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解析版.docx
- 文档编号:24026162
- 上传时间:2023-05-23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34.04KB
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解析版.docx
《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解析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解析版
2018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5月热身训练历史(解析版)
1.(美)伊佩霞所著《剑桥插图中国史》记载,《书经》是儒家经典的一种,书中的一些文献把周克商描述为正义、高尚的武士对荒淫无道的君主及其谄媚之臣的胜利。
该叙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
A.周人对历史的真实看法
B.儒家经典在周初已成熟
C.儒家学者否定周克商是历史的进步
D.周人谋求权利的合法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于周朝灭商的描述主要是从正义的角度进行,显然是说明西周获取权利的合法化角度出发,故D正确;材料是按照西周观点,不一定符合历史的事实,故A错误;儒家经典在春秋以后形成,故B错误;儒学发展滞后于材料中事件,故C错误。
2.汉初歌谣唱道:
“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
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
这一变化表明
A.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代社会的发展
B.儒家思想比道家思想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C.统治思想的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汉代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治国方略的变化
【答案】D
【解析】汉初治国思想为黄老之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A错误;黄老之学、儒家思想是治国方略的不同,依据国情采取不同的治国方略,不能说明哪个方略更好,B错误,D正确;D与材料无关。
【名师点睛】
统治阶级无论采取哪种思想治国,只是治国方略的不同,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
3.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临街摆摊、坊中开铺屡屡发生,致使京城街巷狭小。
宋真宗咸平五年,因街坊侵街现象严重,“诏开封府街司约远近置籍立表,令民自今无复侵占”。
然而诏令有如一纸空文,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
这一现象说明
A.草市墟市的繁盛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B.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着城市管理制度
C.中国古代城市管理制度上的欠缺和疏漏
D.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中可以看出,宋代“侵街现象”的屡屡发生及屡禁不止,也就是商业的发展冲击着市坊制度,对城市的基本管理制度提出挑战,故B项正确。
“草市”“墟市”都是在乡村的,故A项排除;C项中的“欠缺和疏漏”一词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豪强地主,D项排除。
点睛:
对材料“宋太宗时期,东京开始出现侵街现象”“权豪大户侵街现象仍是屡禁不止”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侵街现象”体现出商品经济的发展。
4.《四库全书总目》中说:
“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
国朝节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矣”。
材料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于
A.“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辨证思想
B.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
C.认识到中西方之间的民族差异性
D.维护国家荣誉的强烈民族自尊心
【答案】B
【解析】对外来文化,士大夫们主张“禁传其学术”,对外国技能也只能是“国朝节取”,反映了他们认识到西方科学技术的进步性,故B项正确,A项错误;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5.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在传统官制以外另成系统的一个机构,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
这反映了
A.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
B.中国近代外交的开端
C.除旧与布新同步进行
D.洋务运动不符合时代要求
【答案】A
【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这个名称不仅反映了“天朝”观念的动摇,也反映了近代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了清政府为适应对外交往的需要,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强加了对外的交流,这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这又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所以这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复杂性,故选A;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于1861年,此前中国近代外交早已开始,故可排除B;“这些变化不是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另置一个新物”,说明了旧的制度依然存在,故可排除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符合时代要求,故可排除D。
6.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
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用来佐证直接进出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
A.一战之前中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B.一战期间日本扩大在华经济侵略
C.一战期间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一战以后英国在华贸易持续下降
【答案】B
...............
点睛:
表格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表格不符的选项。
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表格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中国直接进口各国棉布价值百分比表”中的相关数据即可。
7.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
这一做法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错误;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错误;抗战时期主要任务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现象所处的时间范围,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关键信息分析出抗日战争的时期,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8.《十二铜表法》规定:
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这些条款体现的理念是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强调维护公共利益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注重兼顾多方利益
【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建筑物的周围应留二尺半宽的空地,以便通行”维护了公共利益;“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维护了他人利益;“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维护了个人利益,因此这些条款兼顾了多方利益,故D项正确;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强调维护公共利益只涉及部分材料信息,不是材料主旨,故AB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
9.1849年英国国会废除了《航海条例》,并从1850年开始生效,1840—1860年间,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
1863—1866年间,通过与法国签订条约,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网络。
上述现象反映了
A.英国殖民势力的衰弱
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由于自由主义的盛行,英国国会废除了臭名昭著的《航海条例》、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上述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英国殖民势力是增强而非衰弱,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时间来看世界市场尚未最终形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上述现象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与要求而非欧美国家工业化的完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盛行。
10.近代确立的民主政体中,英国规定国王无权停止法律执行;美国规定最高法院有权宣布总违宪,总统任命的法官需要国会确认;法国规定议会可对宪法进行补充。
这些规定的共同点是
A.体现共和精神
B.说明司法权独立
C.防止专制独裁
D.凸显行政权至上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近代西方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或分权制衡,防止专制独裁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C项。
英国并非共和体制,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议会的立法权,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罗斯福上台时心中亦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既没有整顿经济的灵丹妙药,也没有什么奇特的计划”。
材料意在说明罗斯福
A.推崇凯恩斯主义
B.面对危机束手无策
C.新政缺乏实用性
D.新政具有应急色彩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和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具有应急解决经济危机的色彩,故D项正确。
凯恩斯主义产生于经济危机期间,且材料没有体现罗斯福新政推崇凯恩斯主义,排除A。
罗斯福没有一幅“新政”的完整蓝图,不代表面对危机束手无策,排除B。
C项说法错误,新政措施具有很强针对性,一定程度缓解经济危机,排除。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面对史无前例的危急局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立刻拿出现成对策”“他只是认识到必须改变胡佛政府的‘自然调节’放任政策”,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2.1973年以前,法国的通胀率一直被控制在10%以内,但在1974年首次突破两位数达到15.2%,此后直至1981年,这一数字基本均在10%以上。
这一局面
A.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弱化
B.证明人民资本主义失败
C.说明经济危机始终如影随形
D.影响一体化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率的增高,主要是二战以后法国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导致经济过热,这一局面出现,促使国家对于经济干预的减少,故A正确;B中人民资本主义失败说法错误;C中经济危机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痼疾;材料属于国内经济,不涉及外交信息,故D错误。
点睛: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资本主义经济领域出现一些新变化,各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普遍发展,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出现“新经济”。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救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不是专职。
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其执掌包括地方行政、自治、户口、风教、荒政等事项。
民政部下设保息科,掌管官绅所办慈善事业、各地水旱灾、善后赈济。
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不断恶化,限制了救济资金的投入,政府社会救济资金的来源呈现出对社会筹资渠道的依赖。
——摘编自李俊岭《晚清社会救济进步与王朝灭亡的一致性》
材料二建国初期,1949年,我国失业率为23.6%,灾害性弱势群体统计数字大约4000万,占当时人口的16%。
因此,在救济灾民时,民政、财政、农业、水利、林业、卫生、气象等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在改造和救济妓女时,
公安、民政、司法、卫生、劳动等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
新中国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救助,要达到既助困又救人的目的,依靠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手段调控,既要采取发放急赈、以工代赈、安置就业等经济措施,也要让弱势群体学习文化、参加政治活动,如妓女要参加固定的政治学习、文化学习;乞丐每天要有8个半小时的学习和讨论时间。
——摘编自高冬梅《新中国建立初期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救助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以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答案】
(1)差异:
清前期,未设立专门救济机构,临时差遭,后期,设立专职救济机构;依赖社会筹资。
原因;清前期,沿袭古代传统管理救荒做法。
后期,西方民政救济制度传人;清政府财政状况的恶化;挽救濒临灭亡的统治。
(2)特点:
救助主体和资金多元化;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姑合。
意义:
增强了弱势群体对新中国的认同感:
体现了中共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奠定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清朝前期,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救灾机构,沿袭了中国古代户部管理教荒的做法,救灾官员是临时差遣……清末,官制改革中设立民政部……民政部下设保息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设立专门救济机构的角度分析清政府在前期和晚期社会救济措施的差异。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古代传统管理方法、西方民政救济制度、清政府财政状况、挽救统治等方面概括原因。
(2)本题根据材料“多部门以及人民救济团体、科学研究机关都参与其中……系统和妇女组织协同作战;在救济资金的筹措上,有财政拨款,也有社会各界群众、团体和单位自愿捐赠”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救助主体和资金、经济救助与政治文化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结合等方面说明与清政府相比新中国建立初期社会救济措施的特点。
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新中国的认同感、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巩固人民政权、国民经济恢复、社会稳定等方面简析其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在上表中任选二条历史信息进行解读,主题自拟。
(要求:
主题明确;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所拟主题与信息解读一致)
【答案】示例1:
选择第一、二条信息
主题:
在华外国人开启并推动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近代化。
鸦片战争前,在华传教士开启在中国办报先河,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其主要内容是传播基督教教义,但也介绍西方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知识。
这与西方国家扩大在中国传播基督教影响有关,同时也具有宜扬西方文化优越性的目的。
早期报纸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西学的传播上起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鸦片战争后,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成为外人办报的重要方向,如(申报》。
其主要内容除政论和新闻报道外,更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
《申报》适应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需要。
《申报》等商业性报刊的创办,适应普通民众阅读需求,受到民众的欢迎..
总之,鸦片战争后在华西人兴起的办报热潮,传播了报刊知识,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先进的中国人仿效,开启国人自办推刊的历程。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
首先,认真阅读材料,在上表中任选二条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这两条信息必须相关联;然后根据这两条信息拟定主题,该主题必须明确,并且所拟主题与信息解读一致;其次,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论证和分析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如根据第一条和第二条可得出:
在华外国人开启并推动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近代化;然后根据材料的信息从鸦片战争前和鸦片战争后两个角度论述。
点睛:
本题作为开放性试题,以近代新闻史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近代社会转型的认识,切合社会转型和文明发展的社会热点,考查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材料选准主题,由第一条和第二条信息可得出:
在华外国人开启并推动中国近代报刊业的近代化;由第三条和第四条得出:
近代报刊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由第五条和第六条得出:
近代报刊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等。
15.【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驻成都(今属四川)。
李德裕来此之前,这里刚刚遭到一次战争的洗劫。
南诏贵族攻占了戎、邛二州,并攻破了成都,掠去了大批人口和财物,西川人民遭受了一场大灾难。
他到任后着手收拾残局,医治战争创伤。
他注重调查研究,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
精简了老弱病残,选用善战而适应当地环境的士卒;同时又从当地每二百户中抽调一人作为民兵,在农闲时习武,有事打仗,无事务农,称为“雄边子弟”。
在与南诏、吐蕃交界的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
过去,从内地运粮供应黎、雟州,常在炎热的夏季送到,“地苦瘴毒,辇夫多死”。
李德裕改为十月出发,盛夏之前粮食即可运到,“馈者不涉炎月,远民乃安”。
他还下令把僧尼的私人庐舍全部拆掉,把占用的土地归还给农民耕种。
当时蜀地河中小洲渚田有千余顷,都是肥沃的良田,原来由农民零星垦种,后被豪强兼并。
李德裕“至则均其耕垦,首及贫弱,俾其利而一其征”,同时还着手改革弊风。
当时蜀地很多人私卖女儿,使做富人妾,受人奴役。
李德裕下令,凡买的妾,年龄在十三岁以上的,在夫家可役使三年;十三岁以下的役使五年。
期满以后,要归还本人父母,严令限制买卖人口。
经过几年经营,西川“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
从此西川的形势有了显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作用。
【答案】
(1)内容;绘制军事地图;改善兵源:
修筑城防;抑制土地兼并:
限制买卖人口。
(2)作用;发展生产,社会安定:
增强边防;巩固中央集权。
【解析】
(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他注重调查研究,绘制了与南诏、吐蕃有关的军事地图”“精减了老弱病残,选用善战而适应当地环境的士卒;同时又从当地每二百户中抽调一人作为民兵”“又在险要之处分别修筑了杖义城和御侮城等城防”“至则均其耕垦,首及贫弱,俾其利而一其征”“严令限制买卖人口”可以得出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主要内容。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根据材料“经过几年经营,西川‘数年之内,夜犬不惊,疮痏之民.粗以完复’。
从此西川的形势有了显著的好转,吐蕃、南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可知李德裕西川改革的作用。
16.【历史——选修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20世纪所发生的战争显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形式的战争,即全面的战争。
体现了工业化在军事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全面战争的性质。
战争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还包括政府通过强制规划和定量配给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而且通过以煽动情绪为目的的强有力的宣传,激发起对国家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敌人深深的非理性的仇视。
全面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这种界限在先前的世界历史上常常限制了战争的破坏性。
全面战争,像任何主要的历史发展一样,都有着混合性的结果,改善了的政府经济政策通常采取了新的保护工人的政策,对劳动大军的军事动员常常会导致妇女地位的重大突破。
组建技术研究机构的强大努力经常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侧面的影响,如合成橡胶和其他新材料的发明。
即使如此,全面战争造成的灾难仍然是引人注目的。
那种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投入到军事行动中去的做法更能造成经济的崩溃。
全面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产生了一种胜利者在战争结束的谈判中更缺乏弹性的倾向:
曾经艰苦奋战的人们觉得很难宽厚地对待他们的敌人,寻求报复经常会引发新的紧张,这种紧张很快直接导致新的冲突。
战争引发的情绪和混乱局面也会导致国内新的暴力行动。
——皮特·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全面战争”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一战后的史实,分析“全面战争”的影响。
【答案】(0)特点:
其出现体现了工业化对军事的影响;运用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上的广泛性,如兵役征发、对经济活动和媒体的控制:
全面战争是全民总动员。
(2)影响;工人和妇女地位提高:
战争期间研制的军事技术战后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战败国和绝大多数战胜国战后经济趋于崩溃或元气大伤;战后的巴黎和会严格削弱和限制战败国德国,埋下了二战的隐患;战争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引发了革命,如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解析】
(1)“全面战争”可从材料中分析、概括得出,依据“全面的战争,体现了工业化在军事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可概括出“全面战争”的出现体现了工业化对军事的影响;依据“战争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可概括出“全面战争”运用更具破坏性的技术;依据“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可概括出“全面战争”在战争组织上具有广泛性;依据“全面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可分析概括出“全面战争”是全民总动员。
(2)依据“全面战争……改善了的政府经济政策通常采取了新的保护工人的政策,对劳动大军的军事动员常常会导致妇女地位的重大突破”,结合一战后的史实,一战后工人和妇女地位得到一定提高;依据“组建技术研究机构的强大努力经常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侧面的影响,如合成橡胶和其它新材料的发明”,可概括出战争期间研制的军事技术可对战后经济发展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依据“全面战争造成的灾难仍然是引人注目的。
那种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投入到军事行动中去的做法更能造成经济的崩溃”,结合一战后德国经济遭到重创,而英法等战胜国经济遭受一定削弱,可答“全面战争”使战败国和绝大多数战胜国战后经济趋于崩溃或元气大伤;依据“全面战争的结果……曾经艰苦奋战的人们觉得很难宽厚地对待他们的敌人”,结合一战史实可知,一战后的巴黎和会严格削弱和限制战败国德国,埋下了二战的隐患;“战争引发的情绪和混乱局面也会导致国内新的暴力行动”,结合一战可知,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国内阶级社会矛盾,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可答“全面战争”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进而引发革命。
17.【历史——选修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1933年,国民政府为衔接浙赣线与沪杭线拟建钱塘江大桥,茅以升任工程处处长。
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工程直到1934年勉强凑齐经费才开工。
……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江底流沙厚41米。
对此,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1937年9月及10月铁路、公路相继通车,这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
……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
……同年底战局恶化,12月23日茅以升从全局出发,深明大义,亲自指挥炸毁大桥。
大桥自通车至炸毁,尚不足3个月,但抢运国家的物质到后方为数甚巨。
仅杭州沦陷前3天,就有数十万难民通过大桥疏散至后方。
——据项海帆等《中国桥梁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茅以升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遇到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塘江大桥从修建到炸毁过程中茅以升的贡献。
【答案】
(1)困难:
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经费紧张;日本侵华。
(2)贡献:
进行技术创新:
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艰苦拼搏,冒死赶工:
建桥末期,淞沪会战吃紧,为支持抗战顶着轰炸加速施工;培养桥梁工程人才:
施工时吸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实践;顾全局、深明大义:
为延缓了日军进攻炸毁桥梁,既为抗战抢运物资,又疏散了民众。
【解析】第
(1)问,“困难”,依据材料信息“当时,建桥需要500万元,浙江省只筹得200万元……钱塘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水势受山洪、海潮以及台风影响……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概括得出;经费紧张、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日本侵华等。
第
(2)问,“贡献”,依据材料信息“茅以升发明“射水法”“沉箱法”及“浮运法”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建桥末期,淞沪抗战正紧,为抗战需要,茅以升及其施工队冒着敌人的轰炸加速施工……建桥期间,茅以升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实验 中学 热身 训练 解析