
189、U型压力表安装时一端应与被测介质容器相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所测得的压差参数为表压力。
190、煤气除尘系统是将含尘量10-40g/Nm3的粗煤气,由炉顶导出经除尘、冷却、净化为含量低于15mg/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气 防护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